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记》教学设计——此情可待成追忆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19阅读:
字号:小|大
授课教师:李志鹏 授课时间:2011年5月17日 班级: 高二年十五班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2、感受文中作者的主要情感“多可喜,亦多可悲”,理解作者对围绕项脊轩展开的关于“家道中落、至亲仙逝、夫妻两隔”哀而不伤的悲情。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如文章体现的语言美、情态美、动作美等,并能以散文化语言、对联等形式再现。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齐诵、个别朗读等手段,辅以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把握文中总体结构与情感脉络。
2、通过问题驱动学生讨论,把握文中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的特点以及承载的情感内涵。
3、提供相关背景及课文删除文段,进一步探究文中“悲”、“喜”的情感内涵,体会作者对功名的执着追求以及“穷且愈坚,不坠青云之志”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在日常生活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亲情,感受亲情,读懂亲情,珍惜亲情,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追思。
2、学会爱家,理解、尊重长辈,以亲情为动力,以振兴家门为己任,构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
四、教具安排: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归有光的散文往往只是记叙一些日常琐事,却写得感情真挚,细节生动,具有诗一般的意境。那么,本文写了什么呢?有人用“一、两(二)、三”三个数字为纲,串起了全文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三个数字后各加上几个字(共十二个字),来概括本文的基本内容。
预设1:一种手法,两种情感,三个细节。(你主要是从文章的写法上加以提炼,值得肯定。)
预设2:一个视角,两段经历,三件往事。(师:从叙事的角度来思考,这又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路。)
预设3:一间书屋,两代情缘,三世变迁。(师:这是从生活情感的角度来加以分析。)
预设4:一间书屋,两种感情,三位亲人。
明确:“一间书屋,两种感情,三位亲人(女性)”,这是比较精确的一种概括,也是比较简洁、易于理解的一种概括。同学们善于开动脑筋,注意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出了老师备课也没有想到的一些概括方法。下面我们主要根据第四种概括方法,再结合其他方面来解读这篇文章。
(二)、文章情感把握:
文章标题是《项脊轩志》,其中“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那么文章的两种情感是什么?
明确:悲和喜。
文中那句话体现这一情感?
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这句话就是文章的文眼,集中体现了作者情感,它在结构上起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过渡,承上启下。
(三)、文章情感感知、艺术手法把握:“家道变故、至亲仙逝、夫妻两隔”悲情及其与功名的关系;文中细节描写鉴赏。
同学在回答结构上的作用的时候能比较准确的说出相关的文学作品的结构术语,但是没有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比如在这篇课文中,承接上文什么内容呢?
明确:对项脊轩修葺前后的描写。
这是文章的第一段,这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开篇点题,直接与标题呼应,点出写作对象——项脊轩。
朗读第一段,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一段写的情感是“多可喜”还是“多可悲”呢?作者通过哪些语句体现?
明确:
原文语句 特点 情感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百年老屋);
2、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3、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4、又北向,不能得日; 1、老旧
2、狭小
3、破败
4、昏暗
老旧、破败、昏暗的陋室 悲
1、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2、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前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3、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等) 1、新
2、明亮
3、雅致
恬适、雅致的陋室,于景可爱,于情则可喜。 喜
艺术手法 以日常居住的生活场景入笔,扣题,运用对比手法鲜活的写出写项脊轩幽雅可爱,通过借景抒情,写出自己在轩中“偃仰啸歌”、自得其乐的读书情景,
作者描写的项脊轩是是写幽静还是写喧闹?如果是写“静”, “万籁有声”与“而庭阶寂寂”是否矛盾?可不可以把“万籁有声”改为“万籁俱寂”?为什么作者要把看似矛盾之语放在一起来写?
明确:这一部分是全文最具文采的一段。
给予人最突出的印象,应该是幽静。它突出“静”的境界,但又不是死一般的沉寂,依然富有生机,常常从动态中显示静境。如:“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意思是说,远处自然界的一切音响都清晰可闻,可小屋的庭阶显得特别的寂静。南朝梁代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这是两句颇含哲理意味的诗,蝉与鸟的音响非但不显噪杂,反而使得“林愈静”而“山更幽”。万籁的有声,同样会更显得庭阶的无声;由于庭阶的无声,才得以显现万籁的有声。这里的有声与无声正构成辩证关系。再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小鸟来啄食的行为,本是动态,但“人至不去”,则从动态中显示了静境。这就是用一件细小的生活现象,把“静”具体化、形象化了,进一步把环境静化了。那么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主人公该是怎样的性格呢?在这样清幽雅致的环境中读书,也显示了作者的情操美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辩人。”关上窗户,刻苦攻读,久而久之,能凭着脚步声来判断往来的行人。这一件事就把他好静、安详、勤学、深思的性格和行为活现纸上。“能以足音辩人”,是由长期的“扃牖而居”的宁静生活养成的,这既写了人,又写了环境。这里,环境与性格得到高度的统一,而高度的和谐就是美!
