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新的课程计划中设置"研究性学习",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强调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过程、情感与体验、交流与合作等;目前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三种模式:(1)课程模式;(2)学科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模式;(3)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模式。
一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成了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研究的一个热点。各大报刊纷纷载文研讨研究性学习,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的研讨会也随之兴起。这样一种状况,很容易让人想起1992年的情景:1992年我国首次把活动课程列入《丸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之中(国家随后也颁布了《活动课程实施指导纲要》,活动课程的引人被人们称之为我国课程改革与课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时在理论界人们讨论与研究活动课程的激烈程度、一线教师对活动课程的态度与认识水平以及学校开设活动课程的状况几乎与今天人们讨论研究性学习的情形一模一样。时隔10年的两次课程改革,在中小学校和理论界出现了几乎相同的境遇,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疑问与反思。这里为了避免冲淡主题,我们不去全面地比较这两次课改的具体情况,但是是否会产生这样的嫌疑呢?10年(或更短)之后研究性学习是否会碰到活动课程同样的遭遇:研究性课程同样被其他的课程所代替(即前文提到的研究性课程是权宜之计还是长久之策)?对此,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不是这样的:"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l];当然也有人认为不是如此。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如果撇开课程改革的周期性变化等相关规律这一点不说的话,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或者说主要目标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强调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过程、情感与体验、交流与合作等等,课改中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此。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所以,"‘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3]正因为如此,我不赞成在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概念上大做文章,不提倡做一些无意义的、无(也不可能有)休止的争论,而应该把注意力和着力点放在这样几个方面上:挖掘"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发展和教学实践的价值,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实践研究性学习方式,探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措施和策略以及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等。
二
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无论作为一门课程(为强化某种特殊目的的实现),还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人类学习方式的应有之意),其根本的宗旨在于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转移(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科学研究的进步等多方面的要求),弥补过去教育教学目的中人的发展(培养)中的缺陷,纠正过去教育教学目的中人的发展(培养)中的不足(甚至是错误)。笔者认为,着眼于未来,立足于现在,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目的中应更加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2)过程与体验、合作与关心;(3)了解社会与认识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4)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包括从学科内部,也包括从各种实际中(生活实际、生产实际、游戏等);(5)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科学精神。
三
探究是人的一种天生的本能,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同时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应有之意。同时我们又看到,它与常规教学中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说它更加强调:(1)"在研究中学习"(而不主要是在书本中学习)和"学习研究"(而不主要是学习知识);(2)需要学生的智力、动手操作的高度参与;(3)需要由问题或设计任务作为学习活动的起点:(4)需要经历、体验、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多种探究过程;(5)研究、学习的成果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是研究论文、调查报告、模型、展板、主题演讲、口头报告、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方案等;(6)通常需要合作、交流、表达;等等o正是研究性学习具有这些特点和要求,所以它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上述教育教学目的。这里需要特别重申:决不能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抛弃接受性学习(或昕讲式学习或其他)而只重视研究性学习。我们的观点是清楚的,即倡导学习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学习方式的选择要因人而异,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强调研究性学习,其意义不只是学习方式的简单增减问题,将导致学习观念与方式的一系列转变,比如可以有(1)由以外在的学习目的为主转变为以内在的学习目的为主;(2)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觉学习、主动探究、自主管理;(3)曲过多的从听中学、从看中学转变为在此基础上的多种方式的学习,如在做中学、在说中学、在画中学、在试中学、在研究中学、在实践中学、在交往中学、在玩中学等等;(4)由以个人学习为主转变为单个与小组学习、个人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刊5)由以知识学习为主转变为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能力、态度、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精神、观念(科学的、人文的、艺术的);(6)由书本学习转变为以此为基础的基于活动的学习、基于生活的学习、基于网络的学习;(7)由以认知为主的学习转变为人的认知、情感等全方位投入、关涉生命的过程;(8)由封闭的、静态的学习转变为开放的、动态的学习过程;(9)由班级、在校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时间维度)、社会学习(空间维度);(10)由机械记忆式学习转变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创新学习;等等。
由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要求可知,促进学生有效探究是需要一些条件的。就内部条件而言,除了更多的需要以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兴趣等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前提外,也需要高水平的认知技能、思维品质及意志品质;就外部条件而言,比如主要有(1)必须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或者向他们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2)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3)必须组织有效的交流与表达,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加深认识,达到教学目标。四
