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谈高中地理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湘教版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2:09阅读:
字号:|

  课改专题论文

  谈地理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

  [内容摘要]通过对新课程特点的分析,反思容易出现的教学误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必须要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提升课程意识,提高素养与专业化水平。同时也提出了几点新课程改革的困惑和反思。

  关键词: 新课程 新要求 反思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于2006年秋季在我省全面展开。如何更好地熟悉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开发新课程是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笔者从2006年以来,一直参与高一新课程的教学,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认为需要教师必须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提升课程意识,提高素养与专业化水平。

  新课程的特点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为每个高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也以此作为基本取向。为此,较之以前的课程,新课程有如下几个尤为鲜明的特点。

  1、强调课堂要着力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力。

  假如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所经历的 “ 学习 ” 过程一般为:受到刺激 → 积极学习 → 学会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刺激下,进入学习状态,并因此激发、强化其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在这种内驱力的作用下,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积极地去寻找,去验证,去发现,去探究学习内容,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而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为适应学生的 “ 学习 ” 过程,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师 “ 教 ” 的过程应该是:创设情境 → 激励学习 → 引导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的基础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刺激条件,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即成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领学生进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褒奖学生的成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师在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1、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指导学生阅读图表、欣赏图片,激发学生求知欲;3、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4、指导学生进行野外考查、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 “地理Ⅰ”第二章 热力环流时,可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有风,你想知道风是从何处来,又到哪里去吗?让我们观看课件,合作探讨,了解其中的奥妙;2、提出问题,指导自学:①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如何运动?②近地面和高空的高、低气压是怎样形成的?③热力环流是由于什么而形成的空气环流?④什么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⑤什么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⑥高空大气中的风、近地面的风是怎样流动的?3、指导学生绘热力环流图;4、分组讨论:海陆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5、进行社会调查或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城市热岛环流有何意义?指导学生写作小论文,举办演讲会。

  要求学生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十分渴望但又极其困难的事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时间长短和呈现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用脑子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设计学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地理思维与训练,如果没有 “ 活动 ” ,学生怎能 “ 积极 ” 呢?例如,“地理Ⅰ”第四章有关“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利用案例导入的形式来创设探究情境,将本节教材最后一个探究活动中的材料作为案例,以这个案例贯穿本部分教学内容的始终,教材开始启发学生从地形角度分析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原因而导入,结尾则以分析如今“蜀道不再难”的原因作压轴。这样来处理该部分教材的话,能够比较好地吸引学生沿着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链条逐步深入,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着削弱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以存量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关注教给学生怎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即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课堂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应当追求“知识的创新应用”,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地理Ⅰ”高度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分为用(绘)图说明和读图分析(归纳)两大类。第二,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第三,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这些学习能力是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高度关注、重点培养。

  3、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中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新课标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教材“活动”以课程标准重点内容为载体,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注重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使新教材和教学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深入研究和落实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十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素质和能力。

  课标在活动建议的处理上,采用多种形式(如演讲、实验、讨论、反思、调查、例举、搜查资料、参观等),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探究 能力,例如地理Ⅰ课标中活动建议“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观察”、 “选择一种形式(如写一篇小论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等.在探究活动的实施中,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切忌做主讲者,一定要以虚心的态度做一个旁听者,当学生出现难题时,不要简单地给出问题答案,而是提供思考问题的关键点,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教师虽然不做问题专家,但也并非旁观者,教师对课堂活动要进行适当调控和引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让大家更乐于参与这样的探究学习活动。

  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二是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量多质差的“满堂问”几乎成为变相的“满堂灌”。课堂提问的权利控制在老师手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层层“诱惑”下沿老师设计的思路解答问题,而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地理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具有重大意义。

