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高中历史课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刍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7:48阅读:
字号:|

  高中历史课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刍议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引导学生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结构的科学性。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开展开展探究性学习?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善于设疑引导探究,研究社会、指导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历史????教学???探究???学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历史课的教学不应该是“传授”型、“灌输”型的,而应该是“体验”型、“实践”型的。而探究性学习恰恰是一种能引导学生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能使历史课的课堂教学由“传授”型、“灌输”型向“体验”型、“实践’型转变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也由单纯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这一转变能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健全学生的能力结构和保证学生能力发展的和谐性,同时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结构的科学性。那么,在历史课教学中应怎样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乐于探究。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只有对历史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呢?

  1.设疑激趣。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思考问题、探索真理是学生求知过程中最大的乐趣。教师巧妙的设疑,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极大地激发学生质疑解难的兴趣,使探究新知的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五四运动》这节课时,导课时提出一个问题:“为庆祝新中国的诞生,在开国大典上鸣礼炮,你们知道当时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会爆发?它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盎然,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动力。

  2.以知激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过于简单或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东西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他们暂时不懂但经过努力可以弄懂的东西,即新颖而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一定的难度可以增加学生的智力负荷,刺激学生智力的发展,磨砺他们思维的敏锐牲和创造性。如果把历史知识比作果子,历史学习比喻为摘果子,应该是“跳一跳、摘得到”。教师设问要符合学生实际,尽可能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但又必须有适当的难度,让学生体会学习历史过程中克服困难的乐趣,在克服困难中磨砺思维锋芒,提高智力水平。?

  3、以实引趣。就是要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际。高中历史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因而学习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实践是历史课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除了从理论上向学生讲明学科知识在中学阶段及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外,更重要的是用历史课知识本身的吸引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历史课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学生关心历史与实现问题。例如在讲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时,引导学生运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教训来分析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主义建设道路,通过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激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感。

  二、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并能善于提问。疑问,它是教学的先导和起点。可以说,没有“疑”,就没有教学。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一种有效手段。设置问题的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讨论法、设疑引思法等等。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懂得如何加以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索的空间,应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例如: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并将它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从而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这是一个教学重点。为剖析该内容,可以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究:(1)孙中山为何要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回答:孙中山总结过去斗争的经验教训。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之后,他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所以顺应革命发展潮流,不断修正和补充自己的理论。共产党直接参与制定纲领,孙中山接受中共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2)“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教师启发:背景新: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孙中山得到中共和苏联的帮助。内容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赋予三民主义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作用新: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3)“新三民主义”为什么会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综合上面两个问题,学生不难得出“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它同中共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通过这样的设问和探究,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另外教师设问要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例如:讲英国工业革命,如果教师改变以往先因后果、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做法,而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利用CAI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工业革命的成果,然后从果到因,引导学生探求根源,学生所获得的,将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还将获得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

  三、走出课堂,步入社会,调查研究,学会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历史学科不是钻故纸堆,也要研究社会,指导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历史,陶冶情操。社会调查与实践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法,是历史课教学的方法之一。为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历史课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应广泛开展以中国近现代史,乡土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例如:对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制度的调整变化,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决策建议和小论文。使学生通过切身感受理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又比老师根据课本内容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上一篇: 高中历史课改工作经验和反思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