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语文教学中的“真”与“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47阅读:
字号:|

  语文教学中的“真”与“假”

  语文教学历来追求求真向善审美,因此对语文教学中的“真”似乎是无需多费口舌了,其实未必,有许多“真”应该是令人担忧的,有许多“真”是需要认真反思的。语文教学历来对“假”是深恶痛绝的,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番,会发现有不少“假”是有其存在合理性的,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中的“真”与“假”其实是很复杂的,在教学中是需要语文教师有意为之的,即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

  先说说语文教学中的“真”问题。语文教学需要语文教师的真情投入,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善待所有的学生,需要传授真理和真谛,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发表真知灼见,在引经据典时要有真凭实据,要善于真释,善于理清问题的真相,给学生以真切的印象等等。对“真”的期盼与呼唤甚至唤醒是语文教学的首先任务之一。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确看到了语文教师的“真”的可爱、可敬和可范。因为现在是一个信息十分发达的社会,每天的语文教学信息量增长迅猛,但数量巨大而庞杂,具有不规范性,更由于发布信息者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加之缺乏必要的过滤、质量控制与管理机制,大量冗余、粗制滥造乃至伪劣语文教学资源信息迅速膨胀,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混为一体,精加工的高质量信息与未经任何过滤的低质量信息混杂在一起,泥沙俱下。语文教师在筛选语文教学内容时需要突出一个“真”字,凸显其真实性、可信性,以确保学生获得真知。而事实上往往是语文教师未必能做到,有不少教师信手拈来、随意荡来,不做去伪存真的精细工作,完全是“真率”的全盘传授给学生,有时明明是别人的东西,却掠人之美、占为己有,结果教学丝毫没有创造性,更为严重的是有意无意暗示和培养了学生的不良学风,将来到社会是很危险的,从目前的博文抄袭、转载而不署原作者名已可见一斑,尤为严重的是由于对谬误的不加甄别,有许多错误会成为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瓶颈,还有不能容忍的是,竟然有教师将不少庸俗、低俗、媚俗的内容大讲特讲而倍加赞许、喜形于色,借以发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这样的“真”很令人堪忧,语文教师首先是一个高度的文化自觉者,抛开了文化自觉而教学语文,其越追求“真”,我们未来付出的代价会越大。可见,语文教学中的“真”是需要审慎而为的。

  再来说说语文教学中的“假”问题。很多时候“假”都是令人不齿的,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上假课,预先让学生该说什们、不能说什么都“心中有数”,到开公开课时“演”一番;当然在平时假备课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假”的确是有伤语文教师的形象,也有损语文教学的魅力。语文教学中的另一种“假”确是应该提倡的,是能折射语文教师的敬业精神、有教育理想的。平心而论,不是每一篇语文教材都是令人满意的,语文教师的阅读兴趣是各有不同的,有的语文教师喜欢散文,有的则可能就偏爱小说,有的则欣赏议论文,有的则专注实用文,但语文教材确是大杂烩,什么类型的文种都有,这是无可指责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却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而大褒大贬,一定要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实际来进行取舍,有时即使是自己很不愿教的课文,你也得认真备课、精心酝酿情绪,力争讲出最佳效果来,而决不能让追求全面发展的学生因你的教学早早变得“单一”而局限了。在上课前,你也许心情很不愉快,但一旦进入了课堂你就得“掩饰”掉你的那些不愉快,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课堂上偶有学生捣蛋,弄得你很不高兴,但有经验的教师这时也一定会“掩饰”掉自己的怒火与怨气,想方设法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暗示他人,以便让教学能顺利进行下去。有时在教学中没有“假”就无法追求到“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问题就是要培养“假设”能力,这种“假”是极为可贵的创造细胞,如果教学中多进行这样的“假设”,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训练,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在作文教学中,有时也需要“假”,如这样进行作文命题又有何妨,《我在土星上》、《2090年的地球》、《假如我是司马迁》等。

  这篇博文已显得稍长,这里只好长话短说。语文教学是真实的心灵共振与生命成长过程,语文教学应上出“真”精彩来。语文教学中的“假”戏要“真”做,让“假”成为一种艺术,成为一种理性与智慧,让“真”变得高雅、变得高尚、变得高贵,让语文教学在“真”与“假”的审慎抉择中上出高效来,上出语文教师的自豪和得意来。

上一篇: 语文教学中的“死活律”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