  4、强调组织好地理课程教学资源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传递着一个信号:那种过分依赖于书本和教师讲授来学习地理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教材为教师教学留有足够的余地,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使用,绝不能简单地当作教条来教。教材编写者的价值取向定位在让施教者如何更好地“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组织好地理课程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种种图片素材,动画素材,视频素材、声音素材、音乐素材等,根据需要将它们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之中。既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如地理课本,地图册、黑板、地球仪、地理模型、地理图片、地理标本等;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如投影片、录像、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对于传统教学媒体应该继续研究,发挥其功能,这对于地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尤为重要,既使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也不能将传统教学媒体完全抛弃。比起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有其特殊的优势。地理学科涉及的地理事物,其空间和时间跨度都非常大,再加上地理事物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学生不可能对许多地理事物有较多的直接感知,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正因为如此,电子教学媒体一出现,就受到了地理教育界的重视并加以运用,现正呈现逐步推广的趋势。

  媒体资源具有直观、快捷、丰富、生动等特点,易于收集和整理,它不仅是地理教学的巨大资源库,也是地理课程资源中比较活跃的因素。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广泛利用地理教学媒体资源,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注意收集有关地理课程资源的媒体信息。教师应该提供符合当地条件的节目名单或网站名,使学生明确搜索范围。例如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动物世界”、“天气预报”、“科技博览”、“环球”、“地球故事”、“金土地”、“走进科学”、“绿色空间”等栏目包含大量地理教学素材,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作息时间,选择节目内容、首播(重播)时间。其次,加强对媒体信息的筛选和整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地理信息,并对所收集的地理信息采用小卡片、分类、输入计算机等方式进行整理。最后,提高媒体资源的利用效率。因为媒体资源的内容承载量大,在收集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会大大降低其利用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方法引导或适当缩小搜索范围。

  二、实践中的误区

  一年多来,参与了多堂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的活动,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规律等方面的研讨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同时在我们教师中也存在很多的误区. 以下几个“误区”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一年来所听十余节公开课作出的肤浅总结和反思,应该指出,所举各 “误区”案例在教学实践中并不鲜见。

  误区一:在教育观念上——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轻培养道德情感、人文素养的育人本质

  案例1:在公开课《水循环》上,老师这样导入:上周布置同学们完成课后的活动:对家乡的河流水进行调查,同学们……取得很多成果,老师对同学们的成果进行了整合,现在请班长主持分组汇报各自的成果。

  反思:本节课带有很强的课改探讨色彩,课件非常精美,师生互动自如,尤其是上台汇报的学生落落大方,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课后我们了解到“上周”正是期中考试时间,而且这样的活动也是很难在一周内形成如此完美“成果”的。站在讲台上,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听课老师,更有我们的学生。公开课的一次次“表演”以及平常课堂上也许是不经意的不真实,都有可能使学生对教师的诚信、对教育的诚信甚至对社会的诚信产生怀疑。学会学习和培养价值观是新课改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和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性阶段,为此,教师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自己首先要为人师表、身体力行,以自身高尚的品行和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和社会。也就是说,我们要“教人求真”,岂能不“学做真人”!“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传递知识、培养技能作为自己的使命,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关注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美好心灵的唤醒。决不能因为教师在操作上的某些误区而造成教育教学目标的迷失,从而削弱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甚至给学生以错误的导向!

  误区二:在教学观念上——重教学活动的表现而轻提出有效问题、引起探究的教学内涵

  案例2:在一公开课《自然灾害》上,多媒体课件展示着美丽的长江淮河景观,师生就河流的概况进行“互动” :“河长?”、 “流经地区?”、“流域面积”,一个个问题连珠提出,从一排的首位学生开始,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回答,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也无思考的时间,一个接着一个照念课文内容。

  反思: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善于调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教师与学生成为互动的统一主体,这是教学活动的崇高境界。那么,教师调动学生参与的关键在哪里?答案是:问题。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而孔子说: “弗思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可见,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认知的实际情况,研究教材,研究课程资源,找准时机,通过提出有效问题,营造一种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学”、“乐动”、乐于探究,从而达到和谐的师生互动和教学共振。然而,本例中师生频频“互动”,却无亮点,课堂上只见教师的激情和主动,而无学生的热情和主动;只有教师问学生答的“仪式”,而无师生真情投入,倾情互动。关键就在于所提问题并无思考性,难以吊起学生探究问题的“胃口”,学生也没有思考和探究的时空。不难发现,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以问题情境为支柱,让问题和探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要让学生怀着“疑难”进课堂,带着“问题”出教室。

