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之五必修课程《历史Ⅰ》解读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7:48阅读:
字号:|

  第二编

  第二章 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解读

  一、关于《历史Ⅰ》学习模块的说明

  (一)《历史Ⅰ》中学习专题确定的原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模块共设有9个专题: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前五个学习专题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与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相一致,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三种不同社会形态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和特征,这五个学习主专题不同的历史侧面,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貌。后四个专题主要反映的是世界历史的内容,时间断限从古代希腊罗马直至20世纪末。九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中外政治生活发展史的学习内容。

  在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之前,首先需要回答的是它作为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一个单独模块的必要性问题。事实上,《历史Ⅰ》中的序言即是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简明扼要的解答。它既指出了设立这一模块的立意,也强调了了解人类政治活动对于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意义。从设立这一模块的立意方面而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包括了人类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活动,也包含着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发展等,而人类历史上的政治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相互矛盾作用下不断发展的反映,是人类社会为适应经济社会活动而在政治领域内自我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果,是人类在政治活动领域精心培育出的制度文明之花。同时,政治活动在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也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反过来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予以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体现。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探讨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就成为我们了解人类政治活动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历史学习的目的之一,因此它也就成为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其次需要解答的问题是确定《历史Ⅰ》中学习专题的原则。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是必修课程,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是选修课程,而世界古代史则不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视野范围之内(参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版)。与以往高中历史学习内容相比,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是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全部纳入到了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之中。这是课程标准与以往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一个明显的不同。但在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全部纳入到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之后,如何处理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与学习外延扩大的关系,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这就意味着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使课程内容从“囊括式”走向“精选式”,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由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中的学习专题的确定,遵循了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征为基本内容来确定学习专题

  人类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其中既包括国家制度、治国方略、政治性变革,也包括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政治派别的活动及重要历史人物的各种政治活动等,从学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属于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但是,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决不等同于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也不等同于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内容。众所周知,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在于它的基础性和时代性。所谓基础性,是指高中历史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它既有别于初中历史课程,更不同于大学的历史专业课程;所谓时代性,强调的是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而《历史Ⅰ》作为必修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必须要适应高中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适应上述诸种要求,高中历史必修课中政治类模块中学习专题的确定,就须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为线索,精选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基本特征的重要政治制度、历史性政治变革、重大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来作为专题的学习内容。依据这一原则,《历史Ⅰ》选取了九个学习专题,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时代性内容而共同构成人类历史上恢弘的政治画面。

  细观《历史Ⅰ》中的九个学习专题,可以发现它们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第一,强调专题在反映人类政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代表性。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关注的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生、发展及其膨胀的过程,探讨其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众所周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在政治建设的代表或者说最能反映古代中国政治特色的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后,虽历史在不断发展、王朝在持续更迭,但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政治结构一直延续了下来,无论是汉武帝时设立的监察机构、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还是明清时期的内阁制、军机处等,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框架中来进行具体的政治制度的改革。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也成为左右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这一政治制度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就成为我们解开古代中国政治结构的钥匙。再如学习专题七探讨的是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近代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产物,它顺应了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健全法制和保障人权,因此它成为近代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可以说,《历史Ⅰ》中的每个专题都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区域或某一类社会形态中政治发展的实质性特征。

  第二,强调学习专题的整体性特征。在内容标准所确定的九个学习专题中,每个专题从时间断限上看,都包含了一个较长的时段,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时间断限长达两千多年,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即如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也达半个世纪左右。这样的学习专题,时间长、跨度大,包容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专题就能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一种重要政治制度的缘起、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影响。这样的学习专题视野广阔,整体性十分突出。它对于引导学生科学地历史地看待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坚持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整体性原则来确定学习专题

  如前所述,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是作为必修课来讲授的,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则是属于选修课程,而世界古代史则不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范围之内。这种课程结构有其自身的原因和理由,但与时代的发展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需求相较,其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一,相违于历史教育的系统性规律。历史的特点之一在于其连续性和时序性,人们依据一定的理论标准,在对社会性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历史分期及其基本发展线索的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自身发展的中断或社会形态的突变。因此,任何人为截取一段历史以作为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内容的努力都将直接影响历史学习的整体性效果及人们对历史发展的总体判断。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 由古知今,由今知古”。从这种意义上讲,了解过去是了解当今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我们没有对古代中国两千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生、发展及其性质有一个深入的探讨,也就难以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及其革命性变革意义有总体的认知和把握。其二,滞后于发展着的世界形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性主题。但无庸讳言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一切就更加迫切地要求我们必须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来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近现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及其规律。这是历史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新世纪对高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然要求。在高中历史教育必修内容中采用摈弃世界历史的实用主义做法,实质上是对历史教育及其责任的变相轻视和自动放弃。