喜不等于热闹,不等于人多,也不等于笑,是“修葺复新之乐,庭室闲雅之趣”,更是“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物我契合,心境如小鸟一样自由自在,自得其乐。
作者归有光在如此简陋的小轩中读书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明确:怡然自得,快乐自在。
即使“稍为修葺”、“前辟四窗”之后,也不过“使不上漏”、“室始洞然”而已,谓其如何雅致宜人、胜景,未免夸张。以常人之身来处此等之室,多半会苦不堪言,但归有光却于字里行间透出由衷的深情与怡然,其经验发生源当不仅仅在项脊轩本身,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里听出的,不是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闲逸萧散之喜,也不是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洁雅致之喜,更不是柳宗元“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傲然天际之喜,而是一个年轻学子面对光明前景以苦为乐的奋发砥砺之喜。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评论界有这样几种看法。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含有怀远追宗之意。同时,“项脊”二字,含有脊梁的意思,作者自号“项脊生”,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脊梁骨的人生理想。而第一段主要围绕项脊轩前后变化进行描写、叙述,用场景描写、细节刻画,不仅写出项脊轩前后的变化,写出项脊轩可爱、雅致之美,更写出居于轩中人的情感变化、人生志趣,因此,居于项脊轩,更有至亲关爱,如祖母的关怀与厚望,妻子的理解与支持。
情在“项脊轩”的寓意中。归有光的远祖曾在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
或:情在那百年老屋剥蚀的斑斑痕迹里,在那渗漏的尘土与雨水里,在那环视四周而无可置放几案的情景里,在那一过中午就昏暗的光线里。――此情为的是反衬修葺之后的喜悦,又暗含家族没落之伤感也。
情在那修整一新的砖瓦、窗户、垣墙里,在那反照的日影里,在那自己亲手种植的兰桂竹木里,在那朱颜已改的栏杆里。--此情乃辞旧迎新之情,又暗含修整房屋之后发奋苦读、重振家业之志也。
情在那堆满书架的书籍里,情在那或仰或卧或歌或啸的自在里,情在那万籁有声而静坐或偶尔还别有风味的小睡里,情在那小鸟啄食而人至不去的蹦蹦跳跳里,情在那“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图画里。围绕项脊轩的翻新而抒情,其旧之哀是为了衬托新之喜,要注意的是,它暗含了作者重振家业的理想也。
情在那轩四次遭火而不焚的感叹里――上天要让我受一些磨难而终究是会保佑我科举有成的。此乃自我安慰之情也。
总之,此文在叙事上以白描见长,抒情亦以素朴为本。老老实实地回忆,平平淡淡地叙述,其淡如水,其味弥长。恰如王锡爵所说:“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归公墓志铭》)这种以口头语说家常事的意境与笔墨,乃是归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文中写景、叙事、抒情,均围绕“项脊轩”这个中心,故能形散而神聚。 如果说“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在结构上承接上文写轩这一作用,那么,这句话围绕“轩”引出下文对什么的叙述呢?后文中哪些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是多可喜还是多可悲)?
明确:
喜 原文语句 特点
与艺术书法 情感(作用)
庭 中通南北为一 对比,与下文分家另立,篱芭分隔,离心离得,家道败落对比。
叔伯
老妪 引出对“先大母”、“母”、“姊”描述。
母亲 1某所,而母立于兹
2儿寒乎?欲食乎
3娘以指扣门扉曰 侧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生活琐事) 慈爱
祖母 1 何竟日默默在此
2大类女郎也
3以手阖门
5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6他日,汝当用之 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生活琐事) 无限期望
无限关切
妻子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细节描写 恩爱、相知、琴瑟和鸣
悲 原文语句 特点
与艺术手法 情感
庭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东犬西吠,
鸡栖于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闭塞,阻隔
凌乱不堪
物长,人亡;物是,人非。(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家族之悲:家道变故,凌乱离析,家道衰败中落,事情常理变化莫测。
思念亡妻,伤怀往事
叔伯 迨诸父异爨,
客逾庖而宴, 零落衰败、分崩离析(细节描写) 家族之悲:凌乱离析,家道衰败中落,事情常理变化莫测。
母亲 余泣,妪亦泣 直接抒情 至亲仙逝、夫妻两隔之悲。
读书苦乐,功名成败,
祖母 瞻顾遗迹,令人长号不自禁 睹物思人,直接抒情
妻子 吾妻死,室坏不修
借事抒情
总结一下,作者之悲包括哪些人事的感叹呢?
明确:家道变故、至亲仙逝、夫妻两隔。
怎样理解归有光在文中体现的关于亲人的悲情?
