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冯 健 姓名 考号 成绩 一、选择题(共60分) 1.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复礼”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2.“礼教始行,源溯春秋,谁挈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靡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副楹联中的“公是”指 ( ) A.孔子 B. 董仲舒 C. 荀子 D. 孟子 3.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轶:超过一般)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4. 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 ( ) 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 ②荀子主张礼法并施 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5.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 )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提出“工商皆本” 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 6.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 A.专制主义强化 B. 商品经济发展 C.拜金主义盛行 D. 轻商思想淡化 7.清代恽寿平在《南田论画》中说:“元人幽亭秀木,自在化工之外,一种灵气。惟其品若天际冥鸿,故出笔便如衰弦急管,声情并集,非大地欢乐场中可得而拟议则也。”材料说明元朝时 ( ) A.青绿山水画居画坛统治地位 B.绘画追求画面景物复杂精巧 C.绘画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 D.绘画艺术讲究师法自然 8.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形成的原因是 ( ) A.画家个人爱好 B. 人文主义传播 C.社会上层倡导 D. 商品经济发展 9.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他认为各方面改革中最重要的是 ( ) A.经济改革 B. 教育改革 C. 政治改革 D. 军事改革 10.“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的 ( ) A.地主阶级抵抗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海图国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 ( ) 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 C.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 D.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 12.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中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 ) A.严复 B. 康有为 C. 谭嗣同 D. 孙中山 13.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 A.思想观念 B. 军事技术 C. 经济组织 D. 教育制度 14.“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白话诗,此诗最早出现在( ) A.戊戌变法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 五四运动时期 15.“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任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这段话反映的应是 ( ) A.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变法,大兴民权 B.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君主专制 C.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呼吁国民解放思想 D.无产阶级政党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16.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一文中说“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可见“打倒孔家店”的根本目的是 ( ) A.反对尊孔复古逆流 B. 否定孔子思想权威 C.批判封建专制统治 D. 抨击儒家传统思想 17.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一文中评价新文化运动时代的人物时曾说道:“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将陈独秀、胡并立是因为他们( ) A.反对专制独裁,讴歌十月革命 B.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掀起白话文运动 C.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五四运动 D.崇尚美国的政治模式,号召民主革命 18.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荣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 ) A.批判封建皇权 B. 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 倡导科学精神 19.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 民主、科学思潮 C.社会主义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20.针对五四运动前后社会主义的热潮,胡适回应:“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的造成的。进化不是一个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的。”他表达的意图是 ( ) A.坚持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B. 肯定进化是渐进的过程 C.反对激烈的社会变革 D. 否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1.“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的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三民主义 ( ) A.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 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 C.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D. 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22.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当时孙中山所提出的“办法”主要是指 ( ) A.核定地价,国民共享 B. 主权在民,民族平等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3.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指的是 ( ) A.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24.新三民主义能够成为实现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新三民主义 ( ) A.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B.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C.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D.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共建议 25.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最基本的相同点是 (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节制资本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 平均地权 26.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C.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D.以中国共产党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27.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资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可能是 ( )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B.抗战时期的毛泽东思想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思想 D.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 2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 A.中国共产党一大 B. 中国共产党二大 C.中国共产党七大 D. 中国共产党八大 29.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二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 )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思想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0.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发展”表现在 ( )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④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题卡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国图志》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材料二 曾国藩说:“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材料三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主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是指谁?列举一件大事说明他在近代史上的贡献。 (2) 材料一、二、三、四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 (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纲领 材料二 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名称 三民主义内容 新三民主义内容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 孙中山将材料一中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3)先进理论引领社会前进。指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运动? (4)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优秀品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D B B C D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C C C B B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B C C A B C B A 非选择题 31.(1)林则徐;虎门销烟 (2)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材料三: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四:改革政治制度,变法图存。 (3)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4)实行君主立宪制。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32.(1)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2)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民权主义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 (3)辛亥革命。国民革命 (4)与时俱进,不屈不挠,为革命鞠躬尽瘁。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