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课堂充满魅力
让历史课堂充满魅力
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授知识的工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更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课堂语言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业务修养,更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历史课讲授内容的过去性、时序性和具体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更应具备高超的语言艺术。而有些教师虽然学问渊博,满腹经纶,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课堂上词不达意,言不传情,则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导致历史课堂有如一潭死水,因而教学效果不好。这样看来,要确保教学质量,让历史课堂充满魅力就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教师的课堂语言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科学性
历史课堂语言作为一种教学语言,最要紧的是准确无误,科学性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力求做到以准确的语言,用词严谨地讲清楚各个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要求历史教师不但要语言确切、严谨,甚至就是一些形容词的用字遣词也必须恰如其分,不能言过其实。
比如:讲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就绝对不能漏掉个“岛”字,因为我们所说的香港是整个香港地区的统称,它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由此可见,历史教学语言来不得半点虚饰和造作,特别是在讲叙历史事件、描述历史人物时,一词一句都应仔细斟酌,要言之有据,不可为美饰其词、渲染气氛而损害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逻辑性和精炼性
历史学科的逻辑性很强。每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有前因后果。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因而历史课堂语言表达特别要注意层次性、逻辑性。要科学把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尤其是因果关系必须得当。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的历史语言,能将零碎、分散的历史知识连贯起来,能将紊乱、庞杂的历史线索系统起来,既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虽然不要求出口成章,但绝对不能前言不搭后语、有上句无下句、有前因无后果、有论点无论据,更不能出现语法上的错误。
三、生动性和情感性
历史是有血有肉的人类自身活动的记录。由于受种种条件的
限制,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往往把一些生动具体的历史现象和事件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概念化、结论式的术语。在授课时一味地照本宣科,就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概念化、结论式的术语再创为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活生生的历史风貌重新展示出来。
历史教学中,教师生动的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
例如:讲圆明园被焚毁时,教师就应使用控诉性的语言和采用悲愤的语调:“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100多里,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长久不散。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蚀一样。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悲痛和气愤,而强盗们却在歇斯底里地狂呼:‘此景奇伟’!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了。”教师通过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使他们对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无比憎恨。
教师运用丰富的语汇时而轻言细语,时而慷慨激昂,有时如滔滔激流,有时如淅淅春雨,从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让历史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深刻难忘的形象,同时又使其思想受到熏陶,心灵受到震撼,感情得到升华,人格得到完善。
四、通俗性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语言艺术的至高境界。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俱属通俗之作,但却是千古传诵的佳句。一个历史教师只有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表述得一清二楚,才能说明他真正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
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要引证大量的史料。这些史料大多是先人们藉以成书的文言词语,较为难懂。因此,必须加以解释,将其口语化、通俗化,使学生闻之易懂,听之顺畅。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博采众长,厚积薄发,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将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历史生动形象地再现于课堂,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熠熠生辉,让历史课堂魅力无处不在!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