明确: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家为国本,妇女实为一家之本,黄宗羲之言极有见地,“余读归震川之为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15),祖母的期待、母亲的养育、妻子的理解,得以使归有光以宽厚、仁爱立于天地之间。再次便是笼罩在《项脊轩志》文中的人子之思和伤逝之情,这正是中国人文化心理所决定的至深之情。的确,物存人亡,昨是今非的虚无感,最能获得人类普遍情感的悲悯与同情,与其说此文是美文,毋宁说此文是“伤文”。姚鼐也曾说:“此太仆最胜之文,然亦苦太多。”(16)人世间的悲情莫过于此,思考此文之美,发现这一旷世的悲情。这种感情超越时空,让世世代代的读者自失其中,刻骨铭记。
为何对家道变故、至亲仙逝、夫妻两隔的悲情读来哀而不伤?因为归有光对重振家门、回报亲情厚望的自我鞭策,即对读书求取功名的执着追求,早年丧母,继而祖母仙逝,中年丧妻,这一切并没有减退归有光对自我责任与功名追求的热情和执着,然而使他拥有愈挫愈勇、屡败屡战的信念,项脊轩便是这一信念的物质载体,成为归有光的精神家园:一如那兰桂竹木,一如那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更是至束发读书便呈现的以苦为乐的奋发砥砺之志和好静、安详、勤学、深思的性格特点的进一步成长,成为人事变迁、功名难就之时的一种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人格力量!
如何理解文中功名的喜悲?
明确:文章写作时间大体在31岁之后(自后余多年在外),有专家推测本文后记写于归有光35岁中举人之时,35岁中举人,这对博学多才的归有光当然是不公平的,归有光考运很糟糕,在中举人后,又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直到60岁才中进士。我们无从查考归有光是考了多少次才中举人,但从35岁的年龄来看,他一定是经历了不少回的挫折。因此,35岁终于中得的举人,既让归有光心里不是滋味,又给了归有光新的信心和希望,甚至是“中年得子”般的欣喜,否则,就不会有考进士考到60岁的矢志不渝。从这样的猜想来看他补写《项脊轩志》附记时的心态,我们对文中的“喜”与“悲”就有了新的解释。
尽管尚称不上功成名就,但毕竟迈出了攀登功名的第一步,回头看看自己十八九岁时所写的文章,“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时光让他记忆犹新,此时的归有光既怀念又感激那一段美好日子;母亲和祖母的关爱与期待曾使他回想时大放悲声,今天,终于算是给了她们的在天之灵几分慰藉;昔日被人视为“坎井之蛙”的日子即将结束,归有光已看到了“奇景”的曙光。此时重读项脊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这一句,归有光觉得不仅仅是作为书斋的项脊轩历经沧桑而不毁,作为精神支撑的项脊轩也在他心中永不言败。
问“儿寒乎?欲食乎?”的母亲去了,嘱托“他日汝当用之”的老祖母去了,“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妻子也去了,但项脊轩依然还在,作者博取功名的壮志没变。作者在考取举人后回到故居告慰亲人,也是勉励自己。如果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象征着作者的小有建树,那么作者在向亲人们宣誓,他日他一定会让他自己的功名事业根深叶茂,庇荫子孙。
我们无从查考归有光在补写附记时是否修改了正文,但是,作者重续旧文应该有感而发,并且必将此时与彼时的情绪相衔接。我以为,情绪的内核便是归有光对功名不懈的追求。
对文中细节的鉴赏:
写庭、轩:家道没落,家族不是发展壮大,向外扩张,而是内部割据。年轻的归有光尽管怨恨却也无奈,这更加深了他要勤奋读书考取功名的念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家族的面貌,才会有新的气象出现。而第三小节的后半部分,老祖母“顷之,持一象笏至”,望孙成才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他日汝当用之”的殷切期待对当时的归有光可以说是刻骨铭心,更坚定了他的志向。
写到“可悲”的物境,总是容易勾起对“可悲”人事的联想、回忆,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怀念。作者在抒写这种思亲之情的时候,善于选取富于特征意义的细节,以多样的表现方法,赋予这些本来极为平常的生活细节以极不平常的意义。
写叔伯:悲情在诸父分家的伤心往事里,情在那到处是门到处是墙的混乱和对立的现实里,情在那客人要穿过厨房去吃饭而鸡栖息在厅堂的难堪里。此乃家族衰败之悲也。
写母亲,只再现了当年她扣门扉问饥寒的情景,以表现母亲的慈爱心肠。
A:语言虽简,却体现母爱之伟大,母爱之无处不在,那是一种永恒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世人之爱唯父母之爱为至尊,因为它最无私、最纯洁、最持久、最安全。它不需要用富丽堂皇的语言来修饰,因为任何华丽的词藻都写不尽母亲的你一句“儿寒乎?欲食乎?”所带来的真爱
:母爱不是富有激情的烈火,它是一汪温柔的泉水,缓缓的注入你的心田,母爱如同一只小蜜蜂,默默地为你奉献,却从不向你索取,那蜜的甘甜正是他伟大的体现。有人说上帝不能亲自到每个家中,于是他创造了母亲。对母亲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刻画出母亲对孩子的深切疼爱之情,读来催人泪下
写祖母,则只抓住“象笏”这件事,以表现祖母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深情在“以手阖门、手持象笏”的动作里。以前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转眼已是人去物在,心如刀割,异常悲痛,祖母那慈祥的容颜,那轻轻的阖门、那亲切的话语,那期盼的眼神,那谆谆告诫还在耳畔回响,如缕缕炊烟,消失得无踪无际。
在写到亡妻时,并不直接说如何思念她,只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
