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武汉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教师:万 蓉 考试时间:2015年11月13日上午10:30—12:00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1975年岐山董家村裘卫诸器出土后,人们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解释其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这一变化 A.丰富了对井田制的研究视角 B.质疑《礼记·王制》的真伪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价值 D.重估宗法分封制的内涵 2.美国史学家麦克尼尔认为,在公元1000~1500年,中国文明的发扬光大,使中国的文化、财富和力量达到了新的水平,具有世界中心的地位。能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事实是,中国在这一时期 ①开始出现国际性大都会 ②出现纸币 ③商业空前繁荣,外贸兴盛 ④白银成为流通货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以下各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 A.海禁加剧了寇患???????????? B.应当废除海禁政策 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 D.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4.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对下表解读最正确的是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人口户数 官民田地山塘 夏税米 农桑丝 折绢 秋粮米 弘治年间(1488-1505) 148.7万户 399270顷 13亩余 86600 石余 3970 斤余 3175 匹余 2560270 石余 嘉靖年间 (1522-1566) 130.3万户 398566顷 35亩余 82965 石余 4264 斤余 3411 匹余 2576888 石余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人口减少与税收减少成正比 C.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 D.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5.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注重精耕细作?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经营更趋市场化 6.“东洋分沪有银行,亿万金钱进出忙。钞票流通皆信用,与英与法并争强。”此竹枝词反映出 A.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B.传统重农抑商已然破产 C.实业救国蔚然成风 D.资本输出竞争激烈 7.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洋务运动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8.下图是中国近代不同年份的对外贸易状况表。它主要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 ) A.是外向型发展模式 B.半殖民地经济特征明显 C.能够充分利用外资 D.发展水平较高 9. 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B.江浙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最早的地方 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10.1943年6月7日,上海某报刊登《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主□(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民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武汉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C.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的改善 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 11. 1930年,武汉蔡明伟夫妇创办小吃店“蔡林记”,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武汉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蔡林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蔡明伟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有可能是 ( )。 A.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 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 12.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十条第四款所做修改,其背景是 修改前 修改后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A.进行建国后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开展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 ) 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 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D.我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 14.“1952年到1957年间,城市人口增加了大约30%,但是政府征集到的粮食几乎没有任何增加。增加农业税收以发展工业的苏联模式走进了死胡同。”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共中央决定 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一五”计划 C.开展“大跃进”运动 D.作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决策 15.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6.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17. 15世纪,英国的商人对农村中凡是能够取得收入的产业包括耕地、牧场、园林、码头、磨坊等都感兴趣。在年景好时,土地收益比经商所得低不了多少。到17世纪商业资金的主要投向则是商业、海上探险与殖民地开拓以及工矿企业。这反映了17世纪英国( ) A.农业已经衰落 B.商人成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领导力量 C.商业资金有利于英国的社会转型 D.英国开始具备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18.下面是1650-185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单位:百万)。对导致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解读错误的是
1650年 1750年 1850年 欧洲 100 140 266 非洲 100 95 95 亚洲 330 479 749 A.欧洲人口的增加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欧亚人口的增长 C.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亚洲人口的增长 D.非洲人口的下降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有关 19. “在近代……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我们知道,我们将制造出越来越完善的机器;这是以前的人们所未曾认识到的。”这说明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是 A.工业革命是棉纺织技术的革命 B.工业革命是动力技术的革命 C.工业革命是机器制造业的革命 D.工业革命是电力技术的革命 20.“贵族每天用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加剧了官场的腐败。一个年薪100磅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可以受贿5000磅。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多多赚钱,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该材料反映了 A.工业革命引发道德危机 B.价格革命引发道德危机 C.工业革命引发阶级关系的变动 D.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1. 恩格斯在评价某项技术的意义时曾指出:“这一发现使工业彻底摆脱几乎所有的地方条件限制,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这里的“某项技术”应该指 A. 蒸汽机 B. 内燃机 C. 发电机 D. 电力传输技术 22.“1830年以后的英国,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关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是进入铁路时代的先决条件 B.美国人为铁路交通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C.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是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环境23.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铁路均由私人投资修建;欧洲大陆国家的铁路或由国家负责投资兴建,或由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而后逐渐转移到国家手中。