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注意: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孙子兵法》说:“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这表明作者的战争思想是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不战而屈人之兵 C.慎战,但不畏战 D.避实击虚,攻其必备 25.“夫农劳于作,剧于病,爱其谷甚于生也,不得已而粜者,则有由焉:小则具服器,大则营婚丧;公有赋役之令,私有称贷之责。故一谷始熟,腰镰未解,而日输于市焉”。这表明宋代 A.农民生活贫困 B.土地兼并严重 C.赋税负担沉重 D.商品经济活跃 26..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可见都江堰能够成功入选是因为 A.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 B.现在仍然能发挥其防洪灌溉作用 C.它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D.无坝引水,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 27.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生一部新法律——“成文法”,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到来的事件是 A.颁布《民法典》 B.制定《十二铜表法》 C.编撰《民法大全》 D.形成万民法 28.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修正条文宣布:过去统治家族的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参议员任职一旦期满,即丧失其不受罢免的参议员职务。该规定①有利于消除贵族政治②有利于共和派掌握总统等关键职位③有利于保障立法权的独立性④有利于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9.“……写得简直好极了。目的论过去有一个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此外,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地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 这可能是恩格斯对哪一步著作的评价 A.爱因斯坦《相对论》 B.牛顿《自然哲学数学原理》 C.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达尔文《物种起源》 30.唐文基在《16——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中指出,“我们以为,16至18世纪中国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尽管它是一场未完成的革命。这场商业革命的体现是国内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和海外贸易的扩张。”这里“未完成的革命”的含义是指 A.未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B.未引发工业革命 C.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D.未形成国内外市场 3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该文献出自 A.中共一大制定的革命纲领 B.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 C.第一次国共合作宣言 D.第二次国共合作宣言 32.1949年,毛泽东在同米高扬谈话时曾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毛泽东说的“屋内太脏”是指 A.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特权 B.国民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C.旧中国的落后面貌 D.中国在外交上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3.“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面临空前困难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下列措施属于“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B.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C.制定《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34.“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在这个市场里,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下列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B.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C.它以欧美先进的工业国为主导 D.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35.德国哲学家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个人的阶级属性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25分) 材料一 “整体而言,中国的城市化历史是从两个层面逐渐展开的,即以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和以市镇为核心的农村城市化。两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彼此独立。从发展形态的角度讲,汉唐时期主要属于‘内聚型’城市化,宋元时期转变为‘城乡并举型’城市化,明清时期表现为‘市镇主导型’城市化,到近代逐渐走向‘城市主导型’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思考》 材料二 “汉唐时期的内聚型城市化是由早期郡县城市的特性所决定的,其特点是城市凭借着政治强力,确立起社会中心的地位。城市化现象以城市为中心向内收缩,形成一个个封闭的社会圈。整个社会都围绕城市运行,为城市服务。” 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迈进城市化门槛的国家,也是‘城市病’的首发国家,曾被称为欧洲的‘脏孩子’。伦敦1545年只有8万人口,1700年增至67万,超过巴黎成为欧洲第一大城市。到19世纪晚期,英国已有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随着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住房短缺、公共卫生设施匮乏、环境污染、犯罪率居高不下、城市景观丑陋等“城市病”也初露端倪。由于英国城市化无任何可借鉴的经验,政府未对城市的盲目发展进行干预和调控,使得‘城市病’愈演愈烈,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 “英国政府痛定思痛,1948年制定了《公共健康法》,1956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之后更通过一系列法案来严厉追剿空气污染、建立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城市规划法》,提出建立‘花园城市’,较为成功地治理了‘城市病’。 ” 材料四 “ 20世纪60年代后,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城市相继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中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大量人口急速涌入大城市。中国2009年的城市化水平已经从1978年的17.4%提高到46.6%,平均每年增加近一个百分点,超过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已有118座。” ——以上均来自《欧中城市携手实现华丽转身》《国际金融报》( 2010年10月14日第?06 版) “有亚行与众多专家完成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昨日发布,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足5个。”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2013年1月15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个层面”的城市化在中国划分最恰当的时间是什么?四个形态的城市化从工商角度看各具怎样的特点?(5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和西方中世纪城市的政治地位,并说明理由。(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材料二的信息,说明英国“城市病”严重的原因,你如何客观看待这一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8分) (4)从材料四中你看出了什么问题?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6分) 41.(12分) 阅读、观察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利用“形”到“意”的思维,概括一个主题并分析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价值要素。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万历年间张居正)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证银。折办于官,顾谓之一条鞭法。 ——张廷玉《明史·食货志》 材料二 张居正……将重点放在行政纪律和税法的严格执行上。1576年,还需要皇帝亲自干预以使各省官员及时解运税收到京师。但是在1581年,首辅已经能够奏称,由于强化了财政责任与官员考成的关系,正赋不亏,征解如期。 ——摘编自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1)据材料一概括“一条鞭法”的内容,分析其历史意义。(9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张居正改革的看法。(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洛克第一个倡导了权力的分配,他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外交权三种,认为立法机关应当高于行政机关,防止专政。这方面的理论由后来的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继续发展,并对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谈谈大思想家洛克的政治思想》 材料二 五权宪法孙中山在清末设计好的,预备作“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所谓五权宪法,指的是“除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外还有考选权和纠察权的五权分立的共和政制。”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本来“想要参议院立一个五权宪法,”但各位议员都不知道什么是五权宪法,他本人也未坚持,结果制定出来的是三权分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护法运动”期间,五权宪法仍未得到制定颁行之机会。1920年底,粤军回师驱逐桂系,军政府纯由国民党人主导。孙中山决定将五权宪法付诸实践……但五权宪法被最终搁置下来。 ——《孙中山原本的设想:中华民国宪法分设五权而非三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洛克提出“分权思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孟德斯鸠继续发展的成果是什么?对美国三权分立政体产生影响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在实践中留下了哪些成果?留下了哪些缺憾?(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洛克的民主思想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进步作用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国藩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年龄 事件 1841年 31岁 往谒理学大师唐鏊,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 1842年 32岁 致力程朱理学,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读史、谨言、氧气、保身、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1853年 43岁 接帮办湖南团练旨;赶造战船,购买洋炮,筹建水陆湘军 1863年 53岁 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造出中国第一艘木壳小火轮 1864年 54岁 湘军攻陷南京,太平军宣告失败 1865年 55岁 建成江南制造总局。将金陵制造迁往上海和李鸿章原设的炮局合并建成江南制造总局 材料二 师事近三十年来薪近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李鸿章撰曾国藩挽联 当道光、同治年间,我们汉人有绝好自立的机会,被那全无心肝的人,苦为满洲出力,以致功败垂成,岂不是那湘军大都督曾国藩吗?……恨的是曾国藩,只晓得替满人杀同胞,不晓得替中国争权利。 ——同盟会会员陈天华 曾国藩是中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平心而论,曾国藩要救清朝是很自然的,可原谅的。……在维持满清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之下,曾国藩的工作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他要革新,那就是说,他要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那就是说,恢复我们民族固有的美德。革新守旧同时举行。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的主要活动。(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李鸿章、陈天华、蒋廷黻三人对曾国藩评价的基本态度及其主要依据。(9分) 48.(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杜鲁门总统于1月5日发表的。杜鲁门说,美国不想在台湾建立基地,也根本“不打算动用其武装力量干涉(台湾)目前的局势。美国政府不会走一条导致其介入中国内部冲突的道路。