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德育 -> 正文

试论德育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的多维思考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48:28阅读:
字号:|

  试论德育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的多维思考

  [论文摘要]德育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共在性、平等性、情感性的特点,实现德育过程师生交往互动,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实现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体现理解与对话的教育本质;推动交往互动方法的不断创新。

  [论文关键词]交往互动 德育过程 以人为本

  德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关注的是人格培育、人性提升和精神建构,而这一目的的实现,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平等的师生之间通过交往互动来完成的。但是长期以来,师生之间在德育过程中却处于相互疏离的关系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只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而缺少人格精神的相遇,这样的德育很难作用于学生的心灵,进而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成效。因此,对德育过程中加强师生关系的探讨并对德育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的价值、特点及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基本规定进行多维的分析与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育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阐释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它既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与智慧的交流、精神与生命的沟通。离开了人的交往互动,德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师生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能够在德育过程中实现相互尊重、相互接纳和相互倾听,使得师生之间的语言表情、思想情感充分地互动起来,在充满平等和交流的课堂情境中达成生命的交融、智慧的生成和精神的觉醒,碰撞出更多的灵感与创造的火花,从而实现德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共振。“当我们帮助他人在他们和我们的思维成果以及我们和其他人的思维成果之间进行协调之时,我们的教学行为才发生作用。这就是杜威为什么将教学视为交互作用的过程,而学习则是那一过程的产物。” 所以说,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不仅在于展现个人的精神主体性,更在于通过主体间精神交往的不断整合,形成超个体的主体间性。德育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师生间的交往、活动、理解,从而形成对话和共识,这个过程是道德生成的过程,也是主体间精神共生、共长的过程,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个体不断建构自身的社会关系,不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从而不断生成自己的德性。

  德育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度的、线性的影响过程,是师生之间展现自我和吸纳对方的共存、互惠活动,是师生之间彼此需要和彼此收获。师生之间存在知识、能力、智慧、个性方面的差异,这就为交往互动双方的互惠提供了前提条件,即差异是交流的基础。教师以自己的知识才学、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以自己的积极行为反馈于教师,使教师从学生的成长中受到鼓舞。传统德育过程忽视了师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交往互动,教师常常是以权威的身份以空洞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评判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结果,并没有为学生主体创设主动进行道德探究和解决冲突的环境,使得德育内容因为没有真正内化而流于形式,德育也就失去了其关注人性提升的深层意蕴。人的精神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才能产生和发展,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主体成为有道德的人,个体道德意识的产生、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信念的确立离不开个体的社会交往,道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因此,德育过程中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就是要在德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真正体现对人的现实的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统一,不仅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得到了增长,而且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实践能力也获得了发展,在情感与智慧的交流、精神与生命的沟通过程中学生作为完整的人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二、德育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的特点

  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具有平等性的特点。平等性是在尊重师生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肯定双方在人格上的平等和话语机会、思想权力的平等。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教师和学生是完整意义上的生命个体,他们都具有各自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和平等的人格尊严。因此,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教师不再垄断话语权,学生不再是俯首帖耳的“羔羊”,双方把对方看做是正在与“我”言谈的人,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他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动都参与到“我”与“你”的对话中,平等的人格尊严在主体相互尊重的主体间对话得到体现。师生平等交往意味着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是完全和谐的,由于在德育中的角色不同,以及各自的阅历、知识、成熟度的制约,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必然不能混同。教师对学生要给予更多关心与帮助,而不能居高临下,压制学生的人格,学生应虚心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教诲,更应当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正是因为他们有差异、有冲突,才更需要师生平等的对话、沟通。通过相互的倾听和对话,进入到对方主体的内心世界,充分地理解对方,将心比心。同时,这也意味着自我向对象主体敞开了心灵世界,让对方了解自己。

  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体现了情感性的特点。“情感是一个人对他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对他所认识或所做的事情的内部态度的不同形式的体验”,情感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德育的本性是满足人在精神成长(包括情感成长)方面的自我需求,德育的过程是引起受教育者内在情感运动的过程。因此,德育是师生“精神相遇、相通”的过程,更是师生彼此的情绪、情感的熏染、人格感化的过程。这就是说,师生之间的交往,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而且承载着交往主体丰富的情绪、情感,折射出交往主体的情感、意志、人格品质。缺乏情感的教育是机械的,缺乏情感的教育也是苍白的。教师如果自身缺乏情感的投入,有些仅仅是例行公事地向学生讲解、传授道德规范,连自身都觉得索然无味,更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去体验,德育实效性也就不可能凸显。因此,德育师生间的交往应高度重视精神和情感的交流,教师要从心灵深处贴近学生,倾注最大的热情。只有这样,师生双方才能在交往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丰盈的情感,人格得以感化和提升。

