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之路 (人教版高三)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32阅读:
字号:小|大
湖北孝感高级中学 周雁
高中的语文教学容纳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优秀人文内涵,沿着历史的长河一直流淌到今的文明都是其研究对象。作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这门学科时,应该具备哪方面的基本修养和实战技能呢?我认为,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从实战出发,从文本入手,从自我做起,从基础学起。
一、从实战出发,研究当今高考的命题模式和考察范围,有针对性地对所教授内容进行取舍
课堂教学45分钟,看似相同,实则不同。我观摩过很多名师的课,他们在课堂上所展示的内容一定是富有针对性和实战性的,花架子越少越好,不该有的东西,哪怕是一句话都应尽量避免;对应该强调的内容予以详细的说明、透彻的阐释、全面的讲解。比方说,关于作品、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并非是越多越好、扯得越远越好,相反,应“点”到为止。在进行文本分析的时候,也不是重在个人发挥,要防止把语文课变成故事课。扣住考点,这才是我们课堂努力追求的东西。刚上班时,有经验的教师推荐我们准备一本《历年高考真题集》,它是非常直观、明确的业务锻炼和打磨资料,做好上面的每一道题、每一套试卷,对青年教师来说都是一种业务的精进、授课思路的指导。
二、从文本入手,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魅力和资源,做到“材”尽其用
这里所指的文本,就是教材课文。教材经过了一层层编订者和编审者的精心工作,一步步接近完美。作为教师,应当努力去挖掘教材本身的魅力和资源,做到“材”尽其用。不要总抱怨文章题材太旧,挖掘不出学生感兴趣的亮点和可供自己发挥的余地。在授课过程中,将教材讲透彻、讲到位,这就足够了。中国传统讲究的是“含蓄”之美,所谓“言尽有而意无穷”,无需绵绵俱到。比如:小说单元教学,我观摩几节反响很好的公开课,他们在授课中无一例外地重心放在小说三要素上,其他的东西统统还给学生。而教师惯常所犯的毛病常常是患得患失,恨不得把每节课都讲满,把自己对文本细节的每个感悟都倾倒给学生,字词句、篇章段落结构、情节构思、中心主旨,每一样都细细掰开讲,对课后的每一道习题都给出标准答案,自认为讲清楚了文本、拓展了知识,实际是倒置了首尾,留给学生挖掘教材的空间实在太狭窄。
三、从自我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高标准地做到
在授课之前,要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细节的雕琢,要仔细地研读文本,要进行必要的比较阅读,要熟练背诵文段,……一句话:课前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而且这些东西,他人是无法替代的,都需要教师自己去琢磨和研讨。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草心。
一旦教师在课前不够严谨,对课堂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想不够充分,对文本整体的把握不到位或者挖掘不够深,就无法自如地操控课堂,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进而引起课堂教与学的脱节,这些都是刚走上课堂的青年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依靠自我,从自我做起,需要青年教师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学会根据学生需求处理文本、处理课堂,从中获得的经验显得弥足珍贵。
四、从基础学起,放下架子,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概念要认真对待,以便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刚刚迈出大学校门,走进高中课堂,很多青年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授课时底气不足,很多概念性的东西讲不清楚。比如:在教授《我的空中楼阁》时,文章有很多优美的文段、整散结合的句式,需要向学生提到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的概念,更不用说让学生学会整散句、长短句的变换了。
在授课前多思考、多回味,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薄弱处。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在不断总结和反思中渐渐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回到起点、回到基础。所有的高深学问,都是从基础中来,最终必将回到基础中去。
教育是一个诲人和自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沟沟坎坎,我们要学会用心智去体会和总结,所谓教无定法,是指教学没有一个死板的框框,但并不等于教学就没有一定的理性方式和方法。恰恰相反,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模式和方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和途径。
作为青年语文教师,出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教学水平,努力了解教育教学的规律,努力去挖掘自身的教学潜能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教学实际呢?青年语文教师,更要有危机感、时代感,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方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才能适应新的课改。