  有鉴于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在确定学习专题时,强调了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选题原则。即在坚持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结构特征的前提下,注重学习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递进,注重中外历史专题间的相互关联和交叉。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从“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到“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和“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专题确定原则,有助于学生从纵向和横向的两重视角来观察和探究历史,从中外历史的发展与联系中获得启示,从而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更好地认识国情、认识世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

  3、坚持以贴近时代、有所侧重的原则来确定学习专题

  “历史”一词,通常具有两种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人类所经历所创造的一切,指的是人类的全部过去;另一方面,历史指的是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和思考。前者可以称之为历史的本体,后者可以称之为历史的认识,当这种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学。从历史本体的角度而言,历史是客观的,它是一种独立的和外在的东西,不以为人的意志和行动所左右;从认识的角度而言,历史是随着人们的理论指导和认识深浅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特点。这也正是历史的独特美感之一。时间的远近不能成为衡量历史价值的标准,正如不能因为月亮较近就断言它对地球的影响比太阳还大一样。但另一方面,高中课程的总体结构和高中历史教育的基础性特点又提出了对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的要求,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课标研制者就不得不对学习内容有所取舍。而取舍的原则之一,就是贴近时代、有所侧重。它体现在课标《历史Ⅰ》的内容中,就呈现出薄古厚今的特色:从中外历史角度而言,九个学习专题中中国史方面的为五个,世界史方面的为四个;从历史断限角度而言,则是古代史方面为两个学习专题,近现代史方面为七个。学习专题的这种确定原则,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贯穿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它也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助于课标中规定的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关于《历史Ⅰ》学习目标的说明

  《历史Ⅰ》在学习专题之后的一段文字中,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对本模块的学习目标作了具体规定。

  第一,在知识目标上,《历史Ⅰ》规定,通过学习,要能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这里,课标突出的是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政治代表人物这三个概念,三者之间既有概念的包容与交叉,又有互相的区别和联系。政治制度作为历史上存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现象,是通过一系列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活动而累聚形成的,而一系列政治事件的爆发又无不与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关,它们反过来又推动着政治制度在发展、渐变中走向突变和更替。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区分历史概念的区别及其指向,并通过这种指向将各个概念相互联系起来。当然,这里所说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政治代表人物并不是一种泛指,而是强调其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并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或至今还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近代中国历史上日本的两次侵华战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实践,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冷战格局的形成及其瓦解等。

  在解读知识目标要求中,不能不谈到课标在对知识目标方面的递进性要求,这就是对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的了解,其目的在于“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换言之,对上述历史基本内容的了解,将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正如我们不讳言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有着自身的共性和一些共同的价值追求一样,我们也不应讳言产生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阶级、阶级关系与阶级斗争。我们不赞成将人类社会的所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统打上阶级斗争的烙印,同样我们也不赞成将已经出现并至今还存在的阶级、阶级关系一笔抹掉。事实上,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国家政权、政治制度都是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阶级结构、各阶级政治力量对比息息相关,而各时期的历史人物也都是代表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来参与各项政治活动的。可以说,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是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前提,而后者又成为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用客观的历史的态度,来科学认识和理解历史上的阶级与阶级关系问题,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第二,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课标提出的要求是:“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高中必修课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要求明显地有了难度,理性色彩更为浓厚,理论思维有所深入和提升。它包含了几个层面的要求。这就是首先要学习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政治活动方面的历史资料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其中既有“一次文献”如档案、会议文件、报刊及事件相关的音像资料,也有“二次文献”如回忆录、口述资料、历史著作等。在了解历史资料的各种类型及史料价值的基础上,要能够根据学习专题的要求,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一些相关的方法,同时,搜集历史资料的过程,其实也是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对对资料进行鉴别、评判、归纳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进行历史资料的分析方面的方法训练,不断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方面的能力。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学会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这在基本要求上是与初中课标的要求一脉相承的,即“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之能在已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知识。”同时,相对于初中而言,高中阶段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体现在课标有了更明确的指向性,这就是要历史地辨证地认识历史上重大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学习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关系等多重角度探讨政治变革的原因及其意义,并能形成合理的、观点鲜明的富有说服力的解释。

