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物理 -> 正文

高中物理及时互馈的课堂教学建构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4:44阅读:
字号:|

  高中物理及时互馈的课堂教学建构

  摘 要:教学信息的反馈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高中物理及时互馈的课堂教学正是体现了教学信息的双向反馈,只有“教”与“学”及时得到一次或多次互馈,教师才能有效地控制教与学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个环节实现教与学的互馈,及时调控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及时诊断 有效反馈 教学调控

  教学信息的反馈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高中物理及时互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学信息的双向反馈。教师及时掌握教的反馈,有效地分析和判断学生的学习绩效,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出一个较为准确的评价和调整;同时,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并纠正错误,改进学习方法。只有“教”与“学”及时得到一次或多次互馈,教师才能主动有效地控制教与学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反馈是相对于以往教师在新知识传授时“滞反馈”提出来的,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根据课后作业反馈前一节课教和学的情况,课前教师忙于备课和批改作业,课上忙于传授知识,很少有时间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来及时调节课堂教学,学生也很难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间的反馈信息。有的教师教学质量不高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及时了解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并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有的学生学习效率低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及时获得来自教师学习效率方面的反馈意见。

  “良好教育的七项原则”之一“反馈迅速”原则指出:“了解自己所知与不知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学习开始时,学生需要得到帮助以对其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做出评估;学习期间,学生需要时常有机会表现并接受改进的建议。在学校学习的不同时间内,尤其是在学习结束时,学生需要知道他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东西需要继续学习以及如何评估他们自己”。教师应当运用一系列的评价手段,不断了解学生的智能差异,及时地给予学生必要的肯定和帮助,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常常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教与学的互馈,及时调控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有效地实施高中物理教学。下面就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浅谈高中物理及时互馈的课堂教学建构。

  一、课前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诊断是教学的第一次有效反馈

  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在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障碍,学生之间及时充分地交换自学信息,迅速获得知识的正误,及时进行自我评估和调整,教师一方面启发学生回顾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指导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一方面捕获学生自学的程度和存在的难点,通过观察预习过程、与学生对话、检查导学案等途径,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诊断与教师课前诊断,发现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困惑点”,学生初学中遇到的疑惑、困难和教师发现的共性问题都是教师备课的第一手资料,自学的有效与诊断的及时,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在准备《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课前我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了导学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思考题:(1)亚里斯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为什么能延续两千多年?(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基础是什么?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这一结论有什么意义?(3)为什么将牛顿第一定律称为惯性定律?(4)为什么说“惯性定律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我通过批阅导学案,知道了每一个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态度和存在问题,及时掌握了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在备课和讲课中做到了心中有数。我原来估计学生对这节内容理解不会有多大问题,因为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牛顿第一定律”,对定律的内容和定性的实验推理过程,尤其是关于惯性的学习和用其对实际现象的分析解释等都已熟悉了。但在我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中发现,这节内容学生虽然都有大致地了解,但他们只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的,伽利略做了个理想实验就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练得最多的是通过惯性程式化地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高中学生再次面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时,如何使他们保持新鲜感呢?我从预习情况中获得学生自学后的困难所在以及理解程度,及时调整对学生和教材的难点估计,适时地调整了这节课的教学重心,我意识到必须关注课程的三维目标,这样才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首先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纠正一些片面的不恰当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教学上,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发现和发展的过程,知道科学的发现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科学背景的,同时科学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敢于质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又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让学生明白科学教育应该尊重科学发展的历程,理想实验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物理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此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认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了解理想实验的作用,知道质量是描述惯性的物理量。通过“前提诊断性评价”,使我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知道到什么程度和处于怎样的情感状态,为继续学习“搭桥铺路”, 使新知的学习能真正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充分地了解学情,这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二、课中学生交流展示与教师的及时点拨是教学的第二次有效反馈

