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历史 -> 初一下学期 -> 第二单元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9课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4阅读:nyq
字号:|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地方上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地方节度使飞扬跋扈,根本不把中央的官员放在眼里,甚至公开与中央对抗。但是到了北宋中期,地方将军们却对中央派去的文官唯唯诺诺,诚惶诚恐,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你们想知道这里为什么吗?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去寻找答案。

  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一、五代十国

  向学生演示“五代十国更迭表”和“五代十国前、后期形势”图以及相关图片、文字资料。使学生着重了解五代的统治区域,五代十国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以及当时军阀混战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了严重破坏,广大人民渴望统一。

  关于周世宗改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改革的主要措施。着重指出改革增强了后周的国力,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二、北宋的政治

  1.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东京)

  (结合地图演示陈桥兵变图片),由学生结合教材小字内容讲述“陈桥兵变”的故事,强调北宋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定都地方。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⑴原因:唐中期安史之乱以后,地方专权导致国家分裂的历史以及北宋的建立本身也是通过将领反动政变夺权的方式实现,使北宋初期的统治者深感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⑵措施:引导学生回忆秦朝以来历史上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并总结其共同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含义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北宋的统治者面对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将如何解决?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由学生概括出具体措施。教师向学生演示相关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⑶结果: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地方军权、政权、财权收归中央,中央权力又集中在皇帝一人之手。中央集权的加强,根除了唐朝中后期以来地方权力过大,最终导致国家分裂的局面,起到了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弊端。这也是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3.王安石变法

  教师结合图片、文字简介王安石,(学生能回答出王安石的相关知识更好)。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⑴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其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指出北宋中期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社会危机和边疆危机。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解决以上危机,维护北宋的统治。

  ⑵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表,帮助学生掌握变法的名称,结合内容分析变法措施的作用。变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军事力量。紧紧围绕富国强兵这个核心内容。

  ⑶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最终失败了?

  变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变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个人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1086年,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变法最终失败了。

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王安石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和激流勇进的精神和胆识一直为后人称颂。指导学生以“我看王安石变法”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并进行简单交流、总结。

  总结归纳过程:

  本课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以师生交流为主要学习方法,把本课主要内容总结在一张幻灯片上,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对本课主体内容有直观认识。学习之后,教师指导学生以图示的方法将主体内容总结出来,使学生从宏观上掌握本节课内容,教师强调重点内容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王安石变法”。

  课后活动提示:

  请学生以“王安石变法”这一内容为主,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或网络,收集相关资料丰富和完善“我看王安石变法”这一短文或制作小课件,并将成果在班级内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

  第九课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一、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更迭:907

   2、后周世宗的改革 

  二、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北宋、东京

  三、“杯酒释兵权”

   1、“杯酒释兵权”

   2、派文臣担任地方官

   3、派官员管理地方财政

   4、皇帝直接控制禁军

  四、王安石变法

   1、变法的历史背景

   2、变法的内容及结果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