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构建师生互动的地理课堂
构建师生互动的地理课堂
摘要:课堂是师生之间动态交往的场所,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快乐和谐的课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教师的要求。本文提出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前提和基础,阐述了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同时还指出了在构建师生互动的地理课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师生互动地理课堂
课堂是师生之间动态交往的场所,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的人生舞台。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快乐和谐的课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区域性、综合性特征,地理教育内容的广阔性,地理环境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为地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人类生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感受和实践成为师生互动的信息源泉,地理学第二语言——地图的使用成为师生互动的桥梁,当今世界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促使师生共同探讨。然而在现行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往往只存在于表面上的应答之中,教育教学的过程常常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过程,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的课堂需要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去努力构建。
一、民主的课堂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的前提和基础
师生互动是一个历史久远、人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被我国人民尊为“万世师表”的教育家孔子,曾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出了“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思想。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又成为了课堂教学改革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指课堂上各种心理的和社会的总体氛围,是由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认知活动构成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强调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强迫的、威胁的方式,往往很难为学习者所接受。例如,课堂上教师用强硬的手段教育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听课,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而如果师生在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和教师产生交流,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所以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多鼓励学生,在地理课上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探究自然界和生活生产中的地理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钱江潮在八月十八最壮观?”“为什么观潮都选在钱塘江的北岸(嘉兴海宁的盐官)?”这些离学生的生活很近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会激起学生充分的好奇心,因为有的学生的家就在海宁盐官,所以,教师以平和的态度与学生一起讨论,课堂的氛围会相当活跃。在课堂提问中,一部分高一新生,由于地理基础知识较差,课堂上就比较拘谨,不敢发言,教师应积极鼓励他们,允许学生说错,再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领会正确的见解。教师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和精神鼓励,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才能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所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前提。
2、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课堂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在课堂情景中的具体化,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作为活生生的人而发生的持续、动态、双向、具有促进性的相互作用。因此,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共生的人际关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给学生提供安全的心理支持、促进师生互动的基础。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心理认同,获得了心理自由。往往是教师越和学生平等相处,学生越会产生心理上的“向师力”,这也正是教师实现教学影响力的基础。学生有了一个有丰富地理专业知识、能与他们进行精神和情感交流的特殊“朋友”,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个性思维就会活跃。但是,地理教师教的班多,每班的周课时少,不能象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老师那样每天能有课下班。所以,地理教师一方面要具有亲和力,另一方面要利用地理课生动形象、奥妙无穷的学科优势,吸引学生,特别是对地理基础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大的关注和辅导,才能赢得学生的友谊,也才能建立真正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师生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构建师生互动的地理课堂的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必须创设对地理问题的质疑和探究的课堂情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地理问题的设计都与生活密切联系。而现在学生的学习几乎都是从书本到书本,很少细心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体验、生活的见闻为典型设计一些问题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师生共同探讨。如在学习“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冬天房间里能照到阳光的面积为什么比夏天大?”“我市大至位于北纬30度,冬夏季太阳能热水器的支架该如何调整,才能获得最大的热能效应?”“我市房地产建设中,当楼房的高度确定之后,两幢高楼之间的间距为多少时,才能使北面一幢楼房的底楼在冬季也能照到阳光?”这些生活的常识问题会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课堂上就能师生互动起来,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去解释这些问题,既可达到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又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悟到地理确实是一门有用的科学。
2、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界的一些地理现象
2005年夏末秋初季节,我市遭受了两次重大台风的袭击,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美国的新奥尔良也两次遭受飓风的袭击,大坝决堤,城市被淹。教师可由此和学生一起探讨:“台风和飓风为什么在夏末秋初多发?”“台风和飓风有什么共性和差别?”又如,2004年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强烈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使印尼、斯里兰卡、泰国等多个国家的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会发生什么变化?”“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会造成什么危害?“海啸属于海水运动中的那一种形式?”等等,以近年来多发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究自然界的一些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引导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教师上高二地理“环境人口容量”一节内容时,可向学生提出:“中国的人口会超载吗”?的辩题,让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个小组进行课堂辩论,教师担任“主席”。学生经过小组讨论酝酿之后,亮出正方的观点:“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面临严重的人口问题。13亿就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数目,在短时期内,由于人口惯性,会继续导致人口不断增长。所以说中国人口会超载。”反方的观点:“近年来中国计划生育工作成果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接近‘现代型’。目前虽然在农村还有‘超生游击队’,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人心,我国人口会少生优生,所以我国人口不会超载。”正方、反方观点鲜明,学生情绪高涨,纷纷为自己的小组出谋划策,教师给予恰当的点评,师生互动的地理课堂油然而生。
三、构建师生互动的地理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起引领作用
师生互动地理课堂的构建,不能离开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要精心设置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的教学情景,才能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例如,在上高二选修教材第三单元第三节“文化景观与环境”时,教师可从学校的主体雕塑这一文化景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回答学校主体雕塑的文化意境是什么?由于这是学生每天都见到的景观,所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被充分激发出来,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像张开的双臂,要拥抱整个地球。”“像展开的一本书,象征着知识就是力量。”┅┅教师对学生富有创意的观点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又可提出了新的问题情景,学生的探究思维被激发出来,由此,达到了真正的师生互动。
2、内隐互动同样有意义
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几个好学生的参与或全班同学的齐生回答“是”、“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有时虽然没有学生发言,但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也起到了课堂师生的内隐互动效应。例如,在上《全球变暖》这节课时,教师常用“美丽的图瓦卢岛国因海平面上升将举国移民”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常用方法是:“用多媒体展示图瓦卢美丽的风景,教师把图瓦卢的故事娓娓道来┅┅”此时,虽然没有显性的师生互动,但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心灵感受在与教师互动。
3、及时应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所以“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构建师生互动的地理课堂,教师要事先设计好教案或学案。但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回答出一些富有创意的“标准答案”以外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的应变能力,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生成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的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相长。
师生互动的地理课堂既具有师生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的双向性,又具有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还具有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非语言交流。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完善的人格魅力,与学生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师生互动的地理课堂绽放光彩。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