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转变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8阅读:
字号:|

  转变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摘要: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关键是课堂的实施,那么教学方式的转变当然要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之中,因此课堂的教学设计在遵循一定策略的基础上,一定要以人为本。更依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关键词:教学方式;小组合作;科学素养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自主的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必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而且是关键之关键。

  1 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1.1师生共同制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改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好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要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针对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尽量鼓励学生参与目标的设计,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每堂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评价。例如,在学习催化剂的概念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在学习化学方程式中计算杂质问题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了解这一类的计算在实际生产的重要意义,并了解他的价值。

  1.2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究性,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化学的学习特点对学生设施探究性教学。

  在学习水的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通过查阅报纸、报刊杂志、书籍以及利用网上资源收集我国目前淡水资源的状况,实地调查当地饮用水的质量和污染状况,针对学生收集的信息写出研究小论文或调查报告,鼓励学生将此报告发表或递交给当地的有关部门。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习到了相关知识,还培养了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责任感。

  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将此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在学生进实验室之前,不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通过查阅资料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教师收集、查阅学生的设计方案,并将方案类似的同学分为一组,在小组内再讨论、修改、补充、完善方案。允许多种方案同时实验,要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在实验的基础上,可以由各小组展示他们的实验情况。并汇报探究的结果。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模式,学生自己探索出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3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人手,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展开探究,不但使学生获得有关化学知识和经验,而且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成功的喜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所发生的化学变化,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这些简单内容时,要求学生观察一下自己家中使用的那些金属;比较一下自己家中的电饭锅的颜色与超市新电饭锅的颜色有何不同;观察妈妈炒菜的铁锅刷完后,第二天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的现象?充分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无所不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用、自己也可以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甚至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成就感、受到他人赞赏的感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1.4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采用探究式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学科的研究、发展以及教学过程中,实验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化学课程开展探究式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实验的独特功能,以实验为突破口。这样不仅能体现在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2 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策略

  2.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相信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在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甚至是学习的伙伴参于到学生的学习小组中,成为小组中学习的一员。2.2创建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轻松、自由、平等、安全,没有任何顾虑。通过自主学习、采取实验探究等多种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发展思维,充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显现,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3根据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在化学教学设计中,涉及到某些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有的还比较抽象,像原子、分子的概念等就适合采用被动的、消极的听讲方式开展。实际上,学生围绕一定情景或问题开展的主动搜集资料的过程(提出问题后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以便了解有关的已有知识)。或教师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出发设置问题或参与直观的现代教育技术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虽然是接受式学习,但却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究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因此,也应该提倡以主动积极的探究方式来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把间接知识的学习纳入多样化的探究过程之中。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因此,应根据具体内容,采用最佳的教学方式,使其发挥其他学习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

  2.4充分挖掘和利用学习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探究活动

  要充分利用社区、科研等单位作为学生和学习资源。例如,当我们学习水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到当地环保部门,查阅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在技术方面还可以征得他们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弥补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还可以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这样既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意识。例如,用贝壳或鸡蛋壳替碳酸钙;用家庭使用的“板碱”代替碳酸钠;用家用小苏打代替碳酸氢钠;用鲜花或蔬菜(紫萝卜)等制作酸碱指示剂,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和小瓶作反应容器等。

  在我们看来,如果教师不是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计划规定的课程、讲解、练习和考试上,而是把适当的时间放在富有想象国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上,那就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他们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需求的学习资源。

  2.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2.5.1重视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

  在小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评,将个体之间的竞争化为组内合作和组间的竞争,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如何对待他人的评价,如何接受他人的评价,还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鼓励学生根据确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教学自我评价。如那部分内容采用了自主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或探究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有何影响和帮助,有哪些收获和体会等,再如,每次考核的试卷、成绩及自我总结等。

  2.5.2在活动中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活动表现评价是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以及口头部分交流、通过文字交流的能力等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例如,在“通过实验探究来理解催化剂的概念”这一主题活动中,从学生参与收集资料的积极性、收集资料的方法、方案的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实验技能、出现特殊的应变处理能力、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进行实验总结和书写报告的能力、学生交流讨论和发表见解、答辩的情况等做出多方面综合评价。

  2.5.3在纸笔测试中注重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通过具有实际背景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问题的书面考核。既了解了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程度,又体现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考核,对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允许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作答,可结合自我报告、小组讨论、学生互评与学生答辩的情况相结合的方式给予评价。

  2.5.4既关注对学生量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质的评价

  即通过对学生进行量和质的结合的评价,使学生明确方向,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使每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上一篇: 转变后进生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