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下载
教案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22五人墓碑记_高二上语文教案
文件大小 23KB
所属分类 高二语文教案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教案
更新时间 2011-7-12 15:21:19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RAR 档案文件(*.rar)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22 五人墓碑记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了解一些文言句式。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体会本文记叙、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的特色,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2.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

【重点、难点】

对比手法的运用。

夹叙夹议的写法。

【解决办法】

诵读、感悟,分析、鉴赏。

“激于义而死”是本文的纲,作者叙述事实,发表议论,都是围绕这个纲进行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握这个纲理解课文。

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离开写作背景,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以及文章的主题,或者说只能得到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认识。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理解内容。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宋代诗人陆游,在重病缠身之际,依然唱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亢之音。《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人“激于义而死”,“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三、背景

本文写的是明末天启六年(1626)三月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斗争。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他们网罗党羽,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欺压人民,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当时以江南士大夫为首的东林党人,主张开放言路,改良政治。他们多次上疏弹劾魏忠贤,斗争非常激烈。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杨涟、左光斗、魏大昌等相继被杀。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又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人民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张溥于崇祯元年(1628)写下这篇《五人墓碑记》。碑记,又称碑志,记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刻在墓碑上。

四、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五、诵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

相关资源:
·23登泰山记_高二上语文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_苏教版
·22《滕王阁序》_高二上语文教案
·17《陈情表》_高二上语文教案
·12《三块钱国币》_高二上语文教案
·16《哀江南》_高二上语文教案
·3《陈奂生上城》_高二上语文教案
·21《逍遥游》_高二上语文教案
·14《长亭送别》_高二上语文教案
·9《雷雨》_高二上语文教案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