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高三地理复习应对开放性和探究性试题例谈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2:10阅读:
字号:|

  高三地理复习应对开放性和探究性试题例谈

  当前,中学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不仅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也要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并且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最终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强调和尊重经验事实对科学理论的检验,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这是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作为“指挥棒”的高考则更有责任体现这些理念,所以,追求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是近年来高考命题中力图体现的重要目标。?翻开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我们会发现这些内容:“能力要求之九: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

  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可以肯定地说,今后地理高考试卷中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试题的权重将会越来越大,开放性和探索性试题的增多成了制约考生得高分的瓶颈。为了更好地迎接高考,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应注意应对此类试题。

  一、地理高考开放性试题的基本特征:

  (一)取材多层次,?紧跟形势,更加贴近社会和关注实际,突出国内外和社会上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努力做到材料和信息的开放。例如,2006年的试题,对人们比较关注的航天技术、能源问题、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问题、三农问题、交通运输建设、关于GIS应用问题、沙尘暴问题、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开发问题、东北振兴问题等重大科技和社会热点等实际问题都有反映,突显出试题选材的开放性。

  (二)立意多角度。即指一份试卷或一种题目中,有着不同的立意层次。例如2005年上海文科卷在这方面表现尤为充分,综合题分为两部分即共同部分和选择部分,选择部分又分为A组和B组,分别由使用不同课改教材的考生选考。综合题出题形式多样,同一大题中既有选择题,又有填空题,也有画图和读图题;答题形式多样,有的让考生答结论,有的让学生说过程,有的则让学生答理由。

  (三)设问多方位。试题的设问如同打开有窗口,窗口的角度并不是一个方位。如“你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应该如何治理沙尘暴”,给答题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它不仅考查学生对治理沙尘暴的表层认识,而且考查学生对沙尘暴“治理不力”的理性思考。考生可以结合自己对沙尘暴知识的了解和相关的生活实际,从不同的方位陈述自己的认识。答案的不唯一,能让考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不至于“千人一面”“异口同声”。

  (四)思维多角度。完成开放性试题,常常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全方位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需要考生变单向思维、定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并通过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等多种方法,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04甘肃卷第40题关于土地退化过程的分析、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以及如何通过加强管理、注意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要求考生面对新情境的问题,能融合各学科知识,做到思路贯通和开放。再如05广东卷第33题第(4)题。

  (五)答题多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例如,对于人口问题,既要求学生认识我国人口问题的种种表现,又要培养相关的能力,还要养成积极的态度和参与意识。05年甘肃卷第10-11题,要求考生结合人口增长、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领会我国人口国策、正确面对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人口危机问题。

  (六)解题多答案。试题设置多种答案,考生不必拘泥于单一的、固定的答案,不必拘泥于一种思路。所答内容也不必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如05年上海卷第51题。

  (七)评分多维度。阅卷老师评分不必像以前那样硬套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答题的不同角度进行评分。应当说,这是开放性试题的一个重要的而又不为考生明确认识的特点。如05年广东卷第35题。

  二、高考试题体现探究性的主要表现?:

  (一)实践性试题的设计是体现探究性的有效途径,它为考查探究能力提供了及其广阔的空间,标志着在高考试题的命题上达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考查的最高要求。例如,黑龙江卷中10-11题关于中星20号成功定点于103°E赤道上空。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拟观测的实践活动题。广东卷第35题“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二)过程描述试题的出现和日益成熟,使得高考对考生假设、论证和表达能力的考查不断加强。例如03卷中描述10等温线的走向;04卷中土壤盐碱化形成过程。对问题的假设、论证、分析和表述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离不开语言、文字和图表等的表达。因试题的开放性,非选择题中要求学生书写的内容增多,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对表达能力的考核继续得到了重视。

  三、提高学生应对开放性和探究性试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1)平时加强训练,增加学生思考的机会。增强学生对信息材料的处理分析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问题设置应该有弹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材料(特别是图像信息),加强学生对信息材料的提取、分析、评判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如审题时,善于抓住关键词语,最大限度地捕捉有效信息,分析出试题中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同时要按题目要求作答,减少审题失分。

  (2)注意进行从多个角度分析同一问题方面的训练,尤其要针对新情景条件下围绕中心问题设计和编制的各种试题,进行多角度分析的对应训练,防止学生出现思路正确但没有回答正确或回答不全面的情况。

  (二)要认识到“有用的地理”是复习的关键。教会学生利用“有用的地理知识”是新课程主要理念之一,关注生活,突出应用,培养技能是我们高考复习的主要方向之一。我们应时时刻刻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如对北方秋雨、南方梅雨、贵阳冬雨的现实解释,对我国工业布局的实际分析,对时事新闻热点的点评等。

  (三)建立地理思维模式

  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空话,要具体落实在复习设计上。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培养,就可做以下设计:第一步,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并想象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第二步,在复习大洲、大洋的基础上,在脑海中想象,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大地形、气候区等,此时,在脑海中形成的经纬仪就已经成为平面的地球仪;第三步,在复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上,学习进一步丰富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件,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这时,脑海中的地球仪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了。试想,复习到这一程度时,当给出世界上的某一点或线时,在其脑海中涌现的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

  培养思维的敏锐性和批判性,每日述评绝对是个好方法。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在班中就某一现实问题,从地理的角度去分析、论述,获益是巨大的。如从地理学的角度对伊朗核问题进行分析,为什么美国、欧盟、中国和俄罗斯态度各不相同。同样,我们也要关注人代会,关注党和国家新的领导人的有关新观点、新思想、新举措。

  (四)复习时要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设计一系列开放性或探究性的试题供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使学生做到胸有成竹。笔者在平常复习时就设计了一些课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如:①请说出五种以上确定方向的方法。②运用教具、学具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成因。③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④有人说:神秘的30°N,请说出30°N附近有哪些世界之最、世界奇迹,告之其大致位置,并对其中一些世界之最的成因做出相应的解释。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⑥讨论校园旁边的化工厂对本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⑦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如上海、北京、南京等,你即将出发去城市中的某地,你如何去,请根据相应的地图或电子地图做出合理的选择。⑧模拟“选房购房”活动:通过上网浏览、收集广告资料、实地调查等多种途径,对本地几处商品房的区位、布局、设施、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说明作为一位消费者,你如何选择一处理想的住宅。⑨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中国东西部省区人口信息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对比说明东西部的区域差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⑩提供当地主要旅游景点的资料,选择其中一、二处要求学生进行评价。指导学生根据预设条件(如时间、经费、开支等)利用地图设计一个“当地一日游”旅游方案。……

  综上所说,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是完全可以提高高考试题中开放性和探究性题型的得分率的。

上一篇: 高三地理复习实践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