  第三,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历史Ⅰ》规定的目标是“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这是课程标准《历史Ⅰ》模块的根本目的所在。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它告诉我们,读史、学史并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一些历史事件、人物或历史掌故,如果是这样,那就成为了历史的“两脚书橱”,那也就失去了历史学习的意义。因此,读史、学史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们读史、学史既是为了了解过去,增强个人的历史素养,更是为了鉴往知今,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主动承担起历史、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强调历史学习的独特价值所在。

  政治活动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系统,它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在历史的发展中,各种文明在不断发展进步,并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人类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间既有鲜花、欢呼和凯歌相伴,也有战争、磨难和泪水同行;既有艰难、曲折的苦苦求索,也有翻天覆地、酣畅淋漓的高歌疾进。通过民主与专制、法治与人治的漫长较量,人们以制度化的形式巩固和发展了民主、法治的胜利成果,这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飞跃,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我们应从历史的角度清醒地认识、理解和珍惜这一遗产,结合我国国情,注意研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不懈努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的表述,仅仅是出于论述上的方便、清晰而已,其实无论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同一体。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就是技能训练、方法掌握的过程,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的过程,这正是人文科学的特点和优势,将三者割裂开来或者以为三者是分阶段来实施的过程,都是对课程目标的误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必须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成为方法训练和情感培养的一个主动的自觉地过程。)如在学习“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专题中的“辛亥革命”这个内容时,要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基本过程及其结局,而在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方面,教师应与学生结合君主专制在中国的发展及近代世界潮流的变迁等内容,来共同探讨民主共和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资料的收集方法及其途径,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师生在共同探讨、积极思维的过程和氛围中,学习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正确方法,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总之,知识目标的要求并不是最终目的,它作为一座必经的桥梁,学生通过它而达到技能与方法的训练,并最终实现综合素养提高的培养目标。

  二、《历史Ⅰ》内容标准分析

  《历史Ⅰ》共有九个学习专题,依次分析如下:?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这是《历史Ⅰ》内容标准的第一个学习专题。其时间断限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囊括了古代中国二千多年的政治发展过程。

  政治制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它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历史源头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宗族是伴随着阶级社会而发展的父权制血缘性亲属集团,在古代中国,宗族不但是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最基本的单位,而且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既具有强固的血缘关系,又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法制度的某些原则,如皇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父权家长制等,逐渐嬗变为封建的宗族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兼并六国后,为了统治空前规模的秦帝国,秦始皇建立起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国君称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地方政权上实行郡县制。秦始皇所建立的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模式,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从汉历经隋唐各朝乃至元代,无论是内外朝的形成、三省六部制还是中书省制,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本质。它在中央政权层面上所体现出的机构分工——既协调又牵制,既提高办事效率又进一步加强君权的格局,一直影响到后世,尤其六部的设置及其职责划分,一直沿用了下来。同时,而察举制特别是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实施,又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内容,它作为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扩大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基础,并成为后世各朝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洎乎明清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明初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并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同时,明朝还设置了厂卫特务机构,以加强对官员和人民的控制。清朝则于内阁制的基础上又创设了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地方军政首脑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上述所述内容主要是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角度进行的简单梳理,本专题的立意主要在于,通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朝代)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史实的剖析,了解、认识或探讨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比如本专题第四条,“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它首先要求分别对以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为代表的中央政权机构设置的背景、经过及其前后变化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明白其前后的承继关系。但仅仅做到这一层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这仅仅还是一种历史知识方面的目标要求,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影响的知识基础。而要达到对后者的认识目标,则需要结合前面学习的相关内容即整个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君主专制制度在迈向近代社会进程中的历史影响问题,进行历史地辨证地分析和探讨,从而对君主专制制度作出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和评价,同时通过这种探究和认识过程,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和中国国情,提高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再也无法阻挡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巧取豪夺,偌大的中国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从此,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本专题即是对前一历史主题的体现,即展示中华民族在列强侵略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