  在课前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上课开始我先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交流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展示学生与课本对话的成果,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环节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发课堂对话、互动探究,外显难点、疑点,突现物理思维的“探究点”。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与教师的适时点拨是第二次有效反馈;第二次反馈包括同学的分析、解答与质疑以及教师的适时点拨;当学生通过展示环节,有了自主尝试和互动交流体验之后,对物理知识虽已经有所发现和领悟,但他们思维的抽象概括还没有到位,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 及时点拨纠正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偏差,捕捉“内化点”,将学生顼碎零散的知识进行升华,揭示出更深层次的内涵。教师指出关于理想实验虽然是理想情况,但并不缺少事实基础,它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基本地位。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是与大量的“事实”相一致的。因为当时的研究总是靠直觉和思维来进行,亚里斯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又与人们的许多生活经验相一致,因此得以广为接受,可见,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能延续两千多年,有着其历史的局限性的。通过讨论交流不仅使师生之间进一步获得反馈,而且学生之间也及时充分地交换了自学信息。教师点评后继续展示应用新知解决问题,接着我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伽利略“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动下去。”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的?教科书中描述的理想实验是如何设计的?它怎样说明了伽利略的思想?笛卡尔对伽利略的观点作了哪些补充和完善?你如何看待笛卡尔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三、练习与精析中预设和生成的结合是教学的第三次有效反馈

  课堂练习与精析是教学中的第三次反馈,这个反馈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当确知学生获得了所教知识技能之后,就要教学生如何记住知识,并给予尝试应用知识的机会,以便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要提供一些问题和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习迁移。因此,要给学生提供反馈,使其整合新旧知识,加强对正确反应的记忆。

  我在导学案中精心准备了课堂针对性的练习:①我们已经知道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什么还要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②要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为什么去研究没有力作用的运动呢?③如何深刻领会伽利略斜面实验的精彩创意?④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反映力与运动的关系的?我用实物投影把学生答案和错解过程显示出来,紧扣学生错误点进行反馈和矫正,从而提高了解题的针对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意外地发现学生独特的思维方法,对于生成性问题,我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进行教学针对性纠错方式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领悟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在学生独立思考和教师的引导下,每讲完一个小问题后,及时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信息反馈,从而在一节课中形成多次反馈,教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纠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使课堂教学能高效达成,教师从他们的争论中也可得到许多信息,,这种展示是紧扣学生的错误点反馈和矫正的,根据生成的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程,而不是按照预设的计划不顾学生实际灌给学生。课堂检测既是考察教师教学效果的方法,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良方。它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学生在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以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和“因材施教”。

  “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以科学史实为背景,以科学家的思维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师生在课堂及时互馈,注重过程评价,及时调控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让全体学生跟上教学的节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信息论和控制论告诉我们,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通过反馈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可以激发上进心。反馈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眼神、注视学生表情、关注学生的答问、评定学生板演等,随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环节,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目标都能做到及时达成。

  四、通过教师对课后练习的纠错和学生再次自我诊断是教学的第四次有效反馈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解释的规律,及时复习就是在第一次痕迹未完全消失时,紧接着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重复刺激,重复刺激次数越多,痕迹越深,重复越及时,费力越少,记忆效果越好。教学要在学生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用什么方式让学生的记忆能长久呢?课后检测显得非常重要,课后检测题有知识的深化与活化作用,反馈与补偿作用,巩固与提高作用。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课前有时间充分讨论和交流并带着问题听课,课后练习是学生再次自我诊断的环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只有通过评价、反馈才能体现,及时调控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是课堂及时反馈的结果,只有及时反馈才能调控教学的节奏,检验课堂教学的成效,反馈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新授课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讲”也有学生“练”,还有教师“查”,及时取得反馈信息,从而达到期望的各个教学目标,教学的各个环节保证了及时反馈的有效实施。实验表明:反馈在学习上效果之显著,尤以每日的反馈,较之每周的反馈效率更高,及时有效的反馈与教学效率息息相关。

  高中物理及时互馈课堂教学的建构,优化了课堂教与学过程,调控了教与学的策略,让每一节课向“高效”迈进。教学不在是开始于教师的备课和讲课,结束于考试和评价的过程,而是开始于学生的预学准备以及教师了解他们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评价则始终与教学过程平行;课堂教学总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改进,于是课堂教学将第一次从动机到形式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进行组织,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

  【课题:江苏省连云港市教研课题《高中物理矫正反馈模块的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冯建兵. 高中物理“小步子 快反馈”智慧课堂建构[J] .中学物理,2011,(1)

  [2] 代怀安.评价反馈与矫正补偿——高效教学的关键[J] .中学物理教与学,2011.(8)

上一篇: 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初探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