这说明欧洲大陆 A.钢铁工业发展迅速 B.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C.政府扶植工业革命 D.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24.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以下材料,根据这些材料,该同学最可能论证的观点是 ①电信工具的创新使跨时空联系日趋便利;②垄断资本对世界统治的确立; ③日本的“开国…”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科技得到巨大的进步与发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C.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二、材料问答题(共3题,25题24分,26题10分,27题18分,共52分) 25.(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唐长安城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由外郭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 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皇城与宫城,是一般群众与官僚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它的南面是皇城, 为中央衙署所在地。宫城居全城北部正中,为宫殿区,是皇帝及后宫人员的住处。城内百业兴 旺。北宋都城——东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基本上继承了隋唐以来的传统,有三重城垣围护, 外城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城坐落在外城的中央,亦为商业与居民区,皇城在内城的中央稍偏 西北,不仅是东京城的核心,更是北宋王朝的中枢。在城市发展上,东京城最重要的变化,是 坊市制度的崩溃,北宋初年,东京基本上仍保留古代的坊(里)市制度,市民居住区为坊,商业 区则有东市、西市。但是,随着东京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商业活动已不限 于东、西两(市),而且三鼓以前的夜市已经合法,市不但突破了区域的限制,而且也突破了时 间的限制,市制开始崩溃。——宁欣《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墙》 材料二: 英国的城镇化坚持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英国在城市化初期,由于人口和产 业活动的迅速集聚而城市缺少必要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致命疾病的流行。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1909颁布的《住宅与规划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标志着规划成为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公开政策。同时,政府的公共政策在英国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36年,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由伦敦政府购土地作为“绿化隔离带”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害。——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l957年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从l949年的98个增加到l40个;另外中西部也兴起了一系列工业城市,如郑州、包头、兰州、西安、成都等。——宁克平《城市和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唐朝长安与北宋东京布局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北宋东京坊市制度崩溃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8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10分) 26.(10分) 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但好景不长。有人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如下: 请依据以上表格,分别找出影响该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一个有利和一个不利条件,并分别加以说明。 2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瓦特研究蒸汽机一览表 时间 过程及成果 1767年 出于其工厂(索霍工厂)对动力的需求,博尔顿认识了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1769年 瓦特因发明冷凝器而获得他在革新纽科门蒸汽机的过程中的第一项专利。期限14年。后延长为39年。 1773年 瓦特为将研发活动继续下去,寻求风险资本投资人的支持。他与博尔顿签订了一份契约:博尔顿为蒸汽机竣工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若蒸汽机研发成功,博尔顿、瓦特两方按2:1的比例分配利润;若研发失败,一切经济后果由博尔顿承担。 1781年 瓦特以发明带有齿轮和拉杆的机械联动装置获得第二项专利。 1782年 瓦特试制出一种带有双向装置的新汽缸,由此获得第三项专利。 1784年 瓦特以带有飞轮、齿轮联动装置和双向装置的高压蒸汽机的综合组装取得第四项专利。 1785年 瓦特被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90年 他又发明了汽缸示工器,至此瓦特完成了蒸汽机发明的全过程。优厚的专利税使晚年的瓦特成为一个很有钱的名人。 材料二: 工厂让大批工人集中在一个屋檐下操作复杂的机器,整个生产过程中,每个工人负责单一工序,到19世纪中期,标准化批量生产成为工业社会的特征。 工业化的机器和厂房是非常昂贵的投资,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同时,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公司和其它金融企业为了适应股份公司的需要也纷纷兴起。 博尔顿在索霍工厂设立了害病工人救助基金,开设一个图书馆,并且慷慨地资助该地区公共学校的创办。他并未忘记自己也曾亲手劳动过。 1782年,英国政府制订了“吉尔伯特法”,要求救贫税管理人员为贫民在农场里找工作,如工资不够维持生计,就应该从济贫税里抽取补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瓦特研究蒸汽机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工业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创新之处。(10分)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B A A D D B C A C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 D C D C B C A D C C B 25.(24分) (1)共同特点:都是三重结构;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一定的等级观念。 (1点2分,2点3分) 原因: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政府的允许。(3分)(2)特点:注重规划,加强政府干预;注重立法。(每点2分,共4分) 问题:城市化进程过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疾病流行。(每点2分,共4分) (3)成就: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的空间布局有所调整;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点2分,任意2点4分) 原因: ①“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或一五计划的完成) ②三大改造的推进和完成,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③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布局的调整。 (每点2分,共6分) 26.(10分) (因素2分,说明3分,两个条件共10分) 示例一:有利因素:民族资本家的努力。 说明:一战期间,受“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身近代企业,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示例二:有利因素:各种实业团体的建立。 说明:辛亥革命后,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有利于筹集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规范企业管理,从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 示例三:不利因素:国内政局动荡。 说明: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妥协卖国,对内独裁专制,政局动荡不安,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示例四:不利因素:广大民众购买力低下。 说明:近代中国,中国人民深受几重压迫,大多贫困,购买力弱。 27.(18分) (1)因素:(8分,每点2分,任答4点) 利用了前人研究成果;适应了工厂发展的需求; 20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风险投资人的资金支持; 政府重视科技,鼓励创造发明 (2)影响:(10分,每点2分) ①生产模式:工厂制大机器生产,标准化批量生产; ②企业形式:股份制公司大量出现; ③投资金融:风险投资行为、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兴起; ④社会救助保障机制:既有个人慈善,也有政府立法对贫困人群的资助;⑤社会发展程度: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