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施策略
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施策略
摘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决应试教育产生的弊端,我国基础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历史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中学一线教师,要胜任新的教育教学任务,必须完成从经验型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型:要根本转变教学理念、转变师生角色定位、改革教学方法、更新知识结构,并掌握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技术。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高考改革、教学改革、多媒体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学历史教学一度出现危机。世纪之交,素质教育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方兴未艾。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基础教育的热点。与以往相比,中学历史教育可以说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这对一线教师来讲,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彻底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知识结构和教学手段,才能上好历史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历史教学当前面临的危机
目前,历史教育面临严重危机和尴尬局面。尴尬之一,在基础教育中,历史课内容艰深而且繁多,教学内容单调。因此,老师难教,学生厌学,课程设置遭受冷落排挤。尴尬之二,在陕西师大主办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6、7、8期杂志上,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数百名中学教师,给人教社出版的初中6册、高中5册共11册中学历史教科书,找出错误和问题469条。全国各大媒体蜂涌关注,历史课本长期存在许多科学性错误的客观实际,一时间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这一问题不仅是对教科书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尴尬,更是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尴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无所适从的困惑不但得不到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误人子弟之嫌。尴尬之三,在“3+X”高考试点省市,可选报历史的热门专业很少,报考历史的人数就更少。尴尬之四,前不久对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城市1065名14—28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程度及格率仅为1.5%;高达43.6%的人是通过文艺娱乐类的影视作品来了解历史的。尴尬之五,一些社会现象令人非夷所思,如前不久赵薇的“日本国旗装”事件;南京个别人认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个名字太刺眼,不利于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建议改为“国际和平发展中心”;一些拍卖会和文物市场上,当年日本法西斯屠杀中国人的军刀赫然走俏等等。
之所以出现上述局面,除去我们这个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功利化浮躁心态日渐尘嚣的环境影响之外,说到底,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历史教育本身有着密切关系。实际情况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历史教育不重视人文关怀,不关注国计民生与社会发展,内容庞杂且专业性过强,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高考越考越难。孙达人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史学两大弊端,一是脱离现实,一是脱离大众。”中学历史教育,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二、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策略
1、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实现教育思想的根本改变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动和教育实践。因此,转变教育理念与思想是素质教育的前提。素质教育的核心改革是课程改革,因此每位老师应该认真学习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要在思想观念上深刻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有十大变化:第一,指导思想上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第二,课程目标从过去“知识与能力”的一维目标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第三,课程结构从分科倾向严重、简单划一到重基础、多层次、综合化的特点,新课改课程机构设置了八个学习领域、13个科目,课程内容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第四,课程内容从繁难偏旧、脱离学生与生活到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第五,课程管理从国家高度集权化的刚性管理到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管理、弹性管理。第六,教学方式从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第七,学习方式从单纯接受性学习到探究性、合作性、接受性等多样化的学习。第八,教材观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第九,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从黑板、粉笔到多媒体手段。第十,课程评价从单一化到多元化、过程性与发展性。总之,新的课程改革体现出人性化、生活化、乐趣化、弹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课程体系、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有明显不同,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要引起足够重视,主要有三方面:(4)
第一,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征是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突出了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教学大纲侧重教师如何教,而课程标准侧重学生如何学。该标准是国家对学生的统一的、最低要求,这其中隐含的教育理念是成功教育理论,凡达到基本标准的学生都是成功者,彻底改变优生与差生的观念区分。“要树立培养一个优秀生和转化一个落后生同等重要,同样有价值,同样光荣的思想。”
第二,课程目标方面,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的设计思路,因此它改变了教学大纲对基本知识、基本技法和能力、思想教育三项任务的要求,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的课程目标。其一,在历史知识的内容标准上,课程标准规定:“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而不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历史知识。”因此它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突破学科中心,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更加注意时代性,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内容。减少艰深抽象的历史概念,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注重历史内容的广度而不求专业的深度,注重历史的时代特征而不求面面俱到。其二,在学习过程与方法上,不仅关注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这种结果是如何获得的,重视从体验知识、理解知识到独立判断的学习过程。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这些问题。因此,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其三,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课程比大纲增加了有关“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和“强化民主与法制的意识”等现代社会要求的内容,重视体现历史学科以德育人的社会功能。