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增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同样的是表现怀念亲人的感情,因为被怀念者的身份及当时环境的不同,这种感情的内涵及其表达方式就各不一样。
作者幼年丧母,主人公十五岁来轩中读书,八岁时已经丧母,所以写母亲是通过老乳母的转述。
今天表现对母亲的怀念,重在说明母爱难忘,于是借“老妪”(也就是他乳母)之口,再现母亲昔日的慈祥音容,结果是“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话还没说完就流起泪来。
写祖母,当年束发读书轩中之后,即15岁以后,祖母来轩中赠象笏,是在作者已有记忆之年,所以采用回忆的笔法。重在说明对遗教的不忘,作者把祖母当时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同今天自己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交织起来,百感交集,以至于“长号不禁”,放声大哭起来。
一“泣”一“号”和“哭”有区别吗?
明确:“哭”强调动作,“泣”和“号”着重情感流露,“号”比“泣”程度深。作者为何对后事是“长号”?
写亡妻,至于写妻子的那些文字,则既是出自他们共同生活的描述,又是出自作者的追忆。重在表明恩爱难忘,一往情深,感情表现得既深沉而又含蓄,流露出一种物在人亡的感伤。
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描写是十分的入理的。
作者笔下的这些事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它们却是作者感受很深、历久不忘的,又是读者平常熟视,但只有感觉而不怎么认识的,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所以题材尽管细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细而情深”,构成了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
(四)、拓展延伸:
发现美:
风景美“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清幽宁静之景;
情态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安贫致远之志;
话语美,“儿寒乎?欲食乎?”慈母念儿之语;
动作美“比去,以手阖门”痛爱与厚爱之举。
这些美,有的是一个字(词),有是的一句话,有的是一种意境。因此需要在阅读文本时,师生共同进入到对文本的体验之中,自然的发现美,愉快的感受美。
表现美:
教师明确:变奏,音乐术语,原义指乐曲结构原则,运用各种手法将主题旋律等加以变化重复。在此要求大家在保持作品意境、基调、主题等要素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融入自己的理解体验,发挥想象和联想,用与文本不同的艺术样式重新表达(文学、音乐、绘画)。
“变奏”示例如下:
1.原文:“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变奏:“每月最可爱的莫过于望夜景致,天如盖,黑幕上明月高悬。月华如练,轻披在半截短墙上,银光在玉盘的映衬下,反射出幽兰之气。月下桂影婆娑,细枝交错,画出黑色的鱼网,铺在墙头。墙上影,月中桂,近相和,遥相对。微风过处,暗香浮动,明月照无眠,陶醉人难寐。”
2.原文:“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变奏:“时光:如水,在指间流过;如沙,在瞬间洒落;如风,在叶间穿梭。曾经拥有过,亦或只梦过?爱人的手照料的那株枇杷,叶片的呼吸已融进了我的脉搏。思念,又不单是思念,一份感激、一份宽慰、一束阳光透入心田,这光芒刺痛了我的双眼,我已辨不清树影、人影,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啊,你遮住了雨水,却遮不住我的泪水滴落心间。
3.教师出上联,请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师)上联: 项脊轩见往事,悲喜参半;
(生)下联1:南阁子思旧情,爱恨交加。
下联2:先大母盼儿效,冷暖自知。
下联3:枇杷树守离思,甘苦与共。
下联4:枇杷树诉前缘。忧乐在心。
(五)、作业
1.依据文本内容,自选角度自拟对联(不少于2对)。
2. 拓展阅读书(篇)目:王蒙 《不成样子的怀念》、巴金《怀念萧珊》、鲍文清《启功杂忆》
对联1:庭院凄凄诉兰竹寂寂; 对联2:斯人已去,空余枇杷遮冷月;
桂影斑斑映血泪涟涟。 此恨犹在,惟有桂影寂庭阶。
对联3:明月半墙,默闻呱呱儿泣; 对联4:望月移步折桂枝,今生有恨;
书香满架,静听琅琅书声。 睹物思人戚余心,来世续缘。
对联5:风移影动轩不动, 对联6:愁倚树下,看花开花谢,人间才几日;
物是人非情岂非。 闲坐轩中,望月圆月缺,尘世已百年。
对联7:枇杷树下忆亡妻,爱亦渺渺,恨亦渺渺;
项脊轩中听足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2、感受文中作者的主要情感“多可喜,亦多可悲”,理解作者对围绕项脊轩展开的关于“家道中落、至亲仙逝、夫妻两隔”哀而不伤的悲情。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如文章体现的语言美、情态美、动作美等,并能以散文化语言、对联等形式再现。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齐诵、个别朗读等手段,辅以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把握文中总体结构与情感脉络。
2、通过问题驱动学生讨论,把握文中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的特点以及承载的情感内涵。
