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中学高中历史论文:略谈历史教学对教材的第二次开发
略谈历史教学对教材的第二次开发
——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
摘要:新课改形势下,打破传统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对高中历史《辛亥革命》一课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大胆地解释,创新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教学 教材开发
为什么要开发教材?主观性;编者主观性,意愿; 客观方面:存在不足,有许多问题受篇幅限制,没有讲清;第三,必须留下遗憾,让老师有展示的空间。目的
怎样开发啊? 开发的原则、手段。 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
历史教育新课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深化改革,对我们教师来讲,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知识,跟进新的史学观点,提高史学素养;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历史教学中打破传统、更新理念:认真领会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做课程资源积极开发者,从而进行创新教学。
(一)初、高中历史教材之差异
历史是指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它不能改写,基本历史知识也不可能随意更改。初、高中教材当然不可避免地会有知识重复的地方。那么高中历史教学该如何进行呢?首先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初、高中课程内容标准:
初中——关于《辛亥革命》教学内容标准有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高中——关于《辛亥革命》教学内容标准有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从上面两相比较对照,不难发现:都在围绕如下几个问题不厌其烦地教。辛亥革命概况、意义等等。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不重要,高中阶段,仍然需要加深理解、记忆、掌握。但高中教学不能简单地重复初中已学过的知识,否则,即使老师讲的喉干舌苦,也徒然浪费精力,因为“炒现饭”式的,没有新意,学生要不昏昏欲睡,要不讲小话,做小动作,根本不会买账。
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凡是初、高中重复的内容部分,让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老师适当点拨并加以提升。更重要的是,讲授这一课的时候,构建开放型的新课程观,让学生自主发展,培养主动积极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怎么处理教材,都不能违背一个原则:“真实是历史学的根本属性”;“坚持真实是历史教育的‘底线’”。(1)
新课程形势下《辛亥革命》一课中,我作了如下大胆地尝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围绕问题来解答学生的疑难。本课中,教材有很多问题,学生单凭教材有限的文字是理解不了的。例如:辛亥革命的原因条件、革命过程中的一些概念以及几股革命势力,革命的结果以及革命胜利的原因等等,教材并没有过多讲述,值得探讨,引导学生思考。
(二)关于《辛亥革命》教材之处理
1、背景之处理
关于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条件,教材从组织上(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军事上(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系列武装起义)、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方面较详细地叙述;而作为辛亥革命爆发的一个重要条件, “新政”、“预备立宪”仅仅一句话带过。
教材这样说, 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预备立宪”的幌子。但它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诚然,教材肯定了“新政”、“预备立宪”的实际效果,也承认了它构成了辛亥革命爆发的一个背景条件之一。但是,什么是“幌子”?“新政”、“预备立宪”果真是幌子吗?学生感到迷惑。按传统的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一结论。新课程理念下,反对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 适当地处理教材。
