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安徽省安庆一中等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499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10/22 12:47:17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安徽省安庆一中等示范高中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1.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

A. 皇室权威更趋强化 B. 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

2. 史学大师钱穆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应称之曰‘士人政府’。士人政府之正式确立,则在汉武帝之后。”“士人政府”的正式确立主要表现在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刺史制度的建立

C.颁布“推恩令” D.习儒学,行察举

3.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4.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5.贾谊说:“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辗转运送),其远在五百里而至;……秦不能分尺寸之地,.…一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作者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A.分封制下赋税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 B.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成本大幅增C.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众赋役负担沉重 D.汉初的郡国并行严重威胁中央财政

6.《颜氏家训》载:南北朝时,梁朝的士大夫“出则车舆,入则扶侍……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嬴气弱,不耐寒暑”,在仓猝变乱中坐以待毙。该记载可用于说明南北朝时期

A.叛乱寥寥无几 B.气候反常恶劣 C.人民体质赢弱 D.选官存在弊端

7.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下列古代官职中,具备这种职能的是( )

A.太尉 B.太守 C.刺史 D.司空

8.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 B. 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C.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D.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

9.“广陵有贾人,以柏木造床,凡什器百余事,制作甚精,其费已二十万,载之建康,卖以求利。” 这一经营活动具有的特征是

A.专业化生产 B.交易场所固定 C.产销合一 D.制漆技艺高超

10.在古代雅典,每个官员在任职前,经过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审查后,受审人就走向那块宰牲祭供的石头,登上这块石头宣誓说,他们将公正地和依法地从政,而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如果他们接受任何东西,他们就要立一金像。宣誓之后,他们就到卫城去,在那里再次进行这样的宣誓,然后才就职。这表明雅典政治

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强调官员公正廉洁

C.彰显权力制衡精神 D.体现法律至上原则

11、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 ( )

A.民主政治完善 B.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C.民主范围有限 D.人民主权观念形成

12.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贡献是

A.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C.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

13.史学家韦尔斯指出:“这种先把市民权扩展到一些易于控制的城市,继而又扩展到全国的做法,是罗马发展过程中一个很特别的方式。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总是征服者被自己所征服的民族同化的情况,作为征服者的罗马人同化了被自己征服的民族。”这表明

A.罗马法的实质是市民权 B.罗马法的拓展捍卫了罗马文明的延续

C.万民法是市民权的扩展 D.罗马的武力征服属于法律征服

14.《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的财产须按其遗嘱处理;如无遗嘱又无继承人,由其最近父系亲属继承;若无父系近亲可由同氏族成员继承。《十二铜表法》中这一规定是为了

A.维护女性公民的利益 B.给外邦人以适当的法律保障

C.保留有习惯法的内容 D.限制高利贷的行为

15.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市场。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①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②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 

③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④中国的冶金技术相对落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 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

C.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 D.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

17.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个人死去。但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 B.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

C.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 D.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

18.阅读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商品份额图》。英国出现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



①1832年改革完善英国代议制 ②工业革命增强工业生产能力 ③自由放任政策促进外贸发展 ④第二次鸦片战争扩大其市场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图反映了英国1720年到1806年间棉花进口和生铁产量变化情况,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图一 图二

A.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比例相同 B.英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C.重商主义政策被彻底打破废除 D.棉纺织业和钢铁工业发展迅速

20.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变革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

B.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C.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

D.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

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

22..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l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

A.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B.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C.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D.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23.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B.使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了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了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24. 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

  A.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25.启蒙思想家们深信: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这说明 ( )

A.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B.科学技术是走向理性的唯—条件

C.自然科学推动理性发展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26.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的存废。英国人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和“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出英国政治缺乏民主传统 B.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C.反映英国代议制不断完善过程 D.反映了君权神授被君权民授取代

27.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到:“对我来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和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有朝一日使我们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们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其主要阐述的是

A.民主和专制的矛盾 B. 民主和自由的矛盾

C.革命和民主的冲突 D. 自由和专制的冲突

28.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此,美国推行

A.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

C.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 D.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

29.美国学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西方由于自己的技术成就、经济活力以及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最终导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动力。结果,极为稳定而又保守的中国社会,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得四分五裂”。材料不能够体现的史观是

