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生物 -> 初一下学期 -> 第四部分 动物[第七章 鱼类]

第一节 鲫鱼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9 8:31:34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及鱼类的主要特征。

  本节选用生活在淡水中的鲫鱼作为鱼类的代表动物,是因为鲫鱼在我国分布很广,在内陆江湖池沼中都有养殖,教学时比较容易得到实物,便于学生进行观察。

  本节教材通过观察活鲫鱼,使学生认识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外形特点,了解鲫鱼的各种鳍在鱼体游泳时所起的作用。教学时可先做实验后讲述,或边做实验边讲述,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知识。然后再依次讲述鲫鱼的消化、呼吸和循环等内容,教材着重对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作了阐述,因为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到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等概念,因此应该让他们学得扎实,为以后学习其他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最后概括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法建议

  《鲫鱼》一节教材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关于鲫鱼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后面各类脊椎动物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特点,以及各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其功能相统一等基础知识。

  关于鲫鱼的外部形态,上课时教师可将装有活鲫鱼的玻璃缸分发给各组学生,按教材要求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填写鲫鱼的外部形态图(或画图)。学生对于鱼的侧线一般不太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侧线的位置,并让他们用放大镜看清侧线鳞上的小孔,然后进一步讲解,就是由这些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行形成了侧线,这是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感觉器官。关于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要讲得具体,使学生易于理解。可以举例,如海面下有无数的暗礁和险滩,当海浪冲击礁石时,就会引起水流和振动频率的变化,鱼的测线可以及时地感受到这种变化,就能改变游动方向绕过暗礁。这样形象化的讲述,还可以使学生去想像鱼在水中欢腾活跃的情形,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加深对侧线的理解。

  关于鲫鱼的内部结构,可以结合实验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边讲述边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也可先讲新课再进行实验。讲课时应着重讲清以下各点。

  1.呼吸系统

  1)在学生观察鱼的呼吸情况的同时,提出一些思考题,如:水是怎样从鱼的口进入后经过鳃的?在此过程中鱼怎样进行呼吸?养鱼时为什么在给鱼换水之前,应先把自来水存放一段时间再换入鱼缸?若将煮沸的自来水放凉之后,马上给鱼换水,鱼将如何?这样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讨论,可以引起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的兴趣。

  2)关于鳃应该依次讲清以下各点。

  ①鳃的结构。可以让学生取一点鳃丝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能看到鳃丝中有许多毛细血管。这对学生理解鳃的作用很有帮助。

  ②鳃是鱼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鳃的结构是与鱼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应向学生指明:鳃丝能使鳃和水的接触面积增大,其中密布毛细血管,这有利于气体交换。

  ③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可将鱼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表解如下:

  2.循环系统

  重点讲清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血循环途径。要突出鱼的心脏只有一心房、一心室的特点。

  血液循环在本节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为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到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等概念,因此应该让他们学得扎实,为以后学习其他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教师在讲课时要强调指出以下几点。

  l)区别动脉、静脉的血管,应以心脏为中心来看血流方向。因为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是根据管内的血流方向来确定的:运送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是动脉;而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则是静脉。以后其他脊椎动物的血管也按此理区别。

  2)学生容易对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混淆,往往误解为动脉血管里的血是动脉血,是干净的;而静脉血管里的血是静脉血,是脏的。还有的认为凡是动脉血都是含氧多、养料多的血。教师应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明确认识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是根据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多少和血液的颜色而定的(不宜联系养料和废物的多少),凡是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就是动脉血;反之则是静脉血。

  讲课时应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可以安排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用湿纱布或湿棉花把金鱼包起来,留出尾鳍,注意不要伤害鱼,把鱼放在载玻片上,把尾鳍移到物镜下进行观察,则可看到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可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

  教师有重点地讲完鲫鱼的各个系统之后,要加以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特别要让他们理解:鱼类的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各个器官系统之间是互相紧密联系而又协调一致的,这样才能很好地维持生命活动。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