“当代的青年,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讲素质教育是讲六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在这六个学会里面,第一个学会是基础,是根本。”因此,我们要在人文学科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反映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强调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国际意识、社会意识等,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具有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8)。历史学科的社会地位,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言:科学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技术告诉人们能做什么,而人文学科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第三,确立体验性目标,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显著不同。教学大纲规定的只有结果性目标。结果性目标主要用于对“知识与技能”目标领域的刻画,而体验性目标则主要用于反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领域的要求。其基本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规定的: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认可、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2、转变教师角色,成功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一门新课程。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它与数学、语文等学科课程一样,每周有规定的课时,2000年被列入《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在10个省市进行实验,并于2002年9月在全国各省市全面施行。作为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而言,研究性学习以学生解决问题为核心,通过这个过程要达到以下六项目标:第一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第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第四学会分享与合作,第五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第六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显然,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是一种体验学习,强调“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是一种探究学习,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它必须面向生活、走出课堂、全员参与,实现对传统教学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三个超越”。为避免研究性学习走入误区,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不是学科课程,反对将每周3课时的研究性学习时间瓜分给各学科;它不是读书活动或一般“课外活动”,不能把它变成闭门读书、写论文;它也不是少数尖子学生的特点课程,不能将所谓“差生”拒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门外。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和保证,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成败关键是教师。因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行为都要发生巨大变化。首先是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参的范围,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地位;其次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有选择老师的权利,可以自由地在全年级甚至在全校选择自己的课题指导老师,因而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其三,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容涉及多种专业知识、科研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网络技能、研究活动规划辅导、结题报导撰写、数字信息资料的搜索处理等很多方面,一个教师很难独自完成这些工作,因此教师的工作必须从个体走向合作。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如上所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过去,我们在教学中过多地偏重了接受性学习,甚至把它作为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形成了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抑制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具体表现上看,中学的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记忆、吸收和消化,这种方法只着眼于学生对一般历史知识和结论的掌握,不利于学生在新的情景下用所学知识分析特定历史现象、解决新的历史问题。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另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问题的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获得答案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学习活动之中的。实际上,这两种学习方式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承的,只是不能偏执一方。我们强调研究性学习,“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要靠学生的学习结果来体验。针对这个问题,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没有创新精神的老师,就很难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必须发生转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上由封闭走向开放: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要突破教科书限制,向课本之外拓宽。作为切入点,可以在信息上拓宽,可以在重点难点上拓宽,也可以在学科知识间拓宽。第二,在思维能力训练上,要由集中思维向发散思维发展。其前提是先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取学生的思想观点。第三,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突破传统的台上台下的僵化格局,采取有利于探究合作的圆桌式、小组式等多种活泼自主的形式。第四,在教学时空上,可以从校内走向校外,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到社会相关领域和部门调查学习。第五,在考试方式上,可由单一的闭卷笔试到多种开放的形式。第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由过去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了学习的参与考、指导考和组织者;学生由过去单纯接受教师知识灌输的被动者,转变成了自主学习、探究思考、直接体验的主动者。