  误区三:在课程观念上——重教材内容的整合而轻挖掘学生原有经验、生活体悟等课程资源,

  案例3:一次评优课活动,4位教师先后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竟无一人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或校园中的绿色生态等课程资源来组织教学。尽管老师们设计了不少互动方案、动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然而“毫无体悟”的学生在茫然中与教师“互动”,课堂显得有些沉闷。课后,有老师感叹:这节课不好上。

  反思:皮亚杰的知识结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走进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一定的经验和观点。新课程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地理学科本就植根与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例4中,地理环境本是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却将它处理成“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故事,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没关系”,怎么能够产生真正的教学互动和共振呢?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更新课程理念,挖掘丰富的生活课程资源,以此为纽带,用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去满足学生在理智、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生动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共同建构知识,从而达到师生相互促动,教学相长。果若如此,我们还会感到有什么课不好上吗?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现在看来,这个命题仍然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误区四:在师生观念上——有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而无用心呵护、真情尊重的教学细节

  例4:课题是《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师生有这样一个互动过程:教师先让全体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化学元素、矿物、矿产、矿石及岩石等几个概念的关联,继而请二位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学生A的结论完全正确,但最后矿产、矿石、岩石的指向与老师的预设不一致。学生B的结论基本正确,但形式更不一样。老师在对学生A作了肯定性评价和讲解后,即将其成果擦去,写上了自己的预设结论,而对学生B的成果则未加评价。

  反思: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得失,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改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例4中老师对学生的成果评价时是肯定的,方式也是民主的,但是因为要板书美观(课后交流时老师如是说),而擦去学生的成果就显得对学生缺少一种尊重和宽容,也让不少学生感到茫然。而对学生B的劳动不加评价则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也容易打击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热情,切莫以为这样的教学小节“无伤大雅”。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教师要用心去呵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通过优化教学细节来营造一种足以润泽学生心灵的民主关系,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教学的过程变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误区五:在活动观念上——有操作演示等实践活动而缺严谨周密、合乎情理的科学设计

  例5:一教师上《天气系统》,用这样的“互动”来演示冷锋带来的风沙天气:教师用塑料袋倒泥沙,一学生扇风,另一学生在下风向用一塑料袋接收“风沙”,并准备倒入清水在以展示其危害。折腾了半天,效果却不佳,反倒使教室里尘土飞扬。

  反思:新课程强调学生参与、活动、操作、实践、探究和体悟,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起学生研究探索的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速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恢复。这个理念正逐渐为一线教师所接受和应用,然而,本例中,风沙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并不是十分生疏和不能理解的现象,如果限于条件而无法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展示的话,也不能这样“一厢情愿”地设计活动方案。我们强调实践活动要有严谨周密、合乎情理的科学设计,就是要研究学情(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生活经验)、把握合理性(合乎情理和地理原理)和必要性(适时、适度、有效)。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和科学的思维品质,这正是地理课程目标——着眼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所要求的!

  反思教育教学行为,研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和感悟,是为了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课程改革的深化。

  三、几点体会

  从2006年秋季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始,我们一方面努力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课程改革的种种问题,品尝新课程改革给师生带来的诸多成功喜悦,同时我们也不乏困惑失落和顾虑。下面我谈谈自己一年多来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一年多教学工作的回顾

  在一年多的教学过程中,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应该说基本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这一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注重了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地理学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识,为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备课组教师重视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为此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坚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目标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探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我们努力做到转变教师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向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转变。在一个多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大体总结出了以下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①讲述—领悟型。这种课型主要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如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章第一节中“大气的运动”等,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在课堂上首先采取以教师讲述为主,让学生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和规律,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和练习进行自我领悟,最后再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索,从而使学生达到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

