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生物 -> 正文

【课改论文】把“辩论赛”引入生物课堂的尝试和思考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6:50:00阅读:
字号:|

  ?

  把“辩论赛”引入生物课堂的尝试和思考

  ????????????????????????????????????

  生物新教材从内容组织到编排形式,都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就其基础性、新颖性、实验性、先进性、探究性的特点,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教师的观念须转变、教法须改进,这些都值得教师去探究。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方法,肯定不能满足新教材教学要求。因此,寻找出适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下面笔者就 “辩论赛”引入生物课堂的尝试谈谈个人的看法。

  1、? 开展“辩论赛”的意义

  辩论即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的见解主张,展开争论。辩论赛是学生学问的比试,是智慧的交锋,是才华的检阅,是素质的抗衡。辩论的过程应是正反两方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判断、推理的过程,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展示过程,是学生展示应变能力的过程,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过程。生物教学中引入“辩论赛”的尝试,是笔者试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开展的,它促使了学生学会查阅资料、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以及对问题认识和阐述的深刻性,也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 开展“辩论赛”的注意事项

  准备阶段:开展辩论会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应为班级的学生确定好辩论的题目,选择需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的新教材中的内容。其次,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即正、反方,规定每大组只能推出5名辩手,辩手的分工由学生自己决定,其他同学并不是袖手旁观,而应帮忙查找资料,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有责。第三,为辩论会推荐一名有主持人经验的学生作为辩论赛的主席。

  辩论的规则:教师应为双方的辩论确定好规则,一是思想和内容健康,资料来源应有据可查,真实可靠;二是辩论应遵循生物学原理;三是辩论中应留时间给对方其他同学提问,且必须回答(与真正的辩论赛不同之处);四是辩论的双方在辩论过程中应尊重对方的人格。

  3、? 选择适合的内容和时机开展辩论会

  辩论只有以扎实的书本知识作基础,才能在辩论中广征博引,使自己的论点站住脚。在学完“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后,根据新教材第九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特点,笔者参阅了大学生辩论赛的有关资料,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能力,选择了一个班级,利用 “辩论赛”的形式,开展了题目为 “生态危机可能会毁灭人类”的辩论:正方“生态危机可能会毁灭人类”、反方“生态危机不可能会毁灭人类”。双方学生进行辩论中,围绕人类与生态危机的关系摆出各自论点,寻找论据进行辩论,这种辩论不仅围绕教材、解决教材中的问题,而且查找了许多资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辩论中双方学生还从正反两方面例举了自己亲眼所见的周围生活环境的情况,用以说服对方。通过这种辩论促使了学生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环境污染的危害”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最后教师应在辩论的总结时,明确人类活动与生态危机的关系。通过辩论促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加深了认识。这样使学生原有的一些不全面的认识通过自己主动的学习,如查阅资料、浏览和下载网络信息等,得到逐步改变,并进一步改进了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给学生全新的感觉。

  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新课程改革将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位一体,强调了课程这四个要素的相互整合,突出了课程的独特性和变化性。不同的班级和学生就应该有不同的课程,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应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共同参与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

  1、改变教学观念,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课堂地位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居高临下者的地位。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观念。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新教材的使用,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产物,教学过程应是教师培养学生如何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知识的大门的能力,决不是机械地传授教材知识,更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应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由传统的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由原来的教师主宰课堂逐步转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发挥新教材的作用,让学生逐步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

  2、改善教学态度,提高责任心。新教材的使用,是教学改革的产物,教改的目标是使教师逐步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启发者、引导者以及促进者,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及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情感的形成,引导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们”。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态度,克服传统的教学弊端,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教师也应有包容的态度,不要“打击”学生活跃的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即是学生提出的问题稚嫩些、回答问题合理性欠缺些,也应保护其积极性,更不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

  3、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发展。现代教学理念提出:教学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是学生探究知识获得能力的自主活动过程以及促使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它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新课程要求改变了以往“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突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设计开放式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思考和解决问题来进行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教学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学活动的开展,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多动脑筋,不能搞以教师为中心的“独角戏”、“一言堂”式的教学。教学中应寻找一种适合学生轻松愉快的、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新鲜感和兴趣性,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表见解,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4、????? 改进教学评价,及时反馈,使学生有成就感。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只注重结果的“对或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对过程的评价。现代教学理念指出:不仅要注重对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创造性往往是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闪现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评价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及时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引导,促使学生不断树立信心。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并不断对学习进行深入探究。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