“素质教育不能搞死记硬背那一套,优化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要完成课堂教育的优化,就必须努力在广阔的理论背景下理解所遇问题的性质、内涵和意义,从传统的教学经验总结转型为行动研究。在反思中教学,在行动中研究。如果说,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产生了经验型教师。那么,研究性学习就需要产生研究型教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倡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尊严,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还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要防止忽视教师、放任学生的错误。在教育发展史上,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20世纪20至30年代的苏联和文革时期的我国,都曾经犯有轻视教师主导作用、轻视系统严格的知识教育的错误。正是人们在认识这一错误后,才又开始向传统教育回归。但在仓促回归的过程中,又矫枉过正,犯了轻视学生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的错误。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是为纠正这个错误而开展的。教与学的关系是辩证的,历史教训是要借鉴的,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才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4、适应教学与考试综合化趋势,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目前,历史课程与考试的综合化趋势表现有三:第一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综合,主要表现为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专题研究等方式,在教学中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第二是在课程设置上的综合,就是把历史、地理与公民教育三科综合在一起,如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编制了《历史社会》、《社会》等这样的综合课程;第三是历史课程在内容上的综合,就是要把历史教学的内容融入更多相关学科的知识;第四是“3+X+1”高考中出台的文综、理综和大综合考试。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线教师,对综合试卷的特点一定要心知肚明。因为,这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标准之一。目前看来,不管是小综合,还是大综合,其试卷的基本特点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重视基础性。综合试卷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在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强化分析和评价认识能力。注重那些永恒的,不管怎么变都永远不“变”的通知,综合试卷所考查的基础知识则是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基础知识同时具有时代性,更加强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二是突出综合性。试卷不仅体现在组卷设问上,而且还体现在考生回答问题时也要有综合性。不是仅仅停留在分科水平上,而是有分有合,体现在考生的综合意识上。考生须全面、系统地、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把握问题,综合解决问题。三是答案开放性。答案的开放性与综合性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允许考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作答,有利于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同时也克服了长期以来高考标准答案设置刚性有余、弹性不足、活题死判的不足。答案的开放性,体现既要求统一性,又兼顾考生的个性。这很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同时向与学生多交流、多给学生参与讨论机会的“群言堂”转变。
尽管这些探索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与成熟,但都体现了教育的发展趋势,都突出地体现了学科渗透的综合性、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时代性、关注道德修养与创新思维的人文性。由此看来,作为一线老师,一方面要不断了解历史学术前沿的信息与成果,更新和加强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关注国家与人类社会的命运,扩大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5、熟练掌握多媒体信息网络技术,根本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育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且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近十年来,随着科技浪潮的迅猛发展,我国以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CAI)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十分显著。在硬件设备方面,以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机和投影幕为内容的“四机一幕”已经普遍进入中小学课堂,而且条件好的中学已经建成校园网,每位教师和每个教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和投影仪。在软件设备方面,一些实力雄厚的计算机公司与教育界已经联合开发了一系列教学软件系统,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教学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已经掌握了Photoshop, Power Point, Front page, Flash, Authorware等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术,能够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软件。相当一部分老师还掌握了上网浏览、下载、制作网页等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历史教学,这些都为计算机辅助中学历史教学创造了条件。
综合实践的经验可以看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调动学生视、听、说及手、脑多种感官,使其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够“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多媒体电教手段应用的优点可以概括为五方面:第一,可使教学时间少:多媒体可以大副度减少讲课时间,减轻教师的负担,完成当堂预定的教学目标,高效利用课堂45分钟;第二,可使教学内容精:采用多媒体来显示板书,必须事先字斟句酌,使展示内容系统概括,条理分明,充分体现内容的精华;第三,可使教学方法活: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些历史事物由抽象变直观,使教学方法的选择有了灵活的余地;第四,可使教学情境真:多媒体课件能够把丰富的文字、声音、图片、音乐、动画、资料等综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视觉、听觉,营造逼真的教学情境;第五,可使教学效益高:心理学原理显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会提高学习效率。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调查数据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可以达到80%以上的高标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仅达45%—50%。因此,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定将成为广大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历史课堂“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局面,让历史教学走进新时代。
参考资料:
(1)吴锡平《呼唤历史科普》,2002年4月19日《杂文报》
(2)何国前《历史教育的突破口:关注人本力》
2001年7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7页
(3)人教网www.pep.com.cn
(4)李建平《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2002年4月《教育发展研究》第30页
(5)(7)(10)柳斌《关于素质教育问题》,2002年3月《中小学教材教学》第2页
(6)陈培瑞《新课程体系新在哪儿》,2002年3月《山东教育》第4页
(8)(13)叶小兵《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
2002年2月《课程·教材·教法》第43页
(9)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践指南》(试行)
(10)田慧生《课堂教学创新的策略》,2002年4月《山东教育科研》第3页
(11)傅元根《历史教学:必须由封闭转向开放》,2001年6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2)施良方、崔允郭《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第三部分“课堂
教学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67页
(14)文赋《让历史教学“走进新时代”》,2001年10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33页
(15)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2001年9月
(16)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历史课程标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