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学生审美阅读能力
谈如何提高学生审美阅读能力
英国学者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也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1、运用作品的“空白”,
??? 西方文艺理论提出了文本的召唤性(召唤读者实现文本),并指出这是文学文本最根本的结构特征,文本结构就是召唤结构。其代表人物伊瑟尔强调“召唤结构”中有许多“空白”。这些“空白”就是“文本中未写出或者未明确写出的部分,它们是文本中已写出部分向读者暗示或揭示的东西,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去填补与充实”。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也有“计白当黑”的表现技巧,这实际上与西方的“召唤结构”思想具有统一性特征。然而,充实内容需要联想、想象,它与读者的艺术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要忽视文学作品中存在着的“空白”和“不确定性”的美学特点。这些特点不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感受到作品的深层意蕴。正如《阅读美学》中所说:“读者在阅读时,如不用想象将这些不确定因素敲定,将这些空白填满,他就无法完成对作品的审美欣赏与‘消费’”。
???? 2、分析作品诗文典故
??? 文学是一定时代文化的体现,它“总是建立在一定民族文化基础上的”。一定的文化底蕴“使作品的形象更为丰富,意境更为深远,意蕴更为厚重”。在文学作品中,文化底蕴的体现多数采用古诗名句或者历史典故等予以表现。典故往往源于社会生活、文化思想以及诗文轶事等,它蕴含着特定的文化、思想、情感或时代精神。如果在诗文中予以借鉴和引用,它与诗文作者在情蕴上形成和谐一致,为诗文作者情感的表达服务,这样,不但使作品蕴含特定的文化内涵,扩大作品的意境,丰富作品意蕴,而且引发读者思考,从而提高认识能力和诗歌审美鉴赏能力。因此,在分析作品时,教师就要抓住作品中引用的历史典故等,以提高学生感悟作品文化底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写完荷塘月色以后,溯历史河流而上,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以及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把读者带进六朝采莲的风流季节,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季节,那“荡舟采莲”的热闹场面,更是“妖童媛女”嬉戏的情景,这其中蕴含着浓浓的人情之味,而今却没有古代的热闹,更没有古代的人情味。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事,不但表达了作者苦闷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更好的增强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 3、感悟意蕴的多元化
?? ?“文学的多义性引发读者感悟的多元化。”关于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隐者也,文外之重旨也,隐以复意为工。”“复意”就是指文学的多义性。文学意蕴是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客观思想、情感、精神等,自然也表现出多元化特征,诸如,情感、道德、观念、认识、哲理等。而导致这种感悟的多元化除去作品本身意蕴的“多元”之外,还受到读者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艺术观念、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感受作品所意蕴的多元性。
??? 比如,学习莫泊桑的《项链》,作品通过女主人公马蒂尔德在那是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地位,最终付出十年的艰辛劳动而不可得。从本质上看,马蒂尔德的问题就在于“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与自己的生活处境产生错位而产生的。从这一错位我们感受到作品的所意蕴的多元性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 首先,畸形虚荣观
??? 在阅读中,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是小资产阶级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极力想引起上流社会注意而表现出的极度膨胀的虚荣心,最终受到惩罚。告诫我们,虽然人人都有虚荣心,但要明确自己的处境和客观的生活背景,压缩虚荣心的畸形膨胀。
??? 其次,个人奋斗观
???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马蒂尔德单凭自身的天生丽质跨进上流社会,这样的“个人奋斗”不但难以实现,而且要付出代价。同时,这也给我们以警示:即使有天生丽质也要努力学习,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 再次,厄运强人观
??? “厄运强人观”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厄运使人坚强。作品中主人公马蒂尔德当把借来的项链失去后不是回避,而是主动赔偿,承担了如此沉重的代价,致使生活陷入窘迫的境地。十年的艰辛,偿还了债务,而使一个弱女子变得坚强、勤劳。
??? 第四,深层底蕴观
??? 这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最为本质的东西。这种观点就是荣格所说:“艺术作品的本质并不在于去发现潜藏于其中的人的个性,而在于去发现从艺术家的思想和心灵到人类的思想和心灵中那种高出于个性和表现出来的东西。”在作品中,马蒂尔德的行为就体现出人类进步的文化思想——不安于现状的思想。
??? 当然,学生的认识受到自身文化修养、生活阅历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不一定想得很深,但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对文学作品作多元的分析,无疑有利于学生感悟出作品所蕴含的意蕴的多样性,感受到形象之美。
??? 三、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 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文章不是无情物,因此,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自化其身”,形成完美的人格。
??? 1、了解作者及时代,激发学生的情感
了解作者及时代就是要知人论世。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注重一个审美认识的问题。也就是不仅要告诉学生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表现了怎样的历史事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以及是在什么思想情绪推动下创作作品的等。这些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容易和作品表现的情感沟通,产生共鸣。如教学杜甫的《石豪吏》时,就要向学生介绍杜甫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表现出的唐代“安史之乱”,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遭遇。这样,学生就会更好的领会作品的意义,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 2、提取教材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
凯洛夫在《教育学》中指出:“教材是生活的教科书,它不仅揭示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能说明生活并给予人的情感和思想以方向。”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师的责任应是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把作者寄寓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经过渗透沉淀,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如朱自清的《春》所表现出来的催人奋发的昂扬之气,《背影》所表现出的至真至情;余秋雨的《信客》所表现出来的诚实守信的美德;作品中的屈原追求理想的执着,李白不事权贵的傲气,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思,陶渊明理想社会的追求等等,都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对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 3、注重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经验的积累是很重要的。古人云:“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谓“操千曲”、“观千剑”就是要多听、多看,听多了、看多了,不但获得美的享受,而且有助于积累审美的经验,提高审美能力,为进行审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最终使学生能真正成为一个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具有深刻的感觉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而这样的教育结果就是我们理想的语文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