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英语 -> 正文

浅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5:50阅读:
字号:|

  浅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多媒体 高职外语教学

  论文摘要: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总结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进行外语教学的三种教学新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演示型课堂学模式、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以及这三种教学新模式为高职外语教学带来的变化。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

  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最新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在语言教学界迅速流行,并显示出空前的活力。目前,国内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MC人LL)在理论和技术上都已进人实际发展期,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学院开始探索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作为理想的认知工具进行高职外语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理论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曾受到三种教学理论的影响,即形成于20世纪初的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t learning theory);60年代初,认知主义魂笋习理论(。09-nitive learning theory)问世,并逐渐在教学领域扩大影响;90年代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西方流行,并传人我国。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源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Yi-aget)的“发生认识论”,这一理论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等等,皮亚杰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5-R(刺激一反应)公式,提出了S-(AT)-R公式,即一定的刺激(stimulus)被个体同化(assimilate)于认知结构(tex-tune)之中,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response)根据这个公式,他认为,人的活动是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但这种反应不同于动物的本能反应,而是受认知结构支配的智慧活动。人类就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木过程,即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吸纳进来并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因而它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扩充;顺应则是指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致使认知结构自身发生重组与改造,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所以它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变。随着同化和顺应的循环,于是就形成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也就是所谓的知识的建构过程。由此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的扩充,是量的变化,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改变,是质的变化。认知个体就是通过“适应(adaptation)"(包括“同化”与“顺应”使这两种形式达到相对“平衡(equilibration)" o“平衡”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它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由较低水平的“平衡”持续不断地向较高水平的“平衡”发展。个体的认知结构就是在“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丰r’},提高和发展(Piaget,1972)。

  在皮亚杰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许多专家、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建构主义的发展工作。维果’Yrc J} (}’Ygethk y)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对其社会文化内在化的能力决定他(她)的高级思维活动。所以,人的高级思维系统不是无限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的社会生活模式的变化而变化他还认为,人的社会化、文化本身的发展和个人的生长发育促成厂儿童的思维急剧发展,儿童的文化内在化是通过他(她)与大人的接触,使其低级的思维过程向高级思维过程转变。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决定人的思维活动,他认为,当人们联合起来共同探讨问题时,学习才是最有效的。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从三个方曲为建构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的认知能力是发展变化的;思维的形成是经验的,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外部世界不仅可以认识,也可以建构。

  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 S.Bruner)提出了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 )”的理论,后来他倡导“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1970)",即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发现,去建构;教师由传统的“教员(instructor )”转变为“促进者(facilita- tor)"或“指导者,另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 P.Au,ubel)1978年提出“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 learning)”理论,即认知结构同化论(或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教学所有这些都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形成进一步莫定了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它是对传统学习理论的批判和发展。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建构主义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对学习活动本质的理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如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网上的信息资源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二)刘学习者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它认为应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和灌输,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

  (二)对教育者的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的同时,仍然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者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把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使自己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外语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学习者和教育者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都是信息源,从而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个性特点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使之向主动的、交互的、开放的教学模式转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MCALL)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情境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创设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尤其强调创造真实情境,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目前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佳工具,能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显现出艺术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MCALL通过声音、图像、动画、音乐、色彩的优化组合与运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提供生动逼真的交际情景,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强化外语教学内容的传播效果。如在高职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相关教学资料进行剪辑整理并做成课件,让学习者不仅从文字几,还能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手段,身临其境般地一解相关知识,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和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演示型课堂教学模式

  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计一算机、投影、大屏幕(或学生桌L的显示器)是开展MCALL演示型课堂教学的主要设备。指的是教师利用PowerPoint , Word或FrontPage编写简单的教学演示文稿,并利用这些软件中的插入、超级链接功能把声音、图表、剪贴画或其他相关文件插入或链接到演示文稿中。教师可以选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课程软件,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Authorware ,PowerPoint , V i}ual , Ba}i。等软件工具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电影、录音、录像以及网上资源作为辅助教材,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该模式常用于听说课和精读课。

  在这种演示型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软件和各种音、视频设备呈现教学内容,休现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可及时获得学习者的反馈信息。但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教学软件的控制权在教师,尽管教师有先进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但由于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但这种以较少的投人发挥较大作用的教学模式,还将会继续被采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加强与学习者的交流与互动

  (二)多媒体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应产生于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一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的相互作用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音视频技术于一身,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种交互功能,从而创造学习者最理想的意义建构环境。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座位直接从控制台主机中提取各种学习资料,按照课程总要求自主学习。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从整体上控制和协调课堂的学习活动,对教学内容不做详细讲解,只是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指导和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进程如将教师机屏幕传给学生,或监视学生机屏幕,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帮助学生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交互性,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教学平台进行双向交流。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索式和协作式的学习,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及时在网七寻找信息、筛选信息并寻求答案,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由于在网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 F-mail )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答疑等教学互动活动,也可通过电子公告栏系统(BBS )在网上主动公开和提供自己的信息,并接收来自其他学习者和教师传递的信息。借此,学习者可提出问题、寻求帮助,也可由大家共同讨论。在用电子邮件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时,教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不在于评判。。如教师可以随时把某一篇范文或是学习者的某一篇作文转播到所有学习者的终端,要求他们阅读后找出错误,想出订正错误的办法,通过电子邮件用英语表述,教师批改后再发还给学习者,实现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训练学习者的读写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数字化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出现、校园宽带网的建立,为教师提供r全新的教育技术手段,也为教师从Internet土下载多媒体音像材料提供r很大的便利。教师应该允分利用Internet上丰富的英语语音和声像材料,向学习者提供相关英语信息资源,供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进行查阅,同时还可指导他们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搜索功能(如Coogle , Baidu , Sohu,Yahoo等搜索软件)对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杳询,从而自主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创造性,实现学习者与计算机、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多种互动和交流,从而建立符合建构主义理论要求的充分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环境。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建立一个理想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特性与功能,亲身体验各种创造性和合作性的英语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意义建构的需求,从而有效地促进认知发展,提高网络外语教学质址。但是,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也有它的局限性,就目前发展水平而论,还缺乏用自然语言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而人际交流恰恰是语言使用的本质。只有把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有机地整合到整个外语教学中,作为教师的助手而不是取代教师,才能最大限度地缩小这种局限性。

上一篇: 浅析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