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之九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解读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7:48阅读:
字号:|

  第二编

  第六章 选修课程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解读

  一、关于本学习模块的说明

  (一)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学习内容

  本学习模块的题目最初设定为“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后根据各方面专家的意见,考虑题目的涵盖面等因素,将其修改为“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但其内容仍然为近代社会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在政治理念、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层面上的殊死斗争。那么,为什么要在高中历史课程中选择这样一个学习内容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人类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政治就一直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但由于政治历史的时间漫长、内容丰富而复杂,作为高中历史的专题式学习就不能不截取其中一个最能反映核心和本质问题的时段和内容作为学习模块。于是,我们就在纵向上选择了“近代社会”这一最重要的历史转型期作为学习内容的时间范围,而在横向上,则选择了“民主与专制的较量”这一重要的政治内容作为学习专题。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在纵向和横向上作这样一种截取呢?我们知道,人类有史以来,在政治领域内经历了两次最为重要的变革,一次是从原始社会的民主制度向奴隶主阶级的专制制度的演变,另一次就是从封建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演变。前者发生在人类文明还处于分散、隔绝、孤立状态的古代社会,其差异性和特殊性远远超过其共同性和普遍性。而后者则发生在形成真正世界历史的近代社会,人类文明开始从分散、隔绝和孤立状态走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历史的形成期,其共同性和普遍性开始超过其差异性和特殊性,因而更具有历史学习的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没有选择第一个变革期,而选择了第二个变革期作为我们的时间选择对象。而在内容上,近代社会的政治史十分丰富而复杂,我们不可能把近代社会的全部政治史作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尤其不能把这样一个庞大的历史内容作为专题学习的内容,它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更不符合专题式学习的基本含义。我们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横断面作为高中历史学习的切入点。尽管近代社会的政治史包含的内容纷纭复杂,但还是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领域,即政治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实践,第一个领域属于政治理念层面,后两个领域属于政治操作层面。近代社会的所有政治活动都可以概括为这三个领域、两个层面的活动。如果对中外近代社会的政治活动作一个总结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三个领域和两个层面全部活动几乎都是围绕着一个问题而展开的,即“民主还是专制”,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的核心内容,就是围绕着“民主与专制”而展开的,它要完成的任务则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过渡,其表现形式则为“革命”与“改革”。但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其本质都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因此,我们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作为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就是从本质上抓住了近代社会政治史的核心问题。

  2.现代社会是近代社会的延续,近代社会是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现代社会所出现的社会主义民主是近代社会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与升华,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扬弃,是人类民主化进程的一个新阶段,也就是说,它是人类民主化进程的“连续”,而不是“断裂”。因此,近代社会中的某些资产阶级民主理念、民主制度和政治实践,仍然可以为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主义民主化建设所继承和借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让高中学生了解近代社会“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历史和某些民主理论、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的内容、形式与特点,就不仅具有历史学习的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民主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这是我国目前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极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认识问题。从近代社会的政治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彻底的自由与解放。人类在追求这一终极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在三个基本领域摆脱阻碍人类获得自由与解放的桎梏:一是在经济领域摆脱贫困与剥削,为每一个人获得生命与生存的需要与尊严,从而为每一个人的自由与解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是在政治领域,使每一个人都摆脱依附、奴役与压迫,真正成为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三是在精神领域摆脱愚昧、迷信、庸俗的折磨与束缚,充分享有接受各种教育的权利,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当然,人类所追求的这个终极目标是一个永远也没有止境的历史过程,其具体内容也会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而不断赋予其崭新的含义,因此,人类永远也不可能最终完成自己在这三个领域的追求,人类因此而获得不竭的进步动力。但就第二个领域的目标而言,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民主就不仅仅是人类摆脱政治上的不自由、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社会和个人命运的主人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人类为之不懈奋斗的一个目标或目的。那种仅仅把民主看作是人类解放的一种手段的认识,不仅仅是片面的,而且也会极大地延误、甚至误导人类的民主化进程。因为如果仅仅把民主看作是一种实现人类解放的手段,那么至少在理论上就存在着可以不用这种手段的可能性,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与人类的民主化潮流背道而驰。这种认识如果不是一种政治上的幼稚与天真,那就是专制势力为阻碍政治民主化进程而设置的一个理论陷阱。学习近代社会民主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可以加深我们对民主与专制问题的认识,纠正那种只把民主看作是手段、否认它是人类追求彻底解放的一个目标的错误认识,从而加速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二)本学习模块的基本思想

