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兴趣是激励人们进行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在地理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本人在总结前人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探索出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一、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前提,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会对任课老师产生信任感,才会乐意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针对现在的中学生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这一情况,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少用命令、禁止等学生比较反感的言辞,多用建议等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反复多次的交流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其次,教师要用赏识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求每一位学生都达到同一要求,但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要善于发现地理学困生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但能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信心,而且能自然地融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二、教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是一门以人类生存的地球的表面事物的分布、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这决定了地理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贴近生活。五彩缤纷的生活经历,多种多样的生活现象和生活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如环境问题是地理研究的主要问题,环境污染是一个社会现象,又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开展社会调查,使学生在社会调查过程中认识环境污染的现实,动手把环境污染的现象拍摄下来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体会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更能在探索交流中发现解决环境污染的一些粗略的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课外调查研究活动,使教学活动更贴近生活,既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增进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又能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学习新课“南亚”时,可采用设疑部难的方式。《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到西天去取经吗?这时有的学生可能说出是到天竺去取经。教师接着挂出《南亚地形图》并一边指图一边简要讲述:在1300年前,唐代高僧玄奘从长安(今西安)西行,不畏艰险,过流沙河,翻雪山,经西域往南,到达古天竺国,也就是现在的“南亚”。这样通过问答的形式,从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故事引入新课,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绪,使他们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 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看过的印象比听过的印象更清晰和深刻,正如百闻不如一见;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更容易被感知和记忆。而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能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把大量的无声教材转化为有声影像和动感画面呈现在学生视野中,把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到“身临其境”的境界,从全方位、多感官调动学生的认知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习“埃及”内容时,教师先用一段“金字塔之谜”的录像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奇、神秘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有关埃及的地形、气候、河流、经济、文化、人种等问题,使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 灵活运用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讲台上讲授知识,往往是“满堂灌”,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师可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征等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在各小组内合作完成教材内容的掌握、归纳总结。然后由学生到讲台上展示本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在台下进行点评,实现学生、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教师角色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通过学生、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培养了学生的团体精神。在台上展示过程中,学生也增强了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教师的激发,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新课改的要求所在。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