┊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帝王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神(社)和五谷神(稷)。“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但它反映了 (“社”和“稷”两者都是农业社会的根基 (我国古代以农立国 (我国古代君主对自然和农民的尊重 ④社稷作为一个特指名词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A(((④ B((④ C((④ D((④ 2、古代中国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动荡无法长期占有土地 B古代中国朝代更替频繁 C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D国家实行土地轮休政策 3、《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 A. 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 B. 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 C. 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 D原料匮乏,市场供应不足 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5、(2014·新课标卷Ⅰ·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6.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 7、“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对东方富庶的描述 A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B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 C反映了东西方社会的差距 D激起了西欧人到东方寻求财富的欲望 8、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是 A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B东西方文明的交汇 C工业革命的兴起 D世界人口的迁移 9.(2014新课标卷Ⅱ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10. 1630—1680年的英国,能够获得的食品种类不断增多,阿拉伯半岛的咖啡、中国的茶、东方的香料、意大利的橄榄油等物品的进口极大地改变了大部分英国人的消费面貌和饮食习惯。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 B.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确立 C.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D.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 11.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其中原材料出口占了其出口总额的75%,逆差高达521万英镑。这表明 A.美国迫切需要解决自由州和蓄奴州的矛盾 B.美国联邦政府尚未成为强有力的国家机构 C.政治上独立的美国并未立即实现经济独立 D.美国仍未摆脱属于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命运 12、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籍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3. 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时,“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有人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乡民相率附和,几欲将(继昌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对材料中的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资本家的沉重剥削导致了工人的反抗运动 B.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C.新旧生产方式的冲突尖锐 D.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进一步瓦解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14. 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下列各项中最能佐证其中“革命化”的是( ) A将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到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 B清政府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15.(近中经济)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规定以中国、中央、交通三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法币的币值与银价脱离,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宣布白银国有。这一制度的实行 A.确立了以银元为主币的银本位币制 B.引起了国统区严重的通货膨胀 C.直接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D.有利于避免世界银价波动造成的金融动荡 16.(现中经济)1949年与解放前的最高年份相比,农业总产值下降20%以上,其中粮食产量下降24.5%,棉花产量下降47.6%;工业总产值下降50%,其中重工业下降70%,轻工业下降30%。为此,新中国政府 A.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 B.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 C.在农村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D.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 17.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措施是( ) 18. 英国剑桥大学彼得·诺兰教授说:“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两条道路在经济上分别指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自由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要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贸,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20、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中国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 时间 标准 1900~1909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 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 ①西方文化的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⑤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④⑤ B(((④ C((⑤ D (((⑤ 21.(2014·新课标卷Ⅱ·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2.(2014·新课标卷Ⅰ·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23、“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上材料是关于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材料中的“······”部分,最恰当的应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实行义务交售制 24、《全球通史》中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欧洲第五位下降到80年代的的世界第88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斯大林体制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西方国家封锁 25、.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B.英德试图争取苏联加盟 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26.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 20 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 27、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解释,符合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提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观点 寻找到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作证据 B 二战后,英国在铁路、电力等领域实行国有化 得出英国的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的观点 C 查到“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的一手史料 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 D 查到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 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8、“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经济的实施 C.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D增加政府公共支出 29、“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强国之路 30.(2014新课标卷Ⅰ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31.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不断加强 B. 多极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之争淡化 C. 谈判协调已经代替了战争对抗 D. 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 32.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处于50年代以来全球暴力最低点。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本段材料体现作者最主要的意图是 A.“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 第II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小题,33题25分,34题12分,35题15分,共48分。) 3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视野,也导致了美洲——欧亚大陆之间疾病传播,阅读下列表格 传播方向 疾病种类 传播时间 后 果 从欧亚大陆传入美洲的疾病 疟 疾 地理大发现期间 欧洲人把疟疾带到美洲,却在美洲找到了治疗该病的高效药物——金鸡纳 天 花 地理大发现期间 由于美洲土著人没有该病毒的抗体,天花导致了数百万印第安人的死亡,但同时也促使了天花预防方法——种痘术的迅速发展成熟。 ——彭顺生《哥伦布发现美洲于人类交往》 材料二 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三 二战后各国环境恶化成为全球性危机,很多发达国家在60年代发生了轰轰烈烈的环境运动。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初期认为地球资源取之不尽的盲目乐观思想逐渐消失。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还促使人们关注其它一些全球性问题(贫富差距和贫困等),所以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发表了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主张政府要向贫穷、愚昧、肮脏、疾病、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开战。全球化可以提高全球的平均收入水平,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更加关注,敦促政府通过干预解决环境问题,使得全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张伟《全球化的环境维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理大发现给环境带来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以来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8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表二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助残机器人,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比较表一和表二,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今悉使置之不教,而教之以课(科)试之文章,使其耗精疲神,穷日之力以从事于此。及其任之以官也,则又悉使置之,而贵之以天下国家之事。……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之正理,乃闲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也,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材料二 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远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很多。……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拨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 ——(美)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1855—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八个方面的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还强调了新的考试制度必须和英国国情融合、贯通…… ——严泉《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认为唐朝选官制度的弊端是什么?他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改革措施?(9分) (2)据材料二、三,说明西方人是怎样学习中国的考试制度的?到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33、 (1)影响:使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全球化开始);促进西欧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医疗技术进步;给美洲人民及生存环境带来灾难。(每条2分,共8分) (2)原因:英国工业革命或工业化进程中环境被污染。(3分) 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分) 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3分) (3)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国家干预的加强;福利制度建立与发展;全球化推动了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环保意识增强;知识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 (8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从 表2得出信息(二):中国、美国均为高新技术。(1分);关注环境保护的科技成果(1分) 说明:中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环境恶化引发世界关注(4分) 35.答案:(1)诗赋成为进士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易造成士人忽视实用性的学问。改革措施: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9分) (2)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创造文官考试制度,根据本国国情吸收其有益的东西,如: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3分) 根本原因: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中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西方科技进步,而中国由于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走向衰落。(3分) 解析:(1) “弊端”从材料中“今悉使置之不教,而教之以课(科)试之文章,使其耗精疲神,穷日之力以从事于此”“乃闲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也,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可分析出教学内容缺乏实践,科举存在忽视实用性的学问;“改革措施”结合王安石变法中的教育改革的内容作答即可。(2)“借鉴”从材料三“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还强调了新的考试制度必须和英国国情融合、贯通…”可分析出借鉴科举制度,进行制度改革:创建文官考试制度;批判式吸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根本原因”结合18世纪末的英国、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英国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工业革命的完成;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