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出题人 包洪秀 审题人 田娜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A.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B.播种方式的变革 C.自然经济的自给性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3.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4.称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在《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可知( ) ①唐朝形成青、白两大制瓷系统 ②作者相对推崇越州青瓷 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唐朝时期白瓷产量不如青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提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通俗文化盛行,社会日益开放,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提高 B.棉纺织业兴起,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 C.高产作物大量引进,生活水平提高,改善了妇女的家庭地位 D.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推动了社会观念的根本变化 6.明朝后期政治黑暗、官场腐败,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上述情况在当时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 A.破坏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7.某中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以下认识中,符合全球史观的是( )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D.它使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8.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进入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沦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发昌机器厂最初只是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的一家打铁作坊,资本200元左右,工人有四五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约到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制造第一艘小火轮,1877年兼造车床,到1890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床10多台,可以容纳200人工作的工厂。关于该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 B.由传统手工作坊发展为机器工厂 C.性质上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D.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洗礼的产物 10.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采用机器生产,在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 ②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③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展壮大 ④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吴承明在《近代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指出:“在近代中国,不清除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要实现工业化只能是个幻想。”这深刻地揭示了( ) A.工业化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前提 B.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阻碍了中国的工业化 C.中外反动势力已经公开勾结在了一起 D.当时的中国人民已清醒认识到工业化的艰巨性 12.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13.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据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 ①平等思想的传播 ②通商口岸的开设 ③民主政权的建立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15.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 )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发展 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16.读下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17.中国历史上“以村为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这场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8.英国《卫报》登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使世界的重心东移”。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在1978年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中国在1978年作出的决策指导了此后的现代模式 C.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中心 D.1978年以后的中国历史从本质上已经不同于此前 19.“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0世纪80年代,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在当时的最主要意义是( ) A.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加强了与世界各国间的联系 C.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华开放 D.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1. 有学者指出,在16~20世纪间,6 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间,3 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间,奴隶贸易将1 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世界各大洲彼此之间形成了人口大规模的迁移 B.世界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 D.国际移民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2.“……‘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重在说明( ) A.垄断公司的殖民罪恶 B.早期殖民活动的破坏作用 C.“价格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D.早期殖民扩张对资本主义的推动作用 23.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开辟促进了( ) A.贸易范围的扩大 B.商业资本的发展 C.航路中心的改变 D.商品种类的增多 24.下图可以反映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诸多历史现象,其中不包括( ) A.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C.黑人奴隶贸易盛行 D.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劫难 25.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至19世纪中期,一系列工具机(机械制造装置,通常用于精密切削金属以生产其他机器)不仅被发明应用,而且能进行配套生产。这表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国家展开 B.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展开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26.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上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27.1911年,伦敦居民约翰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 D.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28.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经济危机( ) A.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D.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29.(2011南通调研)罗斯福认为:“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都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B.实行社会保障,增加就业 C.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D.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储户利益 30.有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遭到重创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机。这里的“转机”主要指的是( ) A.从政治上着手,加强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B.从思想上着手,强化道德,培养优秀公民 C.从法律上着手,完善法制,稳定社会秩序 D.从经济上着手,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 31.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32.《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材料中社论把罗斯福誉为“民主巨星”的依据是( ) A.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 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 C.罗斯福采取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靠拢 D.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33.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来临时,美国一对母子有如下一段对话: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为解决“没有煤”与“煤太多”的矛盾,罗斯福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是( ) A.银行休业整顿 B.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4.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人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国家财富的60%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D.美国国内潜伏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35.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 ①英国圈地运动 ②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④中国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 二 材料题. (每题15分,两题共30分) 36.“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水。”茶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可是关于茶叶在近代世界史上的作用却不容忽视,甚至有人说:“茶叶改变了世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茶叶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尤其深远。在工业化初期,工人在工厂或矿山中的体力劳动极为繁重,如何让工人集中精力且保持充沛的体力,茶叶加面包恰恰符合这一需要……在早期,妇女没有表现和发泄自己的场合,家庭里的下午茶为女主人提供了一种表现自己的特殊场合,只有这时妇女才成为了真正的主人……习惯饮茶之后,英国人的性格气质逐渐从好战、寻衅转变为较为温和,“养成彬彬君子之风”。 ——(英)艾伦·麦克法兰《绿金:茶叶帝国》 材料二 从1717年到1890年前,茶叶在中国的出口商品中始终名列第一。英国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对象,在整个18世纪,英国人购买茶叶除了用白银支付以外,几乎没有其他弥补贸易赤字的手段。英国商人想尽了一切办法向中国进口所谓的新工业品,如纺织品、西餐具、钢琴,甚至煤炭等等。然而,这些商品在中国根本就没有出路。中国人宁肯穿结实耐用的手工土布,而不买英国精细但不耐穿的机织棉布,最后英国商人不得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其他商品更是无人问津,西餐具、钢琴锈蚀在仓库里,煤炭则无偿送给英国人在广州的商馆。 ——(英)艾伦·麦克法兰《绿金:茶叶帝国》 材料三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 ——卞宝第《卞制军政书》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饮茶对英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为了“弥补贸易赤字”采取了什么措施?由此引发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英国商品在中国“没有出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武夷北苑”农民争相种茶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影响。(6分) 37.经济文明是指人类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制度与政策、经济思想与行为的文明程度与属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2010年8月15日中国广播网报道,重庆、河北和陕西三地剪纸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报项目,近日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它以简朴的艺术手法再现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情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看起来像是一个重大失败。数千名冒险家成群结队地前往西印度群岛,只是令人扫兴地找到少量黄金。然而,美洲大陆的发现却引起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直接反应,它促使葡萄牙人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 材料三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以后,保持和谐、保持均衡是中国快速增长和发展的社会现在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什么特征?(2分) (2)有人说“哥伦布的伟大发现”给美洲人民带来了灾难,它不能反映人类经济的理性和理想,更谈不上“伟大历史意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7分) (3)试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和谐社会。(6分) 历史第二次月考答案 1—5 AACBB 6—10 DBDAB 11—15 BAADD 16-20 BBBDD 21-25 CDBAD 26-30 AADBD 31-35 CBBCB 36\(1)影响:保持了工人充沛的体力以应对繁重的劳动;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改变了英国人的性格,即所谓的绅士风度。(若答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节奏和饮食结构等,亦酌情给分。)(3分) (2)措施:向中国走私鸦片。事件: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等。原因: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6分) (3)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遭到冲击和瓦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也遭到破坏。(6分) 37、(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2分) (2)不同意。地理大发现使整个世界联成一体,各地文明开始交融;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导致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意。哥伦布的伟大发现给美洲带来了灾难,印第安人大量遭屠杀甚至灭绝;引起了后来的黑奴贸易;殖民掠夺。 (评分要求:同意或者不同意只能持一种观点)(7分) (3)加强金融监管,理顺金融秩序;强化经济调控,防止重复建设与盲目竞争;关注农业发展,监控农产品价格;关注弱势群体,建立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写对三个要点即得6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