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准确把握新课标,开展探究性学习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4阅读:
字号:|

  准确把握新课标,开展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新课标 探究性学习

  摘要:化学新课标已经颁布实施,如何更好的把握新课标,更好的实施化学课程改革,本文着重对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它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的叙述;从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即老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对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个要素:一、要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二、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三、关键在于转换教师角色;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的自然科学。目前,化学正成为推进现代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作出积极的贡献。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的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其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的过程。

  在新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就已经明确的提出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和对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和研究是每一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的,人类所掌握了解的知识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信息化的社会。一个人在学校不可能学完他今后走上社会所需的一切知识。江泽民同志也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提出“终身学习的观点”。这都要求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在未知世界里探索、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就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最早于1909年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他说,科学教学过于强调信息的积累,而对科学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和态度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从1950年到1960年,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了。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为实现这些改变,施瓦布建议科学教师首先要到实验室去,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科学。这就是说,在向学生介绍正规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之前应该先让他们到实验室里做实验。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目前我国的很多教育科研人员都在作着探究性学习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许多的一线教学人员也都在自己的学科教学领域内进行着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自身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末来公民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根据这一教育目标,我认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要掌握以下原则

  一、 开展探究性教学要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是从少年到青年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化的特点,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是矛盾的,不平衡的,渴望独立自主与成人管教的矛盾,个人活动的欲望与集体行为的矛盾,个人活动能量大与其认识水平低的矛盾。观察人和事的自觉性逐步增强意义识记开始占优势,抽象思维开始占主要地位,理解能力明显提高, 同时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很不成熟,其主要缺点是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有时毫无根据地争论,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还固执己见,怀疑一切,有时他们考虑问题容易犯绝对化的错误 情感带有冲动性,意志较为薄弱遇到困难或者失败的时候,往往表现得意志比较薄弱,缺乏毅力 ,有时半途而废。鉴于上述的心理特点,在开展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原则,在一开始是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集体讨论制定计划,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简单的课题。然后逐步的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集体讨论,将老师的影响逐渐淡化。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始终应该以一个向导、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去引导学生;以一个观察者的姿态,认真的、冷静的、去思考学生在探险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然后给学生所作的工作给予合理的、理性的、发展的、鼓励的、客观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之中,作为老师,必须切记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给孩子以信息,哪怕是错误,我们应该懂得,错误过后,真理随之到来。要充分的对孩子的好奇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极大的热情给予足够的保护和关爱,及时的加以认可和表扬。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我们也应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支持。真正的去关心、爱护他们那幼小心灵里碰撞出的科学的火花、和对化学所产生的极大的兴趣。二、开展探究性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生活的科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化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选择每一个同学都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这样可以大大的拉近学生与化学学科的距离,消除对于未知领域的一种深不可测的畏惧心理,增加亲近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们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使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具大的好处和危害。从而激发起学生们心底深处那对未知世界的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燃烧与灭火》一节的教学中,首先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一组问题:(1)我们知道纸张可以燃烧,但我们桌上的课本、作业本等都没有燃烧,为什么?(2)一根燃着的木棍将其放入水中则会立即熄灭,为什么?(3)点火把时,火焰朝上,火会逐渐的熄灭,而朝下时,火会越来越旺,为什么?(4)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通过创设这样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情景,可以劳劳的把握学生,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转换教师角色。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提出素质教育以来,我国的教育正逐步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但在许多的基层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在高考、中考的指挥棒下,面临着来自家长、社会升学压力下;来自教育行政部门一切以成绩排队、以成绩定优劣、以成绩作为晋级晋职的重要筹码的压力之下;确是喊着素质教育口号,举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扎扎实实的进行着应试教育;是一种典型的两张皮现象。即使目前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这种现象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转换教师角色,在新课程标准下,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生活,要知道他也在改变着教师的生活。教师现在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一个组织者、一个引导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终端效益,知识技能;更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传教士,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不再是知识的代名词,不再只是一个教育的实践者而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组织、引导学生在化学知识的海洋中去探索、去遨游;在需要的时候也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他们共同去完成所设定的课题。在课余,更应花更多的时间去总结、摸索每一个课题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逐步的总结适合新课标、新课程、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与学生一起探究的过程中,一刻也不停下探索、研究的步伐。使自己成长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社会变革日新月益的今天,在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我们决不能再继续默守陈规,因循守旧,而应不断的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为新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化学〉(试用稿)》

  2、《探究性学习》 陆璟

  3、《中学生心理、行为特点分析及教育策略》王平杰

上一篇: 再谈对话教育——东西方教育杂谈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