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之六必修课程《历史Ⅱ》解读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7:48阅读:
字号:|

  第二编

  第三章? 必修课程《历史Ⅱ》内容标准解读

  一、关于历史(Ⅱ)学习模块的说明

  (一)确定历史(Ⅱ)中学习专题的基本思路

  历史(Ⅱ)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属于经济史的范畴。

  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因为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吃饭、穿衣、喝水、住房,消费物质资料。要获得消费所需的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既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经济史不仅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是正确的认识政治史和文化史的钥匙。因此,在高中阶段开设经济史内容的学习专题是必要的。

  本模块共有8个学习专题。它们依次是: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确定这8个学习专题,遵循了下面两条原则:

  1.在整体结构上,注意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厚今薄古的原则。

  8个学习专题,既有古代史的内容,又有近代史的内容,还有现代史内容。古今贯通,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从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8个学习专题,中国史的内容占4个,世界史的内容占4个。中外关联,有利于进行跨民族跨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发现历史现象的异同点,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增进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了解和理解,从而消除民族偏见和国家偏见,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8个学习专题,古代史的内容占1个,近代史的内容占2.5个,现代史的内容占4.5个。这个比例数显示了确定学习专题厚今薄古的原则。厚今薄古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引导人们更加关注现实。这才能够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2.在内容选择上,注意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多样性、选择性的原则。

  用8个学习专题,描绘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演进的轮廓和概貌,难度相当大。它只能采取以点带面,靠点连线的呈现方式。每一个点就是一个具体的学习专题。选点很重要、很有讲究。它必须体现上述的原则。比如古代社会的经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自然经济形态是一个带基础性的知识,必须要讲。自然经济在中国持续时间长、发展程度高,所以更具有典型性。在古代社会经济只占一个点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是恰当的。改革是现代社会的主题和特征,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在进行改革。确定"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这个专题,就是以罗斯福新政为典型,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确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就是介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一成一败,都具有典型性,而且还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这三个专题的确定,充分体现了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史学。以往的史学工作者注重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演变更迭,而忽视研究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的演变进化。近年来,我国史学工作者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视野,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历史特别关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关注社会生活成为当代史学的重要特征。内容标准确定"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学习专题,同样是符合上述内容选择的原则的。

  (二)历史(Ⅱ)的学习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是对全部高中历史课程的统一要求,必修课程历史(Ⅱ)自然不能例外。历史必修课程设计思路是"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经济的角度,沿设计思路,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这也就是历史(Ⅱ)的学习目标。

  首先谈谈学习历史(Ⅱ)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要求。历史(Ⅱ)8个学习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史实知识(含表象的和规律的)和理论知识(含原理的和观点的),都属于知识学习目标。如"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个学习专题,它所涉及的知识点: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地理大发现导致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荷兰、英国抢夺殖民地,建立海外商品市场;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两次工业大革命及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知识学习目标。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有哪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获得哪方面的能力。历史(Ⅱ)的能力学习目标,主要是指从经济的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孕育、成长,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发展。比如在"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学习专题中,必然要讲到一家一户牛郎织女的小农经济这个知识点。如果在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时,有学生能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只是发生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就全国范围来讲,绝大部分地区小农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因此,当时提供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极其有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很薄弱。"这就是一种从经济的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高中历史教学应当注重培养这种能力。

  其次谈谈学习历史(Ⅱ)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要求。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实物、图片、录音、录像、文献等各种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综合,最后形成历史认识,作出判断和结论,是历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也是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经济史内容的课程中,探究式学习大有作为。原因是: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史的历史资料相对丰富,尤其是近现代的经济史料很容易搜集,而且近现代史还可以通过调查、访问获得口碑史料;另一方面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生掌握很多当代史学的新方法,像历史比较法、心态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法、口啤史学方法、跨学科史学方法等等。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过程和方法学习目标是不能忽视的。

  最后谈谈学习历史(Ⅱ)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基本国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我国有广阔、深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制约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阻碍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重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英明正确的。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不允许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资本主义,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理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和曲折,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为实现伟大目标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对人类社会经济所做的贡献,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机遇和挑战,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历史(Ⅱ)内容标准分析

