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心理健康 -> 正文

浅谈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心理压力现状与成因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54:53阅读:
字号:|

  浅谈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心理压力现状与成因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 心理压力

  【论文摘要】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对四川省乐山市的两个最早实施新课程的实验区的教师心理压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心理压力已普遍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并进一步分析了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应对新课程实施的专业能力的缺乏;谋求专业发展的困难;课程资源的缺乏;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对新课程实施的重视不够。

  课程改革中最难实现的是教学实践的变革和教学精神的变革,可以说,教与学的变革是改革的核心问题。而在教与学的变革中,最为核心的人物就是教师。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实施,再完美的课程改革方案都只能停留在纸上,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人们大多认为课程改革的方案设计是较为完美的,但究竟能否落实,还要看教师的素质、能力与思想如何。自然的,课程改革成功的重担就压在了教师的肩上就目前来说,教育改革中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事实上,基层的教育教学实践已表明,教师的心理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因此,研究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心理压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四川省乐山市的峨眉、五通桥两个实验区的教师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心理压力的现状,分析心理压力的成因,以便找到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措施。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90份,收回260份,个别访谈 20余人次。

  一、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心理压力现状

  1.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心理压力的总体情况

  调查表明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心理压力已具有普遍性。95%的教师认为在实施中是有 理压力的,其中61%的教师认为压力很大,30%的教师认为稍有压力感,只有 5%的教师认为还没有明显的压力。经过统计研究表明,不同学历水平的教师在心理压力的存在与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教师存在着心理压力”的人数中,学历为中专的或高中的教师占47%,而学历为大专、本科的比例均低于 10%。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学历影响着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心理,基本上,在具有心理压力的教师人数中,较低学历的教师占多数。

  2.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心理压力的具体表现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程教学的适应

  新课程实施中,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应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这在实际的操作中,具有一定的难度。40%的教师认为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50.5%的教师认为难度很大,4.5%的教师认为无法操作。而且,通过统计研究发现,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操作难易程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别。“在教学中存在着难度”的人数中,任综合实践课的教师占36.5%,其他学科的教师均低于 11.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各学科实际教学难度中,担任综合实践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占多数。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个别访谈,有一位担任综合实践课教学工作的教师明确表示:“综合实践课的价值追求是多元的,它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强调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些需要社区的理解与支持,可就目前来看我们得到的理解与支持是极其有限的。另外,最后怎样评价?我们又怎样才能操作好?”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

  (2)职业态度及行为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职业行为。调查中发现,30%的教师对学生失去耐心,运用奖惩的方式来影响学生。只有 16%的教师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心理引导方式去帮助学生。36%的教师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在对阻力的“处理方式”这一指标中,用体罚手段的教师占了 15%可以看出,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心理压力已较为严重地影响到了教师的职业行为。

  当教师感到某种压力,而这种压力又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时,压力就会膨胀,使其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和进取心。以下是通过对教师校长、学生、行政管理者的访谈获得的资料,透过这些资料,可以感受到课程改革中的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对教师心理压力的担忧,对缓解教师心理压力措施的渴望。

  “新课程实施确实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教师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有的教师甚至提出辞职,新课程实施后主动辞职的教师比以前增加了。”(教育行政管理者) “大多数教师认为课程的改革方案是较完美的。如果按照课程 目标的要求来促进学生的成长,这肯定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但我们的教师仍面临着升学考试,还是没办法摆脱升学率的威胁,以致产生不轻的心理压力。希望社会各界关注教师的心理,提出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的措施。”(校长) “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压力感。整天要求这,要求那,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甚至有点恐惧教育教学工作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换一个工作了。真希望能有缓解心理压力、保护教师工作热情的政策出台。”(教师) “一些老师变得越来越凶了,经常对我们大吼大叫,我们有点害怕,学习的兴趣都受到影响了。(学生)

  (3)心理症状

  过度的心理压力,已使教师产生了显著的消极情感体验。有 38%的教师已表现出抑郁症状主要表现在对新课程改革的兴趣减退,对学生漠然等方面 28.5%的教师有偏执的反应,主要体现在只相信自己而不信任别人,对其他教师在教学上的善意批评听不进去。70.3%的教师在工作中常伴随紧张、焦虑,这主要体现为预期焦虑。而反映预期焦虑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担心以后的教学效果”。64.7%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但很担心一些科 目的考试成绩,产生了较重的预期焦虑。

  另外,我们从调查中发现,这些消极的情感体验已渗透到老师的人际关系网中。(这里主要调查的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38.7%的教师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受到了影响,40.3%的教师在与同事交往中已表现出适应不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交流时老是倾诉自己的不满”。由于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欠缺,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过多的问题,已有一些教师产生了自卑感。

  从教师心理压力的现状可以看出,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影响到了新课程的实施。为了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保证新课程的顺利有效实施,我们必须探究压力产生的原因,以便能够找到缓解压力的措施。

  二、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

  使教师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教师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应对新课程实施的专业能力的缺乏

  在传统的观念中,“教学”无非就是“讲课”,就是教师把知识“教”给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强化的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及机械训缘这种“教学”观是把教学作为一种对学生的控制工具,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而新课程实施中,重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素质的提高,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知识传授。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把教学看做是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同时,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对学生和自己角色认知,不能再把学生看做是被动的接受者,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不能再歧视所谓的“差生”要把学生看做是自主的学习者、知识的构建者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及主体性,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他们都是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还要改变对自己的地位和角色认知,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的首席”;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的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的调适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只是真理的垄断者和宣传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相应的,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

