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语文 -> 初一上学期 -> 第六单元

26 为学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7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作者介绍

  作者彭端淑,字乐斋,清代人。雍正十年(1733年)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历任吏部郎中,顺天乡试考官,乾隆十二年(1755年)到广东肇罗做道员,任期中有一定政绩,受当地官民称颂。后辞官回乡,致力于古文辞研究。晚年主讲四川锦江书院名噪一时。他文学造诣很深,著有《白鹤堂文集》。与其弟彭肇珠、彭遵泗合称“四川三才子”。

  《为学》抓住哪个字展开议论?

  《为学》选自 《白鹤堂诗文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这篇说理的小品文是作者彭端淑写给晚辈,勉励他们立志、学习的文章。

  文章抓住一个“为”字展开议论。强调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在“为”。

  《为学》的论点是“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结论是“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这篇小议论文通过摆事实来讲道理。文章一开始便将一个非常有哲理的道理提出来:为学的关键在于主观努力。譬如做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难易的转化.关键是“为”还是“不为”,“学”还是“不学”,然后,以“蜀鄙二增”的故事来加以证明。

  穷和尚之所以能至南海是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坚定的意志和征服一切困难的勇气。他不强调客观条件的不利,而靠主观努力。富和尚过多地强调客观条件的不利,未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缺乏穷和尚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所以富和尚比穷和尚的条件强百倍,却未到达南海。故事中的二僧,一贫一富,一为,一不为.恰与所讲道理相一致,证明显得十分充分。

  最后,根据故事的结局进行分析,提出了“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警句作结句,真正起到了“训导”的作用。

  有了这个故事作论据,抽象的论说变成具体的说理,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也就更强了。

  读后感

我爱读古诗文

宋威

  我从小就迷恋古诗文,常常有空就捧起书来,读上几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缠着大人问。高兴起来,常常摇头晃脑地给别人背上几首古诗。爸爸常对我说:“古诗能让你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虽然当时我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但一天天过去了,我会背了许多古诗,也的确懂得了一些道理。

  学校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以来,发给我们每人一套古诗文读本。我爱不释手,有空就读。记得有一次早读,我来得很早,那天正好班长要带领大家背一首古诗《为学一首示子侄》。我赶快读了一遍又一遍,渐渐地能背下来了。当大家来齐后,我已经能站在讲台前当众背诵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我一口气全背完了,同学们不由得鼓起掌来。很快的,大家也都背会了那首诗。俞老师笑着对我们说:“你们背得真不错!有谁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啊?”我们摇摇头。俞老师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在四川边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要去南海,…….”听了老师的讲解,一幅幅画面浮现在我脑海里:穷和尚拿着化斋用的碗和一个水瓶步行几千里远,凭着自强不息的毅力,跋山涉水,来到南海,取得真经又返回了.这件事让富和尚惭愧极了。我想:“穷和尚真有志气,有顽强的精神,不懈的努力。他是我做人的目标呀!”

  从那以后,我以穷和尚为榜样,做事常常提醒自己要自强不息。学习中,当我遇到困难时,眼前就会出现穷和尚那有志气的形象,激励着我勇往直前。我是数学小组的成员,在课余学习中,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季,我从不迟到。听课时,老师讲的每一个词、每一道题我都仔仔细细地听,决不放过一个疑点。回到家里,每当我写完作后,都会主动找题做,谁叫我出去玩儿我也不去。假如遇到了难题,我就马上查找资料,如果还是不会,就找别人问。一学期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今年数学六.一杯的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激动地想:“这全是穷和尚的精神鼓舞了我啊!”

  我爱读古诗文,现在已经会背一百多首诗文了。读古诗文让我懂得了人生道路上的道理,还给了我不断前进的力量。今后,我要多读中华美文,做少年君子。

  勤学的故事三则

头悬梁

  晋时孙敬,读书夜深,常恐盹倦,乃以绳系头髻悬于梁上,若昏沉眼闭,头欲坠,索必扯醒, 以防困睡。

  译文:

  晋朝有一个叫孙敬的人,每天读书到深夜,经常怕打瞌睡,就用绳子系住头发拴在房梁上,如果头昏要打瞌睡,头往下坠,绳子就会将他扯醒。他就用这种方法防止自己打瞌睡。

锥刺股

  战国苏秦,因求仕于秦,不遇而归,为骨肉所贱,乃将太公《六韬》、《阴符》兵法之书,昼夜勤读。每值更深夜静,昏迷眼闭,乃引锥自刺其股,使醒又读。

  译文:

  战国时,有一个叫苏秦的人,因为在秦国求官不成,回家后被家人看不起,就将太公《六韬》、《阴符》等兵法书藉,不分白天黑夜的勤奋苦读。每当到了夜深人静,头昏脑涨,眼睛发涩,总想睡觉的时候,就用锥子自自己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后又读书。

凿壁借光

  匡衡少家贫,好读书,夜无油。邻舍秉烛,衡凿壁引光读书。

  译文:

  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非常喜欢读书,但晚上家里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着读书。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