  本学习模块的主要内容为中外近代史中民主与专制力量激烈斗争的历史,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外历史上,民主与专制力量在思想、制度和政治领域里进行殊死斗争的典型过程与史实,阐述了专制思想、专制制度和专制统治是一种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它的出现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历史的合理性。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民主必然要取代专制统治,它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本课程包括思想领域的论战、构建政治制度上的分歧、政治权力的角逐以及资产阶级在法制建设、构建民主政体等方面的努力。其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国家权力的本源(“主权在民”还是“君权神授”)、人权的本质(自然享有还是统治者恩赐)、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统治国家的基本体制(法治还是人治)、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代议制还是君主专制)、统治者产生的基本原则(选举还是世袭)权力结构框架(三权分立还是金字塔)等。本课从古代关于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斗争说起,以近代中外民主与专制力量在国家政治体制、国家权力的基本结构、人权的地位和内容、国家权力的产生等史实,系统地阐述了近代历史上中外主要国家民主与专制力量的斗争过程。

  在设置本学习模块时,主要体现了这样一些基本思想:

  1.专制和民主都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必然阶段;专制曾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它是当时的社会条件、自然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因而也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但是,进入近代社会后,民主化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专制制度成为民主化进程的主要障碍,用民主代替专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2.民主思想是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的前提。政治民主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伟大社会运动,这场社会运动和社会进步同其他领域的社会运动一样,同样需要有先进的思想理论作指导,如果没有这样一场思想领域里的理论创立与传播,甚至是思想理论领域里与封建专制思想的激烈交锋,民主的实践是不可能成功的。一场没有民主思想理论准备和传播过程,或者民主思想理论模糊、混乱的民主运动是不可能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民主政治的含义本身就有三个层次,一是先进的民主思想与民主理论;二是先进的民主制度;三是公开透明、完整齐备、可操作性极强的运行程序。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思想与民主理论的创立与传播就不仅仅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制度的有序化历史过程。

  3.民主不是统治者的恩赐,而是人民群众(包括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尽管有些民主成果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取得的,但它的本质仍是人民群众斗争的产物。在近代社会里,民主与专制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力量;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就是把应该属于人民的权力从封建专制势力手中夺回,并使主权源于人民、人民群众以代议制的方式参加政治运行过程,并以多数原则决定其政治决策的结果等原则制度化,这种状况是封建专制势力绝不能接受的,虽然由于内外政治环境的压力,某些上层统治者(也包括某些刚刚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取得政权的资产阶级)也可能被动地进行某些政治改革,如沙皇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也都实施了一些政治机构、法律制度,甚至是宪政上的改革措施,但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放弃其专制制度,而一旦时机成熟,这些被迫进行政治改革的专制统治者或资产阶级统治者都会立即把“恩赐”给人民群众的有限民主成果悉数收回。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社会的民主政治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暴力的和非暴力的、流血的和不流血的、合法的与非法的斗争取得的政治成果,而不可能是统治者赏赐的“圣果”。凡是能够赏赐的东西,都是在条件许可时能够收回的东西,在近代社会里,许多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反反复复,充满着坎坷与曲折,大部分都可以从其民主成果的获得方式中找到答案。

  4.近代社会中诞生的资产阶级民主至今也是一种不完善、不彻底的民主,但同封建专制制度相比,它毕竟是一种民主制度,它的不完善、不彻底只能证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而不能证明封建专制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更不能削弱它代替封建专制制度的巨大历史进步性。因此,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批判只能站在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封建专制的立场上。

  5.民主制度的产生与出现,同全体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基本无关,它只同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有关。而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只同民主化进程的快慢、民主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有关。这就像不能把是否有文化作为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一样,而有什么程度的文化只能决定其接受哪一个阶段的教育。对于一个没有文化、但目标是完成大学教育的人而言,既不能马上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也不能因没有文化而拒绝其接受初等教育。但不论是接受初等教育,还是接受高等教育,其本质是已经在接受教育,它同没有接受教育具有本质的区别,而接受初等教育还是接受高等教育,仅仅是在接受教育程度上的区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社会的巨大历史进步性就在于,它开启了人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而不在于这种民主化的水平有多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是在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和近代社会的民主制度建设与民主实践中逐步提高的,而不是在封建专制社会中自然形成的。封建制度的不完善与衰落、民主思想的创立与传播和民主力量的崛起与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是民主制度产生的三个重要条件。等待封建制度的完善和不断完善封建制度是不能实现从专制向民主的过渡的,它只能与民主化的历史潮流南辕北辙。

  (三)本学习模块的学习目标

  本学习模块的学习目标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在知识方面,要求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和政治法律文献的基本史实和主要内容;了解民主思想的起源与主要观点,能够正确辨别和科学比较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

  2.在能力上,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收集历史上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从而形成科学的历史概念;了解民主与专制问题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对近代社会中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历史过程进行概括与提炼,掌握其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掌握其历史规律;能熟练运用所学的历史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中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等问题。

