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益阳市箴言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9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0—12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卷上。) 1.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球分别以υ1、υ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A.甲先抛出,且υ1<υ2; B.甲先抛出,且υ1>υ2; C.甲后抛出,且υ1<υ2; D.甲后抛出,且υ1>υ2。 2.如图所示,在灭火抢险的过程中,消防队员有时要借助消防车上的梯子爬到高处进行救人或灭火作业。为了节省救援时间,人沿梯子匀加速向上运动的同时消防车匀速后退,从地面上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消防队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消防队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消防队员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D.消防队员水平方向的速度保持不变。 3.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g/3,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A.mg/3; B.mg; C.4mg/3; D.2mg。 4.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的总长度相等,高度也相同,两球由静止从顶端下滑,若球在图上转折点无能量损失,则: A.a球后着地; B.b球后着地; C.两球同时落地; D.两球着地时速度相同。 5.一个物体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拉力作用,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则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6.如图所示,两块固连在一起的物块a和b,质量分别为ma和mb,放在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现同时施给它们方向如图所示的推力Fa 和拉力Fb,已知Fa>Fb,则a 对b 的作用力: A.必为推力; B.必为拉力; C.可能为推力,也可能为拉力; D.不可能为零。 7.在下图中,长木板M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m放在木板左端,当木板与木块同时以速率V0沿相反方向运动到木板与木块有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做功的情况是(设M>m): A.一直做负功; B.一直做正功; C.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8.卡车和拖车质量相同,在恒定的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出发前进s后速度为V(阻力不计),此时拖车突然脱掉,卡车仍在原来牵引力作用下再行s则卡车的速度为: A.; B.; C.2V; D.3V。 9.如图所示,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弹簧下端用光滑细绳连接,并有一光滑的轻滑轮放在细绳上,当滑轮下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后,滑轮下滑一段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两弹簧的伸长量相等; B.两弹簧的弹力相等; C.重物下降的距离为G/(k1+k2); D.重物下降的距离为G(k1+k2)/4 k1 k2。 10.质点沿螺旋线自外向内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其走过的弧长s与时间t的一次方成正比,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运动的线速度越来越大; B.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C.小球运动的角速度越来越大; D.小球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小。 1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υ-t图像如图所示,在3秒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由图像可知: A.甲的加速度等于乙的加速度; B.出发前甲在乙之前6m处; C.出发前乙在甲前6m处; D.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6m。 12.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2,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 分。请将解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3.(10分)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 ⑴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 (选填 “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⑵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υ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s) 0 0.50 1.00 1.50 2.00 2.50 速度(m/s) 0.12 0.19 0.23 0.26 0.28 0.29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υ-t图像。 (3)请根据υ-t图象说明阻力的变化规律,并简要阐述理由。 。 14.(10分)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m/s2 ,小球质量m=0.2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时刻 t2 t3 t4 t5 速度(m/s) 4.99 4.48 3.98 ⑴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υ5= m/s; ⑵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Ep= J,动能减少量 △Ek= J; 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p与△Ek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Ep △Ek (选填“>”、“<”或“=”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对应的题号上) 15.(8分)物体以速度υ0=10m/s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第2s末施加一个外力,使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12m/s,求: ⑴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⑵物体在前5s内的位移的大小。 16.(6分)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质量为2000kg,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阻力为车重的0.1倍, ⑴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⑵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 ⑶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一过程能持续多长时间? 17(9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以及随后的海啸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灾后某中学的部分学生组成了一个课题小组,对海啸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他们设计了如下的模型: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4kg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推力F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10m/s2。 ⑴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⑵在距出发点什么位置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⑶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18.(9分)半径R = 40cm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与水平直轨道相连接,如图所示,质量m = 50g的小球A以一定的初速度由直轨道向左运动,并沿圆轨道的内壁冲上去。如果A经过N点时的速度V1= 6m/s,A经过轨道最高点M后作平抛运动,平抛的水平距离为1.6m.求: ⑴小球经过M时速度多大; ⑵小球经过M时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⑶小球从N点滑到轨道最高点M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多少。(g=10m/s2) 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A 5.B 6.C 7.D 8.B 9.BD 10.BC 11.BD 12.BC 二.实验题: 13.(1) 之前 ;(2分) (2)如下图所示 。(4分;坐标轴标度2分,描点1分,连线1分) (3)在v-t图象中,速度越大时,加速度越小,小车受到的合力越小,则小车受空气阻力越大 (4分) 14.(1)3.48(2分);(2)1.24(2分) 1.28(2分);(3)<(2分)存在空气阻力(2分) 15.解:(1)设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为,由题意有: ……2分 而 …………………1分 解得 ………………1分 (2)物体前2s的位移为: ………………1分 物体第3s到第5s的位移为: ……………1分 物体前5s的位移为 …………1分 联立解得…………1分 16、解:(1)汽车有最大速度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 由此可得:Vmax=P/f=15m/s (2分) (2)当速度V=10m/s时,则F=P/V=3×103(N) ∴a=(F-f)/m=0.5m/s2 (2分) (3)若汽车从静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当功率为额定功率时,匀加速结束 ∴ V=P/F 又∵F-f=ma ∴V=P/(f+ma))=7.5m/s ∴t=V/a=7.5s (2分) 18解:(1)由得平抛时间, ∴ (3分) (2)小球在M点时有 得 (3分) (3)由动能定理得, ∴ (3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