  ②自主学习—探究型。这种课型主要围绕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而进行。如“地球在宇宙中”、“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等。其基本组织形式是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我学习(有时也在课前先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或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学或课前预习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对问题进行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与小结。这种课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③实践活动型。这种课型主要是针对新教材上的一些探索、案例研究等内容而进行。新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或在教室内完成的,那么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课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这种课型主要就是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耳等,如教材P34的探索“模拟海陆热力性质”、P50的探索“模拟水循环”等内容就可以把它单独设计成一节实验课。此外,结合其它课型的学习内容,有时也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活动课,如在学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后,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宇宙、太阳系、地球等的了解,就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观看VCD《宇宙与人》(或其它与宇宙探索相关的内容)。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必须因教学内容、因学生实际等进行。此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信息化趋势明显增强,因此备课组要求每位教师加强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应用于课堂,从而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备课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我们的具体做法有:①课堂提问、讨论发言要求有记录,一段时期内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②组织各类活动时,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无论结果如何……此外,备课组还根据普通班和实验班实际情况的差异,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在实验班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作业布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各方面都选用不同的标准,从而满足实验班学生学习的需要。

  4.大力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突出各类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为此,在一年多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组织了几次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活动。如学期一开始,我们在每个班分组进行了课题研究——“寻找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证据”;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活动,组织了班级学生地理小论文大赛,编地理小报活动等。

  5.在学生作业设计、课堂测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这些探索主要包括我们在每章学习结束后给学生一个学习小结(相当于作业),学习小结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知识再现,形式主要是一些填空或知识归纳性质的表格或知识网络,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完一章内容后再回过头去熟悉一下本章的一些主要基础知识和知识体系;第二部分是基本能力训练,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结合基础知识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部分是能力拓展与延伸,题型有选择题或综合题,一般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做,其目的主要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地理的需要;第四部分是交流与反馈,主要是针对一章的教学让学生提出相关意见或进行思想方面的交流,其目的主要是强化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帮助教师对教学进行积极反思,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此外,我们还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地理学科而言,主要表现在自学能力、地理图表的分析、处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因此,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强调在教学时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重视上述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也考虑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和社会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

  (二)一年多教学工作的困惑与反思

  一年多来的教学,我们尽力把新课程改革的种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收获,同样也有困惑,这些困惑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作为教师,我们(其它学校教师也一样)始终对新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顾虑重重,我们很难不去考虑高考与各种质量检测,这一点是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的关键。

  2.新教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教材与课程标准、教材与辅导资料之间不配套(如季风洋流教材上没出现作业本上有,类似现象有很多)、诸多实践活动设备缺乏、学校的某些规章制度与新课程改革之间也存在不协调等等。

  3.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对于这些内容教学中应如何把握教学的标高,还有教材中众多的探索、阅读、案例研究等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教师心中也没有底。此外,部分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也不符合教学实际或学生的实际,如教材P50“模拟水循环”的探索活动,活动时间长,效果也不明显,很难在课堂上实施,又如P14案例研究“太阳活动与旱涝的关系”、P56的案例研究“厄尔尼诺”的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太大。

  4.学生也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以及学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尤其在一些学生基础较差的学校或普通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难度更大。还有,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和认识不足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经过一年多来的摸索,我们对新课程改革已由陌生逐渐适应,后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在反思前一学段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为此高一地理备课组经过认真研讨,对后一阶段的教学达成以下共识:

  1.作为教师,继续加大对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的力度,同时加强备课组内、备课组之间的相互听课活动,充分调动备课组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后一阶段要重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上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认识、如何进一步落实分层次教学等方面下功夫。

  2.在总结、反思一年多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后一阶段的教学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这几方面的关系主要包括:①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与落实基础知识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削弱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能力的培养要以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②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依然是十分重要的;③关于不同学习模式与课堂形式的关系,新课程改革针对现行教育的弊端而强调研究、探究性学习,并不排除接受性学习的必要和重要,一堂课究竟采取何种学习方式或课堂教学模式,要因人、因时、因课程内容制宜,不能一刀切。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言堂”、“满堂转”不对,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是正确的,但要注重区别学生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真正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④各类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该还是在课堂,因此任何忽视课堂教学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3.进一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前一学段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各类实践活动兴趣浓厚,期望也较高。因此后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如加强研究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适当组织学生走出校门等。

  总之,新课程改革已走到我们面前,作为实验者,我们只有加强研究,努力实践,积极应对,这样才能抢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制高点,也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1.《高中地理新课标》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标教材编写委员会

  2. 各类培训教研活动相关材料

上一篇: 谈谈提高高中地理会考成绩几点做...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