  3.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能够形成历史的进步意识;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对阻碍历史进步的专制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统治持批判态度,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内容标准分析

  本学习模块共有七个学习专题,现依次分析如下:

  (一)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本专题主要包括这样几层含义:

  一是要了解历史上专制制度产生的基本理论依据和对专制制度的理论说明。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依据,即所谓的“存在的合理性”。从理论上对这种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解释,往往成为一种政治形态的“出生证”,而从理论上研究和批判其存在的历史落后性,则可以找出其消亡的历史衰竭点,从而成为一种政治形态的“死亡证”。因此要学习专制制度产生的根源、发展规律和衰亡的历史必然性,就不能不了解专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是民主政治的出现和代替封建专制政治同样需要由思想理论对其存在的合理性、优越性和进步性时行论证与说明,了解民主政治的有关理论思想,才能从更深刻的层次上了解民主的历史进步性和代替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三是民主政治要代替封建专制政治,首先应在理论上对封建专制理论进行深刻地批判,揭示其退出历史舞台的历史合理性,而封建专制政治要维持自己的存在和保护专制势力的既得政治利益,就不能不在政治思想理论上向民主政治展开疯狂的反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民主政治思想理论同封建专制理论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殊死斗争。

  四是以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和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为君主专制思想的典型代表,在了解“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君主专制统治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阿奎那是西方经院神学的典型代表,他在其代表作《论王权》中表述了这样一些为封建专制制度辩护的基本观点:信仰高于理性;封建的等级秩序是上帝的安排;上帝赋予了人是社会与政治动物的本性;人必须服从现存的社会,而服从上帝和教会的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不难看出,在阿奎那的思想中,只有神的意志、教会的意志和国王的意志,完全没有个人的理性、意志和权利,这就从宗教的角度为封建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它的出现同中世纪欧洲教会的统治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教会为君主专制提供神学依据,王权则为宗教的至尊地位提供政治上的说明。封建王权在进行专制统治的过程中也大力宣扬其宗教上的神圣性和合理性。以英国封建王权为例,早在中世纪中期,历代英王都大力援用教会的政治优势,为王权统治披上一层神圣合法的宗教光环。自1066年英王威谦一世即位起,其加冕典礼中的宗教仪式---涂油加冕典礼就更为完备而隆重(见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352-253页),它把枯燥、抽象的“王权神授”的理念,物化为庄严、神秘而又生动的宗教礼仪,使这一仪式的出席者和广大未出席这一仪式的臣民“对国王的神圣尊严获得深刻的感受和领悟”。它以特有的神权政治向全国昭示:国王是上帝“授职”的统治尘世的最高权威,任何人都须服从神命的王权,否则就要受到上帝的严惩。而在这方面更为典型的代表是17世纪初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一任国王詹姆士一世,他为了对抗国会对王权的限制,曾撰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皇帝的天赋能力》,一篇是《自由君主制的真正法则》。在这两篇文章中,他拼命鼓吹王权是上帝的创造物;国王是上帝派到地上来统治人民的最高权威;因国王受命于上帝,因此他就不受任何世俗权力的限制,君主的权力是无限的;议会和新教宣传的平等“是秩序及统一的敌人”。虽然这种君权神授的思想在加强王权、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方面曾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对民主、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的追求,其反动落后的本质暴露无遗。

  五是以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民主思想家,对君权神圣、君权神授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实践民主政治的系统思想与理论,如天赋人权论、契约论、人民主权论、自由论、分权制衡论和代议制政府论等。这些思想的提出,对封建专制理论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同时也为民主政治的出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操作的政治蓝图。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了解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封建专制统治建立的历史背景,能在对封建专制理论和民主思想理论的比较中,深入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二)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博斗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英国国会与国王斗争的焦点是:国会权力至上还是王权至上?英国历史上早从8世纪就开始了对王权限制的尝试,它萌芽于“贤人会议”,发展于“贵族代表大会”,鼎盛于13世纪大宪章的制订与国会的形成。此后一直到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限制王权的历史进程相当缓慢,甚至时有倒退。但英国历史上限制王权的各种尝试,包括机构、文献和制度上的创新对英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推进近代民主化进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机构、文献和制度上的尝试,透视着一种民主精神的基本原则,即王权不是无条件和绝对的权力,它应当受到各个阶层和各种利益与权利的制约。尽管这种制约王权的努力是十分有限的,而且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但它为17世纪中叶反对专制王权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十分重要的政治基础。