第一步:“幌子”释义。①说 ,商店门外标明所卖商品的标志。古时酒店用布旗招徕顾客,酒旗也称“幌子”。俗称酒帘。②说,为了欺骗而采取的伪装或权宜之计。例如:打着开会的~游山玩水。很明显,教材采用的是第②种解释。
第二步:补充史料,让学生了解“新政”、“预备立宪”究竟是怎么回事?首先来看看“新政”。
1901年1月29日,当时尚在流亡途中的清政府向全国发布态度鲜明的诏书——变法。对中国来讲,这是一个灰色的却又透露出一丝曙光的日子(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新政”开始了。改革内容较广,包括:
政治改革。1905年前裁汰、合并机构,创设外交部(原总理衙门发展来的)、设学部、商部、巡警部等。
编练新军,设立武备学堂。至1911年练成16镇、16混成协(旅)。创办河北保定军校、云南武备学堂。外派学习军事的留学生。
奖励实业。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商会简明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一系列商法,还以年利率6%的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办企业。1902年至1910年,新建厂矿企业约330多家,是1901年前20年的两倍多。
教育改革。1905年废止科举制,到1909年,全国各类新式学堂达59117所,在校学生超过160万;选派留学生。
事实胜于雄辩,新课程理念“论从史出”也就水到渠成;“新政”不是幌子。“新政是清政府最认真的一次改革”(2) “当我们翻阅史料会发现还算搞得不错”。(3)因此,“这次变法在行动的深度和广度上其实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4)
评价历史事件,不能人云亦云,要据客观事实分析,也要遵循它的客观效果。新政虽然是统治者拯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改革,但是其中许多内容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不容忽视。例如,废除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派遣留学生,新式学堂兴办,对我国教育改革,新思想传播都影响深远。政府奖励实业推动民营工业的兴起。纱厂(荣氏兄弟、张謇)、缫丝厂、面粉厂都翻倍增加,朝廷还创办了许多国有银行;民营工业也出现了发展的高峰,各种厂矿增加两倍有余。这一时期朝廷财政状况出现好转。编练新军,前面已经提到过,武昌起义就是湖北首先新军行动的,其成功又推动全国革命形势发展。
其次,来看看“预备立宪”。
新政到1906年后进入政治体制改革。上有载泽、端方、奕劻、张之洞、袁世凯等一批权贵,下有以张謇为代表的士绅和知识分子,加之报刊杂志的鼓吹,立宪运动迅猛发展起来。经过两年准备,1908年,清政府正式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其条款,基本上按照西方的法律原则改革传统的封建旧律。并明确预备期限是9年,即在第9年正式颁布宪法,并进行第一次国会选举,按此计划国会将于1917年召开。
从上述史实可以得知,“预备立宪”是“新政”内容之一,是其中关于政治改革的部分。不能把“预备立宪”简单断定是当局的敷衍行为,欺骗行为,更应该理解为:“新政”是我国政治近代化进程中的艰难探索。只不过主观目的与实际效果相背离,事与愿违罢了,新政不但没有拯救清政府,反而培养的新军成为了清政府的掘墓人,加速其瓦解。
2、过程之处理
辛亥革命是谁发动的?教材这样写道:“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可见,新军是革命的发动者,革命党人曾做了转化新军的工作。但新军、革命党人从哪来的,教材里无法找到答案。除此之外,还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立宪派,教材说,“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如此几处说法,学生们必定是一头雾水。新课程提倡学生质疑,教师还得给学生释疑,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前提必有史实为依据,否则,变成妄加揣测、推测,违背历史之真实。立宪派、革命党人、新军这些概念,教学中必须向学生交代清楚,同时对加深理解辛亥革命相关问题,也是大有裨益的。
立宪派:教材两处讲到了立宪派(见上一段落),如果没有史实作为铺垫的话,学生就会觉得,“立宪派”俨然就是一帮坏人,看不到他们对革命所起的积极作用。因此,为了弄清概念,我作了适当的补充。
立宪派是20世纪初在中国政坛上出现的一个政治群体。其头面人物,在国内主要是以张謇为代表的一批与官场有联系的从事实业的大资本家、著名绅士,属于地方上的实力派;在海外的代表人物则是已沦为保皇派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的基本主张是: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变一下,由君主专制变成君主立宪制,颁布宪法,召开国会,建立所谓责任政府,总之,希望通过改革分享政权。故称改良派。