  历史(Ⅱ)共有8个学习专题,依次分析如下: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内容标准要求从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并从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的角度,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古代中国的农业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在农业生产中,主要耕作方式是使用铁农具和牛耕;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内容标准正是抓住"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这两点,要求学生通过它们来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内容标准之所以注重"主要耕作方式",原因是想让学生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个体劳动者具备了单门独户经营农业的能力,导致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

  内容标准之所以注重"土地制度",原因是想让学生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在农业社会中,土地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像在古代社会和封建社会,耕作居于支配地位,那里连工业、工业的组织以及与工业相应的所有制形式都多少带着土地所有制的性质。"①中国的土地可以分为可耕地和非耕地。土地制度的演变主要集中在可耕地部分。夏、商、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推广,产生私田。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打破了土地国有制度,改变了"田里不鬻"的传统,土地开始私有化。军功赏赐与土地兼并、买卖是私有土地来源的主要途径。秦始皇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诏书,从法律上正式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从此以后,总的趋势是国有土地比例数日益减少,私有土地比例数日益增长。地主阶级通过政治特权或经济实力,占有大量土地,而农民只有少量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往往要租种地主的土地,并将收获的大半,奉献给地主。地主土地所有制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

  掌握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古代中国社会各个时期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规律,深刻地理解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一系列变革的根本原因。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手工业是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生产部门。在中国,手工业源远流长,素称发达,很多独特的生产技艺和精美的产品,自古就闻名于世。内容标准规定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让学生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从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可以概括出它的几个特征:第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第二,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经营,即所谓"工商食官"。春秋战国以后,"工商食官"制度瓦解,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的格局。第三,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官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武器装备等军用品和供皇室贵族消费的日用品。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上等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十分精美。第四,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其中某些部门在明清时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第五,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自秦汉时期开始,"男耕女织"这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形式已趋向典型化,成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基础。它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根本特征。

  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两大支柱,首先是农业,其次就是手工业。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在大工业出现之前,制造工具的手工业生产的进步,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可以深化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认识。

  3.古代中国的商业

  商业是以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出现与发展为前提的。在古代中国,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出现很早,并且在不断地的发展着。内容标准要求通过讲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的商业起源于夏商时期。春秋战国以前,商业由官府控制。春秋战国以后,随着“工商食官”制度的逐步瓦解,各地涌现出许多商品市场,私营商业应运而生,富商大贾纷纷崛起。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财富的集中。结果,贫富悬殊的现象日益严重,社会矛盾加剧,从而在封建统治者的心田里播下抑商的种子。从秦汉到隋唐,封建统治者实行抑商政策,商业在曲折变化中缓慢发展,就商业格局、市场制度、内外贸易、货币流通等大的方面来说,基本上是固定的模式,没有显著的变化。宋辽金元时期,商业有新发展,突出的表现是在城市里打破坊市分区制度,城市商业的重心东进南移;对外贸易由陆路贸易为主转到由海路贸易为主,纸币出现;对商业产生直接影响。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中国商业有重大变化。一方面,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扩大,城市商业繁荣,镇市商业兴盛,出现了商业行帮;另一方,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丧失了主动权,从此,中国经济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在世界潮流的后面。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第二,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因为中世纪的西欧实行庄园制,其经济单位远远大于中国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生产和生活用品可以在庄园内解决,无须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而中国农民家庭仍然需要以自己生产的部分产品去换那些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尤其是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第三,一般说,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发达,是资本主义的前提。然而,在古代中国,不管其市场交换怎样发达,却不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这是由古代中国传统的市场模式造成的。古代中国的商品市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城市市场;另一类是乡村墟集市场。城市市场上主要进行的不是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其主要功能是满足皇室、贵族、官僚、绅士的享受消费,城市手工业品与乡村农产品交换很少。只有城市手工业品与乡村农产品的交换,才能为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乡村墟集市狭小、分散、处于相当封闭的状态,它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第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大商人必须同封建势力相结合,大商人、大官僚、大地主三位一体,自由、独立的大商人是占不住脚的。在古代中国市场上最有势力的商业资本都是享有特权的官商。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的坚韧性,理解从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到清朝鸦片战争前夕,虽然经历数百年,萌芽有所增长,但是总冲破不了封建主义的躯壳,成长为资本主义大树的根本原因。