  2.对专制王权的限制始于“税收”问题的重要意义。我们知道,国家的税收权是国家主权和政府行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的英国。税收是王室经济的重要来源。同时,纳税对当时的英国人来说,也是其重要的义务,按照义务与权利的关系,臣民的这一义务又是产生其权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是对王室预算和国家财政预算进行限制与干预的第一步。正是因为税收权问题如此重要,它牵涉的社会因素如此众多,因此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数个世纪里,限制王权的首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国王的征税权进行限制,并以此昭示限制王权的利益集团和权利的存在。而历任英国国王对这一限制的反抗也几乎都是从滥用征税权这一问题上打开缺口的。因此,只有深刻理解征税权的重大意义,才能理解革命前英国国会为什么会屡屡在征税权问题上同国王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

  3.责任制政府的民主含义。如果说,限制国王的征税权是英国民主政治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那么要求建立只对国会负责的政府,就是对专制王权的致命一击。政府是负责国家行政权的重要权力机构,它对谁负责,并不是仅仅是一个权力归属问题,而且是区分专制政治还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因为对国会负责的政府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政府高级官员的遴选、任命和罢免要由代表“民意”的国会决定;二是政府要贯彻国会的决议、按照国会通过的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三是政府在行使行政权时,要接受国会的监督。这是民主政治中,行政权的重要特征。相反,在专制政治下,政府只对国王负责。因此,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阶段,英国国会提出建立对国会负责的政府就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

  4.在民主与专制的较量中,由于牵涉政治权力的归属和政治权益的重大问题,因此掌握统治权的专制势力是不肯轻易交出其政治权力的。这就决定了在民主政治代替专制政治的过程中必然充满着残酷而激烈的政治斗争,甚至是流血的暴力斗争。由于决定这一斗争胜负的因素众多、十分复杂,因此这一斗争又是长期的,并会多次出现彼消此长和此消彼长的曲折与反复。

  5.这一专题涉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和革命中的两个重要历史性文献和三个基本史实。其中《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具有重要的政治纲领性质,是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性质、冲突领域和国会政治要求的重要文献。它对我们了解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史实意义。而处死查理一世、护国政体的出现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种斗争的残酷性、反复性和复杂性。

  在本专题的学习中,要熟练掌握《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的主要内容,知道税收权在一个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并能够透过其具体内容,深刻认识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了解国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相关史实的了解,体会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三)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本学习专题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思想:

  1、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多数人的统治,即主权在民,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这是民主政治的实质。而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必须与法制结伴而行,它必须依靠法治去推行多数人的统治。这也是民主政治与专制统治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因为民主政治所奉行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和公开,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摆脱封建专制统治的特权性、随意性和黑箱操作性,使政治原则法制化、政治操作过程法治化。只有通过这种强制性、持久性、普适性、公开性集于一身的法律制度,民主政治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才能得到彻底实现。正是由于民主政治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近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都必然伴随着一个法制建设的历史过程。

  2.由于法制建设对民主政治的极端重要性,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都有一个把民主理念转变为法律性文献的过程。这些法律性文献的作用就是通过法律这种强制性工具,保证把某些最重要的民主思想、理念和原则固化为全社会必须严格遵守的刚性规定,不准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违背这些基本的民主原则和理念。如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等,就是这种性质的法律性、纲领性历史文献。它们既是民主政治的法律性保障,也是民主政治所追求的长期目标,具有长时段的指导性和法律上的强制性。这些历史性文献既是人类政治文明宝库中的富贵财富,也是某些国家制宪的基本依据,有些国家甚至把这类文献作为国家宪法的前言。这类法律性历史文献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旗帜性、现实性、可操作性和理想性集于一身,因此可以说这类文献既是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也是人类长期民主追求的旗帜。人们不能因其理想性而否认实现民主政治的现实性,也不能因其不可完全实现性而否认实现民主政治的必要性和人类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民主与法治是民主政治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和应有的基本标志,法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以民主的不断发展为基础和条件的;而民主的不断发展又必须以法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保障。

  3.了解“自然权利说”是理解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把钥匙。“自然权利说”是西方早在中世纪时期就已存在的一种理论,其解释为教会所控制,赋予其神学和宗教的含义。16世纪以后,思想家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和卢梭分别对“自然权利说”做出自己的解释。格老秀斯从“自然法”出发,认为,所谓“自然权利”就是“合乎理性和自然的,便是人的正当的必要的并且是道德的权利”。他认为人的“自然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是“财产所有权”。霍布斯则认为人的自然权利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理性限制的一种自由,即避害求安、谋生获利的一种自由和权利。在这些思想家中,以洛克的“自然权利说”最为完备,也为后来的资产阶级国家所推崇。洛克认为,“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所以,自然法是是确保人的自然权利的原则,自然权利的内容实际上也是自然法的内容。洛克把人的自然权利归结为四项内容:即生命、自由、财产和惩罚权,其特点是十分重视个人的权利。在诸多权利中,洛克十分强调人的生命权和财产权,认为它们是不可剥夺的天然权利。这些思想都成为后来资产阶级批判封建专制统治、推进民主政治的锐利思想武器。

