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
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的冷思考
[本文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蓬勃开展,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 教学更精彩。但欣喜之余,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课堂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不难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急需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试图以平时执教时或看到过的一些镜头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历史课堂教学 思考
今年秋季,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将在包括浙江在内的五省展开。而课改理念早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每位教师即使不能冲在改革的最前沿,但至少也能够领略到那份纷纷攘攘的热闹劲,也领会了一些新课改的精髓,并把它们贯彻到课堂中。于是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局面: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解、分析少了,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多了;教师一味对学生挑毛病、找错误的少了,课堂上的鼓励、赞扬多了;教师理性化的解析少了,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多了;课堂上死气沉沉的局面少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多了……但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真的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课堂,回首许多教师的传统教学与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不能不感到一些隐忧。新课程改革是在原来的教学基础上,改革原有的不合理,不适当之处,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在大胆创新、张扬教学个性,追求教学风格的同时,表现出心浮气躁,刻意伪装,课堂上弄花拳绣腿,变着法儿追求虚伪的美丽。这种虚伪的美丽,表面上可能给人以新鲜之感,甚至令人感动和着迷,实则是把历史教学改革实践引入误区。如何在操作层面上诠释《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航路”呢?如何使我们的历史教学真正成为一种沐浴在课程改革中的新行为呢?课改后到底是怎样的课堂呢?我想,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现阶段有必要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以迎接新课程的到来。本文试图以平时执教时或看到过的一些镜头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发展学生个性和落实基础知识的偏差
新课改的理念中要求“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来教育”,可以说没有哪一代的教育观像如今这般关注人的发展。要变学生为主体,改变过去学生是“容器”的状态。虽然不习惯,但接受新观念强的年轻一代教师还是很快全盘接受了。可惜的是观念接受了,行动上就未免激进了,改革的步伐迈得过大了些。所谓“物极必反”,做任何一件事都该有个“度”的约束,越过了这个“度”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课堂中的所谓种种时髦高招如果不加辨析地活学活用,甚至认为用得越多越好,把一堂课当成教学方法的展示厅,献艺场,那悲哀的就将是学生了。或许我们都忘了虽然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可教师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你不“导”,学生又怎能从“学会”到“会学”呢?而教师的“导”难道仅仅是“用你们各自喜欢的学习方式去自由学习”这么简单的吗?或许你要质疑我说“这是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表现,但请不要忘记哲学中永恒的真理——任何事物总是相对的。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遨游是悠闲而自得的,但广阔的海洋极易迷失方向,这就需要教师给其指明目标。历史教学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了这个目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就极易迷失方向,基础知识无法落实。忽略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目标的指导作用,就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随风飘荡,延缓学生到达对岸的时间,甚至被风浪吞没。
比如在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时,从知识点的角度来说,课标要求掌握四个方面内容: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如果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历史教师不做好引路者、架桥者、合作者,不以一个教师的辨析能力来选择一种最适合内容学习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掌握,学生更多地会放松对作用、实质、影响等内容掌握,而更多地去探究二战中的战役。笔者在上这块内容就曾碰上这些问题,课堂上学生七嘴八舌自由谈论、自主学习的竟然是和二战有关的电脑游戏,比如《盟军敢死队》、《猎杀潜航》等等。所以在真正课堂教学中应该从问题下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讨论,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这不是扼杀学生的个性,也不是不给学生自由。我们说“思而不做则空,做而不思则浅”。“思”是“动”的基础和指南,“动”是“思”的表达和深化。只有真正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历史,有感而发,才能体现历史课的情感目标,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也就真正能达到落实知识的目的。
二、合作流于形式
我们先来看一组片段,这是一节关于学习“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课,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共为什么要合作?他们的合作有什么样条件?然后让前后四人一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转身,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轻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做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生把此时作为聊天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们立即安静下来,被叫到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如何如何?”,“我意见是……”没被叫到发言的学生根本不去听别人在说什么,或垂头丧气,或干脆做起了小动作。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分组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合作能力。
上述片段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从教师提的问题到学生小组讨论都是合乎课改理念的。热热闹闹,似乎整个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但在热闹的背后更多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一说到分组,学生便马上兵分几路,瞄准所谓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一个议题,各干各的去了。有时是东拉西扯,甚至是嬉闹说笑,讨论交流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不能深入推进,一些不大感兴趣、不大喜欢的内容便无暇顾及了,从而使得学生合作学习的分量较以往减轻了许多,在这种表面的合作讨论中,学生很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而上述片段中的那位教师一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有独立读书思考,就立即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恰恰忽略了学生个体的需要,其合作当然是低效的。其次,“交往”应涵盖两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思。上述片段中的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生命的成长、生命活力的体现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解放了学生的身心,使他们的个性和生命力得到充分自由和张扬,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作为教师,应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给予适当的规范,正确的引导与合理的纠正,才能真正用好小组讨论的形式,真正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