A.文明史观 B.全球史观 C.近代化史观 D.社会史观

30.唐朝魏征主持编纂的《隋书·经籍志》是按照经、史、子、集、道、佛六家来编纂书目,“经、史、子、集”的架构初步形成,以后的人就按照这个框架形成“经、史、子、集”四分法。到清朝修《四库全书》时,人们则完全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据此推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属于

A. 经部 B. 史部 C. 子部 D. 集部

第二卷 材料题

31、(13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时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是否健康的关键所在,是良好的社会制度规范与政治环境的保障,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是民主与法制建立、发展、完善的演变过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材料二:“……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古罗马《民法大全》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观察下面三幅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1)古希腊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2分)

(2)材料二反映出罗马法的哪些特点?(2分)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请指出其发展的政治和经济根源。(4分)

(3)说说每一幅图反映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5分)

32.(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在欧洲的启蒙时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普遍叫好,认为铲除了贵族的世袭制,每个人靠自己的本事,“学而优则仕”。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三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据伏尔泰所著《哲学词典》载:1648年,路易十四接见了随耶稣会士赴欧的中国人沈宗福,沈宗福向路易十四献上由在华耶稣会士所译的拉丁文《四库直译》的手稿,这就是后来1687年出版的巴黎官刊本《中国哲人孔子,以拉丁文编写的中国人的学说》。

材料四 工业文化的背景是雄厚的物质力量和以“普济众生”为己任的基督教精神,所以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阳刚文化、强力文化,它是进取性的,是出击性的。因为是出击性的,所以它要输出他们的文化,首先是他们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 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1)说明出现材料一中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社会原因。(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百科全书派的主张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说明“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普遍叫好”的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并联系17、18世纪西方与中国的社会状况,以“西学与中学”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60字左右。(7分)

33.(12分)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图片,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图1、2和图3、4,提炼两项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参考答案

1-5 DADBB 6-10 DCBCB 11-15 CABCC

16-20 CBADA 21-25 CAACC 26-30 DBDDC

31.(1)主权在民;任期制;选举制;代表按比例分配(答对2点即可得2分)

(2)特点:注重证据;(2分)重视法律程序;可操作性(二点任写一点给2分)

政治根源——罗马长期的对外扩张;经济根源——奴隶制经济的高度发展。(2分)

(3)图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

图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图三:人民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分)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2分)

32.答案:(1)资本主义经济处于手工工场时期,资产阶级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基督教势力强大,神权处于统治地位。

(2)时代精神:反对贵族特权;主张民主平等。理由:科举考试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有利于突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3)

等级

主题观点

史论结合

逻辑表述



一

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二

符合主题,观点基本合理

只罗列史实,史实基本正确

条理较清晰,基本合乎逻辑



三

基本符合主题,观点不够合理

史实不够准确

条理不清,缺乏逻辑







33.(12分)

示例1:茶马古道和新航路的开辟分别体现了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特点。(2分)

茶马古道的出现是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对外交往的方式主要通过陆路交通,体现的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交流及对外输出农业产品。(2分)

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对外交往的方式主要通过远洋航行,体现了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掠夺金银财富的特点,是典型的海洋文明。(2分)

示例2:茶马古道和新航路都促进了经济的交流。(2分)

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经济交流,形成了持久互补互利的经济关系;交易的产品以土特产为主,贸易双方具有互补性;边境贸易、对内贸易共同发展,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与发展;(任意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示例3:茶马古道和新航路都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2分)

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原汉族和边疆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交流,成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联系的纽带;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在长期的交往中,藏文化、汉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形成了兼容并尊、相互融合的多元文化格局。(任意答对两点得2分)

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东西方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进程。(2分)

示例4:茶马古道和新航路的开辟都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开拓创新的精神。(2分)

茶马古道上的商旅不畏艰险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高原国际商道,体现出了超越自我的人文精神。(2分)

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们勇于探险,用无畏的精神证实了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世界观,彰显了人的伟大力量,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和人们的思想解放。(2分)

(学生从其他角度来答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2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历史试题
·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宁夏育才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全国名校大联考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
·2015届高三新课标卷1全国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三月考考试历史试卷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