  4."重农抑商"是古代中国的传统政策。它具体表现在封建政府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对国民经济的种种控制。"海禁"是明清两代封建政府禁止商民出海贸易的法令。它们都严重地阻碍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政治对经济反作用力的表现。内容标准要求通过"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封建政治制度的束缚是造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工商食官"格局的瓦解,工商业空前繁荣,富至"千金""巨万"的自由商人层出不穷。孔子的学生子贡"家累千金"。子贡曾"结驷连骑",带着束帛等礼品,聘问各国诸侯,所到之处,"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商鞅变法,以力农为"本业",视经商为"末事",把农业与商业对立起来,提出"重农抑商"的主张。秦始皇统一天下,把"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刻在琅琊台石壁上。从此,"重农抑商"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重农抑商"的实质,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阻止、延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海外贸易政策的主导倾向都统制和限制。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主要出于政治原因。这种政策虽然有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入侵的自卫作用,但更主要的是要防范人民反抗,巩固封建统治秩序。闭关锁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导致了对外贸易的逆转,丧失了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手工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同时,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交流,落在了世界潮流的后面。这是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历史的转折点。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内容标准要求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基本史实,研究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上述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般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资本的原始积累、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在中国,这三个基本条件形成的情况,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因此,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中国封建社会从明朝中后期就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的牢固性,由于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致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西方列强的入侵,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正常道路。所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能成长为资本主义的参天大树。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帝国沦为西方列强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具体的表现是,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入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这些地区的农民开始买洋纱织布,或者直接买洋布,从而为机器棉纱织业的产生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与此同时,生计日益艰难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境地,这就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枯萎了。那时候,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中国近代机器工业并不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自然地发展起来的,而是在欧风美雨的刺激下产生的。欧风美雨使中国封建经济结构逐渐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开辟出一定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但是,近代中国却没有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条件。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走由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再到近代机器工业的正常道路。换句话说,近代中国机器工业无法首先由民间资本投资创办起步,而是由一帮所谓"洋务派"的封建官僚,利用手中的权力,倡办新式机器工业,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拉开了序幕。然后,一部分商人、买办、官僚开始投资近代企业相对于洋务派创办的官营企业的国家资本而言,他们被称为私营资本企业,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时期。那时候,在中国大地上,资本主义存在着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三种形式。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主义占比重较大,本国资本主义占比重较小;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官僚资本①主义占比重很大,又呈畸形发展状况,民族资本主义占比重很小,实力薄弱。

  2.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内容标准要求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道路十分曲折。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近代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再加上不久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再加上封建军阀混战,缺乏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使民族资本主义受挫。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而展开的"改订新约运动",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显著发展。而这种发展的势头被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所打断。利用战时经济的环境,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本和国民党的官僚资本迅速膨胀,而1945年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以后,国民党官僚资本靠接收日本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和垄断地位。国统区的民族资本主企业在美货倾销、官僚资本排挤压制、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和通货膨胀等多方面因素打击下,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告诉我们: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苦挣扎的。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是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强国富民的理想,是近代中国许多年许多仁人志士做过的梦,但是毫无例外,全都破灭了。历史雄辩地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不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不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要想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因此,发展资本主义跟进行民主革命相比,其地位和作用永远是第二位的。

  在近代中国,曾经有不少人提出过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并为此而奋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三次:

  第一次是由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提出、经天王洪秀全批准的《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由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这个纲领没有付诸实践,只是作为思想史的重要资料保存下来。

  第二次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百日维新"。19世纪90年代,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的几年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反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愿望的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变法维新。他们提出设议会、立宪法;办铁路、开矿山、奖励农工商;创建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精练陆军、扩建海军。这些变法维新的主张,其实质就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他们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将变法理论付诸实践。但是,新法只推行了103天,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守旧势力的打击下,戊戌六君子横尸刑场,遭到惨败。

  第三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在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一次有理论、有纲领、有政党领导的比较正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使命就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1894年孙中山建立革命团体到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其间经历多次武装斗争,历时17年。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庄严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理应成为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保障。事实上,孙中山制订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包括了一些废除封建制度,推行民主制度,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的条款。但是,这个新政权还没有来得及实行反对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重大举措。帝国主义就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发动反扑,政治扼杀、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同时并举,终于迫使孙中山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宝座让给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中的新代理人袁世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付之东流。