  对教师来说,无论是教学观念、方式的转变还是师生角色、关系的转变,都是在以往教师的培养中及教师已有的经验中少有的,都是对教师全新的挑战,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而实际中,这些方面的专业能力并没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快速发展起来,使得大多数教师缺乏应对新课程实施的专业能力这 自然会使教师感到不安。2.谋求专业发展的困难

  面对新课程实施中的种种挑战,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专业能力的欠缺,产生了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愿望。但在实际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愿望却难以实现。原因之一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新课程的实施增加了本已经忙碌的教师的工作量。在改革初期,这或许是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很花时间和精力的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生评价、家访、参加各层次的“赛课”……教师的工作无论在时间、空间上都是具有连续不断地扩张的性质,具有“无边界性”的特征。不少教师表示已无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谋求自身的专业发展了。原因之二是新课程培训的内容与形式难以符合教师的实际需要与特点。现有的培训方式主要有讲授、报告或讲座、有指导性的讨论和研讨、阅读文献等,其中教师反映最有收获的是有指导性的讨论和探讨这种培训方式但由于时间等一些原因,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报告或讲座这种方式。对一线教师来说,他们有自己的兴趣与需要,有丰富的经历,应该让作为学习的主体的教师也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而不是向他们传递知识而后再评价他们运用的程度。另外在培训的内容上,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培训的内容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程标准的解读上,而应该根据不同的阶段施以不同的培训。目前,教师需要的是更多有关课程实施方面的具体指导而在实际培训中,这方面的内容较少。原因之三是缺少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组织。从目前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培训来看,忽视了教师发展网络组织的构建。尽管一些学校采取了措施,如教师集体备课、学科沙龙等等。这些活动还是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但这些只是局限在校内,局限了教师的视野,缺少了教师间的交流切磋共同谋求专业发展的网络组织。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在新课程实施中,更多的是靠教师自己摸索,很少有实际需要的、有实际价值的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3.课程资源的缺乏

  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课程改革的实施范围和水平与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均有密切的联系。对全国实验区 609份问卷的分析显示:44.2%的教师认为在实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缺少课程资源;93%的教师觉得使用新教材的难点在于缺乏课程资源。造成课程资源缺乏的突出原因有两个:第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难以满足教育的正常需要。如新课程实施中所需要的材料、设施、场地等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物质基础,而这些需要耗费大量的经费。在经费不能保证的情况下,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势必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一定的压力。第二,课程资源偏重学科,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我国的课程观念仍然趋于传统和保守,把课程视为教学科目。尽管近年来情况有所改变,但传统的课程观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教师将教科书视为唯一的教学材料,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局限在书本上没有开发利用其他丰富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中,一些新的课程形态,如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既没有大纲又没有教材,这使以往视教科书为唯一教学材料的教师变得“手足无措”,从以往的“得心应手”一下变得“无法教”,这对他们来说是何等的震撼,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4.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新课程的总目标与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的共同点是一致的,具有完整性。如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的要求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素质的提高。但怎样考核,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在考试制度上。对于考试,这次课程改革除强调命题的科学性,还要求增加过程性的考核:一是目标多元化;二是方法要系统多样 ,如书面、论文、答辩等;三是对考试结果的处理,不要按成绩排名。但无论如何终究是要进行考核的,“升学率”至少在现阶段还压在教师的头上,而且随着“生源大战”的日趋激烈,校长、教师家长似乎对它更为关注。教师一方面要不遗余力地去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要切实地保证升学率,二者要同时兼顾,这在操作上势必有一定的难度。

  另外,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中确实增加了适应这方面要求的内容,如进行参观、社会调查、实地考查、动手制作等活动,若这些活动能够较为成功地举行,相信学生的动手、搜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出于安全考虑,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不能带学生集体外出,如带出去出了安全事故学校所有的工作在评价时将会一票否决。同时出于孩子的升学考虑,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影响下,一些家长对孩子回家搞一些小制作极为不满,说什么孩子又不是工匠,整天敲敲打打的干啥,多影响学习呀。教育主管部门严格要求和家长的不理解支持,使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常常处于两难境地。

  5.对新课程实施重视不够

  在一些人看来(确切地说,主要是参与新课程设计的人),课程设计是整个课程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课程实施是一个相对次要的阶段。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国历次课程改革都比较重视新课程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教材的编写,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接纳实施的程度如何,则重视不够。每一次课程改革,国家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学科专家对课程进行规划、设计及评价,以制定新的课程计划,而对于新课程计划实施的策略和措施则缺乏足够的思考与研究。当然这并不是代表没有任何探讨,还有一些人从行政和技术层面的探讨,但对课程实施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则重视不够。事实上,国内外一些课程改革的失败,并不一定是改革本身的和设计不好,而较大可能是实施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不当造成的。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此次课程改革比以往更为关注课程的实施,但总的来说重视仍是不够。课程实施所涉及的问题是广泛而复杂的,并非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是简单而理所当然的。课程实施中的复杂性与困难性就只有一线的教师才能切实体会了,独自面对课程实施中那么广泛而复杂的问题,有压力就在所难免了。

  从上面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面极广a因此,缓解教师心理压力,确保新课程顺利有效地实施,不可能仅仅是依靠某个人,某个部门或某个团体,它需要社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67.

  [2]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3]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刨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47.

上一篇: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应用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