美国同样不会给福摩萨(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出谋划策”。 ——1949年斯诺:《中国将不受莫斯科支配》 材料二“他(杜鲁门)在发表(上述)声明前,曾与国会中的两党权威人士讨论过朝鲜和台湾问题,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杜鲁门已下决心援助南朝鲜,但他不愿自己的后院受到共和党人和中国院外活动集团成员的攻击。这些人极力主张援助蒋介石,并曾批评过杜鲁门1月5日发表的不干涉台湾的政策。倘若中共趁美国军队在朝鲜作战之机,出兵占领台湾,而美国对此听之任之,无所作为,从政治上讲,杜鲁门承受不起这样的攻击。” 1950年5月29日,他(麦克阿瑟)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发了一封长信,信中认为共产党占领台湾将会威胁美国在远东的地位。他极力主张,绝不容许发生这种情况。他还说,台湾如在共产党控制下,“就等于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和潜艇补给船”。 美国当时的一般公众意见是,既反对美国在朝鲜同共产党作战,也反对美国对共产党进攻台湾无动于衷——尽管这两个问题事实上并不相干。两者的区别在于,朝鲜问题代表着一国对另一国的“侵略”,而台湾则是中国人内部的争端,这一点许多美国人无法辨明。 材料三:在杜鲁门发表声明后的二十四小时内,中国的外交部长周恩来便在一次活动中发出了第一个信号,提醒美国政府注意中国政府的立场。几天以后,毛泽东再次发出信号。这两个信号率直而又清晰,倘若华盛顿在细心倾听,两个信号早已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维护他们所珍视的重大民族利益将要采取的立场。 ——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1)阅读材料一,说明杜鲁门声明发表时中国国情。通过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对比,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后来对台湾政策的原因。(9分) (2)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对杜鲁门声明态度,此后中国对朝鲜的军事行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C D D B D D B A A C D B 40.(25分) (1)唐宋为界。封闭性、开放性、专业性、机器化(工业部门集中;集中在沿海、沿江交通便利地区等)(5分) (2)西方:政治地位低。受到教会力量的控制,天主教会的权威高于世俗权利。 中国:政治地位高。往往以国都为中心发展成为城市。(6分) (3)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与蒸汽机、煤炭的大量使用造成污染;自由化竞争思想盛行;人口快速集中形成城市人口的密集化等。 任何新事物都有利弊的两个方面,发展中的保护意识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是处理好这一矛盾的关键。(8分) (4)问题: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城市化的步伐过快;城市人口密集度高,污染严重。(2分) 41.主题:民族长城(2分) 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受到来自北部匈奴族的侵扰,秦始皇派蒙恬出击匈奴,修建长城,有效地起到了防卫作用,保证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生存。(3分) 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华民族遭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疯狂侵略,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关键时刻,国共两个政治力量放下前嫌,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保证。(3分) 其中,政治家的胆略和民族意识;对民族矛盾的正确认识;积极的态度;审时度势并恰当的政策、措施;综合的国力等都是民族长征有价值的要素。(4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内容: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统一赋役,使税赋趋于稳定;计亩征银,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6分) 意义:减轻了农民的额负担,暂时缓解由赋役问题激化的阶级矛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实行赋役征银,减弱了对农民的控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社会后期的赋役制度的演变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3分) (2)张居正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调整赋役制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缓解封建统治危机,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目的:防止君主专制,建立和维护资产阶级民主秩序(2分)成果:发表《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2分)标志成果:颁布美国1787年宪法,正式确立了分权制衡、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2分) (2)成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缺憾:五权宪法的思想并没有真正实施。(2分)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主要活动:致力于学习理学;举办地方团练,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创办近代企业,掀起洋务运动 (2)李鸿章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肯定曾国藩,认为他安内攘外,维护清朝统治,是难得的人才;陈天华站在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封建的立场上否定曾国藩,认为他镇压汉人维护满清发动统治,是可恶可恨;蒋廷黻持实事求是(或客观公正)的立场,,将历时人物放到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认为曾国藩是一位革新和守旧同在的人。(9分) 48.(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1)背景: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正在为赢得国内反抗国民政府内战最后胜利的作战(3分) 态度:杜鲁门此时对中国台湾的态度,由不介入到不能任中国共产党占领“听之任之”。(2分) 原因:认为中国共产党占领台湾将会威胁美国在远东的地位; 美国国内的人士因不能辨认美国对朝对台问题,故普遍支持反对中国共产党控制台湾。(4分) (2)中国领导人对杜鲁门作出明确反应,维护民族利益。 随后中国军队出兵朝鲜,抗美援朝 大大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使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一定的主动权。(6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