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语言:让历史课堂充满魅力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7:31阅读:
字号:|

  语言:让历史课堂充满魅力

  摘 要:要确保教学质量,让历史课堂充满魅力就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笔者认为教师的课堂语言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科学性和准确性、逻辑性和精炼性、生动性的情感性、通俗性和时代性。

  关键词:历史课 语言素养 原则

  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授知识的工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高尔基曾把语言称为“文学的第一个要素”。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更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课堂语言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业务修养,更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历史课讲授内容的过去性、时序性和具体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更应具备高超的语言艺术。而有些教师虽然学问渊博,满腹经纶,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课堂上词不达意,言不传情,则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导致历史课堂有如一潭死水,因而教学效果不好。这样看来,要确保教学质量,让历史课堂充满魅力就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笔者认为教师的课堂语言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科学性和准确性

  历史课堂语言作为一种教学语言,最要紧的是准确无误,科学性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力求做到以准确的语言,用词严谨地讲清楚各个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比如:秦灭六国之前,嬴政是秦国的国君,必须以“秦王”相称;秦灭六国后,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时的嬴政,应以“秦始皇”相称。“秦国”和“秦朝”、“秦王”和“秦始皇”,如果颠倒了时序,前后混用,就是科学性的错误。又如: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应该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或者“封建君主制度”。而有的教师却说成是:推翻了“封建制度”。这里的“封建君主制度”和“封建制度”,虽然文字上相差无几,但概念却完全不同。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但要语言确切、严谨,甚至就是一些形容词的用字遣词也必须恰如其分,不能言过其实。比如:讲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就绝对不能漏掉个“岛”字,因为我们所说的香港是整个香港地区的统称,它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关于“赔款2100万银元”,学生往往把银元和白银混为一谈,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白银“一两”比银元“一元”昂贵,按当时一般比价,一银元大约相当于白银七钱多,那么,2100万银元折算成白银大约1500万两。又如:讲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就不能说成是祖冲之发明圆周率,因为圆周率是客观存在的常数,它是不能“发明”的。由此可见,历史教学语言来不得半点虚饰和造作,特别是在讲叙历史事件、描述历史人物时,一词一句都应仔细斟酌,要言之有据,不可为美饰其词、渲染气氛而损害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逻辑性和精炼性

  历史学科的逻辑性很强。每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有前因后果。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因而历史课堂语言表达特别要注意层次性、逻辑性。要科学把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尤其是因果关系必须得当。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的历史语言,能将零碎、分散的历史知识连贯起来,能将紊乱、庞杂的历史线索系统起来,既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虽然不要求出口成章,但绝对不能前言不搭后语、有上句无下句、有前因无后果、有论点无论据,更不能出现语法上的错误。如: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可按时间顺序向学生讲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历史人物的活动。我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全盛、转折、失败。这就要求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才能准确地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历史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所以,历史课堂语言更要讲究精炼。“精炼”就是简明扼要、干净利索。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如:我在讲《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时,概括为“一厂、二亿、三地、四口”四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点,做到精炼准确,便于学生记忆理解。着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谈到太平天国领袖们对天京事变应负的责任时指出:“太平军一坏于杨秀清的专横跋扈,再坏于韦昌辉的疯狂屠杀,最后坏于洪秀全的任用私人,尤其是最后一坏,历史较久,祸国殃民的军令政令迫使太平军逐步削弱以至于溃灭。”这一段简短的话语,直截了当,朴实无华,很有逻辑性,把事情说得一清二楚。这种语言风格就很值得历史教师学习。

  三、生动性和情感性

  历史是有血有肉的人类自身活动的记录。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往往把一些生动具体的历史现象和事件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概念化、结论式的术语。如果教师在授课时一味地照本宣科,就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概念化、结论式的术语再创为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活生生的历史风貌重新展示出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状态怎么激励人,没有勃勃的精神怎么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中来。”这就需要教师用充沛的感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历史知识进行描述、分析。历史教学中,教师生动的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讲圆明园被焚毁时,教师就应使用控诉性的语言和采用悲愤的语调:“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100多里,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长久不散。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蚀一样。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悲痛和气愤,而强盗们却在歇斯底里地狂呼:‘此景奇伟’!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了。”教师通过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使他们对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无比憎恨。又如:有一位教师开始讲授中国近代史时说:“中国,一个历经了五千多年沧桑,创造了辉煌灿烂文明的古国。从商代甲骨文的成熟到清代《红楼梦》的出版,从汉武帝的称霸东方到郑和下西洋这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我们伟大祖国的文治武功,在古代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比拟。可是,到了清朝后期,闭关锁国一百多年的国门竟被英国的大炮轻易轰开,一支支骁勇善战的八旗兵、绿营兵却在英国洋枪队面前成了惊弓之鸟。一个以发明火药而称雄于世的中华民族,到近代在自己的国土上竟会出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招牌的污辱;一个曾产生过《孙子兵法》和成吉思汗的国家,在近百年时间里竟遭受被迫签订两百多个不平等条约的奇耻大辱。……”教师运用丰富的语汇时而轻言细语,时而慷慨激昂,有时如滔滔激流,有时如淅淅春雨,从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让历史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深刻难忘的形象,同时又使其思想受到熏陶,心灵受到震撼,感情得到升华,人格得到完善。

  四、通俗性和时代性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语言艺术的至高境界。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俱属通俗之作,但却是千古传诵的佳句。一个历史教师只有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表述得一清二楚,才能说明他真正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要引证大量的史料。这些史料大多是先人们藉以成书的文言词语,较为难懂。因此,必须加以解释,将其口语化、通俗化,使学生闻之易懂,听之顺畅。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历史语言的通俗性不能超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概念的时代性,所以历史教学语言还要富有时代气息。历史课堂语言最犯忌的是,在讲古人古事的时候,乱用现代名词、现代术语。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引用古人的原话、古籍的原文。如:林则徐禁烟到达广州时,对各国在华商人表态:“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一句话,把林则徐这位爱国大臣坚决禁烟的态度、性格和风范,充分地表达出来了。又如:汉景帝时,晁错建议削藩,他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短短二十二个字就把削藩的必要性阐述得深刻透彻,却又浅显易懂。教师通过原话和原文的引用渲染了时代气息,激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总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博采众长,厚积薄发,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将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历史生动形象地再现于课堂,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熠熠生辉,让历史课堂魅力无处不在!

上一篇: 试述“讨论法”在历史新教材中的...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