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历史 -> 高一下学期 -> 第九章 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6阅读:nyq
字号:|


典型例题

  例题1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C.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颁布

  答案:D

  例题分析:该题意旨在考查学生区别判断选择能力。题干的题眼是“标志”,A、B、C是人民统一战线发展过程的动作表现,D项是标志。

  例题2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A.全世界所有的华人        B.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答案:A

  例题分析:要认清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使命,这样可帮助理解它的组成部分。题干要求表述“不正确”题项,列出有关表述,经分析可知B、C、D三项是组成部分,A项表述不正确。

  例题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材料二  在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斗争。民主党派有许多优秀成员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奔走呼号,英勇斗争,……邓演达、李公朴、闻一多、杜斌丞等先烈就是其中的几位杰出代表。……1948年,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派负责人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陆续到达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的工作。

——摘自孙友葵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述评》

  材料三  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了新的历史道路。它们继续坚持和发扬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传统,积极参加人民政权的建设,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决定。它们推动自己的成员和有联系的人们,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参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思想改造、“三反”、“五反”等运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中,各民主党派同样遭受……迫害。

——摘自孙友葵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述评》

  材料四  据目前不完全统计,会员被选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有1140人,其中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2人,全国人大常委的5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人大常委的38人;市、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人大常委的125人;当选副省副市长的ZI人;担任正副厅、局长的34人。……这些同志肩负着人民的重任,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参加国家政权的建设工作。

——摘自中国民建副主席孙晓村的工作报告(1983年)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

  ②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分析中共在统一战线中实行的方针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并说明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③依据材料,谈谈你对统一战线作用的认识。

  答案:

  ①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形成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条战线.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为新中国的成立提供了前提条件。建国初期,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推动了建设道路的探索和社会经济发展。

  ②变化:建国初期,初步实行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三大改造完成后。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原因:建国初期鉴于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贡献,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团结各阶级、各阶层的力量;三大改造完成后,鉴于民主党派性质的改变,为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中国,需要调动民主党派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③认识:统一战线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例题分析:

  本题将解放战争时期以来统一战线的发展概况纳入材料解析题中。在回答本题时,应该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概括说明”、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中共方针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等,进行解答。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