立宪派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前面提到“新政”时期关于政治改革内容,中央资政院、地方谘议局的议员们基本上是立宪派包办了。他们是“地方实力派”,是他们推动了清政府的立宪运动;也是因为他们的参与,“使得革命容易了许多”(5)。“立宪派掺和首义,有三件事帮忙最大:一是这些大乡绅的参与,让汉口的外国人觉得这不是底层作乱,致使他们‘保持中立’;二是立宪派领袖汤化龙起草的起义通电内容,痛骂满清权贵,引起全国各地立宪派的共鸣;三是汤化龙所掌握的商团马上维持武汉秩序”。(6)否则,参加起义的区区3000多人(详情见本文P11)如何控制局势!可见,立宪派在武汉首义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归纳起来,立宪派在革命前――推动清政府的预备立宪运动,改革清朝政治体制,促进国家政治制度走向近代化;革命中――响应、支持革命,使革命形势声势壮大,加速清王朝崩溃和辛亥革命的胜利;革命后――武昌起义后,立宪派策动南方各省独立,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帝国主义被迫“中立”。立宪派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立宪派促使湖北军政府参加南北和谈,推进了国内统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宪派在革命队伍内部向革命派进攻,迫使革命党人接受了和谈条件,推选袁世凯建立了北京政府,中国实现暂时的统一与稳定。
这样分阶段来看待,客观地把史实教给学生,学生就能全面了解了。并且还能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看待问题的方法。
革命党人: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主张用暴力(包括起义和暗杀)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在辛亥革命前与革命党人立宪派就进行了大的论战。从1906年到1907年,革命派以《民报》为主要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进行了一场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大辨论,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①是革命,还是保皇;②是推翻清政府,创立民主共和国,还是实行君主立宪,维护清政府;③是否保存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两条政治路线的大搏斗。
由上可以看出,革命党人与立宪派是同一基础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两股政治力量,是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革命党人依靠新军、立宪派依靠社会威望和实力,应该是同路人。二者最大的分歧就是:所追求的民主政治的具体形式不同,一个是君主立宪制,一个是民主共和制,并且实现的手段也不同,前者用和平请愿斗争形式,后者用武装起义的形式。
新军 前面已经提到,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军事改革的一部分。 新军是清朝新式陆军的简称,完全不同于绿营军、八旗兵.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仿照西方体例组建的.大体可看成“南军”和“北军”,不过南北新军实际有些不同。北军主要招募的是农民,主要是袁世凯的北洋六镇,1895年天津小站起家,1901年发展为北洋六镇,是袁世凯的嫡系部队。但南军大多是知识分子,是辛亥革命的主力军,当然也是推翻清廷的急先锋,有思想有抱负,被当时的革命党派大力渗透。教材所述“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革命党人是如何动员、发动新军的呢?连接革命党人和湖北新军的桥梁是:文学社与共进会,通过此两组织动员新军参加革命。其主要成员均潜伏在清王朝驻武汉的新军队伍里,通过文学社、共进会等反清革命团体来进行的。
文学社,一个旨在武装反清的组织,却起了个名不副实的名字“文学社”,无非是为了方便,秘密行动,想麻痹政府有关部门罢了。它是以士兵为主体的军中组织。文学社的人员,以湖南人居多。领导人是蒋翊武。他们扎根在士兵中间,埋头苦干,一个人一个人地争取。他们在新军中长期忍耐,不断积蓄力量。到1911年初夏,武汉新军中的文学社会员,已经有三千多人。
另一个是共进会,孙武领导。与此相比,共进会深入新军内部,要晚得多。发起人中,湖北人居多。共进会成立后发表了宣言。宣言道:“共进者,合各党派共进于革命之途,以推翻满清政权光复旧物为目的,其事甚光荣,其功甚伟大,其责任亦甚艰巨也。” 该组织旗帜鲜明,以推翻满清政权为目的。
革命形势发展,推动共进会与文学社于1911年7月携手共图大举,合并使得共进会得以增加了在新军下层士兵中的影响力,促成了其后武昌起义的成功。
文学社在新军中发展了3000多会员,占湖北新军人数的1/6,共进会深入革命稍晚一点,也有1500多会员。两两相加,数目可观。使湖北新军中革命势力大大增强。加之革命党人长期向新军官兵灌输“反满”、“排满”革命思想,促使新军发生了质变。为武昌首义的一举告成奠定了雄厚的组织基础。湖北新军因而逐渐由清王朝的统治工具变成其掘墓人。
3、革命成功原因的探讨—— 武昌首义成功的因素知多少?
(1)新军的力量到底有多强?
