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教育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教育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要,其中“尊重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进入中学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上不断成熟,有一种成人感,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教育存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可以树立他们的自尊、自爱和自信,促其自我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一、尊重学生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虽然是受教育者,但在人格上与教育者是平等的。法国的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谈到:“做老师的人经常在那里假装一副师长的尊严样子,企图让学生把他看作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殊不知,这种师道尊严往往会妨碍学生的学业。曾听到一位退下来的校长谆谆教导:“毛竹也要分上下级。” 其实,老师和学生,都是校园这个大竹林里的一棵棵竹子,他们应该平等地扎根于泥土、站立在大地。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这应该是老师的天职。平等地对待学生,就是对学生人格的最大尊重。
经常听到有学生说:“我不敢问老师问题,我基础太差,怕老师看不起我。”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扪心自问,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或多或少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了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有助于克服自身的弱点,促使自己去维护尊严和人格。反之,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受到挫伤,就会失去自信,坠入自卑的深渊,失去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作为教师要爱护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记得在一次讲课中一位学生吃泡泡糖,他的同桌一会儿看看他,一会儿看看我,我用目光暗示,可他视而不见。我非常生气,想当众训斥他一顿,可转念一想,人人有面,树树有皮,他又是一个十分爱面子的人。如果挫伤了他的自尊,产生逆反心理,就会产生消极后果。于是,我改变了想法,临时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并点名让这位同学做准备第二个回答。这下,他不好意思了,马上低头把糖吐在手里扔进抽屉,认真地回答了问题。他的同桌也开始认真听讲了。教育学家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就在于抓住这种上进心。在这以后,我们班就课堂纪律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这位同学主动上讲台承认错误,并对自己提出要成为一名遵守纪律、积极发言的好学生的要求。
二、尊重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若以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来看,教育多年来的问题就是不把受教育者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是当作工具来塑造,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可以任意涂抹。正因如此,抹杀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现象屡屡出现。侮辱、体罚学生,常会被理解成“恨铁不成钢”。所有这些弊端,会直接带来一个十分有害的问题:这就是使学生的天生的受教育的欲望、学习的兴趣被泯灭了。
当代中学生思维敏捷,求新求异,不墨守成规,有强烈的涉奇猎新心理,正是开拓创新的可贵品质。尊重教育遵循了这一规律,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强化其积极因素,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使其内心形成“我会成功”的信念,为发展自我创造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曾经读过这么一篇文章,日本幼儿园的一位女教师在介绍本班孩子的美术作品时,举起一幅图画,那上面除了些规则的横竖道之外,什么都没有,这位老师微笑着向大家介绍:“老师数过了,这位小朋友的画中一共用了24种颜色,是我们使用颜色最多的小朋友,我们为他在这方面先行一步而感到高兴。”的确,这幅画看似一无是处,然而这位女教师却从中发现了孩子的长处。所以说有时候教师应该做一名播种者,而尊重就是把自信和希望,把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让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传统教育奉行“师道尊严”实施权威性灌输教育,使学生处于被动,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当今时代,信息迅速发展,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比我们快,也有比我们多的地方。作为一位跨时代的新型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意见,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和自由,发挥其创造性。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因材施教”, 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都是尊重学生、尊重教学规律的光辉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兴趣差异、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因材施教,这是教育成功的一个基本原则。
实施尊重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促使学生反思、自省,进行自我教育;它可以融洽师生感情,促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才能。
实施尊重教育,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就是服务”“教师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的确,没有不成功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教师时刻把尊重学生作为出发点,处处想到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独立平等的个体对待,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