  4.“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是近代民主思想的核心。“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又称为“人民主权论”。这种思想是对“最高主权属于君主”、“君权高于民权”理论的批判与否定。在“人民主权论”的阐述方面,洛克的思想是最完善、最典型的。他认为,人民为了趋利避害,决定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让渡一部分自己的权利,从而产生了保护人们整体利益的国家和公共权力。但这种转让并不是绝对和全部权利的转让,而且对被委托进行管理的政府权力也通过法律等形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他的人民主权论的主要内容表现为:政府权力的确立、运用、监督直到更换,都要由人民来决定;并不是所有的政府都是合法的,只有在人民自由表达意志的基础上,通过契约建立的政权才是合法的政权;合法组成的政府的权力必须按人民的意志来行使,保卫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果政府滥用权力,侵害人民的权利,人民便可收回政府权力,重新建立代表他们意志的新政府。这就是洛克“人民主权论”的核心内容。这些思想对近代社会资产阶级政府的组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法律制度、政体形式、政权机构和运作方法都是以这一思想为基础而产生的。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应认识到民主化进程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订法律的准备阶段;理解《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民主思想和理念对世界民主化进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通过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四)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本专题以英国和美国政治体制为例,阐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原则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基本思想主要有:

  1.民主思想和民主理念是民主政治的灵魂,没有先进的民主思想和民主理念,就不会有完善的民主政治。但民主政治仅仅停留在思想和理念层次上,它就不能成为民主的实践。民主思想和民主理念要变为一种实践,必须经过把民主思想和民主理念法律化的过程,使之变为一种全社会的共识和必须遵守的规则。但仅到这一步仍不能使民主思想与理念成为一种完善的民主实践。要想使法律化的民主顺利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政治实践,还必须使之政治制度化。也就说,必须全力进行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是民主政治的精髓所在。因为,民主如果缺乏具体的制度化内容,就难具有强有力的保障,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近代社会的民主政治不但是一个思想理论和法律化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过程。这些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选举制度、决策制度、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权力制约机制和权力机构的设立等,没有这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就不会有近代社会民主力量战胜专制势力的成果。

  2.建立对议会负责的政府,是近代社会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关于这个问题在前边已有论述,不在这里赘述。

  3.近代社会中的民主政体千差万别,类型很多,但作为民主政治体制,它们一定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如有成文或不成文的宪法作为国家基本大法;有严密完善并得到严格执行的法律制度;有经选举产生的国会,代表社会上各个利益阶层的意志和要求,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政府对国会负责;掌握行政权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由选民或国会选举产生;对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实行分权制衡的制约机制。这些构成了近代民主政治的普遍性,在这些共性的基础上,各国因各自国情的不同,在具体的政治体制上形式各异。从这个意义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同美国的总统制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它们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都具有民主政治的共同特点。

  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要掌握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即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本质;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概括美国与英国政治体制的异同,认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形式的多样性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本质的普遍性的共存。

  (五)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法国大革命是近代史中最典型的一次民主力量战胜封建专制势力的斗争。这次斗争与较量所涉及的内容之深刻、斗争范围之广泛、经历时间之长、斗争历程之曲折都是近代史中罕见的。本专题以法国大革命中最重要的历史史实为例,意在阐述以下几个重要思想:

  1.法国大革命的艰巨性是欧美早期三次资产阶级革命中最突出的,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它的深刻性。这种深刻性主要表现在:(1)在思想领域,法国大革命前的启蒙运动、大革命开始初期发表的《人权宣言》都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理论水平提升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这一高水平的民主思想、人权观念、共和意识都使民主力量同典型的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发生空前尖锐和激烈的斗争,其中封建专制势力的反抗之惨烈也是历史上少见的。由于这场革命在思想理论方面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因而对这场革命和欧美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斗争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推动。后来,这种思想还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人类的民主化进程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直到今天,围绕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问题,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的政治取向。(2)在革命的手段上,法国大革命采取了激烈的暴力斗争方式,它在某种程度上,使革命中对立双方的矛盾时刻处于白热化之中。(3)在革命的发展趋势上,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三个依次深入的发展阶段,相当深刻地消除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根基,使这一革命中的矛盾与斗争呈现不断激化的态势。(4)这场革命所追求的政治目标没有递进的阶段性,大多表现为一步到位,如全部废除封建义务、从封建君主专制一步转变为民主共和制、在资产阶级内部掌权的阶层上看,迅速从较为稳健保守的大资产阶级掌权过渡到相当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掌权,掌权的资产阶级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很快就从有利于资产阶级上层转变为平民化色彩很浓的政策取向。这样一些特点,使法国大革命中的反抗力特别顽固,同时也就使这场革命显得格外艰巨。