  学习专题第一条反映的是19世纪的60年间近代中国的历史主线之一。从1840年英国以鸦片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后,古老的中国在列强的洋枪洋炮轰击下,进退失据,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第二次鸦片战争京师失守,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动中成为一堆废墟;中法战争战守失当,乃至“不败而败”;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水陆两军在朝廷战和两派的争吵声中一败涂地;1900年,中华民族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京师、烧杀抢掠的民族耻辱步履蹒跚地迈入20世纪的。而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被严重损害,“战争赔款”成天文数字,中国在列强的殖民侵夺中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沼。而伴随列强侵华战争同时而来的,是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的侵略和殖民掠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顽强斗争,例如关天培、定海三总兵、左宝贵、邓世昌等在抗击外敌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林则徐、魏源等一批最早放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左宗棠、冯子材等人的保国卫土,以及三元里抗英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认识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并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整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专题第二条所涉及的主要是抗日战争的内容。但它从内容表述上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史实。第一是列举日军侵略中国的暴行。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就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面对的最为凶恶的敌人。而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侵华战争,是近代中国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中国的过程中,烧杀抢掠,如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用中国军民进行的活体试验等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对此我们应有深刻的揭露。第二是中国军民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这里所强调的主要史实,更多的是指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几次重大的战役,同时自然也包括中国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的一些典型史实。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了解和简述中国军民抗战的主要史实并不是课标的最终目的,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史实,使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意义。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在面临亡国灭种危险的关头,为反抗民族奴役、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之战。在这场全民族抗击外来敌人的战争中,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两支政治力量——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在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口号下,消除纷争,实现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对于推动全国各界走向全面抗战、全民抗战至关重要。它构成了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基础,也是抗日战争能够坚持八年之久、打破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向例直至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同时,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深刻认识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在近代中国,它必须是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三是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尤其是跻身世界四大国行列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显示了中国抗战和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世界各国对中华民族为反法西斯视野做出伟大贡献的肯定和认同,并从此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要学习用纵横对比和归纳的方法,从整个近代中国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高度来理解和体会抗战胜利的地位和意义,从而深刻认识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民族自信心。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在“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学习专题中,我们曾经提出,自从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就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本专题即是对后一历史主题的体现,也是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历史发展主线的概括。

  本专题共列出了四条内容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太平天国运动方面的内容。太平天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和最后一次自发而单纯的农民运动,它爆发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逐渐变化之时,并在南京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达十多年的政权,有力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这无疑是一场具有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革命运动。但是,正如前面所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逐渐变化之际——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新的历史任务已经摆在了中华民族的面前,中国革命已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新的社会阶级结构尚未形成,革命性变革力量尚未诞生,这种历史的反差就注定了这场运动失败的必然性。这意味着,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农民阶级已经无法完成历史提出的新课题的重任,新时期的中国革命需要一个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阶级力量来作领路人。这也就是专题第一条所要求的“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的立意。

  进入20世纪,真正引起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近代中的社会性质,但它却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在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成为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袁世凯的“皇帝梦”和张勋的拥戴清室复辟之举,都被这一历史大朝席卷而去,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为即将兴起的历史变革浪潮准备了前提。这是本专题确立第二条内容的基本思路。在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须避免就事论事,应指导和帮助学生,从世界潮流和中国社会进步趋势的高度,展开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探讨,在这种指导和帮助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居高临下式的,探讨的问题也不是预先给定封闭性结论的,而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思想开放、思维自由的探究活动。

  本专题的第三条内容要求是“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运动,它既是此前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又是迈入民主革命新阶段的第一步,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里所要求的“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科学地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本身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包括思想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等所具有革命性意义;第二,正确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因果关系;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因此要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专题第四条内容要求是“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它承接着第三条内容要求,是第三条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现的题中应有之意。不过,这里主要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作了定性,但又没有明确点明那些主要史实,实际上是为教材编写人员留下了充分的发挥空间。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则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时间断限,实际上它是紧扣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而来。

  总之,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是以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为重心,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过程为基础,共同构成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就是本专题的基本思路与主线。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本专题在内容标准方面共列出了四条要求,其内容涉及到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即我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为全国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

  专题的第一条至第三条内容要求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它们既包含了政治建设的起点、基本内容,也包含了政治建设的曲折、转折及其新的探索与成就。例如第一条的内容要求是“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其中,“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必然要涉及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问题,因而包括新中国的筹建过程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史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五年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继承和发展《共同纲领》的基础上,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经波折,甚至一度陷于瘫痪,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更形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这种惨痛的教训又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政治建设上开始了创新性探索,这表现在逐步确立起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我国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取得丰硕成就,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专题的第四条内容要求是“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挫败了外国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阴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努力;其二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三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新中国外交走过了50年风雨历程。本专题所反映的就是在这一历程中,我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史实。