高中的语文教学容纳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优秀人文内涵,沿着历史的长河一直流淌到今的文明都是其研究对象。作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这门学科时,应该具备哪方面的基本修养和实战技能呢?我认为,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从实战出发,从文本入手,从自我做起,从基础学起。
一、从实战出发,研究当今高考的命题模式和考察范围,有针对性地对所教授内容进行取舍
课堂教学45分钟,看似相同,实则不同。我观摩过很多名师的课,他们在课堂上所展示的内容一定是富有针对性和实战性的,花架子越少越好,不该有的东西,哪怕是一句话都应尽量避免;对应该强调的内容予以详细的说明、透彻的阐释、全面的讲解。比方说,关于作品、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并非是越多越好、扯得越远越好,相反,应“点”到为止。在进行文本分析的时候,也不是重在个人发挥,要防止把语文课变成故事课。扣住考点,这才是我们课堂努力追求的东西。刚上班时,有经验的教师推荐我们准备一本《历年高考真题集》,它是非常直观、明确的业务锻炼和打磨资料,做好上面的每一道题、每一套试卷,对青年教师来说都是一种业务的精进、授课思路的指导。
二、从文本入手,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魅力和资源,做到“材”尽其用
这里所指的文本,就是教材课文。教材经过了一层层编订者和编审者的精心工作,一步步接近完美。作为教师,应当努力去挖掘教材本身的魅力和资源,做到“材”尽其用。不要总抱怨文章题材太旧,挖掘不出学生感兴趣的亮点和可供自己发挥的余地。在授课过程中,将教材讲透彻、讲到位,这就足够了。中国传统讲究的是“含蓄”之美,所谓“言尽有而意无穷”,无需绵绵俱到。比如:小说单元教学,我观摩几节反响很好的公开课,他们在授课中无一例外地重心放在小说三要素上,其他的东西统统还给学生。而教师惯常所犯的毛病常常是患得患失,恨不得把每节课都讲满,把自己对文本细节的每个感悟都倾倒给学生,字词句、篇章段落结构、情节构思、中心主旨,每一样都细细掰开讲,对课后的每一道习题都给出标准答案,自认为讲清楚了文本、拓展了知识,实际是倒置了首尾,留给学生挖掘教材的空间实在太狭窄。
三、从自我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高标准地做到
在授课之前,要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细节的雕琢,要仔细地研读文本,要进行必要的比较阅读,要熟练背诵文段,……一句话:课前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而且这些东西,他人是无法替代的,都需要教师自己去琢磨和研讨。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草心。
一旦教师在课前不够严谨,对课堂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想不够充分,对文本整体的把握不到位或者挖掘不够深,就无法自如地操控课堂,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进而引起课堂教与学的脱节,这些都是刚走上课堂的青年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依靠自我,从自我做起,需要青年教师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学会根据学生需求处理文本、处理课堂,从中获得的经验显得弥足珍贵。
四、从基础学起,放下架子,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概念要认真对待,以便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刚刚迈出大学校门,走进高中课堂,很多青年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授课时底气不足,很多概念性的东西讲不清楚。比如:在教授《我的空中楼阁》时,文章有很多优美的文段、整散结合的句式,需要向学生提到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的概念,更不用说让学生学会整散句、长短句的变换了。
在授课前多思考、多回味,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薄弱处。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在不断总结和反思中渐渐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回到起点、回到基础。所有的高深学问,都是从基础中来,最终必将回到基础中去。
教育是一个诲人和自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沟沟坎坎,我们要学会用心智去体会和总结,所谓教无定法,是指教学没有一个死板的框框,但并不等于教学就没有一定的理性方式和方法。恰恰相反,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模式和方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和途径。
作为青年语文教师,出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教学水平,努力了解教育教学的规律,努力去挖掘自身的教学潜能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教学实际呢?青年语文教师,更要有危机感、时代感,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方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才能适应新的课改。
周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