大家都知道,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武昌首义成功了。可是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需要教师全面的引导。
① 新军战略思想落后,是封建旧制度的产物。
战略思想、观念的落后是最可怕的。尽管新军因引进德国装备,采用西式编制和训练方法,而得名,但清政府编练新军的宗旨,却是反动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清政府调集当时全国湘淮精锐,前往应战,结果却被日本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激起全国人民群众的强烈愤慨,也深深地震撼了清朝统治阶级。清末新军就是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开始编练,是社会矛盾高度激化的产物。清政府致力于改革兵制,是因为他们原来赖以安身立命的旧式军队,腐败不堪,丧失战斗力。
可见,清政府训练新军目的很明确,也很实际,那就是解决眼前的外患,也包括内忧,延续统治。然而,新军对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愤慨的,对于清王朝的腐败统治是不满的,有着改变现状的强烈要求。不可避免造成编练者的主观愿望与被编练者的思想情绪,尖锐对立起来,编练新军的反动宗旨与编练新军本身之间又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如此新军,革命党人深入其内做思想转化工作是很容易的。
②新军信仰模糊、甚至缺失。
我们常常把宗教和虔诚的信徒连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宗教能够感化人,有一种主义,令人信仰。普通人如果信仰了主义,便深入刻骨,且能够为主义去死。因此,传教的人往往为本教奋斗,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可见信仰之重要性。
军队,作为国家的柱石,建立士兵的信仰尤为重要。信仰是产生士气、精神力量的源泉。清末新军是国家的,新军应该为国家当兵,为国家而战。这是士兵奋勇杀敌的动力。可惜,清末新军他们信仰的是俸禄,参加新军目的是为了“大洋”,养家糊口,而非主义。在复杂形势下,新军很容易产生动摇。
③参加起义的新军人数并不多。
教材涉及“新军”字样的仅两处三次出现:“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参加革命团体的新军官兵达五六千人” ;另,“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读到这些的时候,学生不免会有疑问:到底有多少新军参加起义?单从教材叙述是不得而知的。读下面史学著作分析几组数据:
张鸣著《辛亥:摇晃的中国》第25页:当时武汉的新军,一共一镇一混成协,共计一万一千多人,起义前,大约两个标[团]调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剩下的部队,不到万人。起义爆发,有五个营和两个标[团]——一个骑兵团和一个旗人组成的团没有响应起义,而起义部队,不过两千余人,加上后来加入的陆军小学的学生和零散的士兵,当事人回忆说有四千人,但实际上大约也就不到三千人。
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第273页:湖北新军有第八镇及第二十一混成协,约共一万七千人,加入文学社、共进会及已有联络的约六千人。1911年8、9月之间,为镇压四川争路风潮,新军被调入川,及分防宜昌、襄阳、岳州的近九千人,留守武汉的约八千人,其中约有半数与革命党保持关系…当晚七时,第八镇工程营在武昌城内发难,先夺军械库,再迎炮兵入城,进攻总督衙门,参加者约二千人。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287页:据统计,当时湖北新军第八镇和二十一混成协1.5万人(按:李春萱回忆为1.6万多人,熊秉坤回忆为1.87万多人),纯粹革命党将近2000人,经过联络而同情革命的约4000人,与革命为敌的至多不过1000多人,其余则是摇摆不定的。
在湖北,1911年6月“总计当时湖北新军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共约一万五千人,纯粹革命党人将近两千人,经过联系而同情革命的约四千多人,与革命为敌的至多不过一千余人,其余都是摇摆不定的。”(《辛亥首义回忆录》第121页)。
综合上述,不难看出,武汉新军总数一万多一点,调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一小部分,除去与革命为敌的,新军真正参加起义的也就3000人左右。诺大个武汉,区区三千人,能把守住吗?
总之,新军是在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情况下,清王朝又极力维护其统治前提下编练的,加上参加起义的人数又比较少,新军在武昌首义中的作用不能夸大。
(2)孙中山的作用有多大?