  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国之初,我国面对当时阵垒分明、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决定在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遵循三个基本方针,即:“另起炉灶”,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扫干净后再与它建立外交关系。为此,我国首先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争取同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参加了著名的亚非会议。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提出并确立了处理国与国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五个方面是完整的辨证的统一,其实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利,促进整个人类的和平和进步,它成为我国对外关系取得不断进展的主要保证。因此,专题第一条以“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作为引子,而其立意则在于通过了解这些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是国际形势发生动荡和改组的时期。美国迫于改变同苏联争霸中陷于的不利困境,开始调整其对外政策,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利用这一有利的国际环境,按照毛泽东“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走出60年代的外交思维定式,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并改善同西方大国的关系。因此70年代也是中国外交进行重大调整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时期。这突出表现在: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之间的坚冰开始打破;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改善,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我国对外关系中的三件大事,对我国今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过程,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其对中外关系的地位和意义,自然就成为本专题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重新调整外交战略,在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新主题,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后,我国作出了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判断,积极推动对外关系取得新突破。我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与中俄、中美分别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首脑外交、多边外交活跃,对外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方式更加多样化。了解这些具体的外交成就,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其特点,就成为专题第四条的内容要求。

  (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罗马是古代世界文明中心之一, 以各自的特色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占有突出的地位。其中,希腊作为欧洲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地区,对后世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堪称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和西方文化的渊源所在。本学习专题设置的目的在于了解希腊、罗马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各自特点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与启示。

  古代希腊的地域范围一直可以延伸倒地中海西部、中部和黑海沿岸地带,其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航海民族”之誉的特性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赋予了希腊文明重要的影响和独特的魅力。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臻于鼎盛。教师应使学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与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的关系,了解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形式,如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各自权力机构的相互交错和制衡,及其对于经济文化进步的推动意义,并注意理解其存在着的无法逾越的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资选择的道路,并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理解民主政治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继希腊之后,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文明中心,而罗马法又构成了这一文明的重要内核。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法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教师应使学生对这一发展过程有一个简勒的了解。罗马法渊源于罗马奴隶制度,仅使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奴隶则被排除在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之外,因此它又被称为“公民法”。而随着罗马对外扩张范围的扩大,罗马法中又逐渐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各民族的新的共同法律——“万民法”。罗马法的创设成型,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地维系作用。因此,这也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重要启示,法律成为人类政治活动和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

  (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在西欧,从中世纪步入近代时期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革。在政治方面,近代时期的转变在于,以国家权力取代王室家族权力,以法律取代王命和贵族特权,以民选的国家机构取代王朝和廷臣专权,在原则上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欧美各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伟大成果就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在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过程中诞生的,这一斗争过程也是西方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主制的确立几经曲折和反复。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而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光荣革命”之后,以《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度和国会至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后通过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它所确立的联邦制度、三权分立开创了世界先例,有力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 而对于法国而言,持续性的革命引发了法国社会和政局长期的剧烈的震荡,直到大革命结束后几近百年的时间,于1875年1月,国民议会才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德国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在普法战争的胜利中组建德意志帝国,并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政体,君主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事、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其政体虽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但毕竟也走上了立宪的道路。这样,到19世纪晚期,资产阶级代议制已在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建立。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性质和不同的政治民主化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引导和启发学生:第一,结合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其性质,归纳其共同特点,如议会的作用及其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司法权的独立等;第二,结合各国的历史情况及其宪法的制定情况,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下的不同政治体制模式,如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等,用横向比较分析的方法,把握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之间、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第三,从西方和世界政治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完善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持续发展和繁荣的作用。在这种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过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充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评判历史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而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逐步走向实践则是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基本主线之一。本专题就是以这条历史主线为线索,反映其过程,探讨其历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成为近代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支新生力量。19世纪30—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等大规模工人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欧洲的历史舞台。当时无产阶级的斗争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同时由于各国的政治民主化改革尚未充分展开,当时工人的斗争呈现出以政治斗争为主的特点,但是就其斗争纲领而言,多半还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的范畴,在客观上还只是资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力量。此时,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时代时潮,开始逐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人类知识的精华,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从而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愈来愈具有国际性。第一国际的成立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表现,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更是19世纪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重大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实践。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从暴力斗争转向合法斗争。但在沙皇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却走上了以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暴力革命道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世界的局面,在世界上第一次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无产阶级建立起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奋斗,于1949年10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成为20世纪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运动,它历时一百多年,横跨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两个时段,头绪众多、过程复杂,因此在本专题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结合工业革命后工人运动的基本特点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状况来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和影响,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为探求真理不懈奋斗的创造精神。其次,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角度,认识俄国十月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开创性的意义。十月革命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客观经济前提尚不成熟的特殊情况下,俄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推进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的一次重要尝试,其意义在于通过俄国这块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要理解和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和理论创新勇气。第三,注意联系国际背景,用世界性的眼光来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历史发展史上的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多年,是国际形势动荡复杂的时期。美苏两国从战时同盟变为对手,形成冷战态势,影响世界格局40多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新兴力量崛起,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本专题所反映和探讨的就是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这种重大变迁的趋势与规律。

