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语文兴趣
调动学生情感 激发学习语文兴趣
情感热情,是人类进行活动的源泉。情感教育则是语文教学乃至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最典型的是其情感性。这是因为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寓含一定的感情色彩。情感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教育。
赞可夫曾说过:“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结果。”语文教学只有调动学生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教学情境中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以创意性导语,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让人趣兴味起,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精美的课堂导语,能使学生对你这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像一块磁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每一个人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精心为每堂课都设计精美的导语,以创意性导语创设美的意境,从而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课文导语创设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而定,如:
1、诗歌导入法。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以教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我以陆游的《书愤》为引语,使学生感受那种渴望失地却又不能施展自己抱负的满腔爱国热情,为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创设情境。
2、故事导入法。课文中往往节选一些小说作为研习的文本,上课时以选入的文本为中心,联系前后内容系统地把情节交待一下,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理解。例如教读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在课前把前五回的情节系统地介绍一下,让学生认识到文本在小说中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题导入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引起的。因此,对故事性强的记叙文或条理清晰的议论文,可尽力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如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我问了一个问题:这样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何会有卧轨自杀这样的选择?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讨论。
4、多媒体导入法。在教老舍《我的母亲》这一课时,我会先播放学生熟悉的《感恩的心》,学生被那优美的歌声所感染,在多媒体音乐的伴奏下,调动他们熟悉的知识、场景、生活体验,这样的激情导入,学生学习语文的情绪骤然高涨起来,引发了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很多,还有:开门见山导入法、猜谜语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情景导入法等等。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创意性导语创设美的意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扬语文课所需要的情感基调,更能够很好地表现语言文字中包含的丰富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事半功倍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以情入教,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弦。
1、调动学生情感,教师要用爱的火焰,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影响着学生全部的认知活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对学生的期待,不能埋藏在心灵深处,而要通过语言、动作、眼神、笑容等一些微妙的现象,或者是在对语文课文的讲解中,渗透着对学生的爱和责任,并把这种关爱和责任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因为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信任而受到心灵的震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向往,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语态亲切,充满鼓励言词,再加上师生多对话,能有效增进师生和谐平等地交流,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会形成一种情感互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和智力发展的目的。
2、调动学生情感,教师要创设和谐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营造良好、健康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和谐的氛围,愉快的情绪,可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情绪是感情的外在表现。俗语说:月有阴晴圆缺,教师的面部表情、言语行动,甚至衣着打扮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好分寸,排除干扰、平衡心态,严而不冷,慈而不懦,积极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产生和谐共鸣,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关系才能更加协调。如在教《春江花月夜》一诗中,为了让学生感受月夜潮水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我借助多媒体创设出一种和谐优美的视听情境,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的声音,从视听感官上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调动学生情感,教师要携情入文,用自身激情来感染学生。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满激情与和谐,教师应当要携情入文,将文中生动美好的形象以及作者真挚的思想情感,用流畅的语言,淋漓尽致地传递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情感,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激情充沛的人,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神情、语气和激情去感染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内容的领悟和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借助充满真情的范读,运用精当优美的讲解,把这些情感信息充分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种种喜、怒、哀、乐的情感冲动,从而使作品、教师、学生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作者、教师、学生三方的情感和谐统一,达到最理想的“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渗透效果。这就是语文课堂的至高境界。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经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材是传情达意的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会认真钻研教材,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语文课堂充满激情与和谐。如:《示儿》中那至死不忘的忧国忧民激情;《赤壁赋》中从忧郁苦恼走向自信的豪迈之情;《地坛》中那发人深思、催人泪下的母子亲情;《乡愁》中那强烈忧郁的思乡之情……这些都需要教师自己真正走进课文,感悟作者的情感,真正达到那种激情,用自身的激情来感染学生。
三、以丰富的活动课,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
法国的教育思想家拉伯雷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课,要求教师将教学组织成为轻松、愉快及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课,可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语文活动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演讲赛、辩论赛、古诗文朗诵赛、讲成语故事赛、猜谜语比赛、表演品评、制作手抄报等等。可以利用每天早读、早晚自习时间给学生抄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词、趣联和部分饱含哲理、富有教育意义的格言警句。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如此,在每一次竞赛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会自主地“动”起来。我曾经多次组织猜字谜活动,每个学生都自主地积极参与,动脑动口,激发智慧的潜力。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学会了很多新的字词成语。这种活动课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思维,效果较好。语文活动课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在于调动了学生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紧情发”,清代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衰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就必须重视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用教学的技巧和艺术感染力去诱导学生,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目标体系下,语文教学中教育者不仅应做到情景教学、寓教于乐,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从而达到最优质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