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29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12-26 8:38:37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于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由此可见,族田义庄

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权力纷争 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C.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 D.阻碍了田庄经济的发展

2.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

A.实现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 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

C.统治者耽于享乐的腐朽 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

4.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你认为( )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

C.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

5.《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在这里强调的是( )

A.要重视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B.要及时播种、除草、灌溉

C.要多种植五谷,才能获得丰收

D.要年年种植五谷,改良土壤

6.兴起于古代的农村庙会习俗至今仍有很高的影响,著名的山东泰山庙会、北京白云观庙会等经久不衰。庙会习俗体现了古代 ( )

A.草市与儒家信仰的统一 B.草市与宗教习俗的结合

C.市坊制度向农村的扩展 D.农村市镇兴旺发达

7.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文素质的巨大差异

C.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D.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8.“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基础也是了解早期罗马社会的重要文献。我们可以从中了解( )

A.罗马贵族为了维护特权排斥法律 B.罗马人常以法律为工具对外扩张

C.罗马共和体制将被帝国体制取代 D.早期罗马人对公平与权利的追求

9.1871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广州“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仓库、商铺……毫不间断的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广州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 ( )

①清代闭关后广州成为当时唯一对外贸易港口

②广州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口岸

③近代生产方式较早在广州产生

④广州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在所作的《逐满歌》中写道:“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记”。此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 )

A、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国历史地位

B、宣传人民革命,号召民众推翻清朝腐朽统治

C、打击汉族反动官僚,组织反清统一战线

D、说明太平天国政权完全是一个封建政权

11.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以前,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熟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频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可能于( )

A、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B、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C、日本蓄谋已久变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

D、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

12.钱乘旦,陈意新所著《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一书中指出“从血统上说,王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儿和女婿,这样就保留了斯图亚特的族谱,但王位的内容却因此起了变 化。”下 列 各 项 中,对“王 位 的 内 容”变化 理 解、归 纳 不 当的是( )

A、专制王权→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B、个人专制→立宪政体

C、王在法上→王在法下 D、国王至上→议会至上

13.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篇中说:“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伤的冬日。那是公元1775年。”狄更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历史根是( )

A.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但环境污染严重

B.启蒙运动开始兴起,但社会道德失序

C.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资产阶级统治尚未稳固

D.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激化

14.“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的共同点是: ( )

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15.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蹬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16.劳动者把他们自己分成什么宁波帮,广东帮,江北帮等等是不行的。这是把自己分裂的办法,怎样能拿着这种团体和资本家奋斗呢?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做成一个产业组合。”这种主张最可能出现在( )

A.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7.观察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1934年5月)。(据张一凡《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 )

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 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

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 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

18.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共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该同学不知该材料的真伪。以下是对此材料真伪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做出了努力

B.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C.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

D.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1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1950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好莱坞的电影受到批判,后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饰,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建国初期社会物资比较匮乏 B.受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C.冷战与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 D.受苏联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20.下列言论中,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有关的是①(美国外交家基辛格认为)“如果说历史能够给人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不可能没有均衡而取得和平,也不可能没有克制而实现正义”②(美国总统尼克松1969年认为)“在军事防务方面……将越越多地由亚洲国家自己处理” ③(1969年中国军方讨论国际形势时提出)“东和孙权北拒曹操”④(中共中央转发的毛泽东指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 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一年的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③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英国《卫报》1979年9月24日文章《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中说,“中国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但是,首先要解决若干比较紧迫的问题。”影响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是( )

A.人口基数过大 B.经济模式单一 C.社会思想保守 D.阶级斗争尚存

23.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



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24.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说,据估计在哥伦布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25. 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B.乾隆四十年是指乾隆帝四十岁那一年

C.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甲午年

D.根据当时的报纸记载:民国四十五年台湾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5分,28题17分,共50分)

26、(18分)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粥一饭,当思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

材料二:“(松江)嘉、隆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三:“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材料四:住在无锡市市区的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每一笔开销。下面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 单位:元

1958年

1968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7.98(请客)

3.6

3.07

15.22

90.9

268.95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柏庐的主张,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末江南士大夫的消费观。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5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4分)

(4)据材料四,概括贺星允老人家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6分)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前身)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之报告所怀意见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然俄国之中等社会及哥萨克团必将互相联合而与之反抗,故激烈派之天下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

11月14日,《大公报》报道:“克伦斯基总理率军讨逆……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俄国人民无不钦仰克伦斯基总理。”

(1)《民国日报》、《大公报》对俄国彼得格勒起义的报道何相似之处?(2分)

材料二 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同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

(2)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材料一、二中《民国日报》的评论有何不同?分析原因。(4分)

材料三 1921年中共“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党采取苏维埃(译为:代表大会)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

(3)中共在“一大”上提出学习十月革命的哪些成功经验?(4分)

(4)综合以上材料,国共两党都肯定十月革命,其动机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总结1917—1921年间我国社会舆论对十月革命态度转变的趋势及认识。(5分)

28.(17分)从“欧洲中心史观”到“全球史观”,使世界历史研究得理论与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19世纪中期的启蒙思想界福泽谕吉说:“现在世界各国,及时处于野蛮状态或是还处于半开化地位,如果想使本国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而以这个标准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

材料二: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一部具有世界眼光,记叙当时中华民族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各国的历史。

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他笔下的世界,除希腊本土外,还包括西亚、北非、黑海沿岸、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等许多地方。 ——张广勇《全球通史.史论》

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量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

材料四: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局域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带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1)福泽谕吉提出了怎样的历史观?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一观点?(5分)

(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世界文明所呈现出的特点,并结合古代中国和希腊的政治文明印证这一特点。(4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经济扩张的方式有何不同。(4分)

(4)据材料四,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付?(4分)

四地六校联考

2013--2014学年(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答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5分,28题17分,共50分)

26.(1)

(2)

(3)

(4)

27(1)

(2)

(3)

(4)

28.(1)

(2)

相关资源:
·湖南省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历史)
·湖南省“五市十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检测(12月)历史试题
·湖北省荆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12月质量检查(Ⅰ)历史试题
·浙江省浙北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浙江省五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淇县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邢台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江西省余江一中2014届高三12月第四次模考历史试卷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