  历史一再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到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肩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这一学习主题主要阐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中国社会历史性的巨变。它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一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紧接着,进行"一化三改",即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革。到1956年,我们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说明,新中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内容标准要求通过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这二十年可以分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从1956年到196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问题。我们党在处理这两大问题上,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重大的失误。其间,虽然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1956年秋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4月下旬,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随着整风运动的迅猛开展,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6月8日党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但在反右斗争中,我们党犯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造成了不幸的后果。1958年初到1960年秋,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又发动了反右倾运动,"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造成了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从1960年冬到1966年春,中共中央制定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地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是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十年工作中的主导方面。但是,"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而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从反面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

  20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路线,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会议针对过去的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会议指出:现行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让地方和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大力精简各级行政机构;应该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解决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问题,从而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使整个经济普遍地蓬勃发展。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审议并通过了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根据一些地方农民的创造,明确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肯定包括"包工到组""联产计酬"在内的多种具体形式。这样,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蓬勃开展,随后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内容标准要求通过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但当时还"不许包产到户"。1980年5月,邓小平同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发展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邓小平的谈话,对消除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顾虑,推动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文件。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双包"生产责任制,但对其性质仍未作结论。文件还进一步放宽政策,认为凡是有利于鼓励生产者最大限度地关心集体生产,有利于增加收入和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和可行的,都应加以支持,而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在文件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各种联产责任制迅速发展,特别是"双包"责任制很快发展成为各种联产责任制形式中的主要形式。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批准的《全国会议纪要》对"双包"责任制的性质给予明确的结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一种责任制形式,它不同于合作化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从此以后,农村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广,其主要形式就是人们所总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2年底,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占80%以上。这种责任制,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家庭变成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村每一个经济细胞都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生长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缺乏活力。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经历了阶段:一是试验探索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二是全面改革阶段,从1985年到现在。

  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原来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立存在、共同发展的格局;再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分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4.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其要旨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济管理经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使我国经济结束了由于多种历史因素造成的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转向了开放型的经济。内容标准要求概述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经济特区是我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1980年建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实行国家给予的优惠经济政策,有效地吸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地建立起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并举的外向型经济。创办经济特区是打破封闭、走向世界、利用国际资金、国际资源、国际市场以及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场伟大试验。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随后,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区迅速崛起,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浦东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增光添彩。这一切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英明的、正确的。让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内容标准要求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979年11月,邓小平率先提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概念。在1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从三个方面着手的。一是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形式和手段,不断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把各种经济活动建立在等价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使国家对经济活动管理逐步由以直接管理为主向以间接管理为主过渡。三是逐步建立起"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使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融为一体并覆盖全部经济活动,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逐步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有效的管理。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使我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体现。中国社会结构在近现代处于急剧的变革之中,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变化。

  关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的新视野。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内容标准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和社交礼仪等方面。影响其变化的主要的因素: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由于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也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地向中国内地辐射。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号召剪辫易服,虽然被清政府称为"逆举",严厉禁止,但终于成为无法阻止的历史趋向。

  2.近代交通、通讯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近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变化显著。内容标准要求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南方舟楫,北方马车”,是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由人工马匹传递建立起来的驿站网络,是中国传统的通讯方式。在近代,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汽车、电报、电话,并先后传入中国,从而使中国的交通、通讯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彼此距离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3.大众传播媒体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近现代史上,大众传播媒体是发展最快的事业之一。内容标准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报刊、影视、互联网,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大。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欲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维新派、革命派曾用报刊为阵地,大造变法或革命的舆论。后来,报刊上的登载商业广告、娱乐信息,而且比重日益增大,但新闻活动仍被人们认为是报刊的主要特征。影视总是带有政治导向的,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余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休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人们消费,它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如果将每一个人视为地球上的一点,那么,互联网就是把所有的点贯穿起来的连线。它把整个地球构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人在终端,情传天涯。网上可以听广播、看电影、办公务、搞教育、治疾病,炒股票、购商品、施救助、聊大天、玩游戏等等。互联网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空前的提高。

  (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这一学习专题要求在掌握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对本学习专题的内容分析:

  1. 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本节主要以迪亚士、哥伦布为例介绍开辟新航路的主要航海活动,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后者是教学重点。