就目前高中来说,旨在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的高中教育主要有三种模式:(1)课程模式;(2)学科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模式;(3)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模式。显然,依据上文我们的观点,第三种模式是贯穿于高中三年的各科教学甚至每堂课之中,这是现行课堂教学需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据笔者的观察和考究,现行课堂要高度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层次的参与,重视合作与交流;第二种模式依学科而定。比如现行数学课程必修中给出了4个参考课题(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等),选修中又给出了5个参考课题。另外,根据我们的经验,高三年级的总复习可以广泛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主要是专题研究,比如数学高考复习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专题指导学生研究:函数的数学应用与实际应用,不等式的证明与应用,复数的应用,三垂线定理的应用,异面直线距离的求法,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如数形结合思想、变换思想、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至于第一种模式,高一年级重点是结合新生实际介绍新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性问题,并充分利用高一、高二年级的假期开展广泛的研究性活动。
显然,无论是上述哪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首先都必须强调:(1)实施模式的设计一定要依据探究的程序(或者说心理过程);(2)教学组织的形式,就时间、空间、结构上必然是多样的,强调的是人人参与、自主参与:(3)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指导者与合作者,而且要依据不同的问题与课题、不同的情形实施不同的指导;(4)考核的方式与评价的方法要重点突出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就其如何实施问题,笔者在文[一]中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这里我们再强调两点。其一,课题的选择要"三结合":结合本地实际,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指向)学习目标与教育目的;其二,目的或目标的厘定显得十分的重要,因为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方法的确立,都必须围绕目标来进行。我们将它的目标初步定为:(1)能够利用资料室、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资源,收集资料或信息,并妥善处理资料,形成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主动地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关于自然领域、社会领域、人的自我领域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有一定研究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或研究课题;(3)具有自主制定研究活动方案的能力,包括安排研究活动的时间、过程、基本方法、人员、条件等要素;(4)初步了解和运用观察、调查、实验、自然与社会考察等一般的研究方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能够模仿这些研究方法的基本程序,展开研究过程;(5)能够通过问题探究,个人或小组自主地撰写简单的观察、调查、考察等研究报告或研究小论文,能够得出结论;(6)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报告研究过程的体会与心得,大胆地向他人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养成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7)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大胆质疑,敢于提出新的设想或思路,体验到研究的乐趣,增强探究的愿望,形成通过探究进行学习的习惯,不断地养成探究兴趣,具有较强的探究意识;(8)能够通过开展关于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学生自身问题的探究,主动地获得有关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知识,认识和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惰,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国家意识、世界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学科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教学,学科与课题不同,实施过程或教学模式有所差别,但下述方案可供参考(括弧中举例说明):(1)活动名称(如数学中"数列在贷款建房中的应用");(2)课题(如"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3)科目(如"高中数学");(4)年级和学期(如高一上学期");(5)学习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来确定);(6)时间(应该是某一个范围);(7)地点(如某市某中学);(8)材料(如"科学计算器"、"新建楼房的模型");(9)步骤(比如有明确课题范围、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收集信息资料、研究与整理、表达研究成果等);(10)参考资料(如银行贷款规定、分期付款的案例、风险评估常识等);(11)评估(主要写定性评语);(12)变例(如把贷款问题变为不纳个人所得税的教育储蓄问题,后者应考虑复利)。
对于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模式,实质涉及教学观念的更新,乃至教学体系的变革。比如过去的政治课教学常常局限在"理论灌输"、"死记硬背",然而研究表明借助研究性学习可以凸现政治课特色:"借助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广延性,来凸现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依托研究性学习的自主参与性(亲历性),来凸现政治课的‘实践性’","凭借研究性学习的合作、沟通的社会性,来凸现政治课的‘思想性(教育性)’"[4]o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关键在于课堂设计和实施能否指向前文第三部分所说的观念的变化,所以指向研究性学习(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1)学习的内容对学生必须构成问题,同时还应具有研究的可能性、必要性及现实性;(2)注重发现、猜想、实验、调查、探究、访谈等过程与方法:(3)教师的角色重在开发、组织、指导、合作、互动等;(4)评价中要注重知识观的现代转向:知识的不确定性、变易性、境域性、开放性、互动性、价值性等;(5)在操作层面,一般要设计指导语。比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探究的"指导语"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设计(共12条)。(1)独特感受与个人体验:①读完这篇课文后,你最强烈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②这篇课文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就作品中你认为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有没有你不喜欢的地方?说说理由o ③有什么疑问?说说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2)理解感悟与整体把握:④你理解或你觉得作者想传达的主要是什么思想或感情?为什么?⑤从文中你体验到了什么?你从中获得了(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哪些有益启示?(当然,这启示不一定是作者想激发的,而且每个人的启示可能不同。)⑥你如何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尽可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3)课文分析与鉴别欣赏:⑦你认为这部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作品中哪些语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推敲、体味重要词句)③你觉得这部作品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这部作品表达上的这些特点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⑨你认为它可借鉴的表达技巧是什么?(4)反思评价与亲身实践:⑩对这部作品你是否有修改建议,文中哪些语句你想替换成新的语句?⑾你生活中是否接触过类似主题,如果让你来写这个主题,你会怎么写(有什么不同写法)?⑿分享了同学与老师的观点和材料后,再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新的感受、体验和想法想与同学们交流?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学习收获(可以就某一个方面,也可以综合地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教司.走向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
[2]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中国教育报,2001.05.31(4)
[3]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教育发展研究,2001(5):14-18
[4]李英.借助研究性学习凸现政治课特色.课程.教材.教法,2003(1):54-57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