三、正面引导和评价滥用失真
“好!”“好极了!”“讲得真好”“为你鼓掌!”在课堂上,我们听得最多的是这样的正面评价。这无疑体现了课改理念中所说的“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一要求。所以现在铺天盖地的介绍教育新理念的文章中,经常可以见到“容错教育法”、“无X教育法”,课堂中教师时刻担心在不经意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公开教学中我们更难以听到“逆耳忠言”。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还要为婉转的评语绞尽脑汁,生怕“出错”,“碰伤”学生。以至各种“换汤不换药”的表扬始终环绕在学生周围。但是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
在历史教学中,有些知识性的问题教师教授时必须准确,对与错不能含混不清。当然知识上的偏差,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长,也许会逐渐淡化消除,但由此造成的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上的错误,恐怕会影响久远甚至是难以改变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今后又如何扬长避短,长此以往,学生的心态会变得浮躁,抗挫折能力也会变弱。因为再美丽的语言也有穷尽的一天。试想: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语言,当掌声成为一种表演,这其中还有多少真情可言?这种脆弱的表扬还能坚持多久?试问:如果夸奖一旦养成孩子过度依赖心理和过强的“自尊”意识,当他不再经常受到夸奖而受到批评时,就变得极不适应。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出现问题,走向夸奖的反面,这样的夸奖还有何用?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经历一些磨难的,只有经历磨难才能铸就刚强的性格,才能适应未来的生存。古话说:将相出寒门,严师出高徒。在教学中我们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四、历史课和“教学手段展示课”
科技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手段。“课程标准”要求“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先来看几个片段。第一个片段,这是一节公开课。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教学内容表演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伴随着历史图片,历史视频,电脑提出了一个个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突然,教师操作出现了错误,多媒体课件无法正常运行。顿时,学生鸦雀无声。教师抛出求救的目光,专职电脑教师赶紧跑上去,摆弄着鼠标。不一会儿,一切恢复了正常,课仍然热热闹闹地进行下去了。
第二个片段,某堂运用“对话教学理念”的历史课,内容是中国近代史第二章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如下: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将本节教学设计为一个网站,主页命名为甲午中日战争111周年祭。在此设置了课程导学,下设5个子页:子页1的标题为历史回眸,即回顾甲午战前国际国内形势,日对华态度,列强对日态度,及清政府的状况;子页2为历史再现,重现当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情景; 子页3为历史体验,采用多种形式的体验练习来检测所学;子页4为历史论坛,让学生通过所学发表见解。本设计是以“学生自主学习”这一课改精神为依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解决问题,提高能力,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案例设计。但事实上这节课是在一种异常沉闷的气氛下开展的,每个学生只顾自己不停点击鼠标,更多去关注子页2和子页4,至于本节重点子页1和子页5却极少有人关注。至于子页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成主战派、妥协派编排历史短剧,再现英雄人物的悲壮色彩。学生们演得很好。课堂上除此之外再无别的,一直到下课,教师说得最多的是“请同学们点击……”这就是“自主学习”、“对话教学”吗?不禁哑然。
我们静下心来审视这两个片段,会发现给予学生的是那么少。热闹以后,扣问自己的心灵:这节课你到底教会学生哪些基础知识?浏览完网页就真得就记住了,理解了。这节课又培养了学生哪些基本技能或学习习惯?黑板上的板书也让多媒体包办了,历史课上得既像美术课,又像动画欣赏课,又像表演课,惟独不像历史课。备这样的一节课,不知要化去教师多少时间和精力,而这样多样的手段,对于历史教学,尤其是历史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又有多少价值呢?
确实现在的课堂教学,似乎没有现代化的手段就是一节低品位的课。在时尚、热闹的背后,教师、学生成了多媒体课件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的“奴隶”。第一片段中,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走,实际上和跟着教师设计的问题一步步走有何区别?教师只是把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电脑,而自己则退到了幕后,看似学生学得相当主动,其实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操纵,对于电脑出现的暂时故障,任课教师不能及时解决,非要专职电脑教师的介入。试想课堂的四十五分钟犹如我们教师口袋中只有四十五块钱,每一块钱都应该省着用,要用在刀刃上。看到如此热闹又不优效的课堂只会想到一个词,那就是——挥霍!许许多多走过场的形式环节把课堂切割得支离破碎,也把我们口袋中的四十五块钱挥霍一空,谁该心疼?或许急功近利的我们顾不上反思,因此并不心疼;而学生不知那钱的宝贵,也不懂心疼;或许家长要心疼,可心疼也只能干着急,因为四十五块钱紧紧地拽在每一位教师的口袋里,他们无权支配。于是,课堂就在这种波澜壮阔的改革中越走越远,以致我们谁也找不准它的方向。多媒体对历史内容的解说往往是通过形象的,直观的画面进行的,这种直观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书本内容肤浅化、简单化的过程。这种手段的过多利用,必然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的弱化,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应该看到,课程改革给以往沉闷的历史课堂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而纠正其中的不合谐音符,有助于使这一宏大的乐章演奏得更加完美、动听。历史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全新的教育理念,并经常在实践中进行反思、研究、改进,才能探索出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并充满生机活力的历史新课堂。不应该把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完全地孤立起来,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样,我们的历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既热爱历史课,又能在历史课中实现对生活、对国家的热爱,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其实一路都是“风景”。看过、听过、想过,你会发现这边的“风景”独好,只因为我们都是“风景”中人,都在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焕发出绚丽的青春。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主编,2003年10版
2、《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组织编写2004年2版
3、施永富《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文教资料》2005第5期
4、丁慧斌《让课改在课堂中安全降落》,《教育随笔》2005第5期
5、王新儿《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5第1\2期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