  初中的历史教学以哥伦布的地理探险活动为例讲述过新航路开辟。高中则把这部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15至17世纪,为了满足欧洲和亚洲直接贸易、开辟市场和寻找廉价工业原料产地的需要,一些欧洲航海者进行远洋探险,开辟了新航路,使原本基本上相互隔绝、鲜有来往的世界各民族、地区、国家有了接触和联系。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对外贸易的空间扩大,世界市场范围空前扩大,流通商品的数量和品种大大增多,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 资本主义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世界市场

  欧洲殖民扩张伴随新航路的开辟而开始。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把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另一方面,殖民扩张导致殖民地的极端贫困和落后。要通过殖民扩张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结果的比较,正确认识殖民扩张的"双重使命",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讲述殖民扩张的过程,重点是讲荷兰和英国的情况。谈到荷兰的殖民扩张,要先给学生铺垫一下荷兰独立的经过,让学生知道荷兰的来历。独立后的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荷兰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是与它对外贸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亚洲,荷兰先后侵入爪哇岛、雅加达等地,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马六甲、锡兰,在当地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17世纪中期,荷兰夺取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在东亚,荷兰殖民者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还在日本长崎建立了贸易据点。在美洲,荷兰也在进行殖民活动。17世纪后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结果,英国取得荷兰的北美殖民地。此后,荷兰在欧洲已丧失了大国地位。

  新航路发现以后,英国成为世界航路的中心。17世纪开始,英国积极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100余年间,英国在印度控制了许多殖民据点,并向其他地区扩张。同时,英国向北美移民,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另外,它还在西印度群岛夺取了许多岛屿。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殖民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殖民扩张和掠夺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使人类商业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家间贸易量迅速增长,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而第一次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

  3.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这一部分主要掌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重大发明,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由手工工场阶段过渡到更高阶段──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时所发生的现象,是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要在初中的基础上,把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讲清楚。为什么会出现工业革命?是由于对商品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的扩大,传统的手工工场不能满足这种新的情况,促使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出现在英国?初中已经谈到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发明,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同时在争夺殖民霸权战争中取得胜利,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这时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需要在工业生产领域里进行革命。英国资产阶级政权通过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扩大了资本积累,增加了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这些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

  应该向学生讲明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和主要的发明。初中分别在两章中介绍过两次工业革命。高中把两次工业革命放在一起,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人类历史上的技术革命对于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产生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争夺世界市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动力,标志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和电讯事业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亚非拉许多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不仅迅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促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使东西方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随着生产能力的增加,为了销售产品和抢占原料产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便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抢占市场,至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

  这一学习专题通过学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影响,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并由此理解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自我调整的一个成功案例。此次经济危机结束后,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自我调整愈加频繁。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要了解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和改善,虽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但有它的积极意义。对本学习专题的内容分析:

  1. 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本节内容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高中则要求有更深地理解和认识,重点放在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危机的影响上。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次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扩展到资本主义各国,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冲击。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政策,对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起了一定作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模式;德、日却采用另一种方式来解决危机,通过将国民经济纳入到军事轨道,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来刺激经济恢复。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给世界带来灾难。

  1929年~1933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的具体表现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消费能力低于生产能力。资本家盲目生产,股票投机活动猖獗。要强调这次危机的特点: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生产的破坏之严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结束了资本主义20年代以来的相对和平稳定局面,导致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衰微和国家干预经济职能的进一步扩大。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在组织和协调社会生产、对付经济危机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罗斯福新政

  初中在讲述罗斯福新政时,是以"产业复兴法"为例。高中则要了解罗斯福新政在农业、工业、金融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从而能更全面地了解新政的内容,为评价做好准备。要在整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危机,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在执政期间,实行以"救济、复兴和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政"。罗斯福领导美国人克服了罕见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走出了低谷,广大民众的生活处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政府改革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罗斯福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既是区别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的显著特征,又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中最为深远的一项,教师在讲述或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学习罗斯福新政,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是一系列应付突如其来的大危机的措施,它避免了国家经济的崩溃和社会激烈的动荡,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的新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罗斯福新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资本主义,以克服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新政"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但是"新政"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企业重新焕发活力,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罗斯福把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公民就业作为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修建的一大批公共工程项目,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新政留下了大量防止再次发生大萧条的措施和政策,为美国投入二次大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出现和发展,是有其根源和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向更高的社会方式--社会主义过渡的表现。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会在其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不断进行自我扬弃,这种自我扬弃为过渡到更高的社会阶段提供了物质条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的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我们在肯定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同时,要坚定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

