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质一疑而动全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51阅读:
字号:|

  质一疑而动全文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设问艺术

  观摩《雷雨(节选)》课堂教学后,有感于教者“质一疑而动全文”的设疑技巧,特实录如下,与同仁共赏。

  【精彩实录】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读周朴园与鲁侍萍间的矛盾冲突。同学们边细读文本边思考问题:当时,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

  (用时8分钟,学生边读边勾画。)

  生:我认为周朴园爱鲁侍萍。因为,他不仅牢记着鲁侍萍的生日——4月18日,还把她当做正式嫁到周家的人看待——一直使用鲁侍萍用过的家具,并保留着鲁侍萍生孩子后因怕风连夏天也关窗的习惯。

  师:还有谁支持他的观点?

  生:周朴园还保存并穿绣有“梅花”和“萍”的旧衬衣。梅侍萍跳河后,他亲自看见河边的衣服后还想给她修坟墓。

  生:周朴园给大儿子取名周萍,也表现了他怀念侍萍。

  师:大家读得很仔细。有反对意见吗?

  生:我认为周朴园并不是真爱鲁侍萍。因为,周朴园知道眼前的下人就是当年的梅侍萍后表现得很拙劣——“(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等,都表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出现极其恐慌和恼怒,甚至以为鲁侍萍是来讹诈他。

  师:欣赏戏剧作品,深入品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至关重要。你不仅揣摩了人物的语言,而且还体会了人物的心理,甚至还读出了语言背后的“潜台词”。你太棒了!

  生:关于周朴园给鲁侍萍支票,我认为他是为了堵鲁侍萍的口,以防真相暴露,毁坏他的名誉和家庭。因为,对周朴园来说,鲁侍萍的出现或存在简直就是在他身边放置了一个炸弹。

  师:最终的结局似乎证明周朴园的预见完全正确。难道周朴园不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吗?

  生:不是,是老奸巨猾。

  (有学生大笑。)

  师:那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到底该如何定位呢?

  生:我认为,周朴园以前曾喜欢过鲁侍萍,但随着双方地位及经历的改变他已经不再喜欢鲁侍萍了。

  生:应该说,周朴园喜欢的是那个年轻时聪慧温顺、小鸟依人般的梅侍萍,而不是现在人老珠黄又倔强的鲁妈。

  师(微笑):你很机智!你将梅侍萍与鲁妈这么一对比,表达效果确实提高了很多。

  生:我认为,周朴园喜欢的是以前那个“死了的”可以填补他空虚内心的梅侍萍,而不是现在“活着的”会给他的社会地位造成威胁的鲁侍萍。

  师:现在,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当年梅侍萍不被周家赶走,周鲁两人的爱情将如何发展?

  生:最终还是会以悲剧收场。因为,他们的爱情不是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况且,封建等级制度也绝不会允许周家少爷娶使女为妻。

  生:从《氓》《孔雀东南飞》《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文学作品反映的爱情悲剧中,完全可以推测出他们的爱情悲剧。

  生:“色衰而爱弛”,这是男权社会广大妇女共同的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师:是啊,文中的周董事长就一直在标榜他治理下的“理想家庭”。从他管教繁漪与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式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独断专行的封建家长。那周朴园的性格特征该如何定位呢?

  生:有一种叶公好龙式的虚伪。

  生:在大年三十竟然把鲁侍萍和奄奄一息的病儿赶出家门,可见他非常冷酷。

  生: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与昔日的恋人绝情,足见他很自私很冷酷。

  师:大家概括得很准确。周大董事长的确相当虚伪、冷酷、自私、专横。

  【教学反思】

  当前,课堂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多提问,结果使教学活动沦为了典型的“满堂问”。笔者曾听过一堂公开课,课堂上执教者竟然设疑二十多次,但相当多的设疑却沦为了答“是”或“不是”的浅层次对话。这其实是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换汤不换药的另一种变体。这种以“假对话”凸显课堂活动的“伪课改”应该引起我们所有教师的警觉。

  上述教学实例以“当时,周朴园到底还爱不爱鲁侍萍”设置疑问直入教学,体现了“长文短教,浅文深教”的教学机智和“优秀教师把复杂内容简单化,平庸教师把简单内容复杂化”的教学取舍艺术。同时,这一问题还一石激起千层浪,充分体现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新理念,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广泛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的潜能在富有挑战与激励的教学情景中不断释放,并在交流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自信,进而形成特殊的阅读期待与对话期待。不仅如此,在“教师导”的引领以及画龙点睛式的点拨下,学生闪烁着思想个性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聚汇、交流、碰撞,不仅激发了情趣盎然的“课堂生成”,还使生本、生生、师生等多重对话成了课堂教学中最美的风景,进而使戏剧教学的重点——“品味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个性”在理性的探究交流中呼之欲出。

  综上所述,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巧妙的设疑。那么,如何设疑才能既精当而又有深度呢?总的来说,这主要取决于教师把握教材的高度和深度。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熟悉文章的思路和布局,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以及知识训练项目更是要了然于心,成竹在胸。为此,备课时教师要多想想“哪些问题该问”“怎样问”“要问出什么效果来”……这样,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才会“精而不繁,深而可及”,教学目标才会明晰化,教学环节才会简洁化。比如,教学《项链》时提出问题“玛蒂尔德值不值得同情”,教学《失街亭》时探讨“失街亭,谁之过”,都与上述教学实例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多而滥有许多害处:从教的角度看,面面俱到势必导致繁琐费时,从而使一些应该指导的读书方法得不到有效指导和训练,使一些应该提高的分析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和提高;从学的角度看,学生一旦忙于应付提问,为答而答,必然会压缩读书、思考和训练的时间,进而抑制学生的思维,甚至是严重地制约学生智能的发展。这正如宋代思想家王安石说的“问之不切,则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取之不固”。

  设疑,是一项高深的教学艺术。善教者必善设疑,为师者不可不慎。

上一篇: 谈鲁迅小说中“手”的描写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