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改革初探
内容提要: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普通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于2004年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省区进行实验,计划于2007年秋季在全国实施。面对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如何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是摆在广大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
本文从当前在地理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就多年来的地理教学和近年来实施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实践的体会中,提出了一些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想法。?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育思想?教学方式
这次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作了规定,并提出了地理教学和评价的建议。
一、解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一)新课程的课程观
新课程标准所依据的课程观是一种“融合”的课程观,具体可表达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方向、以学科发展为基础”。地理课程标准不只是传授地理知识,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支持和展开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基础知识的价值取向:课程标准中所指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从公民角度来说的科学基础知识,他要求“有用”、培养素质。要求重心:新课程除了要求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外,特别强调知识怎么用,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要求为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充分的学习背景和案例,倡导学生探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
(四)课程评价
新课程在评价方面注重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强调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二、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初探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及《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以新课标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育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是地理教学改革的先导
地理教育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面向新世纪,是每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更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来推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探讨和研究。地理教育必须强化"面向未来"的观念,以创新为主要特征。?
一种面向新世纪,以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正在形成。在教学思想上,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摒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在课堂教学上摒弃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学和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将对地理课堂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二)在教学目的上的改革
在教学目的上是以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为目标;培养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评价;有助于促进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三)、在地理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教学方法正由“师传生受”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师导生学”的现代教学方法。同时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与发展。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主要强调的师传生受。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的是“满堂灌”,这样忽视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势必造成“高分低能”现象。而现代教学方法虽无定法,但讲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借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目前,提倡学生主体性的地理教学和教育模式在不断出现,过去的再现型的教学已在逐步向发现型教学转变,教师科学的教授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正在密切结合。教育方法的综合化将使教育过程更符合教育规律和学习者的需要,使教育更能开发学习者的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价方式的改革
新课程在评价方面注重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强调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教学学习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例如,在一些地方的初中地理教学学习评价的改革是由原来的闭卷改为部分或全部开卷。部分或全部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操作上也比“闭卷”方便的多。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的真实地理水平,可以引起教师注意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平时要注重提高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这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学生感到,这样的考试不需要“死记硬背”,可以独立地发挥自己的地理学习水平。地理学习评价试题的特点应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如我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最”等;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桂林等地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题。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了。有利于促进地理教与学的双方“互动”面,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大面积的提高。
最后,我们要明确改革目标,为迎接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作为地理课教师,我们更应更新教学观念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地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在新的地理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强地理课堂教学,与时俱进,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再到“会学地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