  第二,产业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升级,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三大产业的比例有了变化,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低。而金融、商业和服务等部门的比重不断提高。

  第三,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面,不再是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结合起来。政府主要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调节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趋于缓和。

  第四,在随着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巨大增长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充足的物质条件改善各个阶层的关系。在利润巨额增加的同时,缩短职工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以缓和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

  第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跨越国界,在世界各地投资,建立跨国公司。经济国际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苏联在建国后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成就与经验,要求学生深刻认识苏联解体的原因,同时,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对本学习专题的内容分析:

  1.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的经济政策

  学习本节内容,要从俄国革命的特殊性出发来理解。因为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政治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俄国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俄国的经济政策。要通过对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所实行的两种经济政策的讲述和比较,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内有地主、资产阶级的武装叛乱,外有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便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在国内战争的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相反还激化了工农矛盾,结果失败了。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要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应该肯定,后期要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和改善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使苏联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它为苏俄人民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对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及其作用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性和作用,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中得到借鉴:经济发展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依照经济规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

  通过对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政治体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形成原因、成就和失误,以及对苏联的深刻影响,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正确评价社会体制和历史人物的作用。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的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至此形成。"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很大的帮助,但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践踏。"斯大林模式"的缺点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使人们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各种矛盾逐步积累、激化,导致斯大林逝世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并最终导致社会主义苏联的崩溃和解体。"斯大林模式"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是照搬斯大林模式,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造成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失败。我国在建国初期搞社会主义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照搬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许多做法,结果走了很长一段弯路。引导学生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经济建设。

  斯大林模式的危害: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生产效益低下,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全盘农业集体化给苏联农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苏联长期面临粮食和农产品短缺的严峻局面;民主受到破坏;思想上专制、个人迷信盛行。认清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曲折的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由赫鲁晓夫发起的,关于赫鲁晓夫改革在初中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时代的方针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支持,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所实行的政策也比较粗糙,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工业上,使苏联军事和综合国力大增,但个人独断专行,没过几年,苏联在扼杀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运动的同时,其自身的改革也来了个急刹车。80年代初的改革没有起到搞活经济的作用。加上苏联与美国的争霸斗争如火如荼,苏联的经济越来越军事化。1985年,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时,苏联已经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在国内,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陷入停顿状态,社会的各种矛盾日趋严重。在外部,70年代苏联所奉行的全球进攻战略开始遭到西方集团的全面反击,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是苏联面临着新的一轮军备竞赛中被拖垮的危险,阿富汗战争的长期化也使苏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重点搞经济改革到重点搞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加速战略"困难重重,戈尔巴乔夫不分阶级的"民主化",没有限度的"公开性"和"抽象的"的"人道主义",逐渐把改革引向误区,对苏联社会造成了较大的思想混乱。重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政治后果。

  通过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的讲述,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的变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通过对苏联改革历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具有曲折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进一步树立坚持改革开放、追求社会主义进步的信念,同时通过中国改革的成功,坚定学生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4.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

  初中对于社会主义改革的要求是"了解"和"知道"。高中的要求更高一些。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要能总结出经验教训,并能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情况,认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经验教训。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受挫,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另一方面,改革的历史也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事业,增强改革的意识,坚定改革信心,又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

  在长时期中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是错误的,不是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很长时期的历史发展阶段,而是不顾苏联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做出了超越苏联社会现实的判断,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结果给苏联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后果,挫伤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也损害了苏联共产党的威信和社会主义的形象。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没有从本国实际出发,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多种式,而是照抄照搬了单一社会主义模式,使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后果。东欧国家的情况最能说明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改革首先是从东欧开始的,东欧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都套用了苏联模式,从而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其弊端日益显露,,因此,包括苏联在内的苏东地区先后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之中。然而,苏联东欧的改革并没有达到完善社会主义的目的,相反,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各种矛盾的激化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产党政权丧失。

  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势在必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意识。通过对苏联、东欧各国改革受挫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崭新、复杂、艰苦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帆风顺,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为我国的改革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

  (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这一学习专题通过概述世界经济从战后至今的发展趋势,来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并对经济全球化做出评价。要求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过程。对本学习专题的内容分析:

