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正阳高中2014—2015学年度上期二年级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命题人:陈劲松 2014.9.2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啊,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么?”这说明孔子提倡 (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2.胡适认为:“诸子自老聃、孔丘至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状况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是 ( ) A.根本错误的 B.正确的 C.片面的 D.表面的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中国出现两大基本的发展趋势:一是国家由分裂逐渐到统一的过渡;二是奴隶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对当时的统治者影响最大的思想对应于下列哪种言论 ( )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C.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D.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4.“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日:‘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5.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 ) 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6.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 ) A.诚敬存之 B.发明本心 C.端坐澄心 D.读圣贤书 7.“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8.“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此语最有可能出自 ( ) A.“二程” B.朱熹 C.王阳明 D.董仲舒 9.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了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在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之争执。两派的争执主要表现为 (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理是万物之本原 C.求“理”的方式 D.理学的作用 10.明朝天顺年间,山西的一个正五品官员刘某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在重视贞节的当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被人检举了,一直告到了京城。就这么一件小事,就引得明英宗亲自干预,下令将刘某逮捕来京城,下狱审讯,最后将其削职为民。这里的“道德规范”应是 ( ) A.民族气节 B.宋明理学 C.克己复礼 D.依法治国 11.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 )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 12.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 )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B.孔子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懦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13.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是 (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4.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被称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主要是因为普罗泰格拉 ( ) A.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B.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C.倡导“人生而自由”和“主权在民”的思想 D.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15.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 ( )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人性化 16.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 17.“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8.下图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和常人无异。这幅画主要体现了 (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 B.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D.“主权在民”的原则 19.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20.有人说:“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材料赞扬和批判的西方与中国思想分别是 ( )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理学 D.因信称义;致良知 21.著名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的核心是 ( ) A.人文主义、因信称义 B.人文主义、因行称义 C.民主政治、蒙昧主义 D.城邦文明、因信称义 22.某思想家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体现了 A.天赋人权说 B.人民主权说 C.社会契约论 D.三权分立学说 2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24.“法国大革命以一种无与伦比的群众动员的威力把这些普世伦理确认为一切政治制度的合法性源泉。”材料中的“普世伦理”是指 ( ) A.人文主义 B.因信称义 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 25.李大钊说:“1 9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血潮之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1 9世纪全世界政治文明之源头是法兰西民族创造的文明 B.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为1 9世纪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C.19世纪世界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与法国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D.19世纪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因法国频繁的革命而受阻 正阳高中2014—2015学年度上期二年级第一次素质检测 历史答题卷 一、选择题答题栏(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3小题,26题14分,27题20分,28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三:“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一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4分) (2)据材料二,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3分) (3)据材料三,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4分) (4)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一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4分)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 28.冯英教授在《求索》撰文指出: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下列材料,探究西欧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尚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三:信徒的获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更不靠赎罪券。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口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观点的积极意义。(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哪一重大变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的核心思想与材料一的关系。(4分) (3)材料三中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学说?如何理解该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5分) (4)材料四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发展变化。(4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