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文件大小 168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11/30 20:16:54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东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第工卷(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下图是1846-1853年英国输华棉纺织品价值统计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②小农经济时代结束

③英国商品物美价廉 ④英国棉纺织品受到中国自然经济抵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

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于中国而不归中国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无

穷”的是()

①建立租借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开设工厂④ 领事栽判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曾致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尔等远海蛮夷如此大胆,竟敢藐侮我天国

神威。天道其一,容尔等洗心革面,改邪归正。”林则徐如此措辞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B、深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

C、看到英国军事上的弱点 D、战争初期中国取得一定的胜利

4、下列对《资政新篇》评价正确的是()

A、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B、体现了历史发展潮流

C、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了农民思想的变化

D、根除了农民阶级的局限

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

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主张()

A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6、康有为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实践中的两位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思想主张的主要区

别在于是否()

A宣传西方民主思想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G暴力推翻清朝统治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7清末上海竹枝词写道“衣衫华美习为常,抱布贸丝作大商。几句西人言语识,肩舆日日到洋

行。”下列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概括准确的是()

A民营企业的发展 B思想观念的变化

G消费水平的提高 D工业文明的冲击

8、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倡导“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

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二者的区别是()

①前者重在科学技术,后者重在科学精神、方法

②前者属于制度层面,后者深人到文化层面

③前者用于反侵略,后者推动思想解放

④前者思想来源于西方,后者思想源于传统文化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9陈独秀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司卜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

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民主共和可以安稳”的前提条件是()

A推翻袁世凯统治  B反对尊孔读经

C进行思想文化革命D发展民族工业

10右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图。下列口号与该图内容相吻合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打土豪,分田地   D要想攘外,必先安内

11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主要依据这里

A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2二战后日本战史著作公认:“在对美英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

“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这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A.是一场全民族抗战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D.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根本原因

13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

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14,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金沙水拍云崖援,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雳雳一声暴动”

④“浴血东瓜守,驱侨棠吉归(注:东瓜和棠吉是缅甸城镇名称)’’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15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事实能够支持这

种说法的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6下图是全国城市职工总人数变化形势图,导致数值变化的因素有()



①政策的调整 ②工业化的建设

③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④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17毛泽东曾在某次会议期间说“客观形势已经发展了,社会已从这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

段,这时阶级斗争已经完结,人民已经用和平的方法来保护生产力,而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来

解放生产力的时候”。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人民政协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8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

变了会议的航向.”材料中的“会议”应该是()

A.万隆会议  B、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C旧内瓦会议  D.不结盟首脑会议

19、1972年中美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谋

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这主要针对的是

A.法国重返越南,东南亚局势紧张 B、国际恐怖组织在亚太地区频繁活动

  C.苏联在亚太地区实行扩张政策  D.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20、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含义包括()

①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解放思想

③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④巩固和扩大公有制经济成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

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日联合声明》的签署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2,以下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表述准确的是()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23,“985工程”是1998年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

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国家启动这一工程具体是为了()

A.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  B、贯彻”双百”方针

C.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4.某班历史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

最适合人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

C.“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D、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

第II卷排选择题,共驰分)

25、(22分)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材料一 中国一直以“天潮”自居,从来不把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当作是国家……中英鸦片战

争已经打两年了,道光帝居然问大臣这样的问题:英吉利到底在何方向?女王有无婚配?和

俄罗斯是否接壤?与新疆有无旱路可通。可笑不?没有国家观念,又何来国旗一说?

“亚罗号事件”是第二次鸿片战争的导火索。这个事件起因就是“华船冒挂洋旗”,和国

旗有关。1862年又发生了一起中英水兵斗殴事件。在交步过程中,占尽便宜的英国人硬说

船只没有挂国旗,不知道那是中国兵船,拒不负责。恭亲王奕诉痛定思痛,考虑制定一面旗

帜。在曾国藩的建议下,选定三角龙旗。但这并不是国旗,真正国旗的诞生,是在1888年。

当时参与过很多外交活动的李鸿章,深感“无旗可挂”的尴尬,于是奏请慈禧太后,选定四角

龙旗。《北洋海军章程》中第一次在官万文件中出现了“国旗”这一概念。

—摘自冯玄一《中英水兵斗殴事件,逼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

(1)为什么在清朝前期没有国旗,哪些因素推动了清朝后期制定国旗?(5分)

材料二1843年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形成…….到1894年通商口岸共有34

个。甲午战争后,列强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增开通商口岸40余处……19世纪末清政

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一些官僚认为自开一些口岸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自1898

年到民国年间自开通商口岸达30多处……(至此)可供外国人贸易的口岸达到110个。除

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发展起来,绝大多数后来都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重点和主要城市。

—摘自《近代中国专题研究》

(2)归纳通商口岸发展的趋势,分析通商口岸带来的主要影响。(7分)

材料三1901年为确定《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总税务司赫德向列强提供了清潮财政报

告,其中收支状况表如下:



(3)结合所学知识,以“从财政收支看清末政治经济状况”为主题,解读材料三。(10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不同角度的信息至少4条)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

辑清晰。

26(18分)探索救国之路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状况及主张。(12分)

(2)戊戌变法期间,建立了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21年后,以北京大学为先导,

掀起了五四运动。请概述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的相同点。(6分)

27、(12分)新中国的经济体制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57年,中央各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从1953年的2800多个增加到9300多

个,中央下达给工业企业的指标有: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职工总数、工资总额、劳动生产率、

利润等12个指标。企业利润和拆旧基金全部上缴国家,纳入国家预算,企业全部费用由国家

拨款解决。

—摘自《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概括这种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

材料二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



(幼2)材料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什么现象,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

(4分)

材料三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 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是

1997年以来增长最决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实际增长7.7%……年末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 6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90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69一924元的标

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 97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40万人。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概括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并分析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因素。(4分)





   

通达教学资源网 http://www.nyq.cn/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6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测试历史试题
·2016届长春二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补习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 历史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