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面对课程转型,教师如何应对?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7:47阅读:
字号:|

  面对课程转型,教师如何应对?

  自新课程实施两年来,面对课程转型,历史教材由通史体向专题史过渡,教师中产生了一些困惑:构建系统知识结构的平台——教材已失去原有的框架,教学模式、学习方式难以从传统课堂中摆脱,考试分数仍然是困扰教师进行课改的紧箍咒……面对课程转型,教师如何应对?历史课堂如何从传统教学的樊篱中走出?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广大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本人经过两年的新课程实践体会到一些课改的粗浅看法和认识,不足之处供同仁指正。

  一、根据学生差异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行为的指南,教学的每一步骤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和完成;课改下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既要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元化目标思考和定位;还要体现历史学科教学的规律,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

  目前教师中普遍存在重教材和教法研究,轻视对学情、学法的思考的现象,而学情恰恰制约着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课程改革也面临着学生在基础、能力、习惯、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这是教师进行教学思考与设计以及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目标的设计与呈现方式以梯级分布最为适宜,每节课的目标不要制定得太多,要符合学情,以能够实施和落实为好。例如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目标定位如下:首先,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和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职能、地位和相互关系),其次,分析归纳秦朝中央官制的特征和影响,对比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和对比能力)。分析和归纳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而深远影响,体会中央集权制度对于形成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积极作用。知识目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为形成有序教学流程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为挖掘每个学生学习能力、转变学习方式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平台,目标过高,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就会失去信心,目标过低则引不起学生思维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跳起来能摘上桃子”就是根据学生差异逐步抬高达标的尺度,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感受,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有相应的发展。

  二、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选择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选择要以课程的三维目标为中心展开思考,尤其要强调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资源开发,这是新课程理念突出的体现,也是国家对历史课程社会功能重视的体现。以下对<屈原与楚辞>教学内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预设:“(师)每当我们一提起屈原,我们就想起了一个节日,什么节日呢?(生)端午节。(师)屈原是怎么死的?(生)投江而死。(师)屈原为什么要投江而死?(生)小人的谗言诽谤,被楚怀王免官、流放,思想打击太大。(生补充)秦国攻破楚国郢都,自己的一腔革新政治,强大楚国愿望无法实现,悲愤绝望而死。(师)假如你是屈原你会不会投江?(生)不会。(师)为什么?(生)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师)人应该经的起挫折,要从挫折中坚强起来,不要被挫折击垮,只有经得起挫折将来才能有大的作为。(师)屈原的死既不能惊醒楚国的统治者,更不会改变楚国的灭亡的命运,只会留给后人多一份遗憾,遗憾其忠君思想的迂腐;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生)纪念他的爱国思想。”(师)看来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后来这一教学设计在实际操作中效果显著,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互动中自然生成,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由此可见教材虽然是“死的”,而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实践却使课堂“鲜活和灵动”起来,同时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当然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不是越多越好,要学会有效选择,要围绕教学目标的重点、难点来选择,否则一节课是难以容纳,将使教师“疲于奔命”,难以驾驭。

  三、科学灵活的处理教材,形成以问题模式的教学设计

  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是教师创造性智慧的体现,是教学理念的实践,是教学规律在课堂的演绎。科学灵活的处理教材就是要教师结合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和有效的整合,以求得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材的处理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讲述明朝后期“离经叛道”的李贽时感到是一个难点,李贽的思想主张是课标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问题先易后难,层层深入:①李贽有哪些“离经叛道”的思想?(学生阅读教材很快找到答案,并做出标注,条理清晰,易于理解)②形成李贽思想的原因是什么?李贽有哪些性格特征?哪些生活经历造就了他这种性格?教师介绍生平。④其思想主张与其性格特征、时代有什么关系?这样虽然打破了教材的先后顺序,但却使学生对问题的探讨由易到难,克服了学习中畏惧的心理,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学生对历史问题探究的兴趣逐步提高。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成为教师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努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存在的弊端:以教师为本位,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案为本位,教师在课堂上是 “一讲到底”“目中无人”,讲授和讲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不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课堂上学生“疲于奔命”,很少有自我独立思考的空间,长此以往身心疲惫不堪,逐渐成为学习的“奴隶”,“哀莫大于心死”。这种教学模式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遏制”,“害人不浅”。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出现了变化,杜威:“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们用力地用浆把船划向前。”新课程下教师再也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和统治者,教师的“教”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要“眼中有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有自知之明,关键是把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准,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导”上,即教师的“教”以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为依据,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导思、导学上,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成为教学反思的实践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发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过渡。

  2、恰当处理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之间关系。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教学方式决定了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所转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是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的前提,学习方式的改进又会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之间关系。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体现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完全否定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如教师生动的叙事,严密的逻辑分析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恰当的教学行为达成教学目标。在学习方式转变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定“教”,强调学习方式和学生活动的设计,在活动设计中体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同时生成对历史的兴趣、爱好和学科思维方法。

  3、重视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往往也是很多教师忽视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在的表现给予合理公正的评价,对每个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其作用不可小视,或许教师对某一学生的一次不经意的表扬或肯定,甚至一次赞赏的目光都会使学生非常在乎、兴奋、激动,这有可能会激发起学生很长一段时间对这门学科的热情。当然教师的表扬与批评不是随意的,否则学生会认为那是非常廉价和庸俗的事,不会激起感情的波澜,也不会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参考书目:《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朱汉国《历史教学》2003,10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施良方、崔允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 面对新课程如何备课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