3、提供相关背景及课文删除文段,进一步探究文中“悲”、“喜”的情感内涵,体会作者对功名的执着追求以及“穷且愈坚,不坠青云之志”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在日常生活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亲情,感受亲情,读懂亲情,珍惜亲情,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追思。
2、学会爱家,理解、尊重长辈,以亲情为动力,以振兴家门为己任,构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
四、教具安排: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归有光的散文往往只是记叙一些日常琐事,却写得感情真挚,细节生动,具有诗一般的意境。那么,本文写了什么呢?有人用“一、两(二)、三”三个数字为纲,串起了全文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三个数字后各加上几个字(共十二个字),来概括本文的基本内容。
预设1:一种手法,两种情感,三个细节。(你主要是从文章的写法上加以提炼,值得肯定。)
预设2:一个视角,两段经历,三件往事。(师:从叙事的角度来思考,这又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路。)
预设3:一间书屋,两代情缘,三世变迁。(师:这是从生活情感的角度来加以分析。)
预设4:一间书屋,两种感情,三位亲人。
明确:“一间书屋,两种感情,三位亲人(女性)”,这是比较精确的一种概括,也是比较简洁、易于理解的一种概括。同学们善于开动脑筋,注意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出了老师备课也没有想到的一些概括方法。下面我们主要根据第四种概括方法,再结合其他方面来解读这篇文章。
(二)、文章情感把握:
文章标题是《项脊轩志》,其中“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那么文章的两种情感是什么?
明确:悲和喜。
文中那句话体现这一情感?
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这句话就是文章的文眼,集中体现了作者情感,它在结构上起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过渡,承上启下。
(三)、文章情感感知、艺术手法把握:“家道变故、至亲仙逝、夫妻两隔”悲情及其与功名的关系;文中细节描写鉴赏。
同学在回答结构上的作用的时候能比较准确的说出相关的文学作品的结构术语,但是没有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比如在这篇课文中,承接上文什么内容呢?
明确:对项脊轩修葺前后的描写。
这是文章的第一段,这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开篇点题,直接与标题呼应,点出写作对象——项脊轩。
朗读第一段,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一段写的情感是“多可喜”还是“多可悲”呢?作者通过哪些语句体现?
明确:
原文语句 特点 情感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百年老屋);
2、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3、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4、又北向,不能得日; 1、老旧
2、狭小
3、破败
4、昏暗
老旧、破败、昏暗的陋室 悲
1、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2、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前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3、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等) 1、新
2、明亮
3、雅致
恬适、雅致的陋室,于景可爱,于情则可喜。 喜
艺术手法 以日常居住的生活场景入笔,扣题,运用对比手法鲜活的写出写项脊轩幽雅可爱,通过借景抒情,写出自己在轩中“偃仰啸歌”、自得其乐的读书情景,
作者描写的项脊轩是是写幽静还是写喧闹?如果是写“静”, “万籁有声”与“而庭阶寂寂”是否矛盾?可不可以把“万籁有声”改为“万籁俱寂”?为什么作者要把看似矛盾之语放在一起来写?
明确:这一部分是全文最具文采的一段。
给予人最突出的印象,应该是幽静。它突出“静”的境界,但又不是死一般的沉寂,依然富有生机,常常从动态中显示静境。如:“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意思是说,远处自然界的一切音响都清晰可闻,可小屋的庭阶显得特别的寂静。南朝梁代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这是两句颇含哲理意味的诗,蝉与鸟的音响非但不显噪杂,反而使得“林愈静”而“山更幽”。万籁的有声,同样会更显得庭阶的无声;由于庭阶的无声,才得以显现万籁的有声。这里的有声与无声正构成辩证关系。再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小鸟来啄食的行为,本是动态,但“人至不去”,则从动态中显示了静境。这就是用一件细小的生活现象,把“静”具体化、形象化了,进一步把环境静化了。那么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主人公该是怎样的性格呢?在这样清幽雅致的环境中读书,也显示了作者的情操美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辩人。”关上窗户,刻苦攻读,久而久之,能凭着脚步声来判断往来的行人。这一件事就把他好静、安详、勤学、深思的性格和行为活现纸上。“能以足音辩人”,是由长期的“扃牖而居”的宁静生活养成的,这既写了人,又写了环境。这里,环境与性格得到高度的统一,而高度的和谐就是美!
