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生物 -> 正文

【课改论文】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意识初探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6:50:00阅读:
字号:|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意识初探

  ?????????????????

  面对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人生意义淡漠和青少年自杀、他杀日趋严重的现实,近年,要求重视和加强“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人类若要避免经济上、生态上及价值偏向上的危害,就必须从人内心深处着手改变。从学校教育来看,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近两年,笔者利用生物学科优势,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六种意识。

  1、尊重生命的意识

  生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自然进化的结果,是自然进化的最高表现形式。目前,人类在向外太空探索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其它星球有生命存在,地球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伟大的。我在教学“生物的起源”一节时,用多媒体展示生命产生的艰难,进化过程中任何一点差错都有可能将生命扼杀在摇篮之中;由此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敬畏。生命产生后,物种的延续需要个体的繁殖,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生物繁殖的知识。如在教学《植物的开花结果》时,让学生不但懂得被子植物通常经过开花、传粉、双受精的过程,最后发育成果实、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将不会产生种子。再如在教学《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时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殖,每次参与受精作用的精子有一亿左右,最后通常只有一个最健康、最具生命活力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在母体中发育成熟,通过分娩一个小生命才来到世界。由此使学生体会到生命来到世界是不容易的,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

  尊重生命还体现在尊重、关爱生命独特性方面。人类基因组计划表明,任意挑出两个不同民族,不同个体,其基因序列差异不到0.1%,但正是这极少数基因上的序列差异,才形成了地球上千差万别的芸芸众生,在茫茫人海之中,我们拥有他人没有的遗传信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父子、母女、还是兄弟姐妹,甚至同卵双胞胎,性状完全一样的人是难以找到的,人与人之间往往差别很大,或外表或内在,这是我们必须尊重的事实。由此引导学生善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学会欣赏他人,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和谐相处的意识

  长期以来,人们沉浸在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和从大自然攫取越来越多财富的激动心情之中;但现在忽然发现,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它所蕴藏的资源是有限度的,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去不返的。例如全球出现的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等。因此,必须教育学生认识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例如我在教学《生物与环境》和《生物圈中的人》时,指导学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周围的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教学《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时布置学生上网收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破坏的事件,及造成的后果,让学生认识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是养育人类的母体,尽管人类在向外太空寻找适宜人类生活的星球,但目前仍是人类发展的最后界限。

  人不仅生活在自然之中,更重要的是生活在人与人的相处交往之中,因此生命教育要培养学生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害同室四名同学的案件告诉我们,要杜绝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从中小学教育着手。我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课桌上刻着深深的“恨”,为什么学生小小的心灵竟包含如此仇恨?纵观生活中很多残害生命的事件,大多是由交往不当引起的。青少年正处在青春萌动期,我在教学“青春期的性发育”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学会大方的男女交往方式,学会与人沟通,与他人和平相处。还开展“我的长处与我的短处”的交流活动,“发现别人的闪光点”的活动;使学生在能够悦纳自己的同时,学会接纳他人。

  3、自主自强意识

  人是创造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存在物,人能够自觉生命的存在与发展,能够对自身的存在方式和发展道路作出自主的选择。在教学《生物进化的学说》时,使学生不但了解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选择过程,而且使每一个学生理解人必须通过自己主观的努力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否则会被时代淘汰的道理。作为在校学生就要学会做自己思维的主人,自己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教育教学中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权力,多给学生发表独到见解的机会等。人的生命在生理层面上具有自组织性,精神层面上具有自由性,可见自主是生命发展的灵魂。因此课堂上要创设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上若没有了自主也就剥夺了生命的自由属性。这样就会使学生失去积极的学习态度,变得消极和沉默;失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变得随波逐流。如此课堂也是无生命活力的课堂。

