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70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7-16 6:20:37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

命题人:丁要贤 审题人:唐 洪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25题,共50分,第Ⅱ卷为26-28题,共50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本卷共计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西周幽王被杀后,申侯等拥立原太子宜臼为王,即周平王;虢公则拥立王子余臣为王,称携王。但是秦、晋等诸侯只承认周平王,不支持携王。此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 C.郡县制????????? D.军功制

2.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B.宗法分封逐渐瓦解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3.顾炎武曾这样批评中国古代某项政治制度:“国家取州县之财,纤毫尽归之于上,而吏与民交困,遂无以为修举之资。”他批评的是

A.君主专制制度???????? B.监察谏议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科举选官制度

4.“它形成了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通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有利于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用明显。”文中的“它”是指

A.太学??????????? B.书院????????????? C.察举制?????????? D.科举制

5.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 B.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 ???? D.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

8.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9.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重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

B.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其作用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D.重农的结果是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

10.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一致的是

A.“末富居多,本富居少”??????????? B.“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C.“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D.“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11.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 ??? 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

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 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12.学者黄正建著有《唐代衣食住行研究》一书,下列表述出自该书的是

A.“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布料”

B.“主食用谷物仍以粟、麦、稻为主”

C.“城市官民杂处、商民混居,违章建筑侵占街道的现象严重”

D.“在交通要冲,形成了一大批工商市镇”

13.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革命的时代,因为北宋时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人均GDP427美元。根据所学,可以推断宋代时中国

A.封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 ?????????B.出现了国强民富的繁盛局面

C.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

1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15.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 B.商品流通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C.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 D.海禁政策松动海外贸易发达

16.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17.黄宗羲在《孟子师说》中评论:“周之制度,当以《孟子》为主,以正周礼之失”;“乃知孟子性善之说,终是稳当”;“故国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舍仁义更无他道”。由此可知,黄宗羲推崇孟子的

????①以礼治国主张????②性善论????③仁政学说?????④兼爱思想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

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

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

19.“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B.朱熹的“格物致知”

C.王阳明的“心外无理”????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0.《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21.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种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A.汉朝和隋唐时期????????????? ????B.汉朝和宋明时期

C.隋唐和宋明时期????????? ????? ??D.隋唐和晚清时期

22.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23.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24.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书法艺术? B.?戏剧表演 C.绘画艺术 D.篆刻艺术

25.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市坊融为一体??? ②雕版印刷首创 ??? ③儒家信仰重建??? ④世俗文学兴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本卷共计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三个小题,共计50分)

26.(19分)对古代国家治理方面的做法,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警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材料二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请分析材料一中古代权力监督制度的作用与局限。(4分)三省六部制形成于何时?有学者认为“该制具有民主色彩”,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5分)

(2)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27.(16分)社会习俗的嬗变折射出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衣服递有等级,不敢略相陵躐”,从《清明上河图》看上层人物多穿齐整的袍衫,长可掩足;平民大众则捋袖敞襟,系带裹腿,以便活动……南宋时已不可遏制,“衣服之章,上下混淆”。……朱熹感慨:“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摘自沈从文《中国服饰史》

材料二 “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嫁之身,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

?——据李竞艳《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探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两宋时期着装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社会原因?(8分)

(2)指出材料二中婚恋观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8分)

28.(15分)改革既是引领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也是引导社会风气的一种主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引者注:“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摘自《诗经·秦风·无衣》

材料二 ?“中国”一词在传统中有三种主要涵义:第一是地理意义的中国,中国即 “中原”……二是政治意义的中国……第三是文化意义的中国,中国是文明世界……在古代,能称为中国的政权,必需占据中原和践行华夏文化,所谓“居中国则中国之主”,“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

?——据台湾学者黄俊杰等文章摘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怎样的社会风气?请结合所学指出在商鞅变法后这一风尚于秦国更盛的主要原因。(3分)古代少数民族政权要以中国自居,就必须“居中国”和“行中国之道”,请以北魏孝文帝改革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这一结论。(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历史上成功的两次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最主要相同作用是什么?两者成功又具备了哪些相同因素?(8分)

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历史答题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三个小题,共计50分)

26题(19分)请回答:

(1)请分析材料一中古代权力监督制度的作用与局限。(4分)三省六部制形成于何时?有学者认为“该制具有民主色彩”,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题(16分)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两宋时期着装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社会原因?(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二中婚恋观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题(15分)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怎样的社会风气?请结合所学指出在商鞅变法后这一风尚于秦国更盛的主要原因。(3分)古代少数民族政权要以中国自居,就必须“居中国”和“行中国之道”,请以北魏孝文帝改革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这一结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历史上成功的两次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最主要相同作用是什么?两者成功又具备了哪些相同因素?(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A

B

C

D

B

D

C

D

D

C

D

B

A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D

B

B

C

B

B

C

B

A

C















26.(19分)参考答案:

(1)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执政、防治腐败;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因服务并受制于皇权而导致实际作用有限。(4分)

时间:隋朝;(1分)理解:三省分工明确并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三省长官共议国事,表面上有民主色彩,但实质是封建君主专制(为了加强君主专制)。(4分)

(2)政治设计:皇权需要宰相制度的补救(牵制);设立学校使其成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机构以限制君权。(4分)原因: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的衰落或腐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界进步思想的活跃氛围。(6分)

27.(16分)参考答案:

(1)变化:从北宋的控制到南宋的失控或从保守到开放或从重等级到趋于平等。(2分)

原因:多个政权并立及民族融合;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化世俗化的趋势(6分)

(2)变化: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2分)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人实力雄厚及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拜金逐利之风兴起;传统婚恋观念受到冲击;离经叛道思想(李贽等人反正统思想)的出现。(6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8.(15分)参考答案:

(1)风气:从军或尚武。(1分)???原因:(商鞅变法)奖励军功。(2分)

说明:迁都洛阳;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等(4分)

(2)作用:推动了(秦国、北魏)封建制的确立或进程(加速了北魏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2分) 因素:顺应了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者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五选三点得6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广东省东莞市粤华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粤华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蚌埠五中、十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宁国市津河中学、广德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