  专题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求。第一个方面是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制。二战结束后,美国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妄图称霸全球,,把苏联看作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同时也出于反对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发动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相继登台亮相。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则意味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在两极格局中,为了称霸世界,美苏两国在世界各地展开争夺,竭力控制更多的势力范围,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其次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问题。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体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合作组织发展迅猛,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遭受重创的西欧走向复兴和联合自强,要建立挑战美国的“欧洲人的欧洲”; 战后日本迅速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日益发展壮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三世界开始崛起,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不结盟运动”。到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整体世界发展中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愈益凸显。

  第三个方面是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991年,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随之终结。在世界格局发生急剧转换的过程中,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国经受了冷战后的冲击与磨练,世界形势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但是,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要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俄罗斯力图恢复大国地位,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区域性合作组织迅速发展,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

  在本专题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从整体世界的宏大背景中认识和把握世界格局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力避就事论事的学习方法,从而做到切入点具体、背景宏阔、含义深刻的学习效果;要充分注意课外学习资源的利用,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新闻媒体、报刊、重大事件报道等媒介,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通过讨论会、历史板报等形式,发表对相关历史问题的看法,不断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历史观察力和历史理解力,强固其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历史Ⅰ》教学活动建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积极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在以往历史教学过程中生硬的灌输式的讲授方式,积极转变教育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此,必修课程《历史Ⅰ》中列出了一些教学活动建议,内容包括:课堂讨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辛亥革命为题举办专题讨论会,收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等并举办专题展览,访问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观看影视资料作品,举办演讲会等。

  组织教学活动有着多种方式,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来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从这种意义上讲,必修课程《历史Ⅰ》中列出的教学活动建议的仅仅是一些具有示范性的教学活动建议,从活动方式和内容而言,它大致具有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 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题目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如教学活动建议之二“以‘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为题,举办讨论会”。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它在20世纪的中国引发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从此,民主共和的成为近代中国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这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但从另一方面看,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皇帝,推翻了君主专制,挂上了民国的招牌,但它并没有改变近代中的社会性质,封建主义的幽灵依然盘踞在国人的心头。换言之,这场改天换地般的政治革命剪掉了人们头上的辫子,但并没有把人们心灵上的“辫子”连根剪掉。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这对高中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它对于激发学生善于发现和探究历史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学生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活动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讨论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积极性,要为持各种意见的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讨论氛围。要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使学生理解以是否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作为历史评价标准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理解,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的封建发展历史的国度中,要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不是仅仅靠一两次革命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变革过程。

  第二,教学活动建议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融合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体的可能性,在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特征的基础上,突出学习的过程、方法及学习过程与方法两者的结合。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历史,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方法,提高能力。例如教学活动建议之七“组织讨论会,分析希腊民主政治或罗马法的利弊得失”。这是一个开放度很大的讨论题。要对这样一个类型的历史问题展开讨论,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仅靠教材中的内容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学生必须进行有关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方面的资料收集工作,而收集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既包括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资料收集方法方面的学习,也包括学习对历史资料进行鉴别、研读和吸收有效信息等。参与资料收集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历史的过程、学习探究历史方法的过程,也是整理已有历史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归纳和分析的过程,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和有益的。而只有在经历了这一过程后,学生才能对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有一个建立在自己独立判断基础上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助于教师观察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形成过程性评价。教学活动应注意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问题”即“思维”,一切探究、发现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拘泥于课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归纳、综合、抽象等思维方式,逐步掌握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样,学生在进行这种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也有利于教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来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成绩、参与意识与需要努力的方面,形成具有针对性和激励性的过程性评价。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教学活动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仅仅是一种带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建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这还需要教师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定,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多样化、开放性的活动空间。

上一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之二高中历...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