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引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思考
对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引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思考
探究性学习属于发现式学习方式,发现教学法的产生最早可追述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法”。但在学校科学课程中受到重视的是近几十年。20世纪60年代,在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倡导下,探究性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生物教育界,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明确提出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展开学习的“探究式学习”,提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更好呢”。由于杜威、布鲁纳等人的巨大贡献,发现教学法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本方倾向于我国著名的教学论专家商继总教授的论述,认为探究式和发现式属于同一类学习方式。之所以将教师的“引导”放在学生的“探究”之前,是为了强调教师在学生探究前应该“精心策划”,在学生探究时则“幕后操纵”。当然这都只是“引导”而已,绝对不是“喧宾夺主”。
一、“引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基本模式
“引导——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的基本模式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合作交流、反思评论等。
(一)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应当明白,学生的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生活使他们积累了许多经验,大众媒体也给了他们许多知识。因此,对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应当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在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时,要剖析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找到切入点,并加以合理利用。化学教学的情境可以是一个事件,可以是一个演示实验,也可以是自然现象或生活常识,等等,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在探究铝化学性质时,可以先联系高楼的定向爆破新闻,然后讲明有些是利用铝热反应实现的。这一悬念式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兴致十分的高涨,自发地提出迫切想知道什么是铝热反应?定向爆破的原理是怎样的?接着演示铝热反应的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定向爆破的原理是利用铝热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断支撑大楼的主梁而实现定向倒塌的。继续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出铝热反应的实质:铝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铝具有强还原性,再让学生用导出的强还原性来指导探究铝与氧气、强碱溶液等反应,最后小结出铝的化学性质。上述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关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
(二)积极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然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自己往往缺少较强的问题意识,不能或不善于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如金属铝有什么性质,什么叫铝热反应等等,学生“照本宣科“就能应对自如,根本不需要深入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思维的效率极低。中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些对生活的认识,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提出与学生生活经历相同或相反的现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启他们的思维,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课堂上,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式的问题可以驱动学生产生“渴望知道”的探究欲望,例如,金属铝有什么用途呢?同学们能否联系金属铝的性质来谈谈?这样,既能唤起学生强烈的疑问,又能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三)鼓励学生大胆但科学地预测
学生的探究学习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有程度上的不同,中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说是“引导——探究式”,教师的引导作用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探究的问题提出预测,即是预测,当然可以是正确的预测,也可以是错误的预测。例如在“铝的性质”这一探究性活动中,学生可能作出这样的预测:铝能与氧气反应;铝能与酸溶液反应;铝能与水反应等等。
(四)积极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
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应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上,通过对现象的观察与研究,提出探究方案。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选择可行的方案、引导学生做好现象、数据记录的准备(如设计记录现象、数据的表格等)、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学生来说,最困难的应该是确定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教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例如在“探究铁及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这一探究性活动中,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及验证生成物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方法导引”和“工具栏”这两个栏目。教师应对此逐步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尝试、总结。
(五)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探究方案查阅书籍及其它信息源,通过动手实验,得出的现象可能非常多,例如在“观察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现象”时,在钠与水的反应中学生观察到一系列的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归纳和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对错误的预测加以修正,重新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失败的过程,知道科学家探究未知世界的艰难。
(六)及时交流和反思评价
学生应将自己的探究结果公之于众,接受同学的质疑,与同学交流。在传统的教学中不能容忍对学科知识的叙述上出现错误,理解上出现偏差,而实际上学生的理解还未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教师不能只是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科学知识,还要评价学生是否了解了化学的研究方法。对一堂课的绩效评价不应只是学生在课堂结束前会不会做几个随堂练习而应着眼于能否真正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二、实施“引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误区
(一)探究实验成了空架子,缺乏探究意义
有的教师在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中,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将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和现象等直接告示学生,让学生“照方抓药”,学生在几分钟内就完成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根本不可能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过程。纯粹注重探究的表面形式,而不注重这个探究活动本身是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真正的帮助,这样的探究是毫无意义的。另一方面,有的教师设计了超出学生能力的题目,学生毫无头绪,容易丧失信心,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优化策略:巧妙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探究式学习中做好引导作用,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能够“随心所欲”地提出适中的问题,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与“跳跃”能力,设置合理的高度。“桃子”挂得过高,应为学生提供踏板,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把大题化小,分步提问,引导过渡,帮助学生克服在探究式学习中的障碍。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发现什么重大问题,产生出什么重大的突破,这与课外活动或“小创造、小发明比赛”不同。只要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能够掌握研究的方法和体验科学严谨的研究精神就算取得了成效。
(二)自主探究成了“放任自流”,缺乏教师的指导
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发展中起引导作用,新课程的出台也正顺应了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但并不是忽略教师的讲课,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效益。有的教师在“引导——探究式”学习中,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让学生“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不加调控,结果活动结束后,学生不仅不能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反而滋长了不良习惯。
优化策略:调控——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对于目前的大班制授课,进行课内“自主探究”的活动,使活动完全按照预定轨道运行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课堂上,只要“主道”能正常运作就行。只有在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才有实现“自主探究”的可能。
但自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及时调控,做到收放自如。可以大胆地放:鼓励学生自由准确表达,帮助学生流畅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鼓励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己的思路,均应给予鼓励。也要及时地收:当学生的回答偏离教学目标甚远时,要巧妙地拉回来,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共同讨论。
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启发,搭一个“脚手架”降低问题的台阶,设置低一个层次的探究点或子目标,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调控的宗旨是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三)课堂成了“乐园”,忽视了知识的掌握
学生在无序的环境中容易表现出自由散漫、放纵的情绪,科学探究不同于游戏,需要严谨的思维和逻辑推理,尊重学生不等于不批评,必要的课堂约束和纪律培养是必要的。传统教学中好的东西不能因为新课改而废弃。传统基础教育基本功扎实的这个优点,现在连美国人都在学,我们自己没有理由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否定传统教学的一切,要善于将优秀的教育方式融入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中。
优化策略:小结——归纳与发散并举
课堂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化学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
探究的结果,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明确结论的运用条件与范围。对结论的解释,不要讲得太绝对,要留有探究的空间。要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所谓“收”是将讨论、实验的结果归纳整理;所谓“放”是指课后布置的思考题目具有开放性,布置的练习作业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实际背景中,用课内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实际问题,解决后续知识,完成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具体的实践,使小结做到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并举。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小结都应努力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者的“角色”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引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这种学习方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及至完美人格的形成。“引导——探究式”也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