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化学 -> 正文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4:19阅读:
字号:|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摘要] 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教师的职责不在于灌输各种化学知识,应在化学教学中认真关注、有意识地改变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关注社会与生活成为培养和保持学生对化学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关键词] 化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最先考虑的是自己如何试图“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设计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挖掘知识的深度和扩大知识的广度,习惯于在“学科知识”的范围中规划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而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快乐,学生是否真正需要我们往往不予充分关注,这就势必造成教学内容太局限于教材,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因此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生动鲜活的自然科学失去应有的活性。

  “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并不是让课程脱离学术轨道,而是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已有充分发展的学术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这就有必要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育学理论依据

  (一)陶行知教育理论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他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因此他主张在教学方式上以“做”为中心,把教与学统一起来,改变传统教学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的状况。

  (二)赞科夫教育理论

  他认为“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 儿童就会感觉到我们祖国前进的步伐。这里就会萌发出幼芽,从里面培育出爱国主义的情感来”。

  (三)活动建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行为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学生应该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原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的理论,和皮亚杰的认识建构理论都指出学生基本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集训结构。

  二、实施“生活化课堂”的教学策略的初步探究

  教学情境生活化——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一堂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时恰当的切入生活实例,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实效。设置有效的学习情境要以富有直观性、启迪性、现实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实际应用为宗旨,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构建有价值的相关联的知识,体会学科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最终能使学生自学自励,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责任,形成持久的优良学习品质和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矛盾点亮学生质疑的火花,以疑入境、以问为,并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将问题巧妙的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有情趣、学有所得。

  例如在讲到有机化学“酯”一节时, 可以这样问学生:“在酒的商标中, 常见到有XO,VSOP 等符号, 有谁知道它代表什么意义?”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 七嘴八舌地讲XO 即代表贮存了50 年的酒, 而VSOP 即代表贮存了30 年的酒。接着提问, 为什么酒越陈越好呢? 这样学生一下子被问住了, 都急切地等待老师揭开谜底。由此可见, 导语具有引起兴趣, 集中注意的强大力量, 起到了组织教学的作用。

  探究新知生活化——深化理解新知,提高教学实效

  学生在新知探究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难于理解,分辨不清的知识要点,因此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应着重从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景素材,精心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生活实例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的教学实效。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能使学生体会化学知识的发现,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科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才能爱学、乐学。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定能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现象的关注和发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如在讲《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这一抽象的微观概念时,一般老师都会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们观看以加强理解,而有的老师则会让学生亲自体会,回家买来各种颜色的橡皮泥,一种颜色捏成一种同样大的小圆球,不同颜色的橡皮球大小不一,这就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原子模型,那么每种橡皮泥就是由其无数个同种原子构成的。这样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跟快就建立起分子、原子的概念,再由学生制作的模型演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过程,学生就能很快理解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了。?

  课堂训练生活化——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课堂上,适时适量提供必要的训练题供学生“做”是非常必要的。“生活化”的化学课堂要求训练题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生活中的化学科学知识。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给训练题设计一个生活化的试题情境,进行生活化的“包装”,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体悟到化学原来如此地真实!

  例如,对“金属腐蚀条件”这个知识点,以往的训练设计绝大多数可能是直接入题,如:铁腐蚀的必需条件是(多选):A.水 B.空气 C.纯铁 D.生铁 E.导线 F.酸溶液。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缺少生活经验的体现,学生也不知道记住有什么用,加之试题的“面孔”显得冷漠,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给试题设置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将会是另一番景象:小李晚上在家经常帮妈妈洗铁锅,但有时在第二天早上发现锅底有红色物质出现,其可能的原因是单选:A.未洗干净,剩菜与铁反应 B.残留洗洁净与铁反应 C.铁锅未擦干而被空气腐蚀生锈 D.铁锅与空气接触肯定会生锈。把对知识的训练巧妙地设计为解释洗锅遇到的问题,学生备感亲切、有趣,会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思考,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亲历学习、思维的过程,感受真实、有用的化学,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作用布置生活化——强化巩固新知,学会解决问题

  在设计练习题时,若能巧妙的切入生活实例,不但增强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很好的巩固新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增长学生的见闻。破除“读死书”的思想,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让学生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慢慢的也就会主动地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同时他们也逐步将化学知识与最新科技相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糖类、油脂、蛋白质之后,就可以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把自己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归类,让学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为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如果家里有肥胖者,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果家里有糖尿病的病人,他的饮食要注意哪些?家里有脂肪肝的人,其饮食又有注意哪些问题呢?等等。

  总之,将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既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让学生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慢慢的也就会主动地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同时他们也逐步将化学知识与最新科技相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让生活走进化学课堂教学.毛善云.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

  [2]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化学教学起点的策略.王后雄.教育科学研究,2009,(4)

  [3]宋素芬.利用生活经验,提高科学课教学效率.小学教学参考,2008,(2).

  [4]宋心琦.关于化学教材与教学改革的一点想法—对化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认识.化学教育,2000,(1).

  [5]徐英俊.教学设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浅谈化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人文化”.顾大荣. 扬中市教育局教研室

上一篇: 浅谈化学教学中传统教学到探究性...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