喜不等于热闹,不等于人多,也不等于笑,是“修葺复新之乐,庭室闲雅之趣”,更是“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物我契合,心境如小鸟一样自由自在,自得其乐。
作者归有光在如此简陋的小轩中读书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明确:怡然自得,快乐自在。
即使“稍为修葺”、“前辟四窗”之后,也不过“使不上漏”、“室始洞然”而已,谓其如何雅致宜人、胜景,未免夸张。以常人之身来处此等之室,多半会苦不堪言,但归有光却于字里行间透出由衷的深情与怡然,其经验发生源当不仅仅在项脊轩本身,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里听出的,不是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闲逸萧散之喜,也不是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洁雅致之喜,更不是柳宗元“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傲然天际之喜,而是一个年轻学子面对光明前景以苦为乐的奋发砥砺之喜。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评论界有这样几种看法。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含有怀远追宗之意。同时,“项脊”二字,含有脊梁的意思,作者自号“项脊生”,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脊梁骨的人生理想。而第一段主要围绕项脊轩前后变化进行描写、叙述,用场景描写、细节刻画,不仅写出项脊轩前后的变化,写出项脊轩可爱、雅致之美,更写出居于轩中人的情感变化、人生志趣,因此,居于项脊轩,更有至亲关爱,如祖母的关怀与厚望,妻子的理解与支持。
情在“项脊轩”的寓意中。归有光的远祖曾在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
或:情在那百年老屋剥蚀的斑斑痕迹里,在那渗漏的尘土与雨水里,在那环视四周而无可置放几案的情景里,在那一过中午就昏暗的光线里。――此情为的是反衬修葺之后的喜悦,又暗含家族没落之伤感也。
情在那修整一新的砖瓦、窗户、垣墙里,在那反照的日影里,在那自己亲手种植的兰桂竹木里,在那朱颜已改的栏杆里。--此情乃辞旧迎新之情,又暗含修整房屋之后发奋苦读、重振家业之志也。
情在那堆满书架的书籍里,情在那或仰或卧或歌或啸的自在里,情在那万籁有声而静坐或偶尔还别有风味的小睡里,情在那小鸟啄食而人至不去的蹦蹦跳跳里,情在那“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图画里。围绕项脊轩的翻新而抒情,其旧之哀是为了衬托新之喜,要注意的是,它暗含了作者重振家业的理想也。
情在那轩四次遭火而不焚的感叹里――上天要让我受一些磨难而终究是会保佑我科举有成的。此乃自我安慰之情也。
总之,此文在叙事上以白描见长,抒情亦以素朴为本。老老实实地回忆,平平淡淡地叙述,其淡如水,其味弥长。恰如王锡爵所说:“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归公墓志铭》)这种以口头语说家常事的意境与笔墨,乃是归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文中写景、叙事、抒情,均围绕“项脊轩”这个中心,故能形散而神聚。 如果说“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在结构上承接上文写轩这一作用,那么,这句话围绕“轩”引出下文对什么的叙述呢?后文中哪些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是多可喜还是多可悲)?
明确:
喜 原文语句 特点
与艺术书法 情感(作用)
庭 中通南北为一 对比,与下文分家另立,篱芭分隔,离心离得,家道败落对比。
叔伯
老妪 引出对“先大母”、“母”、“姊”描述。
母亲 1某所,而母立于兹
2儿寒乎?欲食乎
3娘以指扣门扉曰 侧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生活琐事) 慈爱
祖母 1 何竟日默默在此
2大类女郎也
3以手阖门
5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6他日,汝当用之 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生活琐事) 无限期望
无限关切
妻子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细节描写 恩爱、相知、琴瑟和鸣
悲 原文语句 特点
与艺术手法 情感
庭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东犬西吠,
鸡栖于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闭塞,阻隔
凌乱不堪
物长,人亡;物是,人非。(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家族之悲:家道变故,凌乱离析,家道衰败中落,事情常理变化莫测。
思念亡妻,伤怀往事
叔伯 迨诸父异爨,
客逾庖而宴, 零落衰败、分崩离析(细节描写) 家族之悲:凌乱离析,家道衰败中落,事情常理变化莫测。
母亲 余泣,妪亦泣 直接抒情 至亲仙逝、夫妻两隔之悲。
读书苦乐,功名成败,
祖母 瞻顾遗迹,令人长号不自禁 睹物思人,直接抒情
妻子 吾妻死,室坏不修
借事抒情
总结一下,作者之悲包括哪些人事的感叹呢?
明确:家道变故、至亲仙逝、夫妻两隔。
怎样理解归有光在文中体现的关于亲人的悲情?