  2.决定法国大革命长期性和曲折性的因素很多,除了上述提到的革命深刻性以外,还有革命力量内部的问题、封建专制势力与民主进步力量之间的实力对比问题、国内的政治文化传统问题、国际环境问题等。因此,在分析法国大革命进程的长期性、曲折性时应有更广阔的历史视角,这样才能从更深刻的层次上理解法国大革命的特点。不过,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波旁王朝的复辟都没有完全消灭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革命深刻性的影响。

  3.法国大革命中在废除封建义务、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确认公民权利等每项革命成果和公民权利的取得,都是在同封建专制势力进行殊死斗争的产物,而不是封建专制势力妥协的结果,更不是封建势力的恩赐。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得以保留,并最后取得了这一斗争的胜利。

  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应从更为广阔和更深刻的历史视角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深刻性、艰巨性、长期性和曲折性,认识到政治领域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尤其是在近代社会早期,这种斗争更多地表现为残酷的暴力斗争。

  (六)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本学习专题主要讲述近代中国社会面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各阶层所做出的反应和社会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主要包括这样几个问题:

  1.关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问题。面对西方在思想文化和军事、政治、经济两大方向的进攻,传统中国社会中最早做出反应的是知识分子。要对这种反应做出客观的评价,应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体的评价是被动的评价,即面临西方强大的军事入侵和政治威胁而被迫面对早已传入中国、但为当初中国知识界和政界大多数人所不屑的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体,因而在1840年前后,中国知识界和政界的评价更多地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政治判断,而不是文化和思想上冷静地思考与鉴别。在强大的“爱国”还是“卖国”的政治氛围中,这些最早做出反应的知识分子不可能冷静、理性地分析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利弊短长,误以为中国的失败只是技术上的劣势,而不是封建专制制度对民主政治制度上的劣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和原则。换言之,西方的民主思想、政治制度不在学习之列,而西方民主思想和政治制度变革之后所产生的技术优势却可以作为当时中国的学习内容。(2)主张这种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看不到西方技术、经济与军事优势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根源,死抱封建专制的传统体制,拒绝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切实际地以为只要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就可以用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同西方列强对抗到底,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这种思想和主张在当时的清政府看来,无疑是爱国的,但从世界发展潮流来看则是落后、迂腐的,而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看,也很难说它是爱国的。

  2.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封建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出现了以康梁和孙中山为代表的两大派别,前者主张通过改良建立有限的君主立宪制,后者则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在对这两种政治派别的评价上,我们以往总是把评价的标准和焦点集中在变革的手段与政体形式上,即是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还是保留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是用和平的手段还是用暴力的手段,这种评价的缺陷是忽视了变革的时机和成本问题。一个国家政治变革的关键既不是君主立宪或共和,也不是暴力革命还是和平改革,而是民主还是专制。围绕“民主还是专制”这个核心问题,还有两个重要问题却往往为我们所忽视,这就是“时机的选择”和“社会成本与政治效果”的问题。如果当时中国社会的有识之士和清政府中的开明官员能在19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半个世纪中,统一认识,全力以赴,共同促进中国通过和平变革的手段,从专制向民主转变,在中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民主政体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近代的中国将抓住最佳的历史时机,用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最大的政治效果。但是,当时的清政府却冥顽不化,而中国立宪派和共和派却因政见分歧,大大削弱了共同向清政府施加政治变革压力的力度,也丧失了把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改造成立宪派的时机和可能,最后使中国民主化进程错过了以最小社会成本获得最大政治效果的最佳时机,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中国已经没有和平立宪的可能,只有通过革命来变革封建专制的政体了。但是,当时的变革派(包括立宪派和共和派,或改良派和革命派)和后来的史学界,都把手段和形式看得比实质、时机和成本更重要,甚至把改良派看得比清政府更坏,把立宪看得比专制更糟糕,把跨进一小步的艰难看成是不可能,相反却从跨进一小步的不可能推导出只要流血就可以跨出一大步的结论,错误地以为“投入的成本越大,就会得到越大的回报”。后来戊戌变法的失败,并不是因为其手段的改良,而是因为错过了最佳的历史时机,辛亥革命的爆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这里“不得已而为之”的判断并没有贬低其伟大历史意义的意思,只是说,它是清政府撞到墙上,已经没有回身的余地,而社会变革派已经没有其他任何手段可以选择而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变革只是到了所有力量和派别都没有选择余地时,才被迫选择唯一的、需要付出巨大社会成本的变革之路,那才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真正悲剧。这种悲剧的发生说明当时活跃在政坛上的各种政治派别、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负有责任的政治人物,或缺乏审时度势、及时抓住机遇的历史紧迫感,或缺乏政治运作的智慧与技巧,或缺乏在有诸多选择时做出最佳选择的能力,或缺乏统合各种政治力量推动历史前进的胸怀,或只有原则却缺乏灵活与妥协的建设性态度,或缺乏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中吸取精华的政治敏感(对19世纪60年代发生在俄国和日本的变革无动于衷)。在这里说到这些,并不是要指责前人,而是意在说明这样几个用鲜血换来的道理:一是近代社会中的改革虽然多有被迫进行的色彩,但它对变革者而言,仍是被迫中的主动选择,而革命往往是已经没有选择时的选择,因此是被迫中的被动选择。二是社会变革的效果并不与投入的社会成本必然成正比,改革也不一定比革命走得更慢,因丧失历史时机而被迫发生的革命不一定比抓住历史时机、主动进行的改革更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三是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不等于历史上没有发生或没有成功的可能或前途都是不可能的,不要忘记了,“历史的必然性寓于历史的偶然性之中”是历史唯物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以史为鉴理应包括从那些可以选择,但没有选择,可以成功,但没有成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中汲取教训,它会使我们的眼界更为广阔,使我们今天的行动更为理性、更富有创意。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提出“体用”之说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理解改良派与革命派政治主张的差异和实质,认识辛亥革命在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巨大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七)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本专题阐述了中外近代史中,人民群众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史实,其内涵是:

  1.无论是专制统治还是民主政治,最大、最重要、最直接的当事人都是人民群众,因为在专制制度下,受害人数最多、受害最直接、最严重的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而在民主政治下,受益人数最多,受益最直接、最大的还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按照“谁受害谁申诉、谁受益谁诉求”的原则,人民群众理应是反抗专制统治、诉求民主权利、推进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主体。专制统治者虽然是少数,但由于他们是专制统治的既得利益者,又掌握着国家权力,因此从专制统治者手中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民主权利、建立多数人的政治统治,必然要剥夺少数专制统治者的既得利益,因此,他们不但不能拱手把其窃取的政治权力还给人民群众,而且还要顽固阻碍民主化进程。这就决定了人民群众反对专制统治、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本专题所涉及的近代国内外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史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人民群众是民主政治最大、最重要、最直接的当事人”还有另一层含义,即在今天人民当家作主的我国,每一个人都有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自觉提高民主意识、维护民主权益、不断推进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史责任。如果你是一位拥有一定权力的人,那就要自觉地在你行使权力的范围内,按照民主的原则和程序,推行民主管理模式,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行使权力,而不能按照个人的喜好和意愿进行独断专行的专制式管理。如,班主任就不应在自己负责的班级里指定班干部,而应由全体同学选举产生;评选优秀学生也应顺从多数人的意愿等。如果你是一个经同学选举产生的班干部,你就不能仅仅按照教师的意志行事,而应把教师仅仅看作是向你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的指导者,最后还是要按多数同学的意见办,如果你在执行班务工作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就应当向全班同学进行检讨,必要时可以引咎辞职,虽然一个班干部不算什么官员,但通过这一工作树立民主意识、懂得民主程序和民主原则、实行民主管理,对于以后的人生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如果你是一个什么权力也没有的“百姓”,你就应当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懂得多数原则是什么含义,自觉地服从多数人的意愿,知道如何执行多数人的意志,同时保留个人的意见,并在你相信自己的意见正确、多数人的意见不正确的时候,坚信民主的纠错功能,当你的意见一旦被多数人所接受,你的意见、意志或意愿就可以通过多数原则得到实现,而不能通过非民主手段或方法去实现你认为是正确的意见、意志或意愿。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地在自己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实行民主的原则,那么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就会大大加快,并取得更为令人瞩目的成就。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够认识到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理解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体会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在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三、本模块教学活动建议

  本模块的教学活动建议是:“出一期墙报,就‘臣民’与‘公民’ 或‘专制’与‘民主’制度有哪些区别各抒己见。”其实这仅仅是课程标准编写者的一种示例性建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或学生都可以根据本模块的学习内容,设计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创意、有利于加深对本模块学习内容的理解的教学活动方案。

  (一)本模块教学活动设置的基本目的

  在本模块中设置教学活动的基本目的是:

  1、有利于学生对专制制度和民主制度内涵的理解,能够区分专制制度同民主制度最本质性的区别。

  2、使学生对专制制度和民主制度中“人”的最本质的区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知道在专制制度下的“臣民”同民主制度下的“公民”最本质区别的表现,这会有利于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更自觉地加强民主意识,提高对维护自己权益的自觉性。

  3、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就历史学习中的某一问题完成收集材料、阅读材料、整理材料、构建说明体系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观察力和敏感度,学会怎样利用材料来说明一个问题的思维能力。

  以本模块的教学活动建议为例,学生可以首先两个重要的历史概念:“臣民”和“公民”的含义,然后通过收集大量的历史材料(包括图表、图画和照片)、文字表述或图画来说明两者之间的本质性差异,而同学之间在这些差异的表述上一定会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会为学生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启发提供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是学生也可以通过墙报这种形式对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见解展开讨论或辩论,去除其间的非本质性区别,以求更准确地把握这两个历史概念的本质性差别,从而提高学生置疑、论证和表达问题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表达出来的某些“不正确”或“不全面”看法,教师没有必要立即加以“纠正”,可以采取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以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更多的学生继续查找材料,把个别或部分学生的看法变为全体学生再次进行求证的材料,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同时也能煅烧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讨论类活动的开展与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讨论这种方式,设计出更多具有新意的教学活动方案。讨论类教学活动的优点是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思考和发表个人见解的行列中来,以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同时,通过讨论的方式,也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在更大程度上体验到成就感。从教育的角度看,还可以通过讨论这种方式,更及时地发现学生在某些概念、史实和观点上的片面、偏激或模糊之处,使其通过适当的方法得到及时的纠正。

  假设让学生就民主政治与专制政治孰优孰劣的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民主就是自由,自由就是不受任何限制,有了这种认识,他们就会对民主是否可行产生疑问;有的学生也会对多数原则产生疑问,他们会说,如果多数人错了怎么办?如果真理在少数人手里,怎样才能更有效地避免多数人的错误决定所造成的损害?也有的学生可能会发表这样的看法:专制体制下,只要统治者是英明的,就可以做出与民主体制一样正确的决策,但在民主体制下做出这样正确的决策需要在民主决策程序上耗费许多时间,而在专制体制下,只要几秒钟就可以了,因此从行政效率上看,民主体制远远不如专制体制更有效。这些问题和疑问完全有可能在讨论这个问题时被一些、甚至是许多学生提出,而且学生也许还会提出更多连老师也无法预料的问题。还以上述提出的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首先搞清楚,民主和自由是不是一个概念,然后让学生自己在讨论中明确这样几个问题:民主不等同于自由,自由也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民主是一种有严格制度规定和规范的多数人统治形式,民主制度也必然会犯错误,但它有强大的纠错功能,可以把错误的损害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而在专制制度下,统治者所犯的错误一般是在该统治者下台后才会得到纠正,其对社会危害的深度和时间长度都会远远超过民主制度下的错误;就行政效率而言,民主制度下的决策时间确实会远远超过专制制度下的行政决策所用的时间,那么在双方决策都是正确的情况下,民主决策的效率显然不如专制决策的效率,但就总体而言,由于专制决策的个人化而使其决策正确性的概率极低,而民主决策的群体化和民主化,则可以使其决策中的绝大多数是正确的,这样从总体上说,民主决策的“慢”可以因其正确率高而得到弥补,从总体上说,其行政效率还是很高的,而专制体制则相反,总体上还是慢的。其实,上述问题的说明还仅仅是从技术性角度的说明,从本质上说,民主政治是符合人性和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的,而在专制制度下,不论它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它都是违背历史发展方向和人性的,因此它是要被历史所淘汰的。因此,一场高水平的讨论课不在于它是否完全按照教师事先的设计进行,而是在于它是否把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提出多少教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学生们自己解决了多少自己头脑中的困惑。因此,一场好的讨论课就是创设一种宽松和充满激情的说话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并在讨论结束时,能有平时难以获得的成就感和收获。

  (三)调查类活动的开展与目的

  调查类教学活动的实施,可以把学生对民主与专制学习的理性认识和课本知识拿到现实社会中去加以验证、充实和完善,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性认识和理解。同时,调查类教学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其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当然,通过调查类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学会如何从现实中收集有效的信息,并通过整理、分析、归类和抽象等过程,将现象升华为理性认识,最终提高学生观察社会现象的深刻性和敏锐性。

  假设让学生就某一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展开一次社会调查,然后让学生把调查结果做成图表,并对调查结果做出结论性判断。最后让学生再就自己得出的结果做出较为理性的分析,找出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把导致这一结果的各种因素,按照其重要程度排出顺序,最后说明影响居民民主意识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一因素会对居民民主意识影响最大。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受到的实践煅烧和提高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上一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之七必修课...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