首先,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在美国。因为自1907年起,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缉的影响,孙中山便长期居留欧美各国。据说初闻革命成功时,孙中山还有些讶异,用他的话来说:“武昌之功,乃成于意外。”(7)。当然,随即孙中山在海外华人与美国的同情者间筹集资金。武昌起义实际是共进会与文学社共同策划的。武昌起义爆发本身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其次,毛泽东年青时,推崇备至的近代两位奇才,一位是曾国藩,另一位却是“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的梁启超。
对青年毛泽东成长影响最大的近代人物,则非梁启超莫属。梁启超是一位罕见的各科皆治的通才,对毛泽东在思想、政治观点、文章风格等诸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点是任何近代人都无法比拟的。梁启超举人出身,戊戌变法领袖之一,立过宪保过皇,流亡海外之后思想大变,为捍卫民主宪政不惜与老恩师康有为反目;梁启超另一个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他敢于否定自己,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他是一个能够与时俱进的思想启蒙大师,对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等一代知识人有思想哺乳之功。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梁启超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竟然比任何一位皇帝、权臣都要高。
由此可见,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毛泽东极力推崇的是梁启超,并不是孙中山。
孙中山对武昌首义成功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3)清政府自身的腐朽不堪,民心尽失。是其垮台的根本原因。
①面对外敌入侵,清朝最高领导选择逃亡,置国家民族利益不顾,明哲保身。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和贵妃(后来的慈禧太后)逃走,圆明园被焚毁;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第二次仓皇逃出北京,列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②1851-1864年间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横扫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无数史实证明了,隋、唐、元、明等朝代都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不久封建王朝解体。
③地方势力离心。“东南互保”问题,2011高考全国卷就得到体现:指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之役期间,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我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
④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纵观中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没有一个超过300年。200年以上的,大唐盛世289年,明朝276年,清朝从皇太极开始,共276年。正如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最高领导人,总是头发少和头发多的交替执政。是巧合,也成了不成文的规律。
清王朝走向消亡,印证了中国一个古老的政治常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清末,政府本身早已问题重重,俨然强弩之末,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散了。
4、关于辛亥革命结果之处理
学生对辛亥革命结果的了解,需要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首先,要明确辛亥革命的概念。辛亥革命到底是单独指武昌起义还是指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呢?这就是常讲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般认为,辛亥革命应该指推翻清政府的革命。
其次,给学生指出:在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中,袁世凯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前面已提到,北洋新军是完全听命于袁世凯的。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总揽朝廷大权,并负责督师前线。当时北洋新军实力可以说是远胜于革命军实力的,11月27日,北洋军队攻陷汉阳。袁世凯完全可以一鼓作气拿下武昌,但他没有那样做。而是打打停停.边打边谈。在这种情况下,姑且不论袁世凯出于什么目的,很显然,他给了革命军以喘气的机会,革命形势迅速在全国发展起来,清朝统治不久之后全部瓦解。所以说,袁世凯的作用是不能小视的。
再者,袁世凯后来复辟帝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的呢,是封建帝制还是资本主义帝制,姑且不论。其实,翻开历史看看西方,许多国家在类似革命中都同样出现过这一问题。英国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来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主动妥协完成革命;法国有拿破仑帝制、波旁王朝复辟,它的资产阶级共和之路更为艰难。为什么西方的复辟帝制允许存在,而中国的就不能容忍呢?新生事物是不可以战胜的,但前进道路上有曲折是难免的,这就是历史的一般规律吧。所以,不能因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就抹杀他在辛亥革命中的功劳。
(三)教学反思
1、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营造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新课改形势下,传统说教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必须彻底打破,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落实新课程目标。
新课程目标制定的再好,贵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抓落实。不要一味地做思想上的巨人,而沦为了行动中的矮子。
在教学中把握好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一方面传授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角度分析问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全面培养其人文素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特点与水平,对一般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学为主,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
3、 “用教材教”, 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提倡课程意识,提倡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在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机械的课程阐述者向课程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转变,即由老师如何“教知识”过渡到“教学生怎样学”。大胆地突破教材,甚至质疑教材,积极追求有效。当然,“质疑、突破”教材,必须建立在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基础上,凸现新课标理念,尊重历史。
高中阶段《辛亥革命》教学,首先要避免简单重复知识 ;其次,认真阅读教材,挖掘当中的问题,学会处理教材,从而突破教材,即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其中的重要概念、重大历史事件等,要增加史料,还原历史,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历史思维能力。总之,作为教师,不仅做知识的传承者,更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做学生的引路人!
(1)《编余杂俎》P7 任世江 天津古迹出版社
(2)《重说中国近代史》P201 张鸣 中国致公出版社
(3)《重说中国近代史》P202
(4)《重说中国近代史》P205
(5)《辛亥:摇晃的中国》P30 张鸣 广西师大出版社
(6)《辛亥:摇晃的中国》P30
(7)历史资料:成都血案、武昌起义、鄂州约法、民国公报-1911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