  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体现为交互性的特点。交互性指的是在德育过程中信息发送、接受、理解、加工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度的、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生生间双向的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互动双方使用的互动符号不仅是语言或者文字,还有其他媒体。互动双方交互作用的信息是丰富多样的,就教师而言,如对学生知识的教育、情感的交流、行为的指导和社交能力的培养等;就学生而言,可以是学习态度、价值观、能力等的相互影响。互动双方不仅交流知识信息,而且在情感与智慧的交流、精神与生命的沟通过程中感悟生命的美好与自由。因此,师生之间交往互动是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互动必须是围绕教学重心和目标而展开的。对于交往互动双方来说,互动的行为是依据其主观意愿而发生的主动的、积极的行为,教师要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允许其发表见解,并对此进行分析判断,从而能够做出相应的应答、评价;学生通过讨论、合作最终会对自己原有的知识、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修正最终形成丰富、完善的新认识。在交往双方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发现和相互撞击的过程中,师生的生命会更加完满、充盈,最终达成人格培育、人性提升和精神建构的目的。三、德育过程中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的基本规定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一种新的育人理念,这种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对人主体性地位的重视及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其宗旨就是要充分关注个体生命完整性、主体性和独特性,“把学生确实当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认知体;把学校生活看做学生生命历史的重要构成,而不只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构成……不再把教育简单当做现在知识直接传递的过程,而是看做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⑤德育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德育要为人性的提升、德性的培育及理想人格的建构提供引导,赋予有限的生命个体以无限的人文意义,德育离开了人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但在传统的德育中,却存在着种种忽视德育主体德性的内化规律,无视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用单纯的宣讲、灌输方式来取代德性生成规律的现象,师生在教学中仅仅作为知识的工具和单纯的知识角色而存在。德育因为缺少师生之间真实的、直接的精神和情感交流而变成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说教。

  以人为本德育要关注个体生命的完整性存在,它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生存所需要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其最根本之处是满足人的身心发展需要,促进人的价值生命实现。一个完整的人的生成与成长过程,是一个学生的个体生命潜能多方位的彰显、丰富的过程。因此德育的目的在于增进个体身心的和谐与德性的完满生成,注重学生的情感陶冶、交往意识的培养以及生活意义和生命质量的提升。以人为本德育要关注个体生命的主体性存在,强调人是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理由,其核心和支点是在关注人和尊重人的前提下建设人本身,使人在自己存在的生命长河以及生命意义中,把握自己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使命,获得生存发展的价值和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对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的活动的价值引导,学生既要作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更要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的主体。

  2.实现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道德的根本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体现出来,而基于这种利益关系所要求的责任、义务也只能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产生。生活世界是道德行为得以可能的意义背景,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了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道德知识的掌握及道德认知的发展只有扎根于生活之中才有意义,因为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会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并使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转化为道德行为。道德不仅从在其特有的意义上使生活成为生活,而且它会使生活变得更好。

  师生交往互动要体现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这首先意味着德育的目的和内容要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世界。德育要从过去的抽象的道德理想主义的目标回到现实中来,从现实出发,贴近真实的生活,贴近学生真实的道德境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德育讲授的不仅仅是教材,而更应将教授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生活,并能够将教授内容背后的意义、精神挖掘出来,燃起思想的火花,给学生提供无限的思索、体悟的空间。其次,德育的内容有着深厚的底蕴,其境域是一个充满价值、意义和规范的生活世界,道德并不是什么僵死的教条或毫无生命力的东西,它是在生活中赋予生活以意义的精神性的存在,其中既有基本的普遍性的道德价值,也有具有相对性的道德价值,教师要了解学生道德发展状况与需要,通过与学生真切的交流引导其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以日常生活为根,把生活世界作为其探寻的起点和基础。

  3.体现理解与对话的德育本质。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本身即是对人的本性、潜能的引导,学生的理解是真正与德育发生意义关联的方式,没有理解形成的“意义关联”,德育就构不成对个体的精神发展的影响,没有主体的理解,任何外在强加的德育都不是真正的德育。对话也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通过对话师生寻求共同的真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成为平等的道德教育的主体,教师不再具有绝对权威的地位,师生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这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师生在主体间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中真正达到心与心的互动和交流。对话的过程不只是教师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而是师生在对话中共同提高的过程,师生在向对方展示自己内心世界的同时向对方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理解及丰富的人生经验。学生通过与教师的对话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相遇而充实,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对话不只是师生之间产生交往关系的一种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

  4.推动交往互动方法的不断创新。德育不能靠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而应该将教师和学生纳入互动情境之中。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教与学双方的互动,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情感得到充分沟通。德育需要实施多种互动的教学方式,以互动促进学生德性发展,并全面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及主体性道德人格为主旨,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创造和采用合理、灵活、适用的多种德育互动形式:问题探讨形、课堂讨论、专题演讲、合作学习等,在这些方式方法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交往互动环境和自由对话的氛围,实现双方彼此的理解与接纳,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创造出更广阔的意义世界。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交往互动能力,提高其交往水平,使其不仅能够表达自己想法,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与情感,还要善于倾听与理解,最终促使交往互动双方在自身道德的发展中达到德性人格的完善。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