明确: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家为国本,妇女实为一家之本,黄宗羲之言极有见地,“余读归震川之为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15),祖母的期待、母亲的养育、妻子的理解,得以使归有光以宽厚、仁爱立于天地之间。再次便是笼罩在《项脊轩志》文中的人子之思和伤逝之情,这正是中国人文化心理所决定的至深之情。的确,物存人亡,昨是今非的虚无感,最能获得人类普遍情感的悲悯与同情,与其说此文是美文,毋宁说此文是“伤文”。姚鼐也曾说:“此太仆最胜之文,然亦苦太多。”(16)人世间的悲情莫过于此,思考此文之美,发现这一旷世的悲情。这种感情超越时空,让世世代代的读者自失其中,刻骨铭记。
为何对家道变故、至亲仙逝、夫妻两隔的悲情读来哀而不伤?因为归有光对重振家门、回报亲情厚望的自我鞭策,即对读书求取功名的执着追求,早年丧母,继而祖母仙逝,中年丧妻,这一切并没有减退归有光对自我责任与功名追求的热情和执着,然而使他拥有愈挫愈勇、屡败屡战的信念,项脊轩便是这一信念的物质载体,成为归有光的精神家园:一如那兰桂竹木,一如那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更是至束发读书便呈现的以苦为乐的奋发砥砺之志和好静、安详、勤学、深思的性格特点的进一步成长,成为人事变迁、功名难就之时的一种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人格力量!
如何理解文中功名的喜悲?
明确:文章写作时间大体在31岁之后(自后余多年在外),有专家推测本文后记写于归有光35岁中举人之时,35岁中举人,这对博学多才的归有光当然是不公平的,归有光考运很糟糕,在中举人后,又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直到60岁才中进士。我们无从查考归有光是考了多少次才中举人,但从35岁的年龄来看,他一定是经历了不少回的挫折。因此,35岁终于中得的举人,既让归有光心里不是滋味,又给了归有光新的信心和希望,甚至是“中年得子”般的欣喜,否则,就不会有考进士考到60岁的矢志不渝。从这样的猜想来看他补写《项脊轩志》附记时的心态,我们对文中的“喜”与“悲”就有了新的解释。
尽管尚称不上功成名就,但毕竟迈出了攀登功名的第一步,回头看看自己十八九岁时所写的文章,“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时光让他记忆犹新,此时的归有光既怀念又感激那一段美好日子;母亲和祖母的关爱与期待曾使他回想时大放悲声,今天,终于算是给了她们的在天之灵几分慰藉;昔日被人视为“坎井之蛙”的日子即将结束,归有光已看到了“奇景”的曙光。此时重读项脊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这一句,归有光觉得不仅仅是作为书斋的项脊轩历经沧桑而不毁,作为精神支撑的项脊轩也在他心中永不言败。
问“儿寒乎?欲食乎?”的母亲去了,嘱托“他日汝当用之”的老祖母去了,“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妻子也去了,但项脊轩依然还在,作者博取功名的壮志没变。作者在考取举人后回到故居告慰亲人,也是勉励自己。如果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象征着作者的小有建树,那么作者在向亲人们宣誓,他日他一定会让他自己的功名事业根深叶茂,庇荫子孙。
我们无从查考归有光在补写附记时是否修改了正文,但是,作者重续旧文应该有感而发,并且必将此时与彼时的情绪相衔接。我以为,情绪的内核便是归有光对功名不懈的追求。
对文中细节的鉴赏:
写庭、轩:家道没落,家族不是发展壮大,向外扩张,而是内部割据。年轻的归有光尽管怨恨却也无奈,这更加深了他要勤奋读书考取功名的念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家族的面貌,才会有新的气象出现。而第三小节的后半部分,老祖母“顷之,持一象笏至”,望孙成才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他日汝当用之”的殷切期待对当时的归有光可以说是刻骨铭心,更坚定了他的志向。
写到“可悲”的物境,总是容易勾起对“可悲”人事的联想、回忆,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怀念。作者在抒写这种思亲之情的时候,善于选取富于特征意义的细节,以多样的表现方法,赋予这些本来极为平常的生活细节以极不平常的意义。
写叔伯:悲情在诸父分家的伤心往事里,情在那到处是门到处是墙的混乱和对立的现实里,情在那客人要穿过厨房去吃饭而鸡栖息在厅堂的难堪里。此乃家族衰败之悲也。
写母亲,只再现了当年她扣门扉问饥寒的情景,以表现母亲的慈爱心肠。
A:语言虽简,却体现母爱之伟大,母爱之无处不在,那是一种永恒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世人之爱唯父母之爱为至尊,因为它最无私、最纯洁、最持久、最安全。它不需要用富丽堂皇的语言来修饰,因为任何华丽的词藻都写不尽母亲的你一句“儿寒乎?欲食乎?”所带来的真爱
:母爱不是富有激情的烈火,它是一汪温柔的泉水,缓缓的注入你的心田,母爱如同一只小蜜蜂,默默地为你奉献,却从不向你索取,那蜜的甘甜正是他伟大的体现。有人说上帝不能亲自到每个家中,于是他创造了母亲。对母亲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刻画出母亲对孩子的深切疼爱之情,读来催人泪下
写祖母,则只抓住“象笏”这件事,以表现祖母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深情在“以手阖门、手持象笏”的动作里。以前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转眼已是人去物在,心如刀割,异常悲痛,祖母那慈祥的容颜,那轻轻的阖门、那亲切的话语,那期盼的眼神,那谆谆告诫还在耳畔回响,如缕缕炊烟,消失得无踪无际。
在写到亡妻时,并不直接说如何思念她,只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
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增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同样的是表现怀念亲人的感情,因为被怀念者的身份及当时环境的不同,这种感情的内涵及其表达方式就各不一样。
作者幼年丧母,主人公十五岁来轩中读书,八岁时已经丧母,所以写母亲是通过老乳母的转述。
今天表现对母亲的怀念,重在说明母爱难忘,于是借“老妪”(也就是他乳母)之口,再现母亲昔日的慈祥音容,结果是“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话还没说完就流起泪来。
写祖母,当年束发读书轩中之后,即15岁以后,祖母来轩中赠象笏,是在作者已有记忆之年,所以采用回忆的笔法。重在说明对遗教的不忘,作者把祖母当时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同今天自己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交织起来,百感交集,以至于“长号不禁”,放声大哭起来。
一“泣”一“号”和“哭”有区别吗?