  人类能够绵延五千年,生生不息,这皆源于人有无限向上的生命。教学中我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跳一跳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战胜困难与挑战的过程中体味生命的意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告诉我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动物之灵的人类,在走向文明的生活之中,不乏竞争,但更多的应是合作。我在教学中通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时几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实验;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等,让学生体会到人生其实更多的应是合作,竞争不应该是损人利己或损己利人,而是要达到利己亦惠人的双赢结果。例如《汴河水污染调查及对策》这一研究性课题,从实地勘察、取样分析,到查资料、请教专家最后完成报告都是五个同学一起合作完成的;在县组织的比赛中获了一等奖。

  4、安全保健意识

  生命对于人的个体来说只有一次,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在人的一生中生命是最重要的。没有生命其他一切将无法实现。我教学《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一节时,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每个生命总是包含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这一生命过程是短暂的和宝贵的。通过《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在生活中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在教学《珍爱生命》时,使学生懂得烟酒、毒品对人类的危害。通过撰写“无偿献血——无私奉献”的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生命的情感。还在班级中出一期保护生命的黑板报,如遇到坏人如何脱险,遇到火灾、地震如何逃生等。让我们的学生理智的对待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我还带领学生到殡仪馆体验生活,让他们亲身感受“死而不能复生”的道理和一个人的死亡给家人、亲友带来的巨大悲痛,从而认识生命的宝贵,增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并在人生的历程中十分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如教学《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让学生认识人的生长发育特点,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长发育情况,解开青春期性发育之困惑,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在教学《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饮食的重要性,纠正偏食等毛病。

  5、珍惜时间意识

  柏格森对人作了时间性的理解,他说只有时间才是构成生命的本质要素。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计算如果一生活70年共多少天,多少小时;使学生体会到人个体生命的有限,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我们开辟“无迟到记时”,开展了我能集中注意力听课的比一比活动,开展一节课我能掌握多少知识,我能……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守时、惜时的意识。在教学《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时使学生认识到根据人的生理规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科学利用时间的道理。如有的同学晚上记忆效果好,那么他就选择在晚上多进行记忆性材料的识记;有的学生早晨理解能力强,他就多利用早晨的时间进行理解记忆。开展“开夜车”学习对身体有益吗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开夜车牺牲了充足的睡眠,使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得不到很好的恢复,进而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和学习。我还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并在黑板报上交流展示,开展收集名人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活动,并精选作自己的座右铭写在课桌的右上角。良好的时间素质是人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因此不但要使学生养成守时、惜时的习惯,还应该珍惜他人的时间。如别人在全神贯注学习时,自己不去打扰,与别人探讨问题时应言简意赅,不浪费他人的时间。

  6、探究创新意识

  人脑与电脑相比,电脑的计算速度四亿次每秒,而人脑二亿亿次每秒,人脑的信息存储量可能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量的50倍。仅大脑皮层就有140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相邻细胞之间靠突触联系,这种联系的数量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在教学《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时使学生了解直立人首先使用了火,开始狩猎,并能按自己的愿望制造石器(创新),具有语言能力;智人—晚期智人,随着双手和智能的不断进化发展最后进化为现代人类。从中可以发现创新是人类进化的源泉,没有创新人类将停滞不前,甚至和其他生物一样,不具备高智能。因此我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人都有创新的基础,人人都能创新的教育,引导学生不断超越自己。从学校教育来看,人自身的创新是人全面发展中最有意义的发展,她会带来人的成功感、成就感、幸福感。新一轮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部的领导把对人才的评价标准概括为两点:第一,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比掌握较多已有的知识更为重要;第二,更重要的是能否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进行创新。教学中我不断设计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探索,如学习蚯蚓,我把蚯蚓带入课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有的同学用手去摸,有的同学用眼睛去看,他们以不同的体验得出蚯蚓的结论。再如,设计豆芽的生产条件,有的查资料、有的去问生豆芽的师傅,有的自己设计生产流程……还有的几个学生一起在进行生豆芽的实践……学生的生命创造力在探究实践中得以提升。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