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化”
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化”
最近有幸参加了“威海市构建生命化课堂”研讨会,会上听取了两位优秀老师执教的地理课以及专家精彩点评。听完后,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会议上两位教师对“生命化课堂”进行了直观的演绎,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构建“生命化课堂”对我们教学的影响——让课堂真正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处处洋溢着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氛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将今天的所学应用到我今后的教学中去呢?回来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改革教学方法,将“导学案”植入课堂。
正当我迷惘的时候,教研室召开了教研会,推广“导学案”教学。让我的思路豁然开朗,这不就是我苦苦寻找指导我们教学实践的法宝吗。有了这根救命稻草我再也不会徘徊,坚定的沿着“导学案”的指引走下去。
导学案共分为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知识衔接、探究过程、拓展延伸、知识总结、达标检测、反思等环节,看似平常无奇,但它们环环相扣,像是提前设好的一个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局中,变“在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比如在讲《两极地区》这一节,内容虽不多,但是对比性很强,对培养学生的“比较”学习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我采用了“导学案”教学模式。首先我出示了“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所了解,为下面的学习指引了方向;在“知识衔接”,我向学生补充了南极海拔高、成为“冷极”、“白色沙漠”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在探究过程,运用对比方法,通过绘制表格,将南、北两极对比记忆,既完成了对两极知识的掌握,又保证知识不易混淆;在“拓展延伸”,将两极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完成对本节知识的深层次挖掘;“知识总结”,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通过构建知识结构,达到对本节课内容全面掌握的目的;“达标检测”,由易到难拟出一些既能检测基础知识,又能提高能力的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写出对本节课的反思,写出本节课的收获,同时有哪些不足,以待更好的发挥。
二、?运用和谐教学法,为学生创建和谐愉悦的氛围。
所谓和谐教学法,就是指运用科学、艺术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要想运用此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节课教师都要精心备课,充分挖掘教材,展开丰富想象,运用何种形式,才能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比如在讲中国32个省区市的名称、简称、省会名称,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不易掌握。于是我灵活大胆把民间谚语、谜语等搬到课堂,希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一听说在猜谜语,个个都信心满满,跃跃欲试,这样就达到了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目的。接着我出示谜语:如“双喜临门”(打一地名),学生一下就陷入沉思,说不出来。这时我给予适当的提示——遇到喜庆的事情我们在怎么做?(庆祝)这时学生基本上能够说出来是重庆,紧接着告诉他们重庆是我国4个直辖市之一,从而引出其它的直辖市。再比如“蝎子掉在河中”(浙江),“雨后天睛”(天津)等,以点带面,学生从一个个谜语中就轻松、愉快的掌握了知识,还会对课堂内容回味无穷;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一些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演示给学生看。比如在讲《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为了给学生形象直观感受到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更替,我制做了一个flash动画,被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白天,另一半就是夜晚,同时地球不断的自转,昼夜也就不断的更替,形象直观,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乐学的氛围里继续下面的学习。
对于如何构建“生命化课堂”,我们还只是处于探索阶段,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但也不太成熟,有些做法还不太合理。但是我们不气馁、不放弃,相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这条路我们一定会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自信!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