明确:“哭”强调动作,“泣”和“号”着重情感流露,“号”比“泣”程度深。作者为何对后事是“长号”?
写亡妻,至于写妻子的那些文字,则既是出自他们共同生活的描述,又是出自作者的追忆。重在表明恩爱难忘,一往情深,感情表现得既深沉而又含蓄,流露出一种物在人亡的感伤。
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描写是十分的入理的。
作者笔下的这些事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它们却是作者感受很深、历久不忘的,又是读者平常熟视,但只有感觉而不怎么认识的,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所以题材尽管细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细而情深”,构成了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
(四)、拓展延伸:
发现美:
风景美“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清幽宁静之景;
情态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安贫致远之志;
话语美,“儿寒乎?欲食乎?”慈母念儿之语;
动作美“比去,以手阖门”痛爱与厚爱之举。
这些美,有的是一个字(词),有是的一句话,有的是一种意境。因此需要在阅读文本时,师生共同进入到对文本的体验之中,自然的发现美,愉快的感受美。
表现美:
教师明确:变奏,音乐术语,原义指乐曲结构原则,运用各种手法将主题旋律等加以变化重复。在此要求大家在保持作品意境、基调、主题等要素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融入自己的理解体验,发挥想象和联想,用与文本不同的艺术样式重新表达(文学、音乐、绘画)。
“变奏”示例如下:
1.原文:“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变奏:“每月最可爱的莫过于望夜景致,天如盖,黑幕上明月高悬。月华如练,轻披在半截短墙上,银光在玉盘的映衬下,反射出幽兰之气。月下桂影婆娑,细枝交错,画出黑色的鱼网,铺在墙头。墙上影,月中桂,近相和,遥相对。微风过处,暗香浮动,明月照无眠,陶醉人难寐。”
2.原文:“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变奏:“时光:如水,在指间流过;如沙,在瞬间洒落;如风,在叶间穿梭。曾经拥有过,亦或只梦过?爱人的手照料的那株枇杷,叶片的呼吸已融进了我的脉搏。思念,又不单是思念,一份感激、一份宽慰、一束阳光透入心田,这光芒刺痛了我的双眼,我已辨不清树影、人影,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啊,你遮住了雨水,却遮不住我的泪水滴落心间。
3.教师出上联,请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师)上联: 项脊轩见往事,悲喜参半;
(生)下联1:南阁子思旧情,爱恨交加。
下联2:先大母盼儿效,冷暖自知。
下联3:枇杷树守离思,甘苦与共。
下联4:枇杷树诉前缘。忧乐在心。
(五)、作业
1.依据文本内容,自选角度自拟对联(不少于2对)。
2. 拓展阅读书(篇)目:王蒙 《不成样子的怀念》、巴金《怀念萧珊》、鲍文清《启功杂忆》
对联1:庭院凄凄诉兰竹寂寂; 对联2:斯人已去,空余枇杷遮冷月;
桂影斑斑映血泪涟涟。 此恨犹在,惟有桂影寂庭阶。
对联3:明月半墙,默闻呱呱儿泣; 对联4:望月移步折桂枝,今生有恨;
书香满架,静听琅琅书声。 睹物思人戚余心,来世续缘。
对联5:风移影动轩不动, 对联6:愁倚树下,看花开花谢,人间才几日;
物是人非情岂非。 闲坐轩中,望月圆月缺,尘世已百年。
对联7:枇杷树下忆亡妻,爱亦渺渺,恨亦渺渺;
项脊轩中听足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李志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