  1.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初中学过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本节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个条约和组织来说明战后美国是如何建立起它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要求学生学会用历史事实来总结出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特点,能根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了解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二战前的近200年间,世界经济一直以欧洲国家为中心。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趁机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金融方面,美国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在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在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客观规律所产生的现象。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是生产国际化、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需要加强合作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表现。通过学习本专题,引导学生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促使一些国家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集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双重影响:既具有排他性,但从整体上来看也促进着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

  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一方面,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现象。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要求掌握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本情况。

  3.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作用

  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当今世界惟一处理国家、地区之间贸易关系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国际贸易顺利、自由地进行,以创造一个繁荣、安全和负责任的全球经济。要求掌握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的发展过程。1947年,联合国贸易及就业会议签署的《哈瓦那宪章》同意成立世贸组织,后来由于美国的反对,世贸组织胎死腹中。同年,美国发起拟订了关贸总协定,作为推行贸易自由化的临时契约。1990年,欧共体和加拿大分别正式提出成立世贸组织的议案,1994年4月,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正式决定成立世贸组织。它的职责范围除了关贸总协定原有的组织实施多边贸易协议以及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和作为一个论坛之外,还负责定期审议其成员的贸易政策和统一处理成员之间产生的贸易争端,并负责加强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作,以实现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世贸组织成立后,进一步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和一体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4.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WTO)

  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以及入世后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要了解中国为什么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加入WTO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由于历史原因,与其中断联系30多年。经过艰苦的谈判,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但总的看来是利大于弊。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有效利用国际经贸规则,趋利避害,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通过对中国入世的利弊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现实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入世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5.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问题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两方面的内容。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学习此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观察历史现象的能力,也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发展观。

  初中讲过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高中部分在初中的基础上加深内容。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并仍在加速发展。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问题,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因此,经济和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参与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规避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发达国家应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和开放市场,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成果。

  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生产的国际分工的扩大与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自然形成的,它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区域集团化是通过有关国家之间签署的某种条约、协议或特殊的安排实现的。它反映了有关国家对区内外商品的流通给予不同的待遇来保持本地区利益的要求。

  三、本模块教学活动建议

  (一)本模块教学活动设置的基本目的

  本模块设置的教学活动有讨论类活动、调查类活动、制作类活动和收集整理资料类活动。设置这些教学活动的基本目的有两大方面:

  1.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的创新精神都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展现的,他们的实践能力都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提高的。设置教学活动,实际上是给教学双方搭建了一座培养、展现、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舞台,从而把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设置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和积极探究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实现本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项学习目标。

  (二)讨论类活动的开展与目的

  讨论会带有学术研究的性质。讨论类活动的开展能够深化学生对讨论主题的认识。在讨论活动中,能够提高对经济史的学习兴趣,学到历史研究的具体方法,增长历史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以苏联和中国的有关变革为题,举办议论会"这个教学活动,可以深化学生对改革是时代主题,不改革没有出路,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作保证,改革就不会成功的认识。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学到历史比较方法。苏联改革的最终失败和中国改革的辉煌成就形成鲜明对比,学生从中自然会领悟到邓小平理论是指引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灯塔,从而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信心,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观。

  (三)调查类活动的开展与目的

  调查是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社会科学经常使用的方法。它是了解国情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求真求实科学精神和体验探究式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开展调查活动,可以亲身感悟历史与现实生活及未来发展的联系,有助于运用科学的理论认识和解决历史、现实与发展的问题。例如"调查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并提出对策性建议",学生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建议,不仅展现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而且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贡献。

  (四)制作类活动的开展与目的

  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是我国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制作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弥补动手能力差的缺憾。例如"绘制地理大发现的航路示意图"、"制作地理大发现的地理模型、沙盘"、"在计算机上制作地理大发现的平面动画"等等。开展这些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自然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但绝不对忽视通过比赛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五)搜集整理资料类活动的开展与目的

  搜集整理资料是历史学的基本功。高中历史学科虽然不是专门培养历史学家的,但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应当说是本学科的一项必要的学习目标。像开展"收集资料,列表勾勒我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和掌握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然后将获得的资料分类、排比、形成认识,从而掌握整理资料的方法;最后"列表勾勒我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是把整理后的资料,转化为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可以百花齐放,既可以是一般的横竖线条的表格,也可以是带图形的表,甚至还可以是数理模型、是线图或矩阵。这将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展示。

  总之,教学活动的